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刘氏父子之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139
颗粒名称: 三、刘氏父子之战
分类号: K292.14
页数: 5
页码: 6-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刘守光是唐朝末年的卢龙节度使,为做皇帝营造宫殿、选美女、炼丹药。发现儿子与自己的小妾私通后,将儿子杖出家门,引发父子战争。刘守光攻占幽州城,自称卢龙节度使,废黜父亲职务。后被哥哥刘守文击败,但刘守光在战场上未立即处决刘守文,却将其绑架并释放。最终刘守光攻占沧州城,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屠杀和抢劫。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芦台军 刘仁恭

内容

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骄侈残暴,贪婪好色,一直在做着皇帝梦。他害怕幽州城不坚固,长期居住在大安山(注:大安山在房山县北八十里,山高险。《辽史纪事本末》作者注)。这里四面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为了做皇帝,他在山中营造宫殿,选众多地方美女置于宫中,同时还请方士为其炼丹药,以求长生不老。他有一房年轻美貌的小妾罗氏,经常与他的儿子刘守光私通。这件事被刘仁恭发现之后,万分恼怒,遂将儿子守光杖出家门。随后,刘守光以芦台军为据点,讨伐其父,于是在乱世中又发生了一起父子战争。
  刘守光被笞逐家门之后,要以武力报复其父。在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刘守光率军与其父刘仁恭开战。因幽州城防备不周,刘守光很快攻取了幽州城,并自称卢龙节度使,废黜其父节度使的职务,然后攻打刘仁恭盘踞的大安山,誓要捉拿其父,夺回小妾罗氏。同年四月,刘守光率兵攻破了大安山,“虏仁恭以归,囚于别室。仁恭将佐及左右,凡守光素所恶者,皆杀之。”(《通鉴纪事本末》十二)刘守光囚禁其父,自称卢龙留后。同年七月,自任卢龙节度使。难怪《新五代史》的作者都在文章开篇多用“呜呼”二字,这个乱世真让人感叹惊呼。确实是“家不家、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混乱世道。刘守光夺父妾、囚父篡位的消息传到其兄刘守文那里,当时守文任义昌节度使,驻地在沧州。当他得知父亲被弟囚禁的消息后,誓要讨伐为父雪耻。他“集将吏大哭曰:‘不意吾家生此枭獍,吾生不如死,誓与诸君讨之'”。为雪囚父之耻,刘守文为联合军事力量,竟投降后晋李克用军事集团,集中兵力攻打刘守光,欲夺回父亲。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冬,刘守文以沧州、德州两地之兵力,大举进攻幽州,攻破幽州,将刘守光的大军逼至芦台。被大军压境的芦台,刘守光欲反击,怎奈兵力不支,只好乘梁、晋两大军阀集团争霸之机,也象他哥哥刘守文那样,向晋王李克用求援。
  晋王李克用深知刘仁恭父子都是反复无常之徒,但为了用幽州牵制后梁的军力,最后同意发兵五千援助刘守光。年底(908年),刘守文率兵攻战芦台,由于晋兵的增援,使刘守光芦台的军事实力增强,经过一场恶战,终解芦台之围,将刘守文击败。据《通鉴纪事本末》记载:“丁亥,守文兵至芦台军,为守光所败;又战玉田,亦败乃还。”从相关史料记载可以看出,经过这场战争,刘守光在幽州的地盘已失,他戍防屯兵的芦台军已成为军事反击的大本营。刘守文从玉田败走之后,屯兵于蓟州(今蓟县)。为了打败刘守光,刘守文竟不惜重金贿赂契丹。契丹发兵援助刘守文,兵力在蓟州集结达四万多。据《辽纪事本末》记载:“三月,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为弟守光所攻,乞兵讨之。命皇弟锡里(注:蒙语选拔)额尔奇木省达鲁率师会守文于北淖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五月,刘守文举兵讨伐刘守光。终于将刘守光打败。本来在战场上可以立斩刘守光,但是,刘守文在两军阵前假意有兄弟手足之情,对众将士哭着大呼:“勿杀吾弟”。不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刘守光身旁的一员大将元行钦,猛地上前,乘刘守文不备,将其擒拿马下。沧德之兵,见主帅被擒,群龙无首,四散逃命。刘守光意外反败为胜,反过来又大举兴兵,向刘守文的据点沧州进发,将沧州城围困数月。沧州城的主帅已失,“宾佐吕兖、孙鹤推守文子延祚为帅。守光携守文于城下,攻围累月,城中乏食,人相屠杀以供军,号‘宰杀务’。危酷之状,远古末闻。”(据《辽史纪事本末》)沧州守军被围困于城中,长达三个多月,城内食粮耗尽,出现了人食人,驴马相餐的惨状。据《旧五代史》记载:“城中乏食,米斗值三万,人首一级值十千,军士食人,百姓食墐土,驴马相遇,食其鬃毛,士入出入,多为强者屠杀。”长久被困的沧州守军不得不开城投降,刘守光大获全胜。据《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记载:“梁开平四年(910年)正月,刘守光拔沧州,俘刘延祚。”占领了沧州城之后,刘守光让他的儿子刘继威当了沧州主帅。
  刘守光囚父擒兄,啸傲幽州,于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自立大燕皇帝,改元“应天”,并制铸钱币,其正面曰“应天元宝”,背面曰“万”。刘守光称帝之事,激怒了李存勖。李为拉拢刘守光对付后梁,在推他为尚父的情况下,竟不买这份帐,并擅称“大燕皇帝”,实为大逆不道。后唐庄宗李存勖先是派去使臣李承勋(太原府尹)前往劝说。当使臣到时,刘守光强迫使臣行君臣朝礼,使臣誓不屈从。结果被当场囚禁。李存勖在后梁乾化二年(912年)春,派大将周德威率三万大军攻打刘守光。这场征讨刘守光的战争持续一年之久。战争开始,先是首战生擒刘守光大将单延硅,后破顺州安远军,二月攻檀州降。三月,周德威拔燕芦台军。刘守光的兵力只好龟缩幽州城。为了收复降晋的檀州城(注:今北京密云),刘守光于乾化三年四月,率五千兵力,夜间偷袭檀州城,结果周德威率涿州兵大破之。刘守光只剩三万余骑,仓惶逃归幽州城。此时,刘守光不得不求助于契丹发兵援救。“契丹以无信,竟不救。”(注:以上引文均出自《通鉴纪事本末》)晋主李存勖亲征刘守光,于梁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破幽州,擒刘仁恭。刘守光带着两个妻子和三个儿子,从乱军之中仓惶脱逃,南走沧州,不料中途迷路。其惨状史学家有描述:“数日不得食,遣其妻祝氏乞食于田家,田家情而诘之,祝氏以实告,乃被擒送幽州。”(据《新五代史》)有的史书记载说,刘守光在逃跑到燕乐农村时,向农家乞食,被一个叫张师造的农民所擒。最后,刘守光和刘仁恭等一起被押送太原,斩首之前,先刺心取血“以祭先王墓”。刘氏父子的下场说明“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从此幽州之地尽归晋王。
  芦台这座古镇,屡遭战乱涂炭,尤其是刘氏父子的内战,殃及整个北方。刘仁恭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暴君独夫,他强取豪夺,横行无忌,其军法十分残酷。在幽沧二州全境,强令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者当兵,“军发之日,有一人在闾里,刑无赦。”为防止军士逃跑,在军士脸上刺“定霸都”三字。对士人留点面子的,在手腕上刺上“一心事主”四字。中国军士黥面,从刘仁恭开始。其子刘守光杀兄囚父,最后成了杀人成性的变态狂,每当处罚人,“必以铁笼盛之,薪火四逼”。不仅用火四面烧烤,甚至用铁刷子剔面。刘氏父子的残刑暴政,在幽州境内,曾出现了百里之内绝人迹的惨景。这段残酷的历史,在宁河县令王朝矩的《梁城所》怀古诗文中有这样的记述:“且仁恭在燕,苛暴如猛虎。定霸黥面文,年始有十五。大安恣骄奢,荒淫罗妇女”。(《宁河县志》)诗文说明刘氏父子对幽蓟地区的残暴统治,长达十五年之久。其实后梁皇帝朱温和刘仁恭是一路货色,他也发明了在军士脸上刺字的办法。这些军阀的残忍和荒淫无度,把北方人民逼上绝境,给契丹的强盛带来机遇。在唐初,不发达的游牧族契丹共分八个部落,农业落后。因为战事不断,粮食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贸易渠道不通,使得契丹人经常犯塞抢掠。芦台军的边防主要是防御契丹犯边侵扰。到了后唐,契丹八个部落由阿保机统一,成为大契丹国,年号神册,其实力一天天壮大。由于北方战乱,契丹人和以后的大辽国,屡屡进犯,大肆抢掠粮食、财物,同时还强掠汉人服役。幽州原刘仁恭盘踞的大安山,藏有大量金钱,后来这笔财富被辽圣宗发现,正好补充辽国初期的财政紧张。“石敬瑭又献沿边和钱,以备军实。……圣宗凿大安山,则刘守光所藏钱,散诸五计司,兼铸太平钱,新旧互用。”(据《辽史》食货志)连绵战乱,使逼上绝境的北方汉人除了投降的,还有主动投奔的,有些著名的汉人谋臣、将帅人才都投奔了契丹,这为以后辽国建立创造了条件。如河北玉田的韩知古、韩匡嗣和文安的韩延徽,都是这个时期投奔契丹的有名谋士。如赫赫有名的辽国大将韩昌,就是玉田县小韩庄人。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书分为芦台五代战乱史、七里海游记、曹操与古蓟运河、宁河的鱼类资源、丰台的民间花会、爱国将领李兴中、铲子把董氏的兴衰、李庄惨案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殿清
责任者
刘仁恭
相关人物
刘守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