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工作者蓝鸿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寧河名人》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090
颗粒名称: 农业气象工作者蓝鸿第
分类号: K820.821.4
页数: 8
页码: 327-3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农业气象工作者蓝鸿第的情况。
关键词: 宁河县 农业气象 蓝鸿第

内容

蓝鸿第
  一张照片,背景是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的一幢高楼,草木葱茏。一位男士,学者风度,伫立楼前,凝神远眺。这就是1982年出席国际气象组织第八届农业气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的一员——蓝鸿第先生。时间整整过去了20年,蓝先生已退休13年了。现年73岁的他,仍为农业气象研究而孜孜不倦地工作。
  一
  蓝鸿第,1929年生,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曾先后就读于盐母庙小学、三官庙小学。1949年,中学毕业于宁河中学,即今芦台一中。
  蓝先生说:“我幼年贪玩,上学不很用功。因为解放初期国家急需建设人才,学校招生较多,1950年冬考入燕京大学经济系。”入学后,觉得学习内容很简单,1951年7月退学。当年9月,考入东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他对这个专业很喜欢,但因身体瘦弱,到冬天患胃病很厉害,经常呕吐,不得已退学。
  1952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气象系。由于胃病没有痊愈,不能坚持学习,经人介绍,到昌黎中学教数学。1953年9月,再到南京大学学习气象。开始仍不用功,但有些数学难题,他经常能先解出来。1957年9月毕业,分配到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从事农业气象研究工作。
  那时,政治运动多,劳动任务也多。到岗不久,就去北京东郊农场劳动。1958年10月结束劳动,回到研究院,又参加了种高产田、大炼钢铁。1959年投入人民大会堂的建设。那些年,他正年轻,身体也好多了,整天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工作积极上进,多次受到表扬。
  1959年5月,到汉口参加《湖北省农业气候规划》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受到启发,写成《冬小麦降水临界期的初步探讨》一文,在《气象学报》1960年第一期发表。文中构造出一个冬小麦产量与临界期内降水量的数学模型。这篇文章的发表,确定了他一生学术研究活动的方向。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他自幼生长在小城镇,见识很少,刚刚参加工作就在《气象学报》上发表文章,受到极大鼓舞;第二,这个科研题目,是他自己选择
  的,不是组织上分配的,他认识到自己有较丰富的想像力,而想像力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素质;第三,这篇论文中,构造了一个数学模型,这是很好的研究基础。事实证明,在他长达44年的研究项目中,核心就是构造数学模型。
  从1960年起,先后到湖北、湖南、广东、东北、内蒙、江苏、江西等地农村蹲点或五七干校劳动。直到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才又参加科研工作。在业务工作被忽视的这段时间里,他也利用冬季回京休整时间搞些研究。
  蓝先生除学习科技书籍外,还喜读《矛盾论》、《自然辩证法》、《孙子兵法》、《三国志演义》、《东周列国志演义》这些书中的哲理指导他一生科研工作。
  他还有广泛的业余爱好,自幼喜爱体育,喜欢唱歌,特别爱唱《长征》、《黄河颂》等。
  蓝先生发表了一些论文及著、译。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水稻品种光照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
  从他发表第一篇论文的1963年,到发表最后一篇论文的1987年,计24年。他的论文在学术刊物《科学通报》上发表4篇,《气象学报》3篇,《大气科学进展》(国内英文版)1篇,另有学术专著1本(见附录)。他潜心多年的研究成果也得益于许多客观条件:
  1.我国地域条件的优越:
  农作物的发育速度程度不同地受“日长”影响。这里所说的“日长”,是指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长度,而日长是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如高纬度地区夏天昼长夜短,冬天昼短夜长。玉米、
  小麦、棉花等的发育速度受日长影响很小,可以不予考虑。而水稻的某些感光性强的品种,在孕穗期需要短日照条件才能完成。在我们国家开展这项工作有优越的地域条件。我国是野生稻的故乡,是稻栽培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两万多个品种,而且栽培面积最大,从海南省到黑龙江省跨越纬度最长。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培育出感光强度相差很大的品种,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2.我国农业科学家对水稻光照问题做了很多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前院长、著名水稻专家丁颖教授,唐锡华、容珊先生等都做了很多工作。他是在先辈工作的基础上,用农业气象学的概念继续进行研究,才获得如上成果。
  3.拥有世界最丰富的资料:
  (1)南从海南省崖县,北到吉林省公主岭,全国不同纬度地区八个试验点的水稻试验资料:
  (2)崖县连续两年从1月1日到12月31日,每隔5日的分期播种资料;
  (3)南京市两年、汉口市一年从3月到7月的分期播种资料。
  (二)农业产量预报收到实效。
  蓝鸿第不仅对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做预报,也对前苏联及全球一些国家粮食产量做预报。
  在这方面,他或他参与编著论文6件,其中《科学通报》1篇,《气象学报》1篇,《海洋学报》1篇,《大气科学》1篇(在美国转载),《应用气象学报》1篇,另与人合作编书1本。对国际产量预报的研究,直到今天除蓝鸿第外,国内尚没有其他人涉及。因为这项工作风险大,难度大,工作量大。
  在省级学术报刊上还发表过不少论文,这里就不详述了。
  由于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曾发生过3次夏季低温,每次粮食产量减少约一
  百亿公斤;另外有些地区粮食产量上报数字与实际产量有一定差距。因此,国务院有关部门急需粮食产量预报。在国外,日本、印度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有人做过农业产量预报的研究。蓝鸿第于1978年参加这项工作。从1979年到1982年,每年3次向农业部生产办公室发布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预报,效果良好。这是我国第一例向农业部发布预报。1981年,受到国家农委主任杜润生的赞扬。杜润生主任在一个呈报材料的批语上写道:“此项工作很重要,继续下去会有更好结果,初试成绩已起了作用。向参加合作的同志致谢,希望更好地合作下去。”
  (三)现代控制理论首先在农业气象上应用。
  控制理论是美国数学家维纳1948年提出的。其后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为科学发展史所罕见。目前已形成很多分支,如《机械控制论》、《经济控制论》……蓝先生是我国率先把控制理论较系统地介绍到气象学领域中来的农业气象工作者。他用最优理论为山杏种植面积进行决策,著文刊登在《应用气象学报》上(见后著述目录),并编书1本。另有其他方面的文章3篇,分别刊登在《气象学报》、《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报》上。另编撰农业气象书籍4本。概括以上各方面,蓝先生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出版物计7本,在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技术刊物发表约25篇文章,共约80万字。
  蓝先生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仍在参加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目前,他已开始撰写《最优控制理论在农业气象学中的应用》。他曾说:“我追求的目的是,在我告别人生时,能够坦然地说,我尽力了。”
  蓝先生曾作自勉诗:
  丹心为国测风候,踏遍神州夙愿酬。
  楚天风云曾相识,粤海扬波亦旧游。
  青山莽莽狂策马,黑水茫茫缓荡舟。
  笑看朝霞锦大地,余年珍重再筹谋。
  (青山泛指内蒙古,黑水泛指东北地区)
  他深情地说:“是家乡的土地,是蓟运河水养育了我。”他还常常忆起,年幼时家境贫寒,常是有上顿没下顿,乡邻亲友给了他家不少帮助。还有,在他大半生的学习、农村工作及科研工作中,许多农民兄弟、领导、师长、学者、同学、朋友给予了很多指点和提携。这些都是他终生难忘的。
  蓝先生还有一个愿望,待芦台一中校庆90周年盛会时,能与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老朋友再次欢聚一堂,畅叙别情。
  附:蓝鸿第著述目录
  一、
  书名 编著 翻译 出版社 出版年月
  水稻光温问题的研究 蓝鸿第著 气象出版社 1982年
  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农业气象情报、预报 蓝鸿第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86年
  作物产量预报方法 刘树泽、张宏铭、蓝鸿第合编 气象出版社 1987年
  实用农业气象 蓝鸿第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7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农业气象预报 蓝鸿第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年
  农业气象手册 国际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编 刘树泽、蓝鸿第、李大山 黑龙江气象特刊 1984年
  控制论初步及其在农业气象学中的应用 蓝鸿第、刘庚山、李文友编 气象出版社 2002年2月二、
  论文题目 编著 翻译 岀版刊物 刊物期数
  水稻品种光照问题的研究 蓝鸿第、薛月东 科学通报 1978年第5期
  中国水稻品种光照温度的研究 蓝鸿第 科学通报 1980年第17朔
  中国水稻品种光照问题的研究 蓝鸿第 科学通报 1982年第3期
  关于水稻盛光问题的讨论 蓝鸿第 科学通报 1983年第1期
  水稻品种光温问题的研究 蓝鸿第、王静文 气象学报 1963年第4期
  就《对〈水稻光温问题的研究〉一文的意见》的答复 蓝鸿第 气象学报 1965年第1期
  水稻光照阶段发育速度模式的研究 蓝鸿第、江懋济 气象学报 1987年第1期
  水稻光照阶段发育速度模式的研究 蓝鸿第 蓝鸿第 大气科学进展(国内英文版) 1985年第4期
  冬小麦降水临界期的初步探讨 蓝鸿第 气象学报 1960年第1期
  华北地区小麦产量预报模式的初步研究 宛公展、蓝鸿第 气象学报 1984年第3期
  吕和同志农业气象預报经验的验证 蓝湾第 大气科学 1977年第4期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预报的研究 蓝鸿第、段运怀、薛月东 科学通报 1982年第6期
  厄尔尼诺对全球粮食、棉花产量影响的研究 蓝鸿第、潘华盛 海洋学报 1987年第3期
  世界及一些国家小麦产量波动规律的初步分析 蓝鸿第、张镡 应用气象学报 1991年第3期
  生态系统计算方法的初步探讨 蓝鸿第、王清礼 应用气象学报 1992年第4期
  山杏种植面积的动态规划 蓝湾第、毛飞 应用气象学报 2000年第4期
  苏联粮食产量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 蓝鸿第、潘华盛 蓝鸿第 大气科学(在美国转载) 1987年第3期

知识出处

寧河名人

《寧河名人》

本书记述了宁河科技界、文艺界、学术界、党政军界等46位知名人士的那种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那种不畏强暴、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那种默默奉献、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那种锐意争先、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佑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