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骄傲——我的大哥于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寧河名人》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080
颗粒名称: 永恒的骄傲——我的大哥于敏
分类号: K820.821.4
页数: 6
页码: 237-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于确是于敏的堂弟。在本文中,作者满怀激情畅谈了兄弟间一些感人肺腑的往事,从中也可对于敏的品格与精神略见一斑。
关键词: 宁河县 于确 采访

内容

编者按:于确是于敏的堂弟。在本文中,作者满怀激情畅谈了兄弟间一些感人肺腑的往事,从中也可对于敏的品格与精神略见一斑。
  我的大哥于敏,为了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我们家族,我们家乡人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哥哥为了祖国的强盛,隐姓埋名30年,当共和国50年大庆,江泽民主席亲自将550克纯金铸就的共和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给我亲爱的哥哥,哥哥代表23位授奖科学家讲话的时候,我和我一家人高兴得周身的血都沸腾了。我们国家这么隆重地召开大会,表彰嘉奖这些把毕生都献给尖端科学的专家们,怎不令人振奋、欣喜和自豪啊!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拨通了哥哥家的电话。我拿起话筒,激动的泪水怎么也抑制不住,连说话的声音都有点梗塞了;电话那头的哥
  哥呢,我虽然看不见,可我听得出,他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谦和,他在电话里安慰我,不要太激动,为国家做点事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我告诉哥哥,我真的实在太高兴了!夜里,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
  在我孩提的时候,家里生活并不算宽裕。伯父和父亲是亲哥俩。伯父当过芦台二村的村长,父亲在十村当先生,很受乡亲们的推崇。家里书香气很浓,祖上几代都是文人,虽然说家里不富裕,可总是尽力供子女们读书。大哥学习非常用功,在耀华,在北大,都是高材生。大姐于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后从事革命活动。乡亲们都夸这姐俩,说她们有出息,不简单。那个时候,我特别盼着过年过节,因为一到年节,就可以看到哥哥姐姐了。他们一来,就给我带来许多好吃的、好玩的。记得有一次,哥哥、姐姐带我到街上玩,在商店买了一个花鼓,哥哥姐姐俩人搭着,我在中间使劲地敲,敲着敲着,一下子不知是鼓的质量太差,还是我劲用得不对,敲了个大窟隆。这件事,至今还时时浮现在脑海里,每每回想起来,就打心眼里感到童年的幸福和快乐。
  自1960年伯父病故,哥哥最后一次回家,以后我在家里就一直没见到哥哥。他隐姓埋名,几十年秘密从事核理论研究。“文革”期间,又由北京迁往四川山区。那时,我虽然不大清楚他到底干什么,可凭我的感觉,他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直到前些年,才知道他是从事这么重要的工作,而且紧张忙碌的程度,是那样的令常人难以想象。但在那些年,他无论多忙,每月都要寄钱、寄粮票给家,有时哥哥出差不在家,都是嫂子给家寄钱。与此同时,也就常常收到他和嫂嫂的来信。历经26年的漫长岁月,年年如此,月月如此,从未间断过。因为那时我父亲已
  年迈,又没正式工作,我们姐几个都小,再加上父亲曾是国民党文职军官的身份,家里各方面都受影响,生活上没有经济来源,主要就靠哥哥、姐姐了。哥哥每月寄钱供家里生活,姐姐寄钱供我二哥上学。其实,他们那时生活也挺累,就是口挪肚攒,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钱省下来寄给家,每月十四五号汇款单准到,已经成了规律。投递员一进大门洞,就喊:“于振远(我父),拿手戳。”由于经常寄钱来,投递员都知道是谁给寄的,每当盖手章时,少不了要称赞几句:“于先生您真有福气。有这么好的侄子,天底下难找呀!”乡亲们见了,都很羡慕。
  哥哥每次来信,父亲都高兴得念给我们听,一家人围在一起,倾听父亲一字一句地念,真是一种享受。至今回忆起来,心里仍然美滋滋的。后来我认字了,就由我来念。哥哥是我们心中的楷模。他每次来信,都是鼓励我们要奋进,要不断进取,字里行间充满了兄长殷切的嘱托、希冀和无价的亲情。1988年我妹妹得了重病,哥哥多次来信询问病情,并寄来偏方。外甥得了眼病,哥哥想法托国防科委领导找有名大夫为外甥诊治。哥哥对晚辈的成长尤为关心。我的小儿子在物理题上有时方法掌握不好,他给大爹写信询问好的学习方法,大爹很快给小侄子复信,谆谆教诲他:“学习之道,贵在专心,专心源于兴趣,兴趣源于学习中心有所悟,心有所悟源于钻研深思。知识是渐进的,学习新知识,要多想它和过去学过的东西的联系,形成系统,条理分明,了然于胸,才能驾驭知识,运用自如,体会好学深思的乐趣。”信中还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地讲学习方法。小儿子见大爹这么快就回了信,十分高兴。他捧着大爹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忽觉心头一亮,茅塞顿开,从此,学物理的兴趣浓厚了,学业大有长进。
  哥哥的每封来信,我都珍藏着,整整二十余年,偶尔重温一
  下,倍感亲切,就像跟哥哥在一起畅谈,可惜的是,在我二哥七六年震亡后,母亲由于心情悲痛,把二哥的遗物连同夹在其中的大哥来信,还有不少邮票,全卖给了废品收购站。那时我工作在外,待我回家知道后,立即去收购站寻找时,早已踪影皆无了。人说:“家书抵万金。”大哥的信,谈工作,谈学习,谈人生,实在是比金子还贵重,若保留至今,该是多么有价值的资料呀!
  哥哥工作非常忙,可谓是日理万机,而且又是保密的,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不可能回家省亲。
  十年前,我去北京探望他,哥哥询问家里的事情,提起我父亲时,哥哥竟动情地流了泪,愧疚地说:“真对不起叔父,没能在叔父弥留之际见上一面。”哥哥每当想起这事,都感到不安。其实,哪里是哥哥不想回家发送老人,实在是哥哥的特殊工作无法脱身呀。常言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哥哥为了国家强盛,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是为国家尽了忠;多少年来,哥哥养育了我们全家,直到父亲病故。这不就是尽了孝吗。所以我说,哥哥是忠孝两全的真正伟男人!
  哥哥的谦逊谨慎,是尽人皆知的。他为国家做出那么大贡献,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表白自己。1999年10月,《南方周末》以《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为题发表长篇记实性采访报道。见报后,我给哥哥去信说,想跟那个记者联系一下,将哥哥赡养老人、抚育弟弟、妹妹和关心晚辈的事详细介绍介绍,哥哥不同意,他回信说,不要宣传我个人,国家表彰我,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我只是23位授奖科学家的一分子,至于第一个上台领奖,只是按姓氏笔画为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哥哥还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不要太看重荣誉,要做好工作,掌握本领,做一个有利于民族的人。
  哥哥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思念家乡的一切。我每次去北京看望哥哥,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提起家乡的蓟运河、西大桥、三趟大街、八大庙,虽说几十年不见了,他却记忆犹新,当时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都说得清清楚楚。他思念家乡,又无法回家,就时常翻阅我给他带去的《宁河县志》,从中找到一些慰藉。一次,我去大哥家,顺便带去张扬画的古镇芦台(印刷品),他让我悬挂在卧室最显眼的地方,一抬头就能看到,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化解一些思乡之苦,勾起对家乡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我每次上京见哥哥,哥哥总要提起他小时候的同学,一下子说出好几个人的名字,问我认识他们不,知不知道他们在哪儿?有一次,哥哥提到一个叫张耀伦的同学,说是个亲戚,小时在一个炕上睡,在一块学习,一块玩。我理解哥哥的心情,就尽力帮哥哥找,好让他旧友相逢,找回童年的感觉。经过多方查寻,终于在芦台一中校友会的花名册上找到了张耀伦的名字,一联系,还真是我的表兄张耀伦。他原来就在北京,在铁道部工作。张耀伦听说哥哥打听他,又高兴又慨叹地说:“早就知道于敏在北京,听说是干保密工作,可北京那么大,又不知具体单位,上哪去找呀……。”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哥哥时,哥哥喜出望外,并且挤出时间去看望了这个老同学。
  大哥的人品,非常让我敬重。跟他在一起,没有一点威严、拘谨的感觉,而是有一种春意融融般的亲情。他公而忘私、爱国敬业的精神,他为人谦和、豁达大度的品德,他严于律己,谦虚谨慎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他是我们国家自己培养出来的杰出科学家,他把毕生心血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他是我们家族世世代代的光荣,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知识出处

寧河名人

《寧河名人》

本书记述了宁河科技界、文艺界、学术界、党政军界等46位知名人士的那种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那种不畏强暴、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那种默默奉献、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那种锐意争先、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于确
责任者
于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