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历史寻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258
颗粒名称: 宁河历史寻绎
分类号: K292.1
页数: 43
页码: 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的地理位置、历史概况、县城简述、自然资源、物产、河流等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历史 史料 宁河县

内容

一、地理位置
  宁河县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华北平原东部、渤海湾西北部。地处京津唐腹地。南北纬宽49公里,东西经长52公里,县城芦台距北京市区180公里,距天津市区80公里,距唐山市区4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9°09′06"至39°36′01",东经117°18′54"至117°55′37"之间。境域为北起还乡河、小新河汇流地带,毗邻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玉田县;南至永定河、潮白新河汇流地带,与天津市东丽区、滨海新区塘沽相邻,西南傍永定新河,东南倚京山铁路;东接河北省唐山丰南市、丰润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西连天津市宝坻区、武清区。
  二、历史概述
  公元前期
  西周时(前1100年—前770年),宁河县属幽州。
  春秋战国时(前770年一前220年),本属燕地。
  秦(前221年—前206年),宁河县为上谷、渔阳二郡分属。
  西汉初(前207年),本属渔阳郡。
  西汉平帝原始二年至清代时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置雍奴县,本属渔阳郡雍奴县。
  东汉时(25年—220年),本属渔阳郡雍奴县。
  三国魏时(220—265年),本属魏国范阳郡。
  西晋时(265—420年),本属幽州燕国,后改称燕郡。
  北魏(420—445年),本属幽州渔阳郡泉州县。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泉州县并入雍奴县,本属幽州渔阳郡雍奴县。
  北齐(556年—581年),废渔阳郡,本属东北道行台。
  隋开皇年间(581年—604年),本属幽州总管府雍奴县。
  隋大业年间(604年—618年),废幽州改为涿郡,本属涿郡雍奴县。
  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改涿郡为幽州总管府,本属幽州总管府雍奴县。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分十道,本属幽州雍奴县。
  唐开元年间(714年—741年),置幽州节度使,本属幽州节度使雍奴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幽州为范阳郡,雍奴县更名武清县。本属范阳郡武清县。
  后唐(923年),置新仓镇,本属幽州卢龙节度使武清县。
  契丹会同元年(938年),武清县分置香河县,本属幽都府卢龙军香河县。
  辽天庆元年(1111年),本属南京道析津府香河县。
  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香河县分置宝坻县,本属中都路大兴府宝坻县。
  元太祖年间(1215年),本属燕京路大兴府宝坻县。
  至元元年(1264年),改燕京路为中都路,本属中都路大兴府宝坻县。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路为大都路,本属大都路大兴府宝坻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4年),设大都路总管府,本属大都路总管府宝坻县。
  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梁城守御千户所,本属直隶顺天府宝坻县。
  明永乐七年(1409年),设顺天府通州,本属直隶顺天府通州宝坻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本属直隶顺天府通州宝坻县。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顺天府始设四路厅,本属直隶顺天府东路厅通州宝坻县。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宝坻置宁河县。隶属直隶顺天府东路厅通州所辖,至民国。宁河自1731年立县至2012年已有281年的建县历史。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循清制,属直隶顺天府东路厅通州。
  民国3年(1914年),改直隶顺天府为京兆独立区,属直隶津海道京兆独立区。
  民国17年(1928年),直隶改称河北省,废道。河北省直辖宁河县。
  民国24年(1935年),通县设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宁河县。
  民国25年(1936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区,宁河县属天津区。
  民国27年(1938年),河北省公署成立于天津,设四道,属河北省冀东道。
  民国29年(1940年),河北省复分八道,属河北省津海道。
  抗日战争时期
  1940年9月在冀东地区建立了“丰玉遵”联合县,辖宁河县蓟运河以东部分村庄,秘密展开组建村政权活动。
  1941年10月,由“丰玉遵”联合县划出“丰玉宁”联合县。“丰
  玉宁”联合县辖十区,含宁河县岳龙、板桥一带为第六区;丰台一带为第三区;由第十三公署直接领导。
  1943年2月,“丰玉遵”与“丰玉宁”合并为“丰玉遵宁”联合县。宁河县的部分村庄属冀东地委第十三公署管辖。
  1943年7月,“武宝宁”联合办事处成立。辖四个区,内含宁河县蓟运河以西的部分村庄,在第一、二:三区之内。此时,“武宝宁”和“丰玉遵宁”两个联合县同属冀热边行署第五专署所辖。
  1943年8月,“丰玉宁”联合县又从“丰玉遵宁”中分出。其中宁河县蓟运河以东的大部分村庄为游击区(除芦台镇、丰台、板桥等日伪据点外),属冀热边行署第五专署所辖。
  1944年9月,武宝宁”联合办事处所辖四区扩大为八区。宁河县蓟运河以西村庄已划在第四、五、七区之内,属冀热边行署第五专署领导。
  1945年1月,“武宝宁”联合办事处、“丰玉宁”联合县改由冀热辽行署第十八专署领导。宁河县除芦台、丰台、板桥日伪据点以外,均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村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丰玉宁”联合县组成芦台镇政府,属冀热辽行署第十八专署领导。由于国民党军抢占解放区,至月底镇政府被迫撤出芦台。
  1945年10月,“武宝宁”联合办事处改为“武宝宁”联合县政府。在宁河镇、王家铺、桐城等地办公。属冀热辽行署第十八专属领导。
  1946年1月,联合县制撤销,恢复单一县制。于宝坻黄庄镇成立中共宁河县委、县政府。全县辖八19个区,属冀东行署十八专属领导。
  1946年5月,由第十八专署领导调整为冀东行署第十五专著领导。芦台镇等铁路沿线较大村镇仍被国民党军盘据。
  1948年12月,宁河县全部解放,辖十个区,隶属冀东行署第十五专署。
  1949年9月,宁河县委、县政府由宁河镇迁至芦台镇。辖十个区,隶属天津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时期
  1949年10月,宁河县属天津专区。
  1958年5月,宁河县划归唐山专区。
  1959年1月,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撤销原宁河县建制,划属天津市,称为天津市汉沽区。
  1960年4月,将汉沽区(含原宁河县)划归唐山专区,并建汉沽市。
  1961年6月,宁河与汉沽市分置,复称宁河县,属唐山专区。
  1962年8月,宁河县划归天津专区。
  1973年8月,划归天津市。
  三、区划更易
  清时期
  清代县内行政区划实行“里、保”建制。县下分里,里下分保。据清乾隆《宁河县志》载:辖7里、27保,共250村。7里为:在城里、安平里、文行里、忠信里、兴义里、崇仁里和儒林里。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增设仁义里。(仁义里为7里的征粮总处,故不含村庄。)
  光绪六年(1880年),县内区划建制基本无变化。只是“保”内所含的村庄略有增减变更。新增村庄有:小北涧沽、李家台、南山岭、齐家府(原小新庄)、赵家园(原赵家庄)、王家庄(原黄家码头)、宁车沽(已分东、西二村)、汉沽村(原国家庄、前坨、后坨三庄合并)。时辖8里、27保,共262村。
  民国时期
  民国3年(1914年),仍袭清代区划建制。设8里、27保,262村。其中设6镇:芦台、营城、北塘、潘庄、新河、大月河。
  民国17年(1928年),改行“区里”建制。县下设区,区内辖里,共划为5区、12里、263村。
  民国19年(1930年),实行“区、镇、乡”建制。划为5区,设5镇,镇设区公所。5个区共辖149乡;1区,宁河镇,辖43乡;2区,芦台镇,辖16乡;3区,潘庄镇,辖30乡;4区,新河镇,辖38乡;5区,寨上镇,辖22乡。
  民国24年(1935年)。仍划5区,辖152乡。1区,宁河镇,辖40乡,107村;2区,芦台镇,辖31乡,48村;3区,潘庄镇,辖30乡,50村;4区,新河镇(及塘沽镇,北塘镇),辖27乡,57村;5区,汉沽镇,辖24乡,54村。11月,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区内实行“保甲制”。当时宁河县共45512户,以户为单位,10户为甲,10甲为保,保上设总保,由县政府监管。
  民国27年(1938年)划6区、136乡、5镇、285村、320保甲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时期
  1949年10月,实行“区”建制。各区建立区公所,区内辖行政村。全县划为10个区:1区,宁河镇公所,辖54村,2区,王御史区公所,辖33村;3区,艾林庄区公所,辖34村;4区,潘庄镇公所,辖26村;5区,大八亩坨区公所,辖27村及孟家、沟娄沽一带;6区,范庄区公所,辖赤土一带;7区,田庄坨区公所,辖48村及闫庄、尚坞一带;8区,丰台镇公所,辖46村;9区,军粮城区公所,辖军粮城一带;10区,芦台镇公所,辖17村及皂甸一带。
  1950年,全县划为6个区:1区,芦台镇公所;2区,宁河镇公所;3区,丰台镇公所;4区,潘庄镇公所;5区,南涧沽区公所;6区,军粮城区公所。
  1953年,实行“区、镇”分设。区辖乡,设1个区级镇(芦台镇)和3个乡级镇(宁河镇、丰台镇、潘庄镇)。全县划7个区,辖71乡。
  1956年后逐步撤区并乡,原各乡并为大乡。全县划为1镇19乡,芦台镇、潘庄乡、兴家坨乡、东堤头乡、于京庄乡、北淮淀乡、于庄子乡、茶淀乡、军粮城乡、皇姑庄乡、大北涧沽乡、闫庄乡、宁河乡、岳龙乡、李庄乡、丰台乡、赵本乡、杨拨乡、塔慈乡、南涧沽乡。
  1958年,撤销“乡”建制,改划建立5个大公社:五一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卫星人民公社、红星人民公社。
  1961年后划为24个小公社:芦台公社、赵庄公社、兰庄公社、任风公社、大北公社、淮淀公社、南涧公社、俵口公社、宁河公社、赵本公社、大辛公社、廉庄公社、潘庄公社、造甲公社、丰台公社、苗庄公社、板桥公社、岳龙公社、林汀口公社、八门城公社、大中庄公社、新安镇公社、南王庄公社、黄庄公社。
  1984年开始实行“乡、镇”建制。全县设4镇18乡,成立乡、镇人民政府。4镇为:芦台镇、宁河镇、丰台镇、潘庄镇。18乡为:董庄乡、赵庄乡、任凤乡、大北乡、南涧乡、淮淀乡、俵口乡、廉庄乡、大辛乡、赵本乡、小李乡、后棘坨乡、岳龙乡、板桥乡、苗庄乡、造甲乡、东棘坨乡、大贾乡。
  1986年辖18个乡,287个行政村。1988年3月29日,芦台镇新生、光辉、联星、换新四村取消建制,改为芦台镇街道委员会。1989年3月14日,董庄乡国家园村取消建制改为芦台镇街道委员会。
  2001年,所辖乡镇由过去的22个调整为11镇3乡。11镇为:芦台镇、潘庄镇、造甲镇、丰台镇、大北镇、苗庄镇、板桥镇、东棘坨镇、岳龙镇、宁河镇、七里海镇。3乡为:俵口乡、廉庄乡、北淮淀乡。
  四、县城
  县志变迁口
  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县时,县治署梁城。因县名宁河,梁城遂改称宁河城里、宁河镇。延至民国27年(1938年),冀东抗日游击队攻占宁河镇。国民党宁河县公署于当年7月24日由宁河镇迁至芦台镇。1946年1月,中共宁河县委、宁河县政府成立。县治署宁河镇,是年11月,迁至黄庄办公。1948年12月4日,芦台镇解放,国民党宁河县公署随之撤销。1949年2月,中共宁河县委、宁河县政府迁至宁河镇办公。是年9月底,县政府机关迁至芦台镇。至此,县治所一直为芦台镇。
  县城简述
  (一)宁河镇
  曾名备粮屯、储量城、军粮城、柳城、梁城,约始于东汉末年。明人《两城怀古》诗记载:“魏势全无迹尚存,当年曾说备粮屯。桥边回路余残碣,楼下荒基剩断垣。”清以前城墙遗址可辨,至清已遗址无存。《储粮城》一诗曾详细记述该城历史沿革情况:“今之宁河县,古之储粮城。储粮自何代,魏武纪分明。桓桓曹孟德,蹋顿将徂征。二渠启开凿,汛海来香粳。南以溯滹沱,军粮犹留名。”清《畿辅通志》称:“梁城亦曰军粮城”。清末《宁河图说》载:“唐前,县植柳环绕,俗目之曰:柳城。”唐乾宁元年(849年)梁王刘仁恭,筑梁城为镇屯兵。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置梁城千户所。至清雍正九年:“以所治改为县治”。梁城所为宁河县城。
  清代,宁河镇“数面水环绕,无假高阚闳(指宽厚的城墙)”。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于东、西、南、北4条街头各建一座城楼,城楼两侧与民墙相连接,至民国后期,城墙均已坍塌。
  清代,宁河镇古城内,北大街为县治所在;南大街设把总督;西有学宫;东有书院。建庙、坛、祠共20处。县西门外并建有教军场。城内有东、西、南、北、前、后街和大小十字街。河渠7条,桥梁8座,有3个渡口码头。城内店铺、作坊、当铺、粮仓颇多,比较繁盛。
  民国后期,直系军阀核心人物齐燮元(宁河镇人),曾于镇内东大街、前街和小十字街,建家宅和家庙,共101间,占地1414平方米。建国以后,齐燮元家宅改建为宁河中学,县衙旧址辟为中学操场,齐燮元家庙改建为县医院宁河镇分院。
  (二)芦台镇
  曾名将台、海口镇、芦台军。记载始于唐代。(据明《长安客话》、清《日下旧闻考》)古有“千年雄镇古芦台”之称,又称“京东巨镇”、“京南名镇”、“宁邑名镇”。
  唐贞观十九年(646年),唐太宗东征高丽,在镇南“筑土城驻中军”。唐乾宁二年(895年)卢龙军留后刘仁恭“置芦台军于海口镇”。(芦台地居海口)时,东南载粮北上漕运船只,经鲍邱水(古称“沽河”,又称运粮河,今蓟运河)达芦台转运蓟州。唐天佑四年(907年)刘守光囚父刘仁恭作乱,“潜称燕”。后唐庄宗李存勗命大将周德威破燕军于平岗,复收芦台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年)赵德钧镇芦台军,“遂因芦台卤地置盐场”,“复开渠运漕盐于瀛、莫之间,上下资其利,遂致饶衍赡于一方”。辽金时代产盐最盛。元朝至元二年(1282年)在芦台设立盐使司。明代归长芦盐司,为管理芦台盐场的盐斤生产,特派驻巡司大使以理其事。长芦为河北海盐之总名,“芦台为芦盐之总汇”。
  清代建都北京,芦台为京师门户,称“左弼神京”,为“十二雄关”之一。镇内同时驻有通永镇总兵、天津河捕通判、巡司盐大使、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经制外委、古北军文武官员。清《宁河图说》载:时“练勇防营,星罗棋布,其繁要更倍畴昔矣”。直隶提督聂士成自光绪十七年(1891年)始,调统芦台淮练诸军(后为武卫前军)达三十营。
  清咸丰十年(1860年),为防御,在芦台镇四周开挖护城河道。并筑起土城墙,东、西、南各开一门,并搭有木桥。城墙高2.6米,顶宽2米、底宽8.3米,横向每隔1.6米筑有垛口。同治二年(1863年)又对该城墙重修。
  芦台镇因地滨蓟运河,在京山铁路未通之前,系水陆要冲,向为盐、煤、粮食、杂货聚集之区,并由水运转运东北或京津地区。镇内“商贾辐辏,庐井繁多”。清末,镇中较大商户店铺21家,“典商酒业”就有9家。境内及至境外经商者达3万人之多,而多半出于芦台镇。至民国时期各种店铺作坊已达233家。
  镇内,清代已有三条大街,北街、南街、中街一直延至民国时期。解放以后,直至1976年地震以后恢复建设,镇内街市格局方发生较大变化。
  清雍正时期,镇内始建“三阁八庙”。即:文昌阁、观音寺、宝塔寺、白衣庵、龙王庙、天齐庙、盐母庙、三官庙、真武庙、药王庙、聂公祠。多为砖木结构。其中以宝塔寺最为著名,寺内正殿供奉琼霄、碧霄、云霄三霄娘娘,为泥塑金身坐像,高有2米左右。前有托塔天王和护法韦驮彩塑立像,各3米高。三霄娘娘背后有倒坐观音铜像。两侧有木制十八罗汉坐像,高约1.6米左右。正殿两侧还有配殿,前有山门和鼓楼,立有摩利海、摩利兽、摩利青、摩利红手执法器像。该寺大殿内有铁塔香炉一座,约有2米左右,因而得名。这些建筑至解放前夕大部塌毁,解放初多已改建他用。除仕官富商以外,清至民国时期,大部居民多为土坯住房。至解放前夕,房屋建筑共为30万余平方米。时,还有小型楼房建筑:燕乐园饭店、振兴茶园,元兴泉浴池和养船大户陈绍众所建二层小楼。1976年地震时均倒塌无存。清末民国初年时,建有天主教堂、福音堂和清真寺各一处。
  芦台镇,清代属兴义里。民国20年(1931年)属第2区,镇内共设14乡。即第1乡芦台北街(由东大寺西至摆渡口街);第2乡芦台北街(由摆渡口街西至河沿街);第3乡芦台中街(由东街口西至二道阁);第4乡芦台中街(由二道阁西至西河沿);第5乡芦台南街(由文昌阁前至白衣庵横街东);第6乡芦台南街(由白衣庵横街西至普济桥);第7乡芦台大桥西;第8乡芦台药主庙园;第9乡芦台小园子;第10乡芦台三官庙园;第11乡芦台史家园;第12乡芦台南北小庄;第13乡芦台东大营;第14乡芦台东园子。民国31年(1942年)属第2区。设芦台镇公所,辖35保。1938年7月24日,国民党将县治暂移至此镇。1948年12月14日,芦台镇解放。
  五、宁河成陆考
  距今一万至二万年前,宇宙正处在大理冰期,由于气候寒冷,降雪量超过了消融量,常年的积雪,凝固成为冰川。到一万多年前起,(大理冰期的末期,全新世的开始)气候转暖,冰川逐渐消融,大量的陆地水回归海洋,使海面水位急剧上升,沿海低洼地带皆成海域,当时宁河县大部分地区,在一片茫茫的大海之中。距今四千年的时候,才在海面回降中露出水面。由于地球上发生几次大规模的海进、海退,使地处海滨的宁河县,成为海陆交替的地带。这就造成在宁河县原海滨地区,出现大量的贝壳堆积和蛤塘状态。
  要了解退海成陆是怎样形成的这个沧桑之变,先从宁河县境内的贝壳堆积、海生动物的骨骸说起。贝壳堆积当地群众称之为“岭子”、“堼”或“坨”。这些贝壳堆积高出地面1—3米,长约5公里到25公里。在贝壳堆积中,称为堤状,所以考古工作者称为贝壳堤。
  根据有关部门近些年来的考古调查,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地区平原有四道贝壳堤沿着现代的渤海湾海岸大体一致的方向,由北向南断断续续地绵延着。
  第一道贝壳堤,形成于距今四千年左右的时候,海岸线大致稳定在北起天津市北站附近经天津西青区,南到静海县的小屯村这一线。
  第二道贝壳堤,形成于距今三千四百年前,海岸线又稳定在北起宁河县的赵学庄经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津南区、葛庄、沙井子,一直向南伸延到河北省黄骅省武帝台一带。
  第三道贝壳堤,约形成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大约在宁河县北闸口,经天津市东丽区白沙岭到津南区泥沽向南伸到河北黄骅县一带。
  第四道贝壳堤,形成于七百余年前,是距现代海岸线最近的一道贝壳堤,北起蛏头沽向南经北塘、新河、高沙岭至歧口黄骅县一带。
  通过宁河县境内存在的第二道、第三道贝壳堤之间大片平原土地,给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开发、聚落和生息,创造了先决条件。
  其次县境内有领地六道,高出地面1—7米并成堤状。东大岭由潘庄至岭头一线,全长27公里左右,是县内较高较长的岭地,北大岭由潘庄至小海北一线,全长10公里。拉拉岭由西塘坨经赵温庄向西南伸延,全长20公里。南大岭由淮淀至赤土,县境内全长20公里。东道岭由后辛庄至小海北,是北大岭的分岭,全长4公里。西道岭由后辛庄经西董庄向北伸延到东董庄,全长5公里。以上领地根据走向和伸延,可能是贝壳堆积而成。
  贝壳堤是海生贝壳动物在海潮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这个过程相当缓慢的。一般说来,二、三米高的贝壳堤,至少要有五、六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形成。而且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海岸线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大量的贝壳才能不断堆积在固定的地点,逐渐形成现在见到的这样贝壳堤。
  大约距今五、六千年的时间,由于海面逐渐下降,天津地区的一部分土地,从海洋中显露出来,到距今四千年左右的时候,海岸就大致稳定在第一道贝壳堤一线,在海洋年复一年的作用下,海岸上堆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贝壳,又经过几百年,在海边形成了第一道宽大的贝壳堤。
  从那以后,几千年过去了,海面没有在明显下降,但是天津地区的海岸线仍然倒退了数十里,而且又出现了第二道和第三道贝壳堤。这是怎么回事呢?考古工作者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原来天津东部的沿海平原,是在以黄河为主的河流冲积下形成的。在历史上,黄河曾几次在天津地区入海。每当黄河到天津入海,就在河口周围造就新的陆地。黄河对天津地区成陆影响较大的有两次。
  第一次大约在夏商之交,距今三千四百年的时候,黄河北迁到天津附近入海,在它的大量泥沙的冲积作用下,越过第一道贝壳堤,逐渐向渤海伸展,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第一道和第二道贝壳堤之间的大片陆地和湖泊。直到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南迁,天津东部海岸线才稳定下来,逐渐的形成了第三道贝壳堤。
  第二次在公元1048年(宋仁宗庆历八年),黄河又北近到天津入海,造成了第二道贝壳堤以东的陆地。直到公元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南迁海岸重新稳定,又逐渐形成了第四道贝壳堤。
  天津地区的平原,是在海面下降和河流冲积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中黄河的冲击作用,对天津地区大片平原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黄河第一次到天津入海,对天津平原的形成影响很大。因此在以前,虽然天津平原有不少地方,已经露出了海平面,但是地势低洼、潮湿,遍地是泻湖、沼泽,成为麋鹿、野驴栖息的乐园。由于黄河第一次北迁入海时间很长,造成了大片土地,而且垫高了大片低洼,改变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从而有利于我们祖先徒居。
  宁河县是天津平原的一部分,同样经历地球上的千变万化,同样经受黄河北迁入海的多次冲击,形成陆地。上世纪60年代,由于根治海河兴修水利,改土治碱等大的土方工程,施工中发掘了大量的海生动物的骨骸和贝壳堆积(牡蛎、文蛤、青蛤)及蛤塘。鳁鲸骨骸县内发掘七处,以乐善庄出土较为完整,全长为12米,海豚骨骸出土于张子铺,比较完整,全长2.40米,长牡蛎分布较广,几乎县境内地下皆有,还有文蛤、青蛤、锥螺、麻蛤等海生贝壳,它们有的形成堤状,有的大面积堆积,有的形成塘状。
  通过县境内的海生动物的骨骸和多种贝壳堆积,大量的古生物的出土和地质考古资料的证实,五、六千年前,县境内还是汪洋的大海,而经过黄河的几次北迁入海的冲积,形成了广阔的土地和平原,这就是宁河县的退海成陆的演变过程。
  宁河县地处海滨,属于退海成陆的地区,县内地形,西北高,东南略低,是坡度平缓的中层地带。全县分为岭地、高地、洼地三种地形,。由于退海成陆,古代时期,沼泽、河流遍及全县境内,因此有“泽国之乡”之称。在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的岭地、高地上开始活动和生息。
  近几年来,在县北部张广庄、东北部西己坨、小杨花庄发掘出土宁河县最早的原始文化遗物4件,其中3件石斧,体积基本相同,均是通体磨光,质地坚硬,触面有刃,属于“砍砸”器物,约属新石器时代之物,初步推测为夏以前,距今四千年以上。由于石器的发现和出土,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宁河县境内已有了早期活动的遗迹。
  在夏商之交,由于古黄河北迁到天津地区入海,可能由于滔滔的黄水,在低平的平原上到处泛滥,使我们的先民在生活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宁河县境内的南部地区,还没有发现古黄河南迁(公元前602年),即夏商到春秋中期的历史文化遗迹。
  宁河县东北部地区的丰台,由于地势较高,可能未遭到黄河北迁入海的侵袭,近年来,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周鼎。经文管部门的鉴定,属于西周时期的文化遗物。
  春秋时期中叶黄河南迁以后,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天津海滨平原逐渐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有众多的先民居住在这一带,经济文化的发展已经相当繁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布宁河县境内。
  1954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宁河县的岭地和高地一带,进行了多次考查,发掘出土大量的文化遗物,遗址和墓葬群达30处,其中遗址20处,墓葬群3处,古城池3处,古窑址4处。从发掘出土的大量遗物和遗址的鉴定,均是战国到汉时期。
  具有代表性的是,田庄坨遗址表现极为特殊,是宁河县比较典型内容比较丰富的古遗址,最大的特点是,同在一个遗址上,分为不同时期的文化层。遗址上的层次分布比较分明,分为居住地区遗址、建筑物件遗址、冶炼作坊遗址、治渔场地遗址。
  从居住区遗址内,发掘出土大批陶罐和器皿,有的地方成堆的排放。颜色分红陶、灰陶、纹饰分绳纹、弦纹、篦纹、布纹、凌形纹和素面纹等。器物形状各异,制作精美,具有代表的是罐的肩部,印有“大富牢罂”的戳记(吉祥之意),是天津地区出土文物中稀有之物。还有豆、甑壶、釜、瓮、钵、箄等器物。还有燕国的刀币,汉代的铜盆、铜镜、铜会箭、五铢钱等。
  从冶炼作坊遗址内,有冶炼窑址、灰块、铁块及铁渣等痕迹。有大量的成品半成品的陶纺轮和弹丸等物。
  从建筑物件遗址内有柱础、砖、简瓦及刻有“千秋万岁”的瓦当,有装饰门前的石狮狗等大量的建筑器材。
  从治渔场遗址内,有出土较多的各式陶网坠和丽蚌网坠等物。
  1974年在潮白新河加宽工程中,发掘了大海北、张庄、桐城三处战国古城池遗址、潮白河横穿城池,古城呈长方形,东西为600米左右,南北为500米左右。发掘的大量砖、瓦和建筑物,其中有“城顶”、“东城顶”、“城耳”,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物和残片及古窑址。
  1974年在津唐运河施工中,在大尹庄遗址上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军器,有戈、矛头、短把小刀等物。
  在王家坟遗址中,一次发掘出土一陶罐,内有秦时期的“半两”钱币约2000枚。
  另外在其它遗址中还出土了西汉晚期的“钱范”(铸钱的工具)。
  从田庄坨、小杨花庄、西塘坨三处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葬发掘中,以田庄坨遗址中的墓葬群为异,使用的“瓮棺葬”比较集中,掩埋多层,人体方位不一,出土骨骸还较完整,大多数无随葬品,还有的使用砖葬。据说那时使用瓮葬和砖葬的,大都是贫苦的人民。
  从遗址和遗物上可以看出,我们的先民,从战国、秦、汉时期就在宁河县境内,从事农业生产,冶炼作坊、狩猎打渔,军事城防等活动,说明从那时候宁河县的经济文化不断的发展。
  西汉时期,宁河县系泉州县地。据(汉书沟洫志)记载,在西汉晚期,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大海溢,当时“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自西南出”。这次海溢的原因,除了暴雨和大风外,可能还有渤海内地壳剧烈的运动,引起了海啸的原故,淹没了现在的天津市区郊区和宁河县南部、武清区、静海县的部分地区,对天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宁河县境内和天津市区、郊区一样在兴修水利、根治海河等大型工程中,至今尚未发掘出土东汉三国到两晋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六、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宁河县现有土地面积103100公顷(103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87万公顷(579991亩)。其中粮田占90%,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小站稻”早已驰名全国;经济作物占10%,主要种植棉花、花生、芝麻、麻类、蔬菜等。有苇田61738亩,年产量23326万千克,是很好的造纸原料。牧草地面积1000余亩。全县有林地面积33.80万亩,拥有林木1893万株,森林覆盖率21.9%,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10万立方米。
  (二)水资源
  宁河县水资源良好,境内有5条一级行洪河道(蓟运河、潮白新河、还乡河分洪道、北京排污河和永定新河)和12条二级河道,水系贯通;另有43个封闭洼淀,1座水库,384座坑塘。境内广袤宽阔的七里海,95平方千米,湿地资源享誉世界,是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素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有联合国投资的渔场,养殖的鲤鱼、鲫鱼出口国外。
  (三)矿产、地热资源
  1980年代初期,地质部门勘探发现宁河县北部的车轴山含煤构造。后,又发现自宁河县北部至南运河畔地区深部,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分布极广,面积大。据煤炭部门预测,煤层总厚度为5~42米,平均厚度为21米,整个地区总储藏量650多亿吨,是个非常有希望的煤成气埋藏区。
  此外,据地质部门钻井勘探证明,宁河县境内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具有埋藏浅、水质好,开发利用条件好等特点。目前已发现有两处有勘探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异常区。其中潘庄地热异常区总面积612平方公里,热贮存厚度为200米。桥沽地热异常区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热贮存量为200米。
  (四)动物
  1.脊椎动物
  哺乳类:野兔、黄鼬(黄鼠狼)、獾、家鼠、蝙蝠、刺猬。
  两栖类:青蛙、蟾蜍(癞哈蟆)等。
  爬行类:蛇、壁虎、龟等。
  鸟类:乌鸦、喜鹊、雁、燕、麻雀、啄木鸟、猫头鹰、鹌鹑、野鸭等。
  鱼类:刀鲚、大银鱼、鲤鱼、鲫鱼、红鲤、镜鲤、丰鲤、草鱼、逆鱼、鲢鱼、鳙鱼、麦穗鱼、三角鲂、红鳍鲌、翘嘴红鲌、餐条、赤眼鳟、鰔鱼、大鳍刺鳑鲏、马口、鲶鱼、黄〓、泥鳅、鳗鲡、乌鳢、青鳉、梭鱼、黄鳝、鳜鱼、园尾斗鱼、矛尾刺〓虎、纹缡〓虎鱼、带䱂鱼、刺鳅。银鱼自境内建成防潮闸后少见。
  2.软体动物:河蚌、蜗牛、田螺、蛏等。
  3.环节动物:蚯蚓、蚂蟥、水蛭。
  4.节肢动物:蜈蚣、蜘蛛、蜻蜓蜓、蚊、蝇、蛾、瓢虫、蝉、蝗虫、蟑螂、荧火虫、马蜂、蝶、螳螂、蝈蝈、蟋蟀、蜜蜂、蝎、蚁等。水中甲壳类有河蟹(原为宁河县特产,称紫蟹,是明、清时代朝廷贡品。20世纪60年代,因水域环境变化,几乎绝迹。1984年灰复人工养殖)。河虾、对虾、红虾、白米虾等。
  (五)植物
  除粮食、豆类、油料、瓜果、蔬菜、花卉和经济作物以外,其它如:
  1.树木
  宁河县乔木主要品种有:加杨、毛白杨、唐柳杨、加青杨、合作杨、小美杨、小黑杨、箭杆杨、小叶杨、钻天杨、北京杨、沙兰杨、欧美杨、波兰15杨、意214杨、新疆杨、山海关杨、45号杨、69号杨、72号杨、旱柳、垂柳、馒头柳、龙爪柳、白榆、国槐、洋槐、龙爪槐、江南槐、臭椿、香椿、白腊、青腊、火炬树、黄金树、法桐、泡桐、合欢树、桧柏、侧柏、油松、丁香树。灌木有:杞柳、紫树槐、木槿、黄杨、冬青、荆条、圣柳等。
  果树:主要有小国光苹果、金冠苹果、红元帅苹果、白龙苹果、印度苹果、雨散苹果、美夏苹果、红星苹果、红玉苹果、烟台梨、雪花梨、鸭梨、酸梨、久堡梨、小林水蜜桃、离核水蜜桃、六月白桃、白凤桃、玉露桃、毛桃、岗山白桃、龙眼葡萄、玫瑰葡萄、巨丰葡萄、银白杏、山杏、香白杏、新疆核桃、西瓜李子、红果、大枣、金丝小枣、磨盘柿子、西服海棠、河南海棠、沙果、文冠果等。
  2.草类
  田间隙地有野生植物约80多种。主要有:芦苇草、蒲蓬草、稗草、狗尾草、星星草、马唐草、白茅草、樟茅草、牛鞭草、青燕草、蟋蟀草、球形莎草、菌陈蒿、铁杆蒿、苍耳、刺菜、碱篷、猪毛菜、马齿苋、野西瓜苗、两栖蓼、打碗花、车前草等等。全县年产鲜草量可达2.5亿公斤以上,其中的芦苇经济价值最大。
  芦苇,是一种耐盐碱喜湿潮的野生植物,历来属宁河县重要天然资源之一,多用于织编席篓等。由于境内碱滩、洼淀多,为芦苇
  的滋生提供良好自然条件,七里海大洼淀苇田面积达7.5万亩,是境内产苇重地。新中国建立初,苇田面积6万多亩。60年代后,弃苇种粮,芦苇收益逐减。上世纪80年代,发展多种经营,不宜耕种的洼地重新恢复养苇,芦苇产量逐渐复升。宁河县现有苇田近9万亩,主要集中县西南部七里海周围。
  3.药材类
  宁河县地产中药材资源丰富。1982年,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野生中药材计300多品种。其中:植物类193种,动物类110种。主要分布在境内东、西和北部地区。
  七、物产
  (一)粮食作物
  1.水稻:水稻栽培在宁河县有悠久的历史。据县志记载,明朝末年本县开始引种水稻,清雍正四年(1725年)设局营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推广种稻。同治四年(1865年)曾大规模开发稻田。宁河的水稻1941年以前有大白芒、葫芦头等品种。1941年始,先后从朝鲜、日本引进银坊、爱国、水源等品种。经高丽圈农场(今芦台农场)试种,品质优良,产量提高40%左右。银坊改名为小站稻、水源改名为茶淀稻,爱国改名为芦台稻。新中国建立初期至50年代,全县水稻品种有大白芒、小白芒、大红芒、金刚、银坊、朝鲜银坊、水源三百粒和水源85号。60年代引进野地黄金、万斤珠等几个品种,并选育出“宁河大穗稻”。70年代又引进了反修1号,红旗1、5、6、16号,东方红和千均棒等。1986年县内使用的水用品种有:喜丰、福锦、中丹2号、6702、1187、7708、中花9号、中花10号、中花8号和中花11号等。1989年始,春稻品种为:1187、中作321、8215;晚稻品种为辽盐2号、中丹2号。
  2.小麦: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使用的冬小麦品种为:红皮麦和白皮麦。50年代引进了早洋麦、农36、183、311、碧玛号等。60年代引进了东方红3号、农139、北京6号、8号、11号等。70年代后期到1986年县内使用的小麦品种为东方红3号、丰抗2、7、8、9、10、11、13号以及京花1号和京双16号等。1989年始,冬小麦品种为:京东1号、农大146、837;春小麦品种为8131—8319。
  3.春小麦: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小红芒,大白芒。50年代引进了碧玛1号、4号和碧玉麦。60年代使用了石家庄407、甘肃96、吉札、阿勃、阿夫和六石准等。70年代普及使用了辽春5弓、6号。至1986年使用的小麦品种为津春5号、4号和8319、8335、晋春5号等。
  4.高梁: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竹叶青、大蛇眼、二蛇眼、黄、白粘和燕窝等。50年代引进了歪脖红、牛心红、打锣钟、红壳红、黑壳红、大狼尾和武大郎高梁。60年代又引进了多穗高梁,六十日还家,分枝大红穗,九五分枝、熊岳253、360等。70年代开始以杂交种为主。如遗杂7、2、19、10、5号和晋杂12、5号、原杂4号、10号、忻杂7号、52号,还有晋幅57—1等。
  1989年使用的品种有津杂1号、板农1号、芦农1号等。
  5.玉米: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玉米品种为白马牙、黄马牙和灯笼红。50年代增加了金黄后,英粒子、东陵白和八趟白。60年代又增加了反帝105、白单4号、群壮101、丹育6号、丹育2号。至1989年县内当家品种有京杂6号、单育13号、沈单3号、唐玉1号、鲁原单4号、津食1号、迁单1号、冀单15号、17号、黄417、丰旗1号和京早2、7、8号。
  (二)经济作物
  1.棉花: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每亩密度不足2000株,亩产籽棉100斤左右,上世纪50年代中期,推广了多留果枝,少放果节,时到不等枝,枝够不等时的整枝方法,每亩密度达4500—5000株,平均亩产籽棉250—300斤。
  2.大豆:宁河县传统的大豆品种有“大黄豆”、“大青豆”、“小青豆”、“黑豆”等。上世纪80年代,全县的大豆一直是本地家种,1989年使用的是锈交30。
  3.麻类:麻类品种有青麻、红麻、胡麻三种。上世纪70年代末引进胡麻以来,品种一直是627和匈了。
  4.蔬菜类:解放前宁河县蔬菜种植面积较少,且品种单调,主要品种有:大白菜、黄瓜、冬瓜、倭瓜、架瓜、西葫芦、丝瓜、茄子、青椒、芹菜、萝卜、胡萝卜、菠菜、大葱、大蒜、豆角、韭菜、西红柿、土豆、甘薯等。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愈发被人们重视,培育引进新品种越来越多,播种面积逐年增加,栽培管理技术和产量不断提高。
  5.瓜果类:西瓜,1989年使用的西瓜品种主要是中育6号、石红1、2号,郑州3号,丰收3号。甜瓜主要品种有:黄金道、龙甜1号、齐甜1号,还有厚皮甜瓜伊丽莎白女皇等。水果主要品种有葡萄、苹果、梨、桃、杏、李子、草莓、枣等。
  此外,还有芝麻、药材等经济作物。
  (三)畜产业
  据明、清史料记载当时宁河县已有农户饲养牛、马、羊、驴、骡和鸡、鸭、鹅、兔等。民国21年(1932年)县志载:“牛马羊豕,田家畜之、饲之。每藉以孕子以生财。对于农业上、生活上是一人辅助也。”“宁土瘠贫,饲畜无多,有田数亩之家,畜一驴,畜一牛或畜一马,赖以耕田,并赖以行车,成群畜牧者,百不一见焉。”当时,为农户自发养殖,单独经营,分散饲养,大家畜多为地主富农户占有。
  新中国建立后,畜牧业和农业同时发展。1949年,全县已有大牲畜0.5万头,其中:驴、牛占70%以上;猪0.27万头。1975年,全县共有猪场280余座,猪只饲养量达16万余头,猪只年终存栏10万头,可繁殖的母猪0.85万头,实现了自繁自养。
  1980年开始,农村畜牧业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1986年全县共有大牲畜1.52万头,羊2.84万头,生猪饲养11.76万头,年末存栏4.74万头,出栏7万余头。家禽66万只,免2.7万余只,貂332只。猪肉产量599.7万公斤。1989年,全县共有大牲畜1.60万头,羊2.71万头,生猪饲养11.50万头,年末存栏5.15万头,出栏6.35万头。家禽108.8万只,免1.33万余只,貂462只,猪肉产量4.916万公斤。本县畜牧业总产值1983年为1392万元,1984年为2021万元,1985年为2178万元.1986年为2074万元,1987年为2104.8万元,1988年为2508.4万元,1989年为2995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4.29%。
  (四)盐业
  《礼记》上说:财货就怕弃置而不用,力气就怕不从自己身上出,天地间有自然很好的财货,若不开发利用,那就使生财之道壅塞不通,利也就没有了。芦台的盐业,开始于五代后唐,兴盛于辽金时代。
  县志记载:芦台盐场在县城的南面,设有盐大使管理。县境之内产盐的地方,除去新河与塘儿沽归天津丰财盐场管理外,如汉沽庄东南的崔家河、刘家河,李家新庄正东的李家河,寨上庄正东之杨家河、张家河,营城庄东南的邵家河等处,都属芦台所辖。从前人们说的芦台玉砂就是盐。
  芦台盐场历史悠久,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置场,历辽、金两代逐渐兴盛。它对宁河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宁河一五更”说的就是宁河盐渔之利的深厚与悠久。蜚声中外的长芦盐区几多变迁。原属宁河县管辖,现属天津长芦汉沽盐场。辖四个制盐分厂,一个制卤分场,两个储运分场,一个再制盐厂,三个盐化工厂。场区西近蓟运河,北靠京山铁路。汉南铁路、汉南公路横贯东西。场区遍布沟渠,有专用线连通汉南铁路。交通便利,盐化产品能顺利运往销地。现盐场总面积13859.29公顷,年产原盐93万吨,并生产盐业化工产品。
  (五)渔业
  宁河县水产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明代记载:宁河“淀泊互穿引”,“鱼虾地享无穷利”。“水深鱼聚多”,“晒网家家集野汀”。因为濒临渤海,又是水乡泽国,所以渔业较为繁盛。宁河县特产银鱼、冰鲜、紫蟹,在明代已是贡品。至清代,捕捞的主要鱼类已有记载:即鲤、少阳(锅盖鱼)、鲫、鲇、河豚、脍残鱼(俗名葫芦鱼、面条鱼)、鳝,鱵、鳅、嘉鱼、勒鱼(俗名快鱼)、燕鱼、银鱼、鲮鱼、鰶鮬鱼、鱸鱼、刀、比目鱼、海蜇、羊鱼、八带鱼、黄花鱼、以及虾、蟹、蠘、蚌、蛎、蛤蜊、蛏、蚶、螺蛳等30余个品种。七里海因每年秋季盛产蟹虾,“居民呼之曰蟹秋。余如鲫鲤白鱼,梭鱼,鲇、鲂、花脊鱼等,间亦产之”。明清时期、海洋捕捞和谈水捕捞业均常盛不哀,并以传统特产银鱼和紫蟹而闻名于世。
  民国时期,宁河县为华北地区重要渔业基地。渔业被称为”宁河富源之一”。民国20年(1931年)、民国25年(1936年)记载:“宁河县南临海滨.海岸线长凡百十余里”,“七里海地势洼下,为永定河浅水之地”。“内地湖泊及港淀”、“鱼虾贝蟹,出产极丰”。“全县共有渔船200余只,渔户约400余户”。“宁河县盛产淡水鱼类,为沿海各县中特异者”。“主要物产如红蚶、蛏子、刀鱼、鲤鱼、鲫鱼、快鱼、梭鱼、建子鱼、箭杆鱼、黄瓜鱼、河豚鱼、比目鱼、河虾、螃蟹、鲫头鱼、草根鱼、蟮、蛤、黑鱼、虎头鱼、白条鱼、拐子鱼等。”“咸干品;海虾、对虾、蛤、蚶、虾子、虾头、快鱼、港虾、辞暖鱼、河蟹黄。该属虾头沽专产蛏干,肉味鲜美,名曰‘美人鲜蛏’,全国闻名”。
  八、河流
  (一)清代及民国时期
  清《畿辅通志》记载: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基本分属蓟运河、潮白河两大水系。
  蓟运河水系,“上游分支有四,东北者为梨河,西北者为泃河,东支曰还乡河,西支曰鲍丘河。梨河为正支,流迳蓟县城南,下称蓟运河。”下行宝坻,进入县境江洼口,向南屈曲数折经芦台、汉沽抵北塘注入永定新河入渤海,总长330里。县境外有荣辉河、箭杆河、双城河等汇入。境内还有还乡河、小新河、曾口河、津塘运河等汇入。
  潮白河水系,原为北运河上源。系四河之水组成,有白河、黑河、汤河、潮河。民国10年(1921年),潮白河决口,洪水夺道进宝坻县境内箭杆河而入蓟运河。“箭杆河河身狭小,不能容受东决西溃,湍流无定,水道随处变迁,益已难以确指”。宁河县受其水害极深。两大水系构成境内主、支水流网络。
  清代及民国时期县境内主要河流:
  1.蓟运河,一名潮河。“源出迁安县三台营,经遵化、蓟州至宝坻入境。经宁河镇北,东南屈曲数折,抵北塘口入海,计长330里”。(乾隆版县志)。“蓟运河下游是古鲍丘水入海故道,隋代称沽水,唐代称鲍丘水,五代称泃水,元明以来称潮河(亦称运粮河)。清代因漕运直达蓟州改称蓟运河”。“自明天顺(1547年)初引潮河溯今州,后废。顺治(1644年)初复浚,以丰陵粢其上源,梨河东自遵化入,合淋河,至城南五里桥,始曰蓟运河。”(《清史稿·地理一》)“潮河一名白龙港,其上源一自梨河,一自泃水,至三岔口合流,统之皆称蓟运河。云,其实即古之鲍丘水、合泃河、沽河之水而为白龙港。其东南一支至丰台再汇浭水,其南流入县境,由芦台抵北塘口入海。”(光绪版县志)民国《河北水利史概要》载:“蓟运河在蓟县城南,会阳河。又南流迳西河套西,至下仓镇,入宝坻县界。又南迳白龙港东,泃河自北来会。盖因古代曾资以转漕,故名”。
  2.新河,“在县南125里,自天津直沽河口起至北塘河口止,径40里。明天顺三年(1459年)始凿。嘉靖元年(1522年)复浚治之,名曰漕渠,后有淤塞,三年两浚。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开新河故道,长二千一百八丈,宽二丈五尺,底宽二丈。专用粮饷直达蓟州”。(乾隆版宁河县志)。
  3.浭水,也称还乡河。从丰润县入宁河境内与蓟运河交汇。
  4.青龙湾引河,顺治二年(1645年)开凿青龙河。清雍正八年(1730年)香(香河)、武(武清)、宝(宝坻)三邑承修青龙湾引河。
  由香河县三百户青龙石坝,分流至杨家场入境至宁车沽止,计长90里。县西北70里,由宝坻东淀庄至宝宁分界大道入县境,经潘庄入后海注七里海,复经淮鱼淀入曲里海东南,抵宁车沽汇西引河入蓟运河归海,计长45里。
  5.筐儿港引河,在县西90里,由天津塌河淀至堤头津宁分界之石桥入县境。经赵温庄、造甲城至王家台入七里海,又东过罾口抵南涧沽入蓟运河,计长50里。
  6.淮鱼淀西引河,由七里海南岸淮鱼淀西起至宁车沽,汇东引河流入蓟运河,计长50里。相传始凿于雍正三、五年。
  7.东引河,相传始凿于雍正八、九年,为青龙湾引河下游,由七里海南岸大道口至宁车沽汇西引河入蓟运河。
  8.金钟河,明天顺二年(1458年)开挖,由天津金钢桥下起,经锦衣卫桥、王串场、欢坨至北塘、入蓟运河。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重加疏浚。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浚,自欢坨至蓟运河80里。光绪六年(1880年),“展挖款深,盖明代所开通漕之旧道”。(《河北水利史概要》)
  9.开滦煤河,光绪七年(1881年)为运唐山开滦煤,开滦矿务局投资开挖此河。西起蓟运河左岸闫庄南,东至胥各庄,接蓟运河,长40里。
  10.曾口河,道光四年(1824年)县府承挑此河,同治四年(1865年)重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堤头曾口河同浚,海之西北为后海,宽八里,长十八里。
  11.潮白河,系白河、黑河、汤河、潮河(即蓟运河)汇成,其中,白河最大。白河源于河北省坝上沽源县丹花岭,经亦城县、延庆县,横断长城,至密云与蓟运河(潮河)汇合,称潮白河。河道总长434公里,全域面积19.462平方公里。
  12.杨虎子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芦台军谷公司为扩充军谷兴建农场,督令本境民工开挖此河。北起曾口河南岸任凤庄东北,南至清河农场。
  13.黑猪河,自新河北至金钟河。
  14.荣辉河,一名水泉河。源于玉田县东北小泉山,西南流经县南,至板桥庄北,受兰泉河水,又西南入蓟运河。(《河北水利史概要》)
  15.普济河,由宝邑东南入县,经潘庄西北,又西南经西塘头入七里海。
  16.杜瑜河,由宝坻黄庄南入县,至杨宇庄,又东南经于京庄,又西南经躲军淀、大海北入海。
  17.泥河,源于丰润县泥河村东,经宁河县于潮庄、岳秀入还乡河。民国时期开挖的边界河。
  (二)新中国建立以后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挖河治水,布局合理,河渠交织,已成网络,至今宁河县内主要河流15条。其中,一级河道五条:蓟运河、潮白新河、还乡河分洪道、北京排污河和永定新河。五河蓄水量达6540万方,呈扇形分布,纵贯县境南北,聚于北塘口入渤海。二级河道l0条:西关引河、卫星河、曾口河、还乡河故道、杨虎子河、青龙湾河故道、清污渠、津塘运河、小新河、小新河故道。十河东西横衔一级河道,总堤长5373公里,蓄水量982万立方米。其中曾口河、卫星河、西关引河横夹在潮白河、蓟运河两主干之间,水流贯通。境内河流总蓄水量7522万方,其水源现靠降水补给(因上游水库堤闸拦截所致)。
  1.一级河道
  (1)蓟运河,仍循故道,但其上游相继建起水库及分洪河道(如:上游州河之于桥水库,泃水之海子水库等,并引泃入潮白河工程),减轻了蓟运河上游洪水来量。现今境内河长58.6公里,总流域面积9,950平方公里。堤距200—300米,底宽80米,河底高程—15—4米(大沽),高程5.5—6.5米,流量437—454立方米/秒。
  (2)潮白河,为解决冀东水害,潮白河、蓟运河分流,曾于1950年开挖原东引河(黑狼口至七里海,乐善庄至宁车站)。1971年10月,正式开挖潮白新河,穿七里海,经宁车沽,入永定新河。境内河长33.5公里,河底宽80—120米,堤距700—800米,河底高程—0.1—3.3米,流量2,100立方米/秒。
  (3)还乡河分洪道,即还乡新河。于1972年按洪水十年一遇,670立方米/秒流量,开辟河道。扩展疏浚工程自九丈窝起,止于闫庄村,与津塘运河合流入蓟运河。其中九丈窝至裴庄段,堤距300米,河底宽45米,裴庄至闫庄段,扩展河底宽为60米,堤距200米,境内河道全长31.9公里,入蓟流量734立方米/秒。
  (4)永定新河,1971年开挖。该河始于天津北辰区屈家店,穿造甲城乡出境,止于北塘口。境内河道长66公里,堤距500米,底高程一2.9米(造甲),河槽宽190米。该河于杨建庄南入境,入境流量2100立方米/秒,同时有北京排污河汇入,出境流量为3520立方米/秒。行洪标准:屈家店至宁车沽为安全泄量1400立方米/秒,宁车沽以下5000立方米/秒。该河因潮汐影响,河道淤积严重。
  (5)北京排污河,于1971年3月开挖,于宁河县西边沿流过,在杨建庄附近注入永定新河。该河在境内只有左堤10.4公里。堤距625米,底宽15—25米,堤顶高程7.27米,流量为282—235立方米/秒。
  2.二级河道
  (1)曾口河,西起潮白河左岸俵口乡俵口闸,横经独立庄,东至蓟运河右岸船沽村。河道全长17.5公里,流量为80立方米/秒。
  (2)小新河和故道。小新河原“泥河”。由丰润县泥河村东入境至岳秀,交于还乡河。1954年,为排丰润县沥水,又由西魏甸接挖至崔成庄,导入蓟运河,为小新河故道。境内总河长12公里。雨季排水,春季干枯。
  (3)还乡河故道,由丰北闸至江洼口,为沟通蓟运河与还乡河
  分洪道间之通道,全长7.8公里,流量80立方米/秒。堤距40米,底宽10米,堤顶高程5米。
  (4)西关引河,1957年11月为引蓟入潮开挖,始于蓟运河右岸西关村南,止于潮白河左堤张老仁村北。河道全长26.4公里,河底高程—0.3~0.4米,堤顶高程6~6.5米,底宽15米,堤距50米。可过流量40立方米/秒。
  (5)青龙湾故道,青龙湾河是北运河上一主要分洪支道。入境后,有清污渠和北京排污河通入,在东塘坨闸汇入潮白河。流量30立方米/秒,境内河长7.8公里,为本县沥水河道。
  (6)青污道,1971年开挖。东起潘庄以北青龙湾故道右岸,西止大龙湾北京排污河左岸。全长12公里,两端有闸涵控制,河水可过量为20立方米/秒。
  (7)卫星河,1953年曾挖6公里长,停工。1974年11月复挖。东起蓟运河孟庄西,至潮白河东白庄。全长24.33公里,流量60立方米/秒,河底高程—2米(大沽),底宽10米,堤距15米,堤顶高程6.5米。
  (8)津唐运河,曾拟为天津至唐山的水上通道。分别于1960年、1963年两期施工,但未竣工。此河横穿宁河县,境内由曾口河任凤庄西穿潮白河,由淮淀沿七里海经造甲城过永定新河,向西汇金钟河。内河道长26公里,堤距40米:底宽10米,底高程0~0.5米(大沽),堤顶高程5~5.5米。
  (9)杨虎子河,仍循故道,北以曾口河南、任凤村东北,南至清河农场边界。
  九、洼淀
  (一)综述
  《津门考古》记:古代宁河,虽为平坦的滨海平原,但地表仍呈波状起伏形态。“禹河”即黄河到此入海时,河口附近地势低洼坡度缓,水势散漫,泥沙分散,洼地与缓岗交错分布。由于海岸线的东移,先是海湾,又由海湾变成滨海泻湖。这样,河流的冲袭,互相奔流,善淤、善徙,在境内构造出许多蝶形封闭洼淀。因洼淀棋布,宁河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清及民国时期境内形成大小洼淀43处,总面积达10.97万亩。洼淀中以古泻湖演变而来的七里海为最大,总面积68.5平方公里,出于青龙湾咸水河之下口。届汛泄洪、滞洪之地,常年呈沼泽状。
  新中国建立后,宁河县多数洼地开垦为农田,亦有的就用其洼淀优势养苇、养鱼或蓄水。据1983年土地资源调查,宁河县内利用泽泊洼地养苇5.987万亩,坑塘养鱼水面1.337万亩,并利用2425.8亩泽地建为水库。尚未利用的沼泽地749.6亩,其中俵口乡588亩,潘庄镇157亩。1986年宁河县洼地沼泽开发利用中,水产养殖已达2.7万亩;苇田7.3万亩,实现了蓄水、养鱼、养蟹相结合。
  (二)七里海
  “七里海,《水经注》所谓雍奴薮也。”(清《畿辅通志》),历史上称:“北部各山之水在此交汇。”《津门考古》记:七里海南岸乐善庄出土巨大鳁鲸骨,全长12米,下颚骨长达2.5米。远古时,这样大型海生动物游憩至此,说明当时七里海泽宽水深。明《明世宗录》记:“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里。”虽与清代记载相差悬殊,但已是“百道河沽秋水至,烟波七里浩无垠”的“茫洋巨浸”了。
  清代,“七里海,在县西南五十里。水本无源,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雨多水汇,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西接筐儿港,西北接青龙湾二引河之水,东南分流入运河(蓟运河)归海。宽二十里,长四十里。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与堤头曾口河同浚。海之西北为后海,宽八里,长十八里。其东南为曲里海,宽四里,长十里。”(乾隆本《宁河县志》)“七里海即北运河、青龙湾藉以宣泄也”。(《大清一统志》)
  民国时期,“七里海,西接塌海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油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沽。每逢雨多水汇则渺弥濊漫,极目无涯,旱则诸淀皆涸;惟七里海尚有宁车沽一道,下通北塘潮汐,水常不竭。”(民国《内务部河务季报》)
  新中国建立以后,七里海总面积为68.5平方公里,海底平均高程2.4米,海内鱼苇虾蟹丰盛。1971年开挖潮白河,将其拦腰穿过,分为东海和西海。东海面积32.2平方公里(因部分还田,现剩21.6平方公里),西海总面积36.3平方公里(因部分还田,现为31.6平方公里)。1978年1月和1980年5月为扩大自备水源,分期两年,动土兴建东海水库。东海水库位于潮白新河左岸,占地面积17.84平方公里,库底高程2—2.4米(大沽),实际坝顶高程6—8米,坝长18.6公里(大坝),顶宽8米,坝内坡1:3,坝外坡1:4,设计蓄水量6400万立方米。水库配套工程有扬水站2座,规模40立方米/秒。输水闸6座和蓄水闸4座,流量20立方米/秒。1985年对水库实行分割治理,用以蓄水、养苇、养鱼综合利用。同时,西七里海为宁河县产苇基地。
  十、古迹
  (一)战国古城池
  1974年,在潮白河施工中,在七里海北岸的大海北、张庄、桐城发掘出三座战国古城池。古城池呈长方形,东西约600米,南北约500米,并有“城顶”、“城耳朵”等古城遗迹,和大量建筑物件、陶器及残片。战国古城池在七里海附近发掘出土,反映了战国时期以城割据戌守,燕赵连年征战的历史,说明七里海沿岸一带在二千二三百年前就已成为陆地。
  (二)红心堤
  红心堤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七里海留下的历史遗迹。位于七里海北岸小海北(现属芦台农场)村北五里处,为一条土埝,用以抵挡七里海水。红心堤在历史上作为名胜古迹,多次见诸典籍。
  《宁河县志》(乾隆本)记载:“红心堤,在县西南(注:旧城宁河镇)四十五里小海北庄,距庄北五里道旁,有土堰一条。故老传,即秦始皇所筑红心堤,今去海甚远,海水不至矣。”《日下旧闻考》(乾隆钦定)记载:“红心堤,在宝坻东南二百里(注:明代宁河属宝坻县辖),秦始皇所筑,潮虽涌而堤不没。”《天府广记》也有这样记载:“红心堤,在宝坻东南滨海,秦始皇筑。又有城名秦城,亦始皇筑。”
  史料所以多次提到红心堤,不仅因其具有抵挡海水的作用,而且具有保护堤北战国古城与战略要地的军事意义。这也使一些诗人联想到燕末秦初之际那场战争的惨景。唐代诗人李益诗云:“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谴乘春更北飞。”唐代诗人骆宾王亦有诗云:“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从红心堤到战国古城池的发现,再联想古代诗人悲壮的咏叹,使我们多少感觉到燕赵滨海地带战争的惨烈与悲凉。
  (三)杨七郎墓
  位于潘庄镇西塘坨村西。《宁河县志》(乾隆本)记载:“杨七郎墓在县西潘庄,旧庙尚存,疑即昭弟也。”(注:昭,即六郎杨延昭)。杨七郎,杨业(又名杨继业)之子,北宋著名爱国将领。《辽史纪事本末》记载:杨七郎名延玉,和其父均战死在山西陈家谷。”
  宋代,七里海一带曾是边关战场。天津西部的霸州,即是杨六郎所建的抗辽重镇。历史上杨六郎镇守的三关,即“霸州益津关,雄州瓦桥关,瀛洲高阳关”均在河北境内。由此看来,杨家父子与辽邦作战,驰骋七里海一带是无疑的。
  那么,既然杨家父子战死在陈家谷,为何西塘坨出现了七郎的墓和庙呢?对此,当地有许多传说。有的说,七郎同辽邦作战时,在西塘坨村负伤,鲜血洒了一地,当地群众用黄土掩埋了壮士的鲜血。年深日久,渐渐隆起一个高大的土丘。后人便称之为七郎墓。也有的说,七郎被害后,人们出于对这位爱国忠良的敬仰,在他曾战斗过的西塘坨修坟,虚拟厚葬,并立庙,每年添土祭典,土丘逐年增高,当地人又称之为“灵台山”、“七郎山”。至于那离奇美妙的传说就更多了。比如,有人说,七郎死后,随从将士趁人不防,将尸体连夜运出,路经西塘坨村,突然天降大雨,人们只好躲在附近避雨,等大雨过后,再去收尸时,尸体不见了。人们就在停放尸体的地方培起坟堆,以后每年上坟祭典,就成了七郎山。还有的说,潘美杀了七郎后,为了消尸灭迹,夜里命亲信将七郎的头割下,扔进河里,河水咆哮翻滚,倒流四十里,至西塘坨村拐弯的地方,英雄头颅忽地跃上河滩,河水才平静下来改为顺流。当地群众得知七郎被害,悄悄将七郎的头收起来,埋在大河北岸,修了碑亭和庙宇。后来,七郎坟越长越高,成了一座小山……。这些,不过都是神话故事,但却反映了人们对爱国忠良的敬慕与怀念。
  历史上,七郎墓也是宁河一大名胜。历代骚人墨客前来览胜,留下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篇。《宁河县志》(乾隆本载)徐功所作《杨七郎墓》这样写道:
  “宋室将军勇绝伦,英灵凛凛至今存。
  一抔遗土千年恨,百战神威万古尊。
  风急涛声悲壮士,明月葭影吊忠魂。
  野人亦自知加礼,不敢樵苏近墓门。”
  (四)潘美八十一古墓
  乾隆本《宁河县志》记载:“潘美墓,在县西潘庄。《宋史》记,潘美,大名人,受知太祖,平定海内,曾知幽州,后以判并州卒。今潘庄有古墓八十一座,九行并列,土人相传为潘美墓云。”
  潘美(又名潘仁美),随宋太祖征战屡立战功,官至忠武军节度使(今许昌),因陷害杨业,被世人视为奸臣。相传,潘美死后,家人将其葬于老家潘庄,怕人偷棺盗墓,扒骨扔尸,故意修了八十一座坟。葬毕,潘氏家族纷纷逃生,没有逃走的就地更名改姓,因而潘庄至今没有一个姓潘的。另据史料记载,潘美家乡大名和任所许昌,都没有他的墓祠。这样一来,潘庄的八十一座古墓,也就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谜。更有意思的是,潘美与七郎生前不共戴天,死后两墓却埋在一处(相距几里之遥),这似乎又是一个谜。
  (五)八卦沟
  位于西塘坨村西苇海中。相传是清初农民军同官军作战布下的八卦迷魂阵。农民军依仗水性好,以浓密芦荡作掩护,巧妙利用复杂多变的沟沟叉叉,神出鬼没,明打暗防,同军官周旋。如今,经历300多年的沧桑巨变,仍依稀可见八卦阵的隐约轮廓。
  (六)红土坨
  “在造甲城庄南五里许,有圆坨一段,阔顷余,亦传刘仁恭兵住于此。”(乾隆本《宁河县志》)
  (七)汉代古文化遗址
  1.西塘坨村西,面积3万平方米,时代为西汉。遗物多为灰板、筒瓦、陶釜、陶缸口沿,器物文饰有格纹,菱纹、布纹,绳纹等(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俵口乡洛里坨村东,面积3000平方米,时代为汉代。遗物为红陶、瓮、缸、釜、夹砂灰陶瓮残片及绳纹瓦等。
  3.俵口村南桃园岭,面积8000平方米,时代为西汉。遗物为红陶釜、盆、泥质灰陶盒、甑和夹灰陶瓮残片等。
  4.前、后七里海,时代为战国—汉代。遗物为夹砂红陶、泥质陶、陶仿玉璧、铁块等。
  (八)古墓葬
  1.东塘坨汉代墓群
  2.双坨汉、辽墓群(市级保护单位)
  十一、墓志碑记(碑文略)
  (一)庙碑
  1.宝塔寺碑。在芦台镇北街东部,碑呈长方形,高1.83米,宽0.63米,厚0.19米,上刻楷书字体,碑体完整,记嘉庆时修寺经过。
  2.兴隆庵碑。岳龙镇岳龙村内,为乾隆《重修兴隆庵记》碑一
  通,记修葺经过和重修事宜,清乾隆十四年成立。碑额书“呈仁为美”,碑阴书“合庄古刹”,碑高1.81米,宽1.7米,厚0.19米。
  3.关帝庙碑。宁河镇江洼口村,碑为同治年间为修寺庙经过和集资捐款而刻石立碑,碑额为“万古流芳”。高1.32米,宽0.55米,厚0.23米,楷书字体。
  4.镇海庵庙碑。淮淀乡北淮淀村内,光绪二十五年为祀天仙圣母圣诞表诚心而立。碑高1.43米,宽0.54米,厚0.18米,字迹清楚较完整。
  5.兴隆庵碑。芦台农场岑头村内,清嘉庆五年立。高1.44米、宽0.70米、厚0.23米,碑额书“皇阁永固”、“万古流芳”,碑阴记雍正、乾隆、嘉庆诸朝修庵、庙产、契约等经过。
  (二)桥碑
  1.卧龙桥碑。丰台镇北村北50米,碑高1.20米,宽0.50米,厚0.30米,碑文题“卧龙桥记”,刻有清光绪年间修桥立碑经过。
  2.重修普济桥碑。芦台镇西大桥居委会西。碑高1.74米,宽0.55米,厚0.30米,碑额刻“万古流芳”,字体楷书,嘉庆二十二年立,记述阁村乡镇重修普济桥和芳名等情况。
  3.重茸丰乐桥碑。丰台镇西村,碑高2米、宽0.35米、厚0.22米,楷书记光绪5月26日重修石桥经过。
  (三)兴学碑
  1.兴学碑。在丰台镇南村内,为清光绪三十年树立。高0.94米,宽0.23米,厚0.20米,楷书,碑文记述“学堂添修房舍花费”。
  2.兴学纪念碑。在板桥镇板桥中学,碑为长方形,高1.34米,宽0.52米,厚0.20米,碑额书“兴学纪念”。记载板桥学校1916年由当地各界捐助改建学校时情况。
  3.宁河县中学校董捐款兴建校舍碑。芦台镇东芦台第一小学内,碑高1.09米,宽0.58米,厚0.22米,碑额阴刻“永垂不朽”,民国13年立。记筹资修建校舍经过,保存完整。
  4.陈逸云纪念碑。丰台镇南村丰台小学校院内,民国19年立,孙奂侖撰书,正方形,边长0.48米,楷书。碑文记述陈逸云在乡里兴学、治河、修桥和建国防的事迹。
  5.李子星先生墓表。北淮淀乡乐善庄南,民国年间立,华世奎书。高1.68米,宽0.79米,厚0.22米,记清末民初时李子星在乡里办保甲局,修河坝,办学堂事迹。
  (四)农田、水利、贸易碑
  1.丈量土地碑。在东棘坨镇东棘坨村,嘉庆二年立,高1.20米,宽0.58米、厚0.21米。四周刻龙纹花卉。额刻“水垂不朽”字样,楷书。碑文记述东棘坨丈量公产经过。
  2.重修小月河沟洫碑记。在宁河镇小月河村内,清乾隆五十年立,高1.55米、宽0.6米、厚0.21米,碑额刻“五福捧寿图”,两侧为荷花纹饰,碑阴刻有云龙纹,楷书。碑文记竣治小月河沟洫情况。
  3.重竣小月河沟洫碑记碑。在宁河镇小月河村内,同治二年立,高1.48米、宽0.51米、厚0.19米,碑文记载康熙、乾隆、同治年间历次竣治小月河经过。
  4.苇席免税碑。在丰台镇南村内,康熙六十一年立,碑头篆刻“万古流芳”,碑文楷书。记述了东丰台镇苇席贸易情况和自康熙八年苇席免税规定。高2.2米、宽0.69米、厚0.10米。
  (五)墓志
  1.杜立德墓志铭一方,在宁河镇四村村东。1997年发现,一方刻有清皇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加二级谥文瑞杜公墓志铭。一方刻有杜立德的职位、出身、家庭情况及其功绩及立碑时间,呈正方形,边长87厘米,厚0.14,汉白玉石刻,康熙三十一年立。
  2.刘兆麟之父刘善微幕志铭,在丰台镇西村村西,呈正方形,边长83厘米,厚0.16厘米,汉白玉石刻,一方刻清皇诰封光禄大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从一品善徽刘公墓志铭,一方刻为其出身职位功绩和立碑时间,顺治十四年立。
  十二、考古
  (一)古遗址
  1.田庄坨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距县城芦台镇北20公里,板桥镇田庄坨村西南200米处,时代为战国——汉代。1953年发现,地势高于其它地面,现为耕地。1979年曾试掘,面积为25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0.4米。地面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灰陶等残片,现出土较完整的有陶器、罐、瓮、瓮棺、钵、弹丸、网坠、纺轮。陶罐有6种以上类型,并有石器、斧、铜器、盆、镜、剑、棒、铁器、炉、骨器、骨簪、漆器、盘、货币、五铢、半两、燕、刀币,其它有红烧土堆积蚊蛤、牡蛎和零散的蚌、麋鹿角、狗头金瓦当、板瓦、棺木、人骨架等。器物纹饰为:弦纹、绳纹、条纹、小方格纹、兰纹、附加堆纹等。其它残片有:甑、釜及带戳记陶口沿,当时为战国——汉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1956年9月7日定为河北省省级保护单位,1973年定为市级保护单位,1982年7月9日再次定为天津市级保护单位。
  2.双坨西汉古文化遗址
  距县城芦台镇西35公里,潘庄镇西塘坨村西1500米处。时代为西汉,1975年发现。地势较其它地面高出1米许,面积为3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0.3至0.4米。暴露遗物多有泥质灰板、筒瓦、陶釜、陶缸口沿,夹砂灰陶缸口沿及绳纹砖等。器物文饰有方格纹、菱纹、布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兰纹等。有少量黑陶片及五铢钱,是西汉时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1959年定为县级保护单位,1981年再次定为县级保护单位。后,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墓葬群)。
  3.林节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芦台镇北15公里,宁河镇林庄村东南500米处,时代为战国——汉代。1977年发现,面积为22.5万平方米,文化层深为0.25至0.4米,暴露遗物有砂红陶釜、瓮、泥质灰陶盆残片及简瓦板等。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4.北大岭汉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芦台镇西25公里,俵口乡洛里坨村东1.5公里处,时代为汉代,面积为3000平方米,遗址在该处岭地上。1964年发现,文化层深度为2米左右,暴露遗物有夹砂红陶、瓮、缸、釜、夹砂灰陶瓮残片及绳纹瓦等。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桃园岭汉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芦台镇西27公里,俵口乡俵口村南口800米,时代为西汉。1964年发现,面积为8000平方米,文化层深0.4至0.5米,暴露遗物有绳纹夹砂红陶釜、盆、泥质灰陶盆、甑和夹灰陶瓮等残片,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6.王家碓元代——明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宁河镇林庄村东南650米处。1971年发现,在林节遗址旁,面积4900平方米。年代为元代和明代。1977年发现时,文化层深度为0.5米,暴露遗物有:磁州窑采磁片、青花瓷片、素面陶片等。为居住遗址或窑藏。
  7.后七里海北岸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宁河县后七里海北岸,由潘庄至桐城一带,有一条高出地面的长堤,群众称为海档。遗址有:老安甸村的八里堂,大海北村的西城顶子,张庄村的东城顶子,杨庄的张码头,躲军店的窑台子,小海北的桃园,桐城的城尔坨等七处均为战国——汉代遗址。1957年发现,文化层深度为0.5至1.5米左右,暴露遗物有夹砂红陶和泥质陶两种。有缸、盆、甑、壶、瓮、甬等残片口沿和五铢钱,布币大泉五十、板瓦、甬瓦、瓦当绳纹砖,铁块、红烧土和零星贝壳分布,同时还有冶炼作坊遗迹,曾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8.前七里海北岸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在前七里海北岸也有一条长堤,由潘庄镇小南村至岭头一带。遗址有;西塘坨村遗址、双坨遗址,东塘坨村墓群,俵口村桃园岑的
  老坟地、东大水坑、杨家岑遗址,洛里坨的北大岑遗址,岭头村的岭头遗址等共8处,均为战国至汉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1957年至1977年发现,文化层深约0.4—2.0米,暴露遗物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三种,有釜、罐、盆、豆、甑残片,绳纹板瓦,筒瓦,五铢钱、陶仿玉壁、铁块,并有少量贝壳散布。
  9.分布于宁河县其他地区6处辽、元、明古遗址
  ①县南部地区的大北镇中心沽村“庄伙地”遗址;②苗庄镇苗枣庄“庄伙岗子”遗址;③中部地区的宁河镇林庄村“王家碓”遗址;④北部地区的大月河村“假皇帝”遗址;⑤东棘坨镇高景庄村“庄伙岑子”遗址;⑥高家庄村“高庄乡岑子”遗址。除庄伙岑子遗址有辽代遗物外,其他均出现元代和明代遗物,文化层均在0.2至1.5米左右。暴露遗物有磁州采瓷片、褐釉瓷片、红灰陶片、泥质灰陶片、素面瓦片、黑褐色粗厚碗底、口沿等。遗址均高于周围地势,经过多次勘察为辽、元、明各代遗址或窖藏地。
  (二)古墓葬
  1.大尹庄墓地。位于芦台镇大尹村东北500米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1973年挖津塘运河又出土铜刀铜戈各一件,分别距地表5米略多。同时还有木板等物。
  2.田庄坨墓群。位于板桥镇田庄坨西南200米处,年代为汉代。1954年发现,1977年清理瓮棺葬一座,出土五铢钱数枚。1979年清理汉墓一座,出土有五铢钱、陶罐、麻胎漆盘等。
  3.东塘坨墓群。位于潘庄镇东塘坨村东北300米处,年代为汉代。1971年发现,面积为3万平方米,在盖房取土坑中经常出土绳纹砖等。
  4.双坨墓群。位于潘庄镇西塘坨村西750米处,时代为汉代、辽代。1962年发现,东西约1公里,南北0.5公里,有水渠穿流墓地,暴露遗物颇多,有绳纹砖、沟纹砖、麻纹砖等。(包括7个墓)为市级保护单位。
  5.杜立德家族墓地。位于宁河镇四村东100米处,年代为清代。杜立德为清代康熙礼部尚书、大学士。墓地有石人、石马、石碑等。1964年平坟时被毁。现存出土的墓誌铭一方及杜立德玉章一件。
  6.刘兆麟家族墓地。位于丰台镇西村西50米处,时代为清代。刘兆麟为湖广巡抚。墓地原有封土及享殿。包括刘氏九代墓葬,两侧排列。石雕有华表、镇兽、石狮、石马、石羊、石骆驼、石人等,“文革”时被破坏。地面尚有石狮一对。墓内出土有墓志、凤冠、金手饰等。
  7.王锡朋墓地。位于芦台镇董庄村西,时代为清代。王锡朋为清代著名三总兵之一,抗英英雄,1842年牺牲在浙江定海。墓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四周有砖砌花墙。1964年被毁,现存墓志拓片和饰物等。
  (三)出土文物
  1.陶瓮。质地:泥质灰陶。时代:战国。器形较大,通高46厘米,口径25厘米,腹径48厘米,圆唇外折短颌,鼓腹较深环底,器身成长圆形,上有绳纹组成的带状平行纹饰两周。1973年出土,地点:田庄坨遗址。
  2.大陶罐。质地:泥质灰陶。时代:战国。通高41厘米口径18厘米平底。底部有小方格纹。1973年出土,田庄坨遗址。
  3.陶罐。质地灰陶,小口,圆唇短颌,折腹,印有云纹、环底底部有条纹。1968年出土,田庄坨遗址。
  4.陶网坠。两种类型,一为长6.5厘米,宽3.5厘米,厚30厘米,呈长方形状。一为长6厘米,宽4厘米,厚3厘米,呈长圆形状,四周印有两道系槽,为渔具用品,色呈红色。1968年出土于田庄坨遗址。
  5.陶纺轮。泥质灰陶类,直径为6厘米,厚0.1厘米,中间有穿孔,印有布纹。为纺线用具,1968年出土于田庄坨遗址。
  6.戳记口沿。为夹砂灰陶部分口沿,有“大富牢罂”模印记4字,“大富”为“吉祥”语,“牢”为坚固,“罂”(即甖)为“罐子”。长10厘米,宽6厘米,1967年出土于田庄坨遗址,为这一代少见带字器物。
  7.沟纹砖。长31.5厘米,宽15厘米,厚5.2厘米,一面有数条深沟,俗称沟纹,质地坚固。为汉代砖,1980年出土于双坨遗址。
  8.绳纹砖。长17厘米,宽10厘米,4.7厘米厚,一面印有绳纹,为宋代砖。1979年出土于双坨遗址七郎墓地。
  9.瓦当。瓦径为17.8厘米,印有千秋万岁(部分已残),1956年出土于大海北村的“西城顶子”遗址,属汉代。
  10.四采瓶。时代,宋,高31.5厘米,腹径6.5厘米,瓶颈带有四采,釉为青色。1977年12月出土于淮淀扬水站工地。
  11.木船。宁河县芦台镇大尹村北津塘运河古河坡处,距地表深约为5.2米处。霸县信安公社海河民工营挖河时,发现木船一条。大小和现代船体一样,挖土时,已与泥土不分。同时发掘出战国时期铜戈和小刀,推为战国时期木船。
  12.鼎。发现于宁河县丰台镇。该鼎为铜质,两耳三足,鉴定年代为西周时期。
  (四)古建筑
  1.天尊阁。又名太乙观。位于县城芦台镇北30公里,丰台镇南村。自成院落,座北面南。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该阁为清代初期康熙年间重修(建造年代记载不详),据《丰润县志》载:“太乙观在丰台中,有文昌宫、灵官殿,又有楼房三叠,上为紫徽殿,中为王母殿,下为天尊阁,形势壮立,高八丈余,康熙年间经湖广巡抚刘兆麟重修。”该建筑为道教供奉原始天尊、西天王母、紫徽大帝等神像的寺庙。阁建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之上。为三层木结构楼阁,高为17.40米,面宽5大间,进深4间。各层檐下斗拱为:下层为一斗三升,中层为一半三升交麻叶,上层为三踩单下昂。阁顶为九脊歇式,正脊砖雕二龙戏珠和双凤牡丹。两侧脊头、大吻相对,各垂脊头及两头的飞檐上站有各种走兽。阁内有8根通天柱,东侧有楼梯通往各层。三层前檐下楼板伸出露台,并设有木栏杆,可登临远眺,是天津唐山滨海一带现存唯一的一座高层木结构古建筑。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发生强烈地震后,丰台镇烈度为8.8度,周围建筑倒塌严重,除山门配殿被毁外,该阁依然巍巍矗立,经专家鉴定以及天津、河北文物地质建筑部门勘察,认为该阁对研究三百年来津唐地区地震和房屋抗震、防震可提供科学研究价值。其主要特点:(一)阁内有8根通天圆柱,由平地直达阁顶,高达12米,直径0.6米,加强了全建筑的牢固和稳定性。(二)节只为榫卯结构,有良好的弹力和柔性抗震能力。(三)基础好,整个楼阁建在砖石台基上(20.24×11.70×0.90米),地基没有下沉现象,据说在建阁时曾打下了不少柏木桩。
  1976~1984年由中央、市陆续拨款13万元,维修、彩绘、增添消防设施、避雷装置并重建围墙。1959年和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9日定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宝塔寺。位于芦台镇内北街东部。此寺原有山门、前殿、后殿和配殿组成两进跨院,有钟鼓二楼,面积3600平方米。供奉如来佛像等。明天启、清乾隆、嘉庆时均重修。始建年代不详。建国初期被毁,现有石碑一通,记嘉庆时修寺经过,碑呈长方形楷书字体,碑体完整。
  3.兴隆庵。位于岳龙镇岳龙村内。时代:清代。清顺治六年始建,乾隆时重修,建筑有大殿、山门、配房组成,面积约540平方米。1976年地震被毁,现有乾隆《重修兴隆庵记》石碑一通,记修葺经过,清乾隆十四年立,记载顺治修建,乾隆重修事宜。
  4.关帝庙。位于大辛乡江洼村内。时代:清代。始建年代不详,乾隆重建,有殿房6间,分供佛像和关羽像,毁于1976年,现存同治修庙碑一通,记载集资捐款而刻石立碑情况。
  5.镇海庵。位于淮淀乡北淮淀村内。时代:清代。此庵原有大殿一层和东西耳房、厢房,面积900平方米,供奉天仙圣母。
  1976年地震被毁,仅存碑一通,记载光绪25年祀天仙圣母诞立。
  (五)古生物遗存
  本县境内发现15处早期动物骨骼出土地点和23处古海贝壳堆积。重点如下:
  1.长牡蛎,俗称千层蛤,又称蠔。大者一尺多,互相粘结成块,坚硬如石,故称牡蛎礁。这种动物多生活于浅海与河口地带。本县发现牡蛎堆积,一般距地表4~6米,以县南部为多,中部次之。其中以蠔口、北淮淀、东己坨、姜庄子、裴庄等地最丰富,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北淮淀长牡蛎,年代为2443±85年。说明,该地区曾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河口所在,清县志载有“蠔山”、“蛤山”说。
  2.姜庄子牡蛎土样。松、蒿、香蒲占50%以上,此土样位于亚热带气候的河口一带。
  3.板桥镇张子铺村海豚骨骼遗骸。于距地表深4.7米处,黑灰色细沙层中发现。经鉴定,为亚化石。
  4.鳁鲸骨遗骸。宁河县集中出土两处,一为县境东部蓟运河下游沿线,最北处为大辛庄(距海40公里)。另一处为本县与天津之间的狭长洼地。鳁鲸体形巨大,仅本县乐善庄出土一具,全长12米,下颚骨长达2.5米,据碳14测定,海生动物遗骸年代,多在距今五至六千年之间。
  5.贝壳堤。群众称作“岑子”、“坨”或“堼”,由各种海生介壳动物的残骸组成。其中最多的是蛤和蚶,还有蛏、螺、蜗牛、扇贝等。这些“岑”、“坨”、“堼”一般高出平地1至2米,长数百米至十余公里,宽20多米至百余米。各岗“堤”走向多与现代海岸走向大体相同,若断若续。是海岸线移动和宁河平原陆地向海伸展的标记。本县境内贝壳堤较为明显的有4道。第一道,在大龙湾、史庄、姜庄、东己坨、前大安、高景庄、田庄坨、张子铺一线,大约形成于距今四千年以前。第二道,从北郊东堤头(原属宁河县),经赵温庄、造甲城、西塘坨、大海北、桐城、俵口、岭头、马安子、苗枣、小茄庄至丰南县大关庄一线,大约形成于距今三千年至四千年之间。第三道,由永定新河起,经南淮淀、北淮淀、小八亩坨、南涧沽、董庄、芦台、闫庄、裴庄一线,大约形成于距今两千年前。第四道,由塘沽、北塘、汉沽至本县东南一线,大约形成于距今七百年左右时间。4道贝壳堤的走向,均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6.县境内还有“岭地”6道。高出地面1至7米,并成堤状,亦为贝壳堆积遗迹。这6道为:东大岭,由潘庄至岭头一线,全长27公里左右,是县内较高并较长的“岭地”;北大岭,由潘庄至小海北一线,全长10公里;拉口岭,由西塘坨,经赵温庄,向西南延伸,长20公里;南大岭,由淮淀至赤土,在境内长20公里;东道岭,由后辛庄至小海北,是北大岭的分岭,长4公里;西道岭,由后辛庄经西董庄,向北延伸到东董庄,长5公里。
  7.麋鹿(亦称四不象)遗骸。麋鹿,又称泽兽,生长在沼泽、洼淀、河海交接地带,以芦苇、香蒲和其它耐盐性植物为食。麋鹿角在本县境内,除北端以外中南部均有发现。如板桥镇赵学庄、大北镇忠兴沽、潘庄镇大龙湾、东己坨镇东己坨村、板桥镇板桥村等,其石化经鉴定为亚化石。
  8.宁河县洛里坨。田庄坨等战国到西汉文化层上,覆盖有海生贝壳的自然堆积(洛里坨)或淡水蚌螺的自然堆积(田庄坨),时间约为公元前47年前后。
  主要参考书目:
  1.《宁河县志》(1991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宁河县志》(清·乾隆版)
  3.《宁河县志》(清·光绪版)
  4.《宁河乡土志》(清·光绪手抄本)周登皞编
  5.《宁河公路交通史》(宁河县交通局公路交通史编委会编)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从宁河历史、七里海为中国漕运之源、光绪之死与高赓恩、宁河民俗、宁河县民间文化等几方面描述了宁河的历史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万义
责任者
潘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第一道贝壳堤
相关专题
第二道贝壳堤
相关专题
第三道贝壳堤
相关专题
第四道贝壳堤
相关专题
海豚骨骸
相关专题
宁河县芦苇
相关专题
战国古城池
相关专题
宁河县红心堤
相关专题
东海水库
相关专题
大尹庄墓地
相关专题
田庄坨墓群
相关专题
东塘坨墓群
相关专题
双坨墓群
相关专题
杜立德家族墓地
相关专题
刘兆麟家族墓地
相关专题
王锡朋墓地
相关专题
宁河县长牡蛎
相关专题
宁河县贝壳堤
相关专题
鳁鲸骨遗骸
相关专题
麋鹿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杨七郎墓
相关作品
宝塔寺碑
相关作品
兴隆庵碑
相关作品
关帝庙碑
相关作品
镇海庵庙碑
相关作品
卧龙桥碑
相关作品
普济桥碑
相关作品
重茸丰乐桥碑
相关作品
兴学碑
相关作品
兴学纪念碑
相关作品
陈逸云纪念碑
相关作品
李子星先生墓表
相关作品
丈量土地碑
相关作品
小月河沟洫碑
相关作品
苇席免税碑
相关作品
杜立德墓志铭
相关作品
刘善微幕志铭
相关作品
陶瓮
相关作品
大陶罐
相关作品
陶罐
相关作品
陶网坠
相关作品
陶纺轮
相关作品
戳记口沿
相关作品
沟纹砖
相关作品
绳纹砖
相关作品
瓦当
相关作品
四采瓶
相关作品
木船
相关作品
相关作品
天尊阁
相关作品
宝塔寺
相关作品
兴隆庵
相关作品
关帝庙
相关作品
镇海庵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蓟运河
相关实物
新河
相关实物
浭水
相关实物
青龙湾引河
相关实物
筐儿港引河
相关实物
淮鱼淀西引河
相关实物
东引河
相关实物
金钟河
相关实物
开滦煤河
相关实物
曾口河
相关实物
潮白河
相关实物
杨虎子河
相关实物
黑猪河
相关实物
荣辉河
相关实物
普济河
相关实物
杜瑜河
相关实物
泥河
相关实物
还乡河分洪道
相关实物
永定新河
相关实物
北京排污河
相关实物
西关引河
相关实物
青龙湾故道
相关实物
青污道
相关实物
卫星河
相关实物
津唐运河
相关实物
七里海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