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统治时期的丰台及附近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347
颗粒名称: 日伪统治时期的丰台及附近小学
分类号: K265.21
页数: 4
页码: 109-1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丰台镇在日寇占领时期的情况,包括丰台小学教师接受奴化教育、学生上课的情况,以及教师工资的发放情况。同时,还介绍了丰台周围交通便利的村镇设有据点,以及驻守的敌人在据点内龟缩不出的状况。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丰台才获得解放。
关键词: 丰台镇 日寇 教育

内容

丰台镇和东、南、北面附近各村,在抗战期间属于丰润县管辖,丰台河西则属于宝坻县管辖,当时的丰润县和宝坻县政府是日寇统治下的伪政府。那些地方,曾分别属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丰玉宁和武宝宁联合县政府管辖。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1946年初,这两个联合县政府撤销,才全部正式划归宁河县。
  丰台镇和附近各村,一般都有小学,村子太小,不能独立开辟学校的,则由附近两三个村联合建立一所小学。其中除丰台镇是完全小学,其他各村都是初小。
  丰润县在“七七”事变后不久,即为日寇占领,所有丰润县的小学教师都是由伪县政府教育科委任的。教师的来源,一是“七七”事变前蝉联工作的,二是各校长推荐的,三是各村推荐的。这些教师都必须经伪县政府教育科批准,加以委任,才能任职。八路军地方工作人员要安插教师也必须通过这个渠道。每学期开学前,伪县政府教育科由邮局寄发委任令,并写明工资数额,学校收到后,再发给个人,没委任的,就算被撤职。
  日寇为了奴化小学教师,曾于1939年下半年,在丰润县韩城镇据点,分批分期轮训本县各村镇的小学教师。集训内容,主要是“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大东亚共荣圈”等愚民教育政策,同时还由新民会会员教唱会歌和教日语。有一次学完日语后,丰台小学女教师宁世兰在黑板上写上“驴语”二字,因之掀起了一场风波。伪县教育科长刘汝彪恐怕闹出事来,在他的日本主子面前不好交待,因此没让日本主子知道,只开了一次全体教师大会,要求受训的教师,把这次集训工作坚持下来,不要乱说不友好的话,不要乱写不友好的字,像这样的事情如果闹大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听起来像是好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着想而已。由此可见那时的小学教师,并不是甘心当亡国奴来接受奴化教育的,只出于无奈“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一旦有机会,就会表现出他们的爱国热情来。
  学生所用的课本有两种,一种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编印的课本,它的内容主要是“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大东亚共荣圈”等奴化教育。特别是在初小四年级和高小各年级都添设《孝经》课。我们知道《孝经》是宣传封建孝道和宗法思想的儒家经典,书中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身体乃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通过这种教育,来削弱少年的斗志。为了保全个人的身体,甘心作不抵抗的亡国奴,永远做倭寇的顺民。一种是八路军用油印机印的课本,是以抗日救国教育为内容,介绍日寇惨无人道的侵略暴行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号召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以期早日解放。学生上课时,两种课本都带着,在日寇未在丰台安据点之前,丰台和附近各村的小学,讲的是八路军发的课本。日本在丰台安据点之后,则只好讲敌伪发的课本,而附近的小学仍以讲八路军发的课本为主。因为日寇不断外出讨伐,对附近各村威胁很大,这对开展抗日救国教育,也造成一定影响。
  教师的工资,除丰台小学是县立,由丰润县开支,其他各村小学由各村负责筹措。教师的工资,根据教龄的长短来确定,初小教师每月16元到26元,高小教师每月由26元到30元。从1943年开始,丰台小学教师的工资,也由当地发。由于丰台和附近各村的经济日趋困难,1944年后,都以发红粮来代替工资,一般每月150斤到160斤,最高也不超过180斤,使教师的生活陷于困境。当时群众把小学教师列为四大贱之一,四大贱是:“坐火车,吃咸盐,买邮票,雇教员”,因此有很多教员改行,使小学教育受到一定影响,这正是日寇愚民政策的结果之一。
  丰台镇东、西、南、北的一些交通便利的村镇,都设有据点,尤以南面的宁河县板桥村距离最近,只有18华里。那个村驻守的日寇经常外出讨伐,丰台的群众,终日提心吊胆,不知哪天灾难临头。丰台小学的师生,也是心神不安,恐怕日寇突然扫荡,八路军发的课本,被他们发现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于是一有情况,马上就得放学,使教学工作不能按计划完成。自1942年下半年开始,敌人在丰台安设据点。因为丰台地势偏北,安据点与东、西、北三方面联络不便,是孤军深入,所以有时设,有时撤,形成拉锯状态。驻守的敌人,有时是日寇,有时是警备队。在警备队驻守时,只龟缩在据点之内,不敢外出讨伐,附近各村才得稍安。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驻守在丰台的警备队向芦台撤退,丰台才获得解放。
  丰台小学斜对过单家大车店内有正房两间,南濒黑龙河,地方很偏僻,专为区长和教育助理在夜间召集教师开会的秘密地方。他们经常在那里召开会议,布置如何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通过讲解目前形势和任务,介绍各个战场的胜利消息,如平型关战斗情况等,以坚定教师的胜利信心。
  1941年春天,日寇搞“铁壁合围”,疯狂地向解放区进行大扫荡。消息传来,丰台的八路军大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全部都转移。那时丰台小学已放春假,校长去唐山,外地的教师恐怕被围在本村中,都没有回家。有几个与教师认识的八路军地方工作人员,也到学校来躲藏。八路军发的课本,早已被教师们埋在地下,只把伪政府发的课本摆在桌子上当样子。有一天凌晨,天刚蒙蒙亮,丰、宝、玉、宁四县的日寇、特务、警备队、新民会等,从东、西、南、北四面围攻丰台。当日寇和他们的走狗到学校以后,把教师集中在三层阁前,那几个八路军工作人员也在其内。日寇把一个叫杨居济的老师拉出来,一个日寇手拿着战刀,在他的面前晃来晃去,问他:“丰台有八路军没有?”杨老师不卑不亢地回答:“八路军大部队经常到丰台来,地方工作人员一般是晚上来白天走。我们当老师的白天讲课,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他们没什么接触,具体情况则不了解。”日寇听他回答的比较合乎情理,就在他的脖子上砍了一刀背把他放了。如果只说“没有”,日寇的战刀一挥,那六阳魁首,就会迎刃而落。一个大好青年,因为回答的不够策略,竟将有用之身丧在敌人的屠刀之下,那不是太不值得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忍辱于一时,才能负重于后日,这也是在长期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经验。随后,日寇就开始进行大搜查,结果在学生的宿舍内搜出一本印有二十一条的小辞典,于是把教导主任吴绍伯带走,同时还把镇上的负责人徐庆华也带走,把他们带到丰润县新军屯据点里。在日寇及其走狗撤退后的第二天,镇上派人带着巨款去新军屯,经过托人向特务交涉,花了许多钱,才把他们保出来了。
  从丰台和附近各村的小学教师看,他们抗战期间,利用讲坛一席之地,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使少年一代,将来不致误入歧途。他们不嫌待遇微薄,不顾自身安危,在八年抗战的漫长岁月里,坚持教育工作,真是难能可贵,不愧是人民的教师。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化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