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镇总兵王锡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寧河名人》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065
颗粒名称: 寿春镇总兵王锡朋
分类号: K820.821.4
页数: 9
页码: 6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的情况。
关键词: 宁河县 王锡朋 寿春镇

内容

(一)
  王锡朋,生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九月十五日,父亲王者佐,国学生,母亲李氏。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喜欢儒学,博览典籍,熟读兵书,“慨然有澄清宇宙之志”,善书法,喜韬略,好骑射。性情淳厚,生而英勇。清嘉庆十三年(1808),中武举;嘉庆十九年(1814)入京充任兵部二等差官;嘉庆二十四年(1819)被选为守备;道光元年(1821)出任陕西固原城守营游击;道光六年(1826),任陕西庆阳营参将,随同陕甘总督杨遇春平定新疆维吾尔人张格尔暴动,自大河拐至回庄,战斗非常勇敢,因战功显赫,赏顶戴花翎,升任湖南临武营参将。清道光十二年(1832),奉命随从提督罗思举参加镇压湖南瑶民起义,并辗转湖南、广东,镇压瑶民起义,赏锐勇巴图鲁名号,升任宝庆协副将。清道光十三年(1833),任福建汀州镇总兵。三年后,父病逝,王锡朋回芦台守孝。清道光十八年(1838)调任安徽寿春镇总兵。
  王锡朋极善治军,通晓兵法,有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心胸开阔,严于号令,赏罚分明,与士卒同甘共苦,以恩相待,所以士卒都乐为之所用。在平息瑶乱时途中遇雨,见一卒无伞,他叫其前来与自己共用一把伞,如此体悯士卒,使将士深为感动。故而身经大小数百战,所向无敌。
  他主张与友军协同作战,密切配合,休戚与共,经常告诫士卒:“战利呼人共之,获倍多;即人不利趋救之,可两全。”故战必有功。在定海保卫战中,上司命令他撒离定海,可当他在葛云飞为他饯行时,听到英军入侵厦门的报告后,毅然决定留下协防,共同抗击英国侵略军。他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方,把重火器交给葛、郑二总兵使用,身边只留下一些轻火器和长矛大刀。他的治军思想和作风,令将士们十分折服,将令一出,一呼百应,“每战皆力死”,成为一支有顽强战斗力的军队,常常令敌人“闻寿春兵即远遁”。在对待俘虏上,他实行优待政策,凡乞求投降的,“纳而抚之,不议诛”。他就是这样重道义,因此,人们又称他为“仁义将军”。
  王锡朋生平喜深研兵书武略,稍有闲暇,则兼习书法。师法王羲之父子,当时名士,大多推重他。
  对于王锡朋的文韬武略,道光皇帝十分欣赏。为表彰他的功绩,赏给他“锐勇巴图鲁”名号,这是皇帝的特殊恩宠。他在外二十年,三次觐见皇上,五次被召见。死后,皇上“览奏为之垂泪”,赐谥刚节,建祠堂,永昭后世。
  (二)
  王锡朋是中国近代史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在定海之战中,与另外两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率领将士浴血奋战,以身殉国,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的一战。英
  国侵略军所以选定舟山作为首要争夺目标,这是由舟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
  其一,舟山是理想的军事基地。舟山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的入海口,是我国“黄金海岸”、“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背靠沪、杭、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面向太平洋,全岛港湾众多,水深大于10米的海岸线长达164公里,水深稳定,终年不冻,这种区域优势在中国是少见的。从地理位置看,当时英国来到中国,最快也得在海上航行三四个月时间,即使从它的殖民地印度来到中国,也至少要一个月时间,这样对华作战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占领有区位优势,而且港湾众多、兵舰可以自由出入的舟山群岛,则有了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该群岛为广州、北京之间的中途,接近可航行大江的三角洲,从许多方面考虑,适于做司令站”。占领舟山,不仅可以威胁中国最富庶的沿海各省,而且能够切断南北的海上交通。
  其二,舟山是理想的通商据点。浙江及附近各省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英国亟需的丝、茶等产品也主要出产在这些地方,而且,舟山又是南北间的商业枢纽。英国认为,“如果英国占领舟山群岛的某个岛……大不列颠将会得到巨大的利益”。因此,英国极力想占据舟山,“在安全的军事基地上建立一个大不列颠商业中心”。认为,如果这样,“不久以后,就会与亚洲的任何一个(商业中心市场)抗衡”。
  正是由于有这些优势,侵占舟山就成了英国蓄谋已久的主攻目标。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致全权代表〓律和义律公文中说:“按照女王陛下政府的意见,远征军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在珠江口建立封锁……女王陛下政府想要远征军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占领舟山群岛并封锁该岛对面的海口,以及扬子江口和黄河口。”(英国外交部档案,伦敦档案局收藏)这就是英国侵占舟山的真正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政府于1840年4月动用了一支包括军舰14艘、运输船28艘、武装汽船4艘,共载炮540门、士兵4000人的侵华“远征军”,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舟山民兵奋起抗战,终因敌强我弱而失败。7月5日,定海第一次被英军占领。
  定海陷落,清廷大为震惊。之后,在英国步步紧逼下,赔偿英烟价600万元,同意“割让”香港,未待清廷批准,英军就于1841年1月26日武力强占香港,并撤出了占领半年之久的舟山。
  然而,这一切并未使侵略者满足。巴麦尊认为义律勒索得太少,尤其是不该放弃舟山而去占领香港这个“几乎没有人烟的荒岛”。1841年8月21日,英军大举北上,26日攻占厦门后,英国海军司令巴加、陆军司令郭富率大小战船120艘,兵力两万余人,进犯舟山。在外敌入侵面前,三总兵率部誓死决战。此一战,王锡朋以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他戍马生涯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
  本来,王锡朋原在宁波驻防,他是英军第一次侵犯舟山时,前来支援舟山的。英军撤出舟山后,道光皇帝被迫向英国侵略者乞和,下令沿海各省撤兵撤防。主战派大员裕谦奏请免撤防兵,遭到道光皇帝严厉斥责,不得不下令王、郑率部撤离定海。8月30日,正在葛云飞在定海城北住宅为即将撤离的王、郑饯行时,突然接到英军攻占厦门、继续北犯的报告,王、郑二总兵当场表示仍然留在定海协助防守,并要求到最危险的土城驻防。
  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王锡朋率兵1500人,与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协力作战。
  定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左有东岳山,右有晓峰岭、竹山门,后有镇鳌山,三山相连,地势险要,利于设炮扼守。初时,葛云飞与郑国鸿分别把守临海的晓峰岭与竹山门,所有大型火炮都集中在这两处,并且修筑了炮台。定海县城居两山之间。这就
  形成了犄角之势,左右遥相呼应。王锡朋在县城后侧的九山门山顶安营扎寨,与葛、郑相距十余里隔城相望。二总兵连营,王为总救援。为便于驰援,王将重火器交给葛、郑使用,身边只留下轻火器和长矛大刀。
  三总兵为了据守阵地,抓紧筑土城,修炮台。定海刚刚收复后,为防英军再次入侵,已在竹山门到城东青垒头之间,构筑了一道长约一千四百余丈、高丈余、厚五尺的土城。三总兵又对此土城重新加固。同时,在定海县城架起41门大炮,时刻准备迎战来犯之敌。
  9月26日,英军4艘战船闯入竹山门。葛云飞自土城发炮,击断英船头桅,英船败退,撤出竹山门,绕入大渠门,欲在大渠门登陆,又被左营游击张绍廷击退。葛云飞见形势紧迫,即与王锡朋、郑国鸿商议,重新调整防区;葛云飞驻土城要冲,负责正面防御;王锡朋守城西制高点——晓峰岭;郑国鸿率部守要隘——竹山门。三总兵身穿麻袍头裹青布,脚穿钉鞋,日夜与士兵们在一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
  9月27日凌晨,英军乘夜窜入小竹山,开炮直逼土城。葛云飞力督各营开炮还击,双方炮战到午时,英军死伤数百人,只得再次败逃。王、郑见形势危急,都自动出城相助,尔后,仍按原定方案,王、郑二总兵分别扼守晓峰岭和竹山门。当时,英军有二万余人,定海守军总计不过五千人。三总兵商议,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请求火速派兵增援。大营非但不予理睬,还指责说:“小题何须大作,抑故意张大其辞,为他日论功乎?寄语葛总兵,但当死守,弗复望援,一有疏虞,惟该镇是问。”三总兵无奈,只好申明军约,激励士气,准备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英军大队登陆,进攻晓峰岭。因晓峰岭无炮台,左营游击胡德耀指挥部下全力抵抗,在混乱中被子弹打中右手心,骨碎脉断,当即昏了过去。王锡朋率兵接守他的阵地。傍晚,英军绕至定海城南,抢先占领了距县城不远的五奎山。
  9月29日,英舰“布郎底号”、“朱匹忒号”及武装船“皇后号”、“西索斯梯斯号”在五奎山以南就位,掩护炮兵在山上支搭帐房,建造迫击炮炮台,准备向定海守军发起正面进攻。
  9月30日,英军自小竹山东南吉祥门驶进,攻打东港浦,被守军击退。后来,英军炮轰晓峰岭、竹山门,到傍晚,英军用小船登陆,亦被守军击毁。英军调来鼓浪屿等地士兵,向守军发起更凶猛的进攻。
  这时,定海守军处境已十分艰难。再加上当时天降大雨,昼夜不停。三总兵防守在土城、竹山门、晓峰岭一线,在大雨中坚持,平地积水很深,连生火做饭的地方都找不到,士兵每天只能分到六条香糕,九只光饼,合计老秤才五两,后来每天就只能吃到三碗稀饭了,定海守军已完全陷于粮尽力竭、孤军无援的境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定海守军丝毫没有松懈斗志。
  10月1日凌晨,海风呼啸,大雾弥漫。英军在五奎山炮队掩护下,分两个纵队强行登陆。
  第一纵队约1500人,由英军第55团、第18团组成,向晓峰岭进攻。镇守在晓峰岭的总兵王锡朋率1500士兵拼死肉搏。当时,王锡朋“首当其冲,督兵开放枪炮,夷匪冒死前进,守军前队阵亡,后队继进,并将夷匪杀退数次。无如愈杀愈多,我兵所有抬炮,至于红透,不能装打,犹拼命死战”(道光朝《等办夷务始末》)。火炮炮管红透不能用了,王锡朋就率领将士用长矛、大刀、匕首,左冲右突,与敌人捉对厮杀,他冲在前面,“手刃数人”,连杀退敌人九次进攻。英军第55团一名军官杜奥及二十多名兵士被击毙,山脚上留下一片尸体。上午九时许,英军集中兵力扑向晓峰岭和竹山门。这时王锡朋身边只剩下七百余人。他当机立断,兵分三路,一路留守,自率一路驰救已经告急的晓峰岭。当冒死突出重围,杀上峰顶时,已是“甲胄殷红”,
  鲜血淋漓了。后来,左腿被炮弹炸断了,右耳挨了刀砍,满身伤残,“王被围已急,四方受胁,虽如此,仍不时跳起,挥佩剑且击且骂”,在身前留下“十数夷尸”。至中午一时左右,头部被枪弹射中,壮烈殉国。“所部武举朱汇源,差官吕林环,外委刘桂五、夏敏忠、张魁甲先后阵殁”(《清史列传·王锡朋传》)。英军遂强登晓峰岭。
  占领晓峰岭后,英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定海城,一路进攻竹山门。扼守竹山门的总兵郑国鸿,身负重伤仍挥刀死战,直至中弹阵亡。
  英军第二纵队由第49团、水兵和海员组成,乘战舰“摩底士底号”及轮船“皇后号”,进攻东港浦,并轰打关山炮台。葛云飞所部二百余人痛击来敌,最后,左眼中弹,半脸被劈,身中四十余弹,为国捐躯。
  定海之战,血战六昼夜,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国领土不可侵的伟大民族意志和浩然正气。王锡朋等三总兵以其不屈不挠的英雄业迹,为后人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三总兵阵亡,裕谦奏明战事后负罪自杀。道光皇帝看完奏章,抚摸着王锡朋的名字说:“卿死尤烈”,嘱按提督衔(从一品)在老家董庄祖茔安葬(注),并赐御碑,谥号“刚节”,在定海、宁河两地建“昭忠祠”。长子承泗,次子承瀚,钦赐举人一体会试。承泗袭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袭职。定海于咸丰四年(1854)暂祭在关帝庙内;光绪十年(1884)捐资重建“三忠祠”;1997年又将“三忠祠”迁址晓峰岭。
  (三)
  王锡朋戎马一生,骁勇善战,“二十余年汗马功劳,大战十数,小战百数,雄于将略……战功为多”。在平息边境战乱中,有几次大仗都是他指挥剿灭的。
  道光六年,王锡朋代理庆阳营参将。这年冬,新疆张格尔暴乱,王奉总督杨遇春调遣,率兵入陕甘,在大河拐将乱军击溃。继而进入浑河巴特,用诱兵之计,歼灭张部万余人,俘虏二千人,诛杀其首领五人。乱军受挫后,在沙布都尔集结十万余人。王锡朋兵分三路围剿,亲率一支队伍追至西北林子,擒获无数,亲自射死大头领目色提巴尔第及其从属素皮未克等八人,遂使乱军惨败。这一仗,朝廷认为王功劳最大,赐予顶戴花翎。后乱军集结在浑河沿,扎寨二十里,筑起土岗,排列枪炮,誓死抵抗。王率部从间隙渡河抵道喀城,深夜攻破城东门,捉获案安延大头领推立汗、萨木汗,大头领阿布都拉,斩首六万,擒七千,缴获器械大炮万余件。回军后,诏升湖南临武营参将。
  过了五年,瑶民赵金龙起义,王奉命赴新田桂阳一带进剿。在羊山五峒,他乘黑夜,冒雨爬山,攀藤而上,抵达石灰坪,连战五昼夜,斩首两千,捉获三千,缴获器械火炮万件。捷报奏到朝廷,诏旨加与“锐勇巴图鲁”英雄称号,旋升任宝庆协副将,因部里复知已有人补此任而未去。
  这时,广东瑶民起义,义军打到湖南,王追杀至濠江口,旋又攻击银匠冲,首领赵仔青及其家小一并就擒,遂使湖南平靖。尔后,王又奉檄去广东,入蛇儿岭,夺马鞍山,平定了五排山瑶及莲花汛、冷水冲各瑶,擢升为福建汀洲镇总兵,因父丧解职回籍,服满后,改授寿春镇总兵。
  王锡朋的这一段经历,功过是非,似有争议。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王锡朋作为封建王朝的一名武将,奉命“剿叛”,与其忠君思想是一致的。

附注

关于王锡朋遗骨是否安葬于董庄王家坟,《清史稿·王锡朋传》这样记述:“久之始得其尸,面如生,耳际有创。巡抚刘韵珂验实,为改殓。”光绪版《宁河县志》也记载:“殒时,月之十七日午刻也。嗣浙江士人张光瑞见面貌如生,耳际有创痕,诧异,知是公。权殓之,舆杭州巡抚刘韵珂辨确,为改棺易衾,殡如礼。”光绪版《宁河县志》另一篇墓志铭中说:“殉后葛公、郑公尸舁至,而公越久乃殡,上闻之垂泪,给葬费五百两。”可见,史料都记载王锡朋的尸首确已找到。并明确写道:“刚节王公殉难之明年,壬寅四月,卜葬芦台董家庄祖茔之侧,以从先人地下。”说明王锡朋之忠骨确系葬于祖茔。 另据董庄老者回忆,1964年春,董庄村盖小学校,将王锡朋家族墓地迁至村南。祖坟以下第三排东数第四座,传为“王四老爷”坟,并传说尸首无头,以银首代之。去土后,其右首棺柩前金箔赫然写有“××提督”字样,此乃王柩无疑。为验证“银头”之说,当即撬开棺盖,结果尸骨不仅有头,而且完整。 新修《宁河县志》说:“遗骸已无法查找,家乡宁河王锡朋墓实际是一衣冠冢。”此说法,与《清史稿·王锡朋》、光绪版本《宁河县志》记载及1964年迁坟时当地群众所见均不符,实属误记。

知识出处

寧河名人

《寧河名人》

本书记述了宁河科技界、文艺界、学术界、党政军界等46位知名人士的那种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那种不畏强暴、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那种默默奉献、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那种锐意争先、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光军
责任者
王祥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