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间戏剧》方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79
颗粒名称: 三、《民间戏剧》方面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
页码: 179-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方人痴迷评剧的原因有二:评剧发源地在北方,天津和唐山是最早演唱评剧的地方;评剧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宛如哼唱民间小曲,戏剧内容大多是民间故事或传说,非常符合劳苦大众的口味。评剧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剧种,只有百来年历史,但它的影响和普及却很大,以京津唐为首的整个华北地区几乎都有评剧艺术的园地。
关键词: 宁河县 民间文化 民间戏剧

内容

众所周知,北方人特别喜爱听评剧,尤其是过去沿着京山铁路线从北京开始,途径天津、芦台、唐山、山海关,出关以后就是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直至到哈尔滨,这一带的人民大众无不酷爱评剧。那么,北方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痴迷评剧呢?原因有二:一是评剧的发源地在北方,天津和唐山都是最早演唱评剧的地方;二是评剧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宛如哼唱民间小曲,戏剧内容大多又是民间故事或传说,因此非常符合劳苦大众的口味。评剧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剧种,到现在也只有百来年历史,但它的影响和普及却声势浩大,以京津唐为首的整个华北地区几乎都有评剧艺术的园地。
  宁河县地处津唐两地之间,从天津去唐山或从唐山到天津中间要经过宁河,于是,天津和唐山的戏剧艺人难免会在宁河作短暂停留演出,随着他们的演出戏剧自然也就走进宁河的城镇乡村,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提供了演出场地和拥有了自己的戏班。据《宁河县志》记载,“裕泰和”戏班组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的丰台镇,由当地几家乡绅出资聘请玉田艺人传授唱戏。清末民初时期,丰台镇、板桥等地还流行皮影戏班,每个戏班只有4至7人,后增至10人左右。民国11年,芦台建成振兴茶园,该茶园为三层楼结构,面积210平方米,全园容纳散座和包厢600个座位,主要为接待津唐及东北艺人演出用,其中除评剧、梆子外偶尔还有话剧的演出。
  从清代到民国年间,如果宁河有民间戏剧的话,其实也就是一些由个人组织的戏剧演出活动,直到1948年解放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文化娱乐活动才得到空前的发展。1950年,在河北省文化局的倡导下,宁河县人民政府文教科负责挂牌成立了“县群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群联)。参加群联的人员主要是民间的艺人,其中盲人很多,成立之初会员达百余人,并给每人发放佩戴的徽章。群联会员被分成若干个小分队,主要任务是下乡为农民演出,当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西河大鼓《杨家将》等。此外,群联还根据当时形势需要的有关政策,如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而编排一些节目穿插演出,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称群联为文艺轻骑兵。群联在县政府直接管理下一在坚持开展文艺活动,直到1955年才偃旗息鼓。
  1950年11月,芦台艺新剧社成立,这是宁河县评剧团的前身。建社初期,各方面条件既艰苦装备又简陋,几乎连一个像样的戏箱都没有,全社演员也只有30左右人。剧社的演出,完全靠聘请一些长年在各地流动演出的名角,如筱俊亭、鲜灵霞、李筱舫等角色,演出剧目主要有《珍珠衫》、《茶瓶计》、《杜十娘》等。剧社演出非常活跃,除在芦台振兴茶园及丰台、潘庄等地为广大城乡群众演出外,还经常去唐山、胥各庄、锦州、天津等地演出,艺新剧社的名气也开始显露出来。1953年,河北省文教厅把艺新剧社列为全省9个重点评剧团之一。1954年,宁河艺新剧社正式改称为县评剧团。与此同时,全县发展业余剧团105个,农村俱乐部4个。
  1966年“文革”开始后很快殃及剧团,昔日演传统古装戏被称为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封建文化之举,因此剧团被造反派强行解放,取而代之的是演革命戏、做革命人,大兴革命样板戏时期。当时全县城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剧团组织都转为宣传队大演特演革命现代京剧。十年过后,文艺舞台迎来了新的春天,人们又看到了久违的古装戏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富足了,不仅各乡镇的剧团得到恢复,而且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戏剧票友群。如潘庄镇西塘坨评剧团申报天津市评剧之乡成功;评剧世家后人李曼、评剧新秀李中菊、冯以宝等均获全国评剧十大名票称号,并多次获得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票友大赛等级奖荣誉。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连起
责任者
李曼
相关人物
李中菊
相关人物
冯以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