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273
颗粒名称: 宁河民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0
页码: 182-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民俗习惯。包括春节、立春、破五、清明节等。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宁河县

内容

一、岁时习俗
  春节: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大年初一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宁河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宁河多数百姓吃素饺子,企求一年素素净净。宁河县旧志记载:“正月元旦,庆节祀神、祭祖、拜尊,长幼以次相拜,亲友相贺,谓拜年。”鞭炮声中,全家穿戴一新,围聚在一起吃饺子。吃饺子前不能扫地、泼水、动刀剪。前五日,家家吃隔岁饭,以示“不忘旧之义也。”春节期间,家家贴春联、吊钱、年画,以示吉祥。写春联按门第身份,或户主所乞求之意。贴年画和“福”、“寿”二字,讲究图案和位置。如贴在米囤上,象征五谷丰登;贴在水缸上,象征连年有鱼(余);贴在门楣上,象征长命富贵、子孙满堂。福字多倒贴,意:福到了。春联常见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庭院福满门”等。窗上多贴肥猪、肥羊、喜鹊登枝、梅花等剪纸,称“窗花”。门上多贴有:富贵有余、莲花童子、门神之类年画。新中国成立后,春联年画的内容大为丰富和改变,以展示劳动人民翻身作主的喜悦心情或配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内容居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福、寿、禄等复出。大年初一,亲朋邻里互相拜年,祝福;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正月初二:旧称:迎财神。旧时,家家户户都要供财神,烧香叩头,家里的水缸要挑满水,意在财源不断。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在民间视为过小年。是日,家家多食肉馅水饺,剁馅寓为“剁小人”,包饺子意为“捏住小人的嘴”。煮饺子时要格外小心,以防饺子煮破,煮破了则意味着一年内琐事太多。
  正月初八:按旧例,初八日各店铺门面要刷洗一新,明牌匾,挂旗幌,张灯结彩,意寓开张大吉生意兴隆。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亦称灯节或上元节。《宁河县志》记载:“元夕前后,城镇悬灯三日,乡村亦插灯相庆,击鼓摐金,陈百戏以为乐,食糖圆。”元宵节家家户户吃元宵和水饺,象征阖家团圆,美好和睦。是夕,男女老幼着盛装街游,谓之“走百病”。幼童携各式灯笼街游,谓之“逛灯”,户户张灯结彩,鸣放礼花鞭炮,观灯赏月,直到深夜。另,各村镇演大戏、唱皮影、出花会,热闹异常。仅芦台镇的花会就有:罗汉会、狮子会、高跷会、少林会、龙灯八大帅、长亭会、游西湖、打花棍、飞镲、中幡、什不闲儿、推歌、渔樵耕读、锯大缸、大和尚逗老翠、篓子灯、大秧歌等二十余种。一幅“大闹元宵”的门对写道:“灯照月,月照灯,灯月相照;男观女,女观男,男女同观。”
  填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五,民间有“老鼠娶亲”的传说。一般农户寅时在室内、院内以草木灰画圈,名曰“打囤”。后在囤内放少许米谷,名曰“填仓”。其意在于祈望秋后能囤满仓流,获得好收成。
  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亦称“懒龙出窝”。当日天亮前,家人把缸里的陈水淘净,灌进水壶,从缸的底部开始滴流,细水长线,连绵不断,一直引到河边;亦有用草木灰如前做法,称“引懒龙出窝。”之后,从河里灌满水引到屋内水缸边,名为引来“勤龙”,以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当日要吃饺子或春饼,吃饺子谓之“龙耳”,春饼谓之“龙鳞”;面条谓之“龙须”、米饭谓之“龙籽”,凡能与龙联系上的均加上龙字。“二月二”这天,妇女忌针线,以防伤了龙目;生肖属龙者一天内不能动刀,以免伤了龙体。
  立春:亦称“打春”,是日有吃萝卜和春饼之俗,谓之“咬春”,意为大地回春,农事开始。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十天,民俗有踏青扫墓之习。当日,民众带纸钱、香烛和祭品到自家坟莹添新土、压纸钱,焚香化纸钱祭奠祖先,谓之“添坟”。添坟时在坟莹四周插柳、栽种松柏,族众多合食,俗称“吃寒食”,儿童放风筝为戏。
  药王庙会: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药王生日,民间有“穿罗挂纱”之说,意夏季来临。旧时,乡民云集到药王庙焚香化纸,祭祀药王,是日商贾聚集,交易甚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此俗革除。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节前家家开始包粽子,张贴“符钱”,悬挂钟馗画像,屋檐下或院门两旁插上“艾草”。另外,还要给小孩腰间或脖子上挂一个红布缝制的小葫芦或小荷包,内装花椒、柳蒿籽等物,意在避瘟消灾。还有用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洒在房间一角,以驱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和壁虎)。也有在清晨给孩子吃鸡蛋,意在防止生疮。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民间有“六月六看谷绣”的谚语。人们吃炒蚕豆或炒黄豆,多在此日晾晒衣物。旧志记载:“六月六,炒米花,曝衣晒书,入伏造醋、制面酱。是月,恒望晴,惧淫雨伤稼。”
  进伏:伏指伏天。旧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之民俗,此俗沿袭至今。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喜鹊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这一日,妇女们要向织女“乞巧”。做法是:用碗或盆盛净水,晒于阳光下,将绣花针置放于水面上,观其水底阴影粗细,以鉴评妇女手巧手拙,故为“乞巧节”,解放后此俗不存。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旧俗为“鬼节”。当日晚,僧人乘船,吹打乐器,诵盂兰盆经,俗称“放焰口”。另有放河灯一习,即:把糊好的“莲花灯”放入河中,顺流而下,河中星灯明火,为溺死者求复生之路,家家烧纸敬鬼,上坟祭祖,超度亡灵。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适逢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节”,亦称“团圆节”。是日要祭奠祖先,老妇人供兔神,亲朋好友互赠月饼、糖果、酒等礼物。当夜,全家聚饮吃团圆饭,称“圆月”,故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征阖家团圆。还有把河蟹放在盘中爬行,名曰“爬月”。当日晚观月,看其阴晴圆缺,以预知来年元宵的晴雪,有民谣传世:“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日”,宁河旧志记载:“九月重阳,元宵登高之会,而田野以其时放牲畜。是月也,晚秫早收。故当地有九月九撒猪放狗之说。”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民众用彩纸剪成衣服,到墓地焚烧,名曰“送寒衣。”
  腊月初一:腊月初一,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的说法。是日,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
  腊八节:腊月初八,俗名“腊八”。原为佛门节日,后传到民间。当日,各家争相早起熬“腊八粥”,有“谁家的烟囱早冒烟,谁家的高梁早红尖“之说。粥里一般放栗子、枣、杂豆、黏秫米等杂粮,有象征“五谷丰登”之意。宁河的民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祭灶: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之前人们打扫房屋,意谓怕灶王爷把土带走。晚上,先用秫秸插一匹马,预备些谷草及“糖瓜”(麦芽糖做成的瓜形、元宝形及圆球形)等物,然后从龛内揭下灶王爷画像,口说“灶君到天庭,好话多说,坏话少讲”,说毕,用糖瓜粘在灶门上,意思是已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了,俗称“灶王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之后,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至腊月三十,再把新“请”(即买)来的灶王爷放到龛内供起来。因俗信灶神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之事,人们不能不怕灶神上天告状。据传说,灶君说人有大罪过,凡有大罪过减寿三百天,小罪过折寿三天,如此一来,灶神在人们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为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祭灶便成了家家户户的大事。贫寒之家穷得叮当响,拿不出什么来供奉灶神,也不敢得罪,一碗凉水三炷香,也要虔诚供奉。
  民间对祭灶所用的神像,形制宠杂。有独座灶神,有灶王爷灶王奶奶并座,在左右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民俗认为,灶神的神职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是祈求灶神保佑全家平安,人财两旺,这也正是人们对灶神信仰和祭灶风俗兴盛不衰的原因。宁河的民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此后,天天操办过大年。人们流传的歌谣,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窟窿堵(过去窗户是纸糊的,破的地方,给补补);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蒸馒头);二十九,贴倒有;三十黑下闹一宿。
  二、礼仪民俗
  报喜:生命的诞生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刻,人们举行各种活动来祈祷、祝福、庆贺。生儿育女不仅是个人的、家庭的大事,也是家族、亲族的喜事。从婴儿诞生之际,一直到婴儿一周岁,礼仪活动频繁多样,充分体现了父母、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婴儿降生后,家人就要到亲戚、朋友、邻里家报喜,因此,报喜成为婴儿初生时的第一项礼仪活动。
  三朝礼: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正式礼仪(俗称“三朝”)。这天,亲朋邻里都携带贺礼前来道喜,生子之家设宴款待客人。三朝礼这天的另一项礼仪是“洗礼”,俗称“洗三”,一般是将婴儿放入木盆中洗浴,称为洗礼。
  满月礼:满月礼通常为请亲朋好友吃汤面、煮鸡蛋,落胎发(理发)。理发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全部剃光。
  挪骚窝:婴儿由外婆或舅舅抱到自己家中做礼节性小住,即为“挪骚窝”。
  百岁礼:婴儿到了一百天称“百岁”。百岁这天亲友携礼来贺,主人设宴款待,此礼意为祝福婴儿长命百岁。
  抓周礼:婴儿到一周岁时举行“抓周礼”。即:摆放各种象征物品,随其抓取,试其志向。这日,还有试鞋的仪俗。即让小孩试穿新鞋,民间普遍流行的是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王”字,虎为“百兽之王”,小孩穿虎鞋可以壮胆避邪,顺利成长。
  命名礼:由长辈给孩子取名,除学名外,长辈为使孩子健康长寿而取一贱名。如:狗剩、二憨、石头、铁蛋、拴住、留住之类。
  婚礼:宁河古代婚礼是人生大礼,《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合两姓,先用媒妁问名。已定,男家为女纳徵。具启一,通用名帖,备羊酒,谓之“订盟”。女家依次回复,谓之“允盟”。此后,男家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亦有用财礼、布匹代币者。将娶,先择吉日,具帖送女家,谓之“请期”。娶先一日,又为女送冠带、谓之“催妆”;女家亦送妆奁等物,谓之“铺床”。临期,男家请伴郎轿马鼓吹陪新郎至女家,升堂再拜,御轮授绥,谓之“亲迎”。亦有从简者,或用轿或用车迎女至门,男以彩巾引入。即日行合卺礼,共筵交觯。三朝庙见,拜先祖,拜舅姑及伯长等辈,谓之“拜三”。或八朝或双九,女家邀婿并女到舍款洽,谓之“回门”。至乡村陋习相沿,间有同姓联姻者,实非礼也。”
  近、当代婚礼,首先选择佳期,以农历双日为佳。婚礼当天,由新郎和喜娘去新娘家中迎娶新人,备车马将新娘接到婆家。吉时到,鞭炮鼓乐齐鸣,门前铺红地毯,新娘走红地毯,迈火盆,过马鞍,行至正堂与新郎拜堂成亲。拜堂大礼由司仪主持,新郎新娘站在一起,司仪高声喊:“拜堂开始,新郎新娘跪拜天地!”再喊:“二拜高堂!”又喊:“夫妻对拜!”行礼完毕后,司仪宣布:“礼成!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入洞房后,新娘上炕,坐至掌灯时分,由两名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俗称“全合人”为新人铺被褥。被褥下面要放花生、枣和栗子,意为早生贵子。临睡前,由“全合人”端来两碗面条和饺子,意为子孙饽饽长寿面,筷子和碗必须用新的,新娘吃的时候边上有人问:“生不生?”新娘一定要回答:“生!”
  现代婚礼免去了很多旧礼俗,但如:新娘的弟弟要为新郎新娘挂门帘,晚上送夜宵和痰盂、台灯,新郎家要给喜钱,俗称“红包”。
  三、丧葬习俗
  宁河古代丧礼,临殁迁寝,焚冥器等物,拜送门外,曰“送行”。入室号泣擗踊。逾曰“送路”,备灯笼火炬、制引鬼牌,诣城隍庙,乡间诣土地庙。凡亲友男女俱随接引来家,哭拜不一。三日成殓,按七致祭,以通远亲未吊者。营葬用丹旌、彩霎、冥器、刍灵,各随其家贫富以为丰俭。幸不至有停柩之弊,然居之近水者,往往于河滨浮厝,经历岁久,多被淹没、暴露。余每见为之恻然,因出示严禁,谆切晓谕,其风盖可少变云。
  近、当代丧礼,人死后,通常使用仰身直肢葬法。即:身体仰面朝上,四肢并拢伸展,意在让死者平稳安睡。仰面朝上也有和人世间便于交流的意思。北方土葬时,死者头向北、脚向南(棺材大头朝北,小头朝南),墓中灯在头边照明,衣饭罐置脚底,便于死者起坐就餐。墓外墓门置南边(即死者脚底),也与死者起身外出的行动路线是统一的。
  在现代,农村、乡镇的送葬或扫墓祭祀所用的明器五花八门。如生者有冰箱、彩电、汽车、楼房,儿孙们也会给祖先孝敬一份,给新殁的亲人带上一些。并且这些冥器的制作十分讲究,冰箱可以打开,里面有各种食品。为了不让死者再过农村生活,孝子们还仿制了城市户口薄、医疗证、工作证,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农转非,工转干,将来,护照和签证也很有可能进入明器一族。
  人死后最重要的环节是装殓。民间习俗认为,凡娶妻生子、享年50岁以上的人老、病而死,为寿终正寝,八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人称老喜丧,整个丧葬过程与婚嫁之礼同样称做喜事,只是色调不同而已。
  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寿衣寿材早就做好,孝子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心理的、物质的准备也早就有了。死者弥留之际,亲属要给死者沐浴更衣,穿戴好内外衣裳。这一方面是因为死后身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则出于俗信,民间认为,没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遗憾与内疚。
  临终之前,垂危之人要对亲属嘱咐、安顿一番,或委托别人照料幼子,或希望女嫁某家,子娶谁人。民间俗信认为,若有什么心愿未了,死者会含泪不暝,即“死不瞑目”。
  初死之时,要用新蚕丝或新棉花试死者有无鼻息。礼仪过后还要检查死者鼻息、脉搏,接着便是初哭。
  弥留之际或初死之时还有一些仪俗,与人们的信仰及观念中死后的世界有关。有的给死者口中含物,如硬币,俗称“口含钱”,有条件的人家含玉、珍珠,此礼俗称“饭含”。还有的给死者衣袖内放小面饼(俗称“打狗饼”)、纸钱(俗称买路钱),饼是去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的狗吃的,钱给拦路鬼。还有给死者扎轿马、轿夫的习惯,焚于门前,焚后将灰烬遮盖好,免为风吹去。俟断气时即揭去,云为死者乘之赴阴间也。次日装殓入棺,死者的衣服穿戴、上铺下盖,无论贫家富家都比较讲究。首先要新,里外三新,旧衣不能装殓;其次要全,衣裤鞋帽都得有,并且夏穿冬衣,被褥亦如此。盖棺封钉时还有“躲钉”、“挽发”习俗,前者指封钉时孝子边钉边喊“躲钉”,以免伤及死者。
  人死之后,孝子随即要向亲友报丧,报丧亦称“告丧”、“赴告”、“讣告”,其形式有写讣文信函报告亲友,有孝子着孝服前去报告,也有在报纸上登讣告一法。
  出门在外的子女亲友接到赴告后,要及时奔丧、吊丧。接到讣文的子女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等,不顾一切地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面哭,出嫁的女儿更有一路哭着走来的。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劝慰才止。亲友接讣告后,要携礼来吊丧,所携礼品一般为水果糕点、挽联挽幛或礼金。
  亲友来吊,孝子要跪叩迎接,跪送孝帽。孝帽的层数、形制不同,可以分别出亲疏、尊卑。孝子贤孙要穿孝服,孝服不锁边,断处外露,腰系丝麻一缕,即所谓的“披麻戴孝”。前来吊孝的人也需戴孝,而且要哭丧,根据远近亲疏、男女性别的不同,各有约定俗成的限度。
  没有哭丧任务的亲友,他们的责任是烧纸。一般灵柩之下放有瓦盆,旁边还有纸钱、火柴,吊丧者进门就要跪叩、烧纸,长与死者的可不跪叩。
  出殡之日,人们清晨而起,仪俗活动很早就开始了。首先是启灵,孝子背着大棺材头,其他人抬着另外的几处,一声令下,迅速抬起棺木,既要干脆利索,又要平稳踏实。绑好抬棺的杠子后,接着摔盆起杠。盆即放在灵前烧纸用的瓦盆,它由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来摔。要是由别人摔,这一特殊的仪俗则将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一举拉近,甚至确定了继承关系。
  摔盆有个讲究,要一次摔破,越碎越好,因为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出殡仪仗的一般顺序是:扛着引魂幡的孝子,灵柩,抱明器等的孝子,吹吹打打的鼓乐班子,最后是送殡的女眷。一路上,要有人撒纸钱,死者娘家亲属抱斗,以买路送灵。
  到达墓地,下葬之后,先将墓地再次整理干净,把随葬的衣饭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据说脚印留在坟墓里会给生者带来不祥。然后将棺木徐徐放入墓坑中,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填土埋葬。填土先由孝子进行,他们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接着才用铁锹填土。墓坑填满后,要堆坟丘,然后用抬棺的杠子将坟丘滚圆。一边要垒墓门,或用砖、或用石,下边立两块,上边平搭一块,成一门的形制。嗣后人们来祭扫上坟,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化,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后在墓门处立碑,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死者安葬以后,孝子要居丧,斩衰一服的孝子要居丧三年。居丧也叫“守孝”,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最好考验。
  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哀吊和追悼,人们除哭丧、吊孝之外,还将这种情思意绪诉诸文字,于是就有了一些特殊的文字样式,诸如挽联、悼词一类。
  挽联是专门用于丧葬的一类,是致哀者送给丧家的,用以缅怀、哀悼。其内容大体是概括死者生平、赞扬死者品行,叙戚谊关系,表哀痛之情。
  地支代月 以字代日
  地支代月:子(一月)、丑(二月)、寅(三月)、卯(四月)、辰(五月)、巳(六月)、午(七月)、未(八月)、申(九月)、酉(十月)、戌(十一月)、亥(十二月)。
  以字代日: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徽或歌、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蒸、十一真、十九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十六铣、十七蓧、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号、廿一马、廿二养、廿二漾或梗、廿四敬、廿五有、廿六宥、廿七感、廿八俭、廿九艳、卅、卅一。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从宁河历史、七里海为中国漕运之源、光绪之死与高赓恩、宁河民俗、宁河县民间文化等几方面描述了宁河的历史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