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86
颗粒名称: 烟囱的故事
其他题名: 记芦台镇民族工业兴衰史
分类号: TF124.55
页数: 3
页码: 54-56
摘要: 本文叙述了位于蓟运河畔的芦台镇的烟囱的故事。该烟囱是民族工业的象征,起初由济光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打算利用煤河进行火力发电。然而,由于其他大型电厂将电力网扩展到唐山地区,小电灯房无法竞争,最终破产。尽管如此,烟囱仍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早期民族工业的努力。
关键词: 芦台镇 烟囱 民族工业

内容

在无数漕运船支停泊的蓟运河畔,一片不大的平地上,有一排铁瓦红砖房,旁边耸立着一个高入云端的大红砖烟囱。这成了远来的船支辩认芦台镇的重要标志。它已经在这里静静地耸立了半个世纪了。这使我想到民族工业的星火也曾经在这沿海小镇闪亮过。
  事情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谈起。由于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无暇顾及这远东古老的中国。这时我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开明士绅、商贾和部分官僚都纷纷发展起民族工业来。芦台由于水旱交通便利,又临近津、唐两大城市,便成了这一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芦台中街,直到河边码头。店铺林立,热闹非常。但一到夜晚,这里的店铺和住家却仍然还是依靠煤油灯、蜡烛照明,大铺口每逢节日也点上汽灯,但还得小伙计不时地去打气。而津唐两地这时已有了电灯房。这件事引起了芦台镇商贾、士绅和部分知识分子的注意。其中有几位提出在芦台集资办电灯房的设想,打算利用煤河从开滦运来的煤,搞火力发电。就这样,在一九二八年春电灯房的创建活动开始了。定名为济光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制订了厂徽、发行了股票,由唐紫园、李也亭、谈兴周、张起运等十几个人集了一千多元的股,在蓟运河畔选定了一片开阔地,建起了厂房和锅炉房烟囱。芦台镇第一颗民族工业的星火点燃了。
  但是,由于英国、法国在天津经营的大电厂很快就把输电线路连结到唐山,形成电力网,把芦台镇也置于电力网范围内。相比之下,这个资金少,设备简陋的小电灯房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他们更无资金和能力解决芦台镇的全部线路和设施。时间不长,股金耗尽了,厂房拆除了,设备卖掉了,每人还背上了债务。济光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仅存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挤垮了,只有那烟囱依然留在那里。直到解放前夕,在芦台镇始终没有较大的工业出现。
  这些幻想实业救国的人,为了逃债,为了另谋生计,有的到了天津、唐山一带。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天津又办起了民族工业,如福星面粉厂、万华装璜制罐厂等都是这些人在天津市办起的工厂,但除福星面粉厂规模较大外,其它工厂规模都很小。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文介绍了宁河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概况,包括宁河旧八景、宁河新八景、田庄坨古遗址、芦台稻史话、水运、渔业生产合作社、开滦矿和芦台闸口缘起、火车站史话、烟囱的故事、古建筑和庙宇、芦台一中、板桥小学建校始末、天尊阁与丰台小学、丰台木板年画考察记、丰台花会、芦汉会、宁河故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津门知名画家李昆璞、王照的二三事、聂士成和苗如兰的一桩私案、白宝山的兰、四事、阎海的发家术、齐燮元的生平事略以及税收工作和武装斗争与税收的配合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