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942
颗粒名称: 打箔
分类号: F325.2
页数: 3
页码: 117-119
摘要: 本文讲述了打箔帘是一种简单的苇制品,用于遮光、挡雨等多种用途。苇子经过加工成简单的片状,然后用箔架子和箔锤进行打造。打箔帘的操作简单,男女老少都可以进行。每片箔的苇子分量要比净箔多出一些,以补贴耗损和鼓励节余。验收箔帘时,对分量有严格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将被罚款。打箔帘需要一家人从早到晚忙碌,包括打箔帘、捋苇子皮、分苇子、搓麻绳、修饰箔帘等。有些地区常年打箔帘,而有些地区只有在发生水灾时才进行打造。
关键词: 宁河区 农副业生产 打箔

内容

打箔,就是打箔帘,即用不能织席的苇子,(我们这里称之为铁杆苇子),加工成简单的片状的苇制品,用以遮光、挡雨等,(我们这一带常常用箔帘挂在窗户外面遮风挡雨),还可以用来盖房、扎箔捕鱼、圈囤、砌墙面等。
  打箔帘比起织席要简单省事得多了,而且是一项男女老少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干的话。苇子仍然是生产队供应,加工的规格和质量上级都有具体要求,每片箔所分的苇子,基本上都比净箔的分量要多出二三斤,用来补贴耗损和鼓励节余。
  打箔时,一般人家都是在堂屋支上箔架子,人手多的甚至在睡觉的屋子里或院子里也支个箔架子用来打箔。箔帘架子很简单,即用一米左右高的一对个木架子支起一根三四米长的圆木檩即成。然后在圆木檩上按产品共几道线儿的要求,均匀地标出记号。一道线上要有一对箔锤,挂上绕好的麻绳,箔锤是由直径七八的厘米的圆木断成十五厘米左右的木节做成,在每节的一侧钻一个眼儿,作为打箔穿绳儿用。打箔时,只需把苇子添放在箔架子上,将相对的箔锤互相交换位置,让绳子勒住苇子,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如果两个人操作,可各站一边添续苇子,速度会显著加快。待箔帘达到规定的长度后,把箔锤的绳子剪断打结,连同箔帘一起撤下箔架,再将箔帘两边长出的部分剪去就可等以待供销社的人来验收交货了。一张箔的分量不固定,要看上边分配的什么任务,一般每片箔帘都在十斤以上。
  箔帘的验货虽然不像验席那样对长度和宽度的要求那么严格,但对分量却很严格,所以常常是验了箔的长短还要称分量,缺斤少两的不但评不上等级还要挨罚。当然,也有超产箔,价格是生产指标箔的两倍还要多。验收箔帘的时候也和验席一样,生产队长用大喇叭一喊,从村东到村西或从村西到村东,按顺序挨户进行,验箔人员除了带着五尺杆用来验长短,还比验席多了个钩子称,那是用来抽查验分量的。其实,人眼就是称,一看箔帘的长度和卷起来的厚度,就知道箔帘的质量如何了。那时人们的生活虽然比较贫困,也都知道节省下来的苇子,能加工成超产箔多得收入,但极少有人家偷工减料自己捞油水的。老实巴交的人家偶尔有不够分量或尺寸的,村干部和验收的人也会网开一面,真的想投机取巧的,连乡亲们都会瞧不起。
  打箔帘也要一家老小从早忙到晚的,如打箔帘、捋苇子皮、分苇子(即把苇子高低分类)、搓麻绳、修饰箔帘等等。有的人家人手多,箔架子少,就采取歇人不歇马的办法,倒班利用箔架子打箔帘,昼夜不停,自我救灾的情绪非常高涨。我们这个地区平时不打箔帘,只有发生水灾时期才由上级政府组织救灾打箔帘的。像潘庄东、西塘坨一带常年打箔帘的村庄,还有这样的顺口溜“塘坨的闺女刚会爬,胳肢窝里夹绺麻”,可见那些地区打箔帘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淡出视觉的记忆》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以《淡出视觉的记忆》为题,作者分别从曾经的生产生活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曾经的经历和生活的故事,带我们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钩沉先人们生存的风雨沧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