日寇黑暗统治下的冀东宁河惨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54
颗粒名称: 日寇黑暗统治下的冀东宁河惨状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位于北宁铁路上,是一块南临渤海、土地肥美的大平原,抗战前生产丰富,但抗战以后遭受敌伪的奴役统治,包括强占民房,建立所谓的“模范农场”,强征农民粮食等。敌人建立了军谷公司来控制稻米产量,并镇压民众的反抗。人民的生活极其困苦,甚至出现饥荒和卖妻女的情况。人们渴望着中国反攻,抗日胜利的到来。
关键词: 宁河县 北宁铁路 大平原

内容

宁河县是北宁铁路上芦台、军粮城两车站中间的一块大平原,南临渤海,土地肥美。抗战前,盐和稻、麦产量甚大,其他农作物也很多。在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之前,这里的群众生活甚是富裕。可是抗战以后,敌伪在这一带实行了黑暗的奴役统治,强占民地民房,建立所谓“模范农场”。在蓟运河西岸,长宽都约有20多华里的一块平原,日寇派人挖水沟,筑土围,开渠,分畦,安装锅炉,利用蓟运河水利灌溉稻田,所产稻米,由1942年起,就尽数送到日寇建立的“军谷公司”里,充作日寇侵华的军粮。因为经营这块稻田的,差不多都是朝鲜人,那地方的老百姓,都叫这“农场”为“高丽圈”。在金钟河两岸,也建立了同样性质的、规模较小的3个“农场”,有的是“日本庄”(纯系日本人),有的是“移民村”(是由山东、冀中、燕东各县强征去的全家男女老少),这些村庄的人民,在日寇、特务、伪警备队的鞭挞下,过着牛马生活,连自己吃穿都弄不上。
  日寇还强征农民粮食,建立“军谷公司”。一到秋季,老百姓辛苦一年收获的稻米,都得送到“军谷公司”去,日寇派有大批特务,下乡挨户搜查,如果查出私存稻米或吃稻米饭的,非打即罚。有两个典型的事实,可以证明敌人的统治是多么残酷。有一家做稻米饭待客,在吃饭的时候,派出岗哨,果然来了特务检查,岗哨回头向家里跑,特务紧追他,刚把稻米饭藏在柜底下,特务进来了,嗅到米饭味,即翻箱倒柜地检查,结果搜出来罚洋240元才了事。又有个串亲戚家的,坐车回来在路上走,打了一个喷嚏,从鼻孔里喷出一粒稻米粒,恰被特务看见,除了挨一顿打,还罚洋20元。同时,敌人为了镇压民众的反抗和加紧勒索敲诈,还普遍建立大乡,每三四个自然村建立一个大乡,大乡里有电话,有警长,有警士,每次横征暴敛的计划都是在这群鹰犬的手里迅速完成的。
  这样黑暗的统治,在日寇说来是“模范县”,这是大汉奸齐燮元的老家,而齐逆正是以出卖民族出卖家乡而得宠于日寇的。宁河县境内,蓟运河、金钟河两岸人民,因为水利被敌寇利用,即使种了稻,自己也不能享受。许多人家肥美的稻田不得不让它荒芜了。去年前年,一连经过两个旱年,老百姓苦心经营的高粱、玉黍的产量,也不过够一两个月的需要。去年麦秋敌人征麦,一直到大秋,还未征齐。紧接着每亩又要高粱8斤,因此人民的生活痛苦日甚一日。
  去年正在秋收的时候,他们那里男女老少,都是各自打草籽一天忙到晚,敌人在石臼里捣的是大米,他们在石臼里捣的是草籽。野火麻子和一些高粱窝窝头,就是那里的上等饭,一般地都是吃的黄蒿子的籽。小孩子吃这种饭,拉屎拉不出来,哭得要命;大人吃这种饭,也吃不饱,饿得脖子长长的,手伸出来皮包骨,人们的衣服,都穿得破烂不堪,差不多都是露着皮肉的,新的衣服是买不到也买不起。住的房子漏的漏了,拆的拆了,将拆了的木架运到天津卖掉,买高粱交差了。有的为了交捐税,为了活命,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按每斤多少钱卖掉了。去年8月以前的统计,每村饿死的老百姓至少四五名,多至四五十名。那里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坐以待毙,尽吃草籽的情形,实在令人心酸。这就是日本法西斯黑暗统治下所谓“模范县”的“模范事迹”。宁河县的人民,无日不在盼望着我国反攻,抗日胜利的。敌人曾经企图把同样的统治和奴役推到丰润等县。但是在冀东子弟兵——八路军打击下,敌伪只好收缩着他的魔爪!在蓟运河东岸,去秋敌人也企图建立大规模的“农场”,在八路军打击下,这阴谋被粉碎了。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维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