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45
颗粒名称: 编筐
分类号: F325.2
页数: 2
页码: 126-127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于原料不充裕且成本高,编筐的活在该地区并不多见。然而,当地的生产队开始种植紫穗槐,并利用其来编筐。同时,为了节省集体开支,生产队重视起编筐的活动。编筐的过程需要一把削紫穗槐条子的镰刀或剪刀,以及一双有力气的手。首先要编制筐底,然后向上编织筋脉,最后收口。收口是检验手艺的关键部分,需要将条子拧好并向下插入筐内。编织出结实的筐,可以防止土壤的溢出,而收口不好的筐则容易破裂。除了紫穗槐外,人们还使用竹片和柳条来编织各种生活和生产用具,如篮子、斗和簸箕等。竹篾子和柳条相比较柔软,编织起来省力。然而,由于竹片和柳条的成本较高,人们在救灾和副业时很少使用这些材料。取而代之的是钢丝和铁丝等铁质材料来制作相应的工具。尽管如今生产救灾和副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使用的工具也逐渐淘汰,但那个时代的人们勇于面对困难,与国家同甘共苦,与家人团结一致,拥有对生活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关键词: 宁河区 农副业生产 编筐

内容

编筐的活在我们这里不多,一是因为原料不充裕,到外地去买成本高,二是这活不是老弱病残都能干,大伙积极性不高,生产队也懒得操持。后来上面号召生产队种植紫穗槐,用来编筐,也正值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毛主席号召根治海河,家乡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人海战术,处处挖沟抬土,这下编的筐就派上了大用场,为了节省集体开支,生产队就重视起来了。
  编筐的活都是生产队组织一些心灵手巧的人来干,不需要什么特殊工具,只需要一把削紫穗槐条子的镰刀或剪刀,再有一双有力气的手就行。编筐要先编底,用紫穗槐条子编成十字或米子形,然后形成筋脉,(用竹篾、柳条编织时也如此)在底部够所定的尺寸时,开始向上收拢编织。到一定尺寸时开始收口。收口的活儿是最检验一个人手艺的地方,要把条子拧好向下插入四五寸才好。编筐的人不见得是人高马大的,但手必须有劲。编的结实的筐,倒土时,不容易把收口的条子带出来,而收口不好的筐则很快就会四分五裂散了架子。
  人们不但用紫穗槐编筐,也用竹片(也叫竹篾子)和柳条作原料编织花样翻新的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如用竹片编筐(盛柴草用,俗称眼棱),用竹篾编织篮子、篓子、箱包等。用柳条编盛粮食的斗、簸箕、笸箩、浅子、扒灰用的土簸箕、筛除粮食中杂质的筛子和粪背等。因为竹篾子和柳条比较柔软,编织起来生产用具要比用紫穗槐省力气得多。
  因为竹片和柳条成本高,所以村里救灾搞副业时,极少用这些原料来加工产品,只是有手巧的人家要用其编制必需品时,才会买来原料自己用,后来有了钢丝、铅丝,人们就用了铁质的东西代替了它们,如钢丝筐(眼棱)、铁丝筛子等。
  如今,生产救灾搞副业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所使用的工具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觉,但那个年代人们不畏艰难困苦,与国家同甘共苦,与家人齐心协力,对生活充满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应该值得我们记忆和传承。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