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没有把他们压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7·28天地震20周年(宁河文史资料 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79
颗粒名称: 地震,没有把他们压垮
分类号: K250.621
页数: 6
页码: 14-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山大地震后,宁河县委领导一班人勇敢地带领全县人民冲破艰难险阻,战胜罕见灾难,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起美丽的家园。通过几位领导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地震中的坚定信念和勇气,以及他们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宁河县 文史资料

内容

历史永记那黑色的日期——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大地震瞬间横扫了宁河城镇乡村。在危急关头,宁河县委领导一班人勇敢地带领全县人民冲破艰难险阻,战胜罕见灾难,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起美丽的家园。
  20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访了当年几位领导者,记下了一段段难忘的经历。
  县委没有被压垮
  县委书记邢国俊同志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刹时老房子猛烈地摇晃起来,房檩嘎嘎地响,房土哗哗地掉,他喊:不好!地震!便一下子窜起来,刚拉起老伴,只听哗啦一声房子倒了。他艰难地从废墟的缝隙中爬出来,顾不上老伴死活,光着脚,深一脚浅一脚地急急向县委奔去。在蒙蒙细雨下,芦台镇死一般的寂静,也许人们尚未从大震中清醒。邢同志来到县委站在前院,看到中共宁河县委员会的牌子被强震甩出老远,忙走过去拾起来,擦掉上面的泥水重新立了起来。他,宁河县委书记就站在这块牌子下,开始指挥这场抗震救灾斗争。这时候,在家的县委副书记刘卓清、常委王福芬、吴景汉等同志陆续来到县委,望着熟悉的县城眨眼之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听着四周不时传来的呻吟声、呼救声,他们悲痛万分,但是党性、神圣的使命感,激励他们分秒必争,千方百计解救人民。邢国俊同志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县委不会倒下,听我指挥,马上分头救人”。各位常委带领机关脱险的同志们立即奔向那些呼救的地方。
  与此同时,县委东边的废墟上突然起火,火舌向县委窜过来,邢同志看见后立即跑过去,指挥人们断了火道,扑灭大火,保住了县委机关档案和人民的财产,避免了又一次灾难的发生。
  强震使芦台镇断水断电、断通讯,宁河县与外界也失去联系成为“孤岛”。邢同志多么想尽快同上级取得联系,报告宁河县灾情以求得援助。他急忙给天津市委写了一封信,派淮淀公社副书记李勃升同志尽快去津送信,他又让县委办公室李克刚同志想方设法立即与国务院取得联系,立即与新闻单位、兄弟区县取得联系向他们汇报宁河灾情请求援助。……
  第一次常委会
  上午9点,邢同志在县委门口召开了震后第一次紧急常委扩大会。刘卓清、王福芬、吴景汉、李建民、琚有山等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决定:一、立即成立宁河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邢同志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任副总指挥,下设三个组。二、立即做好四项工作,即全力抢救伤病员;稳定群众情绪;严防不法分子趁机破坏、捣乱;安排好群众生活,尽快恢复水电供应及通讯联络。会议刚结束,邢同志对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张良知同志说,马上按常委会精神起草一个告全县人民书,尽快广播。常委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拟好了《告全县人民书》。上午10点,张良知站在刚修复的广播站话简前激动地说:芦台镇的居民们!同志们!县委还在!我们将同你们同呼吸,共命运,一起抗震救灾……。这声音通过高音喇叭,在遭受劫难的古镇上空久久回荡;这声音象暖流滋润着人们的心;这声音如命令号召共产党员、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起来向震灾开战;这声音使惊恐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使人心凝聚在县委周围。从此宁河县抗震救灾战斗从芦台这片废墟上打响了。
  他们奔向县委
  地震前,县委副书记张云祥、曹景芝、牛占东,常委王光军等同志分别在外地开会。震后,他们的心啊,已提到嗓子眼。当他们看到房倒屋塌,死难者被安放在路边,震伤的亲人们伤口还在淌血,这一切一切都重重地撞击着他们的心!王光军、牛占东同志满含热泪向邢同志报到。从外地归来的常委们,顾不得自己的家人,都直奔县委,十几双手紧紧地、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战斗在第一线
  按照分工,张云祥同志负责接待全国各地赴宁河医疗队并接收、分发救援物资。因芦台大桥已震毁,车辆无法过河进芦台,县委决定在蓟运河北岸设立临时指挥部。张同志立即带领冯作山、贾炳贺等同志乘小船过河,在芦台对岸搭起防震棚开始工作。天气湿热,蚊虫叮咬,他们只好从早到晚穿着雨衣避雨防蚊;深夜,轮流歇息时,他们就把草袋套在腿上、脚上席地而卧;饿了啃块饼干,渴了喝口河水。不分昼夜,坚持工作。8月2日晚上,张云祥同志接待了来我县架设芦台铁桥的交通部大桥局的同志们,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施工中随时出现的困难。由于奔波劳顿,雨淋虫咬,张同志两只脚烂得动一下就钻心地疼。但当他看到45支医疗队分赴受灾公社,看到一卡车、一卡车的药品和救援物资驶向各个发放点,心里感到十分宽慰。
  王光军同志从南郊区赶回县委后,听说老伴负了重伤,在邢同志的催促下,只到老伴身边看了一眼,就回到县委参战,一直忙到夜里11点多钟。接着又连夜到重灾公社去了解情况、稳定群众情绪,组织救灾。王同志乘着机动船逆流而上,先后到板桥、丰台、岳龙、大辛、宁河、廉庄等六个公社。当他步行来到南埋珠村头时,见几位失去亲人的老人正嚎啕大哭,他走上前安慰说,党和国家决不会忘记老百姓的,我代表县委来看望各位老人家,咱们一定会战胜困难度过难关。王光军同志走遍了半个宁河县,他看到了震后农村绝大多数党支部没有震垮,是抗震救灾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是坚强的,是抗震救灾的先锋模范。
  王福芬同志是常委中唯一的女同志,她负责清理芦台镇废墟、安置伤员和寻找、掩埋死难者遗体等工作。这对年限28岁的女同志来说确实难以胜任。但是,她心里只有党的需要,只有人民群众,立即带领解放军战士和一些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她指挥着10辆推土机和大卡车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清理废墟。七月流火,毒热的阳光晒得她几次晕倒,待苏醒过来仍继续战斗。经过3天3夜的苦战,她和同志们踏遍了芦台镇的每一个角落,清理出三条主要街道,掩埋了2000多名死难者,使5000多名伤员得到救护和初步治疗。精神高度紧张的她,在打盹的时候也会“腾”地站起喊“快去刨人!”
  组织部长吴景汉同志全家被埋在废墟中,只有他挣扎出来。他听到了女儿微弱的呼救声正要抢救,忽见不远处民房起火,呼救声更为惨烈。吴同志返身向火光奔去,等他扑灭了火,救出那家人回来时,两个女儿已停止了呼吸。他没来得及给女儿盖上一床被就急奔县委,找邢书记请求任务。从八号兵营请求救援回来后,吴同志又旋即赶到火车站用铁路专用线与天津站联系,向市委汇报灾情。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始终战斗在抗震第一线。忘记了受伤的老伴,忘记了震亡的一双女儿要埋葬。
  牛占东和杨文元、李健民三位同志负责救灾物资的发放供应,他们没日没夜地干,眼熬红了,人累瘦了,是抗震救灾的重大责任支持着他们在拼搏、在战斗。
  家在唐山的琚有山同志,顾不得亲人、生死,把宁河父老乡亲的安危装在心里,坚持奋战在救灾第一线。
  紧张的抢险工作刚刚告一段落常委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在临时搭盖的指挥部里召开了第二次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号召全县人民要树立起人定胜天的信心,继续抗震救灾。在县委一班人的带领下,掀起了一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攻坚战,在各条战线上人民意见到常委们忙碌的身影。
  20年过去了,当年的常委们绝大多数已退居二线。20年前他们度过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那充满尘烟和带着血色的生活,那同心协力,拼搏奋战的场面,仍清晰地印在他们脑海里。可以说,作为党员,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在非常时期,他们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作为一班人,他们这个集体被评力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今天,我们把部分材料整理出来奉献给经历过震灾的人民,奉献给震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曾经有这样一班人,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令宁河人民满意的答卷。

知识出处

7·28天地震20周年(宁河文史资料 第四辑)

《7·28天地震20周年(宁河文史资料 第四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文史资料的第四辑7·28天地震20周年,包括宁河,祝你再创辉煌、7·28劫难在宁河、震后访芦台、地震中的广播站、交通战士在紧急关头、不教人祸附天灾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福正
责任者
赵建英
责任者
刘卓清
相关人物
王福芬
相关人物
吴景汉
相关人物
邢国俊
相关人物
李建民
相关人物
琚有山
相关人物
张良知
相关人物
张云祥
相关人物
曹景芝
相关人物
牛占东
相关人物
王光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