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县成陆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49
颗粒名称: 宁河县成陆考
分类号: K292.14
页数: 4
页码: 43-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是清代直隶省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九河下梢的渤海之滨。境内河流密布,形成平原和冲积扇,海拔从50米降到10-5米。宁河县成陆时间在50000年前,地表有盐浸化现象。在宁河县境内发现了多个古城址,包括岭地和位于潮白新河东岸的古城址。七里海是宁河县的一个古海岸湿地,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带有古海岸特色的滨海湿地。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宁河县 成陆时间

内容

宁河县在清代原属直隶顺天府(今河北省),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脱离宝坻开始立县。其北邻宝坻、玉田两县,东接河北省丰润、丰南两县,南与天津市汉沽区接壤,西邻天津市,距市中心区约78公里。北眺巍巍燕山之胜,南借滔滔渤海之利,东得唐山煤运之缘,西受天津商贸之益。蓟水迤逦,流经此邑,水运千里,河海两济,海号通关东之粮,漕运输江南之米,铁路通达,来往便利。水产丰富,紫蟹银鱼,田园沃野,稻梁菽稷,素有鱼米之乡之谓。宁河(古称梁城)、芦台为历史名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宁河全境地处九河下梢,渤海之滨。境内河道密布,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青龙湾河、曾口河、还乡河等河流流经全境。由河流冲积位于前缘地带,形成平原,由几个大的冲积扇造成的冲积平原分布较广,地表也多沙质、粘土,海拔从50米降到10-5米。局部地区地表有盐浸化现象。现根据《天津市海岸带第四纪地质图》图中所标第(5)道海岸线从巨葛庄经张贵庄、东堤头、潘庄、俵口、南涧沽到汉沽区的东尹庄和丰南县的老铺,形成于3000-3800年以前。据考古专家研究,宁河县董庄南部的牡蛎堆积已有5280年的历史。
  第(4)道海岸线从军粮城经白沙岭、淮淀、清河农场,形成于2500年以前(春秋晚期)。这一片陆地的成因主要是3400年后,古黄河决溢,由宁河县的俵口和芦台一带入海挟带泥沙冲击而形成,公元前602年黄河南迁,芦台地区遂成陆地。董庄至王家坟的牡蛎堆积C14测年5280年(±100年)此期间为河的入海口、潮间带三角洲地区适合牡蛎生存、繁殖。芦台镇出土的铭文砖“竟宁元年太岁在戊子卢乡刘吉造”,这标志着芦台在公元前33年已经成为乡一级的建制。汉代的乡辖十亭百里,因为10里为一亭,10亭为一乡,里设里长,亭设亭长,乡设乡老。铭文砖的出土不仅标志着芦台已达到一定规模,而且社会文化品味也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
  到距今4000年前全新世海浸的高海面回落到接近近代海面的高度,天津平原由此逐步成陆,这个变化过程开始可追溯到50000年前,宁河县北部地区的牡蛎此时普遍死亡,由此推断,宁河县的成陆应在50000年前后。
  俵口乡以北的牡蛎礁包括宁河县西部的史各庄、姜庄子和东部的裴庄、董庄等地的堆积,C14测年在距今5900-5000年之间。俵口乡以南的牡蛎礁,C14测年在距今3800-2500年之间。芦台农场大海北村地表下近2米处的泥炭层,C14测年应为距今4800年(±110年),略晚于俵口乡以北牡蛎礁死亡时间,是这个地方重新成陆年代。
  “禹贡黄河”三角州北侧止于七里海,这个地区有一道道“岭地”,包括宁河县俵口经山岭子至赤土的岭地,都由一些高大的黄土台断续相连构成,由天津市区向海岸作辐射状分布,许多土台上发现有战国遗址,如俵口、造甲城、王台、傅台等,表明形成于战国以前。
  此外在宁河县境内的大海北村西,在原地名叫“城顶子”的地方也发现一座规模和漂榆邑故城相似的古城址,位于潮白新河东岸,东城墙长170米,北城墙各残长330米,西城墙已圮于潮白新河。1964年时,东北城墙角仍高3米余,出土有陶器和“千秋万岁”瓦当等建筑材料,按规模和年代亦是西汉时期的一座邑城。
  田庄坨遗址地表散布的大量文蛤,C14测年定年代距今1920年(±90年),宁河县潘庄农场草炭距今1800年(±125年),可见这些海渍沉积物开始生成年代恰是这些地方汉代遗存终止的年代下限。
  七里海在宁河县东南部,在县城芦台镇西23公里处,距天津市区30公里。七里海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区域,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带有古海岸特色的滨海湿地。七里海由地质构造、湖盆洼地、海陆变迁、气候波动和水系交汇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七里海地区在地质上处于中国华北平原强烈沉降带东北部,新生代以来一直持续下沉。七里海地区在地貌上介于黄河—海河三角州与滦河三角州之间相对低洼区,由于源于燕山诸河之泥沙输送量远不如永定河和滦河,致使填积七里海地区的物源不足,七里海因而长期处于洼地状态。距今一万年前的第四纪大理冰期后期因世界气候变暖,海面上升。7500年前,七里海地区被海水占据,成为渤海的一部分,从距今5000年开始,渤海逐渐海退,渤海岸大部分地区已成陆地,但七里海地区直至距今1000年仍是与渤海相连的小海湾,是一个典型的泻湖。后来,由于通道淤塞,变成了淡水湖。这个海陆变迁过程,从七里海发掘出的大量的黄河三角州阶段性向海洋推进早陆过程的珍贵自然遗迹中,可以得到验证。七里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湖泊,这在许多重要史料、典籍中都有记述。最早提到七里海的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这是古代记录河流水道的权威著作。书中记载:“自是水(指鲍丘水,即蓟运河)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郦道元所谓的“雍奴薮”就是指东南滨海那些星罗棋布的沼泽洼淀。当时虽没有“七里海”这个称谓,但实际指的就是七里海。对此,清《畿辅通志》说得很明白:“七里海,《水经注》所谓雍奴薮也。”七里海古称雍奴薮,这与雍奴县的名称也有渊源。汉代雍奴县属渔阳郡,治所约在武清一带,所辖区域包括宁、静、武、宝、蓟等县的广阔地域(西汉平帝元始二年至唐开元年间,即公元2-741年,宁河县绝大部分时间归雍奴县辖)。《辽史》记载:“武清县,前汉雍奴县,属渔阳郡。《水经注》雍奴有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当时,七里海一带属雍奴所辖,《水经注》所说的“薮”,就是浅水生长草类的沼泽。顾名思义,汉代的雍奴之名,很可能就是因七里海这片“雍”、“奴”之地而得名。
  《水经注》还专门有这样的记述:“沽水又东流至雍奴县西入笥沟,”、“笥沟水汇聚众山川之水东注混—渎云(渎即渠或水)”。这里所说的笥沟,当时主要是承接众山川之水东流,经七里海向渤海渲泄,起中转作用。后来,这个地名湮废,改称“三角淀”,这在重要的史书上都出现过。明末孙承泽所著《天府广记》辑录了大量明代历史文献资料,书中就确认:三角淀在武清汉雍奴县。《水经注》中的笥沟就是三角淀,即雍奴水,它与七里海合流,并通过七里海注入渤海。《大清一统志》一书也讲的十分明确:“三角淀(原笥沟),在武清县南八十余里,东西五六里,南北十余里,又东为四汊港,四汊可四五里,又东为西沽三十里,合运河达天津七里海,在宝坻县南一百三十里。通志,七里海即北运河青龙湾河籍从渲泄也。”
  《水经注》为何多次提到笥沟?这是因为当时的笥沟是承接众川之水的一个缓冲洼淀,众川之水通过笥沟汇入七里海,最后注入渤海,从中转站这个作用说是重要的,但是,就其面积说,远不如七里海大。正如此,历经1000多年沧桑后,至清乾隆七年(1742年),笥沟淤成田野平陆,惟独七里海风光依旧。
  蓟运河最早称为鲍丘水,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今北京东)……又南过潞县(今通州西)……又南至雍奴县(今武清),北屈东入于海。”到隋代,鲍丘水改称沽水,到唐代,又恢复鲍丘水的名称,宋朝以后,改称潮河。《宁河县志》所说的“潮河银练”,就是这条河。到明朝,因从海上转运蓟州的粮饷西通过潮河,故而又称运河。到清朝,因漕运直达蓟州而改称蓟运河。
  正因为七里海承接多条河流汇入的洪水,因而水域广阔,水势浩大,成为闻名全国的大湖泊。《辞源》(1939年版)称:“七里海”,湖名,在今天津市辖宁河县西南,名七里海,古九十九淀之一,受北运河及天津各河之水,南流合蓟运河,由北塘入海。随着时代的推移,七里海面积逐渐缩小,到明朝时,面积已不如前,但仍“浩瀚无限”,一片泽国。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万义
责任者
李国祯
责任者
孙承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七里海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