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镇换新村渔业生产合作社的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83
颗粒名称: 芦台镇换新村渔业生产合作社的今昔
分类号: F326.32;F326.51
页数: 7
页码: 43-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换新村渔业生产合作社的今昔变迁。从过去贫困潦倒的水上漂泊生活,到通过发展养殖和捕捞相结合的水产业实现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换新村渔民经历了许多艰辛与努力。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创新,他们成功孵化出新的鱼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换新村成为河北省水产养殖业的先进单位,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换新村‘ 渔业生产 养殖

内容

宁河县芦台镇换新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丽富饶的村庄。它座落在芦台镇北部,蓟运河南岸,与芦台人民公园相毗连。这个只有九十三户人家的村子,公共积累已达二百六十多万元;每户都有千元乃至几千元的存款,万元以上的存款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一排排新砖瓦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商品已进入家家户户。村里实行了劳保制,并兴办了幼儿园。“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在这里已成现实,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抚今追昔,知情人无不晓得换新这个渔业村的发展就好象一条在大海上奋战的捕鱼船,它经历过多少狂风怒浪的袭击,才得以满载而归。
  据说,换新村的渔民是在燕王扫北时来到蓟运河上的,人们把他们赖以生存的捕鱼船叫做“连家船”,也叫难(nǎn)船。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固定的住址,一家老小拥挤在一条小鱼船里跟着鱼跑,在蓟运河上漂游,过着夏季分散、春秋聚集的穷困潦倒的捕鱼生活。每到冬季河水结冰这些渔民才不得不在蓟运河畔的米场、牛口、宁河、盛庄子等村镇赁房居住下来。
  春、夏、秋三季,有鱼可捕之时,还可以过上半饥半饱的生活,这是由于蓟运河当时水面宽,水产资源丰富,又较容易地捕到底层鱼,加之秋天还有河蟹可捕。到了冬季大难来临,日子就非常不好过了,真的是衣衫褴褛难避风寒、食不果腹、乞讨无门。
  生活象泥河一样艰难地流动着,这是旧社会制度的决定,无论在哪里都会有剥削和压迫。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蓟运河上渔民的生活便开始分化了,极少数渔民户从淡水捕捞发展到海洋捕捞。开始过上了定居生活。进一步发展到雇工剥削。而大多数渔民户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了,被雇佣的渔工只落得赤条条一身,毫无所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国内战,烽火连天,民不聊生。1946年至1948年,蓟运河上的渔民无处安身了,他们不得不转到子牙河那边去。全国解放,新中国建立,换新渔民也从重重苦难之中挣脱出来他们满怀欣慰之情,重返蓟运河。蓟运河也以其丰富的鱼产回报这些老相识。从1949年到1953年,蓟运河上的渔民又达到了二百几十户,百分之百的渔户都置船换网,生产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1953年以后,随着海洋捕捞事业的发展,蓟运河上的渔民大部分在塘沽、北塘一带定居下来,留下来的渔民(现换新村的渔民)成立了生产互助组。生产不断发展,生活不断改善,渔民的心气也天天向上。他们不甘于祖祖辈辈的水上漂泊生活,于是在1955年成立了“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家眷船生产合作社”,后改为“换新村渔业生产合作社”推举金万昆为社长。在芦台镇老六村旧址赁了房子,做为合作社社址,但一时间各户还是没有固定房子住。1956年,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换新村渔业生产合作社被评为河北省的先进单位,受到了领导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特别是还奖给他们三千尾优质鱼种。党的关怀,政府的帮助,极大地增长了换新村渔民的斗志,57年春季他们借用鱼池放养了优质鱼种,自此,换新村便从天然捕捞走上了边捕捞边养殖的道路。57年底三千条优质鱼种获得了很好的收成。58年春开始了人工孵化鱼苗的研究,58年水产部副部长专程到芦台指导换新的养殖工作。随着养殖事业的不断发展,芦台镇政府把一部分窑坑地拔给了换新村以为发展养殖事业之用。自此,换新村的渔民兴土木,建房舍、挖鱼塘,开始了全新的定居生活。1961年换新渔业生产合作社白鲢鱼的“人工孵化获得了成功,这在北方还是创举。为此河北省水产局主持在芦台镇换新村召开了“家鱼人工孵化实验成功总结大会”。对换新村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62年换新村成了河北省人工养殖鱼类的先进单位,金万昆同志被聘为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并于一九六二年加入河北省水产学会。为指导换新水产养殖工作,推广换新的水产养殖经验,水产部副部长时常来宁河到换新村指导工作。
  换新村,在党的领导关怀下,确确实实是“旧貌换新颜”了。就在这生产发展、人丁兴旺的时刻,十年动乱开始了,党支部书记渔业能手金万昆被开除了党籍,戴上了坏分子帽子,被赶到大辛乡江洼口村进行劳动改造,换新村又陷入了苦难之中。村里的全部积累都花光了,一些固定资产如船只、渔网和孵化瓶等绝大部分家产被毁掉,换新村瘫痪了,一部分渔民又过上了乞讨生活。
  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金万昆同志重新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可是摆在眼前的是大乱之后的令人痛心疾首的状况,三十几户人家有十八户靠讨饭度日。集体的帐本上只一角六分的存款,外债却有二万多元。破烂不堪的八条鱼船是唯一的集体财产。面对这种现实,一切必须从头开始,金万昆和渔民们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在党的“治穷致富”的号召下,他们重操旧业,根据村里的现状,确定了养殖和捕捞相结合,逐步向养殖专业发展的计划。他们集资、借款修理好六条破旧的渔船,重新下海捕捞,他们因陋就简,精心孵化鱼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此他们的日子又一天天火爆起来,七八年年终结算,仅半年的时间就收入八万七千元,人均收入一百七十八元。随着党的改革、搞活政策的不断深入,七九年收入达十三万九千七百一十三元,人均收入三百六十元,八〇年收入达十八万五千元,人均收入达到了四百六十六元,一跃而居于全县之首,终于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换新村党支部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他们“治穷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在党支部书记金万昆的带领下,他们决心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他们很有志气地认为,现在我国有四大家鱼,为什么就不能有五大家鱼、六大家鱼呢?他们决心培育出新的家鱼品种,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辛勤的劳作,反复的实验,终于使武昌鱼(♂)和花鲢鱼(♀)(鲷鱼)的杂交实验成功了,仔鱼长势良好。经过水产研究所鉴定,这种鱼的特点:生长快——比同龄的武昌鱼快三分之一,食性广——比父母本鱼食性都广,好饲养,肉质好,体型好,抗病力强。打破了“远缘杂交的子代不能速生速长”的说法。一位水产养殖工程师看了这种鱼之后说:就目前讲,在全国还没有先例。同时他们还使日本白鳏(银鳏)和本地鲤鱼(卅河鲤)杂交获得了成功。此外,他们还进行了河蚌育珠试验,引进了尼罗罗非鱼,美国嘉洲大口黑鲈鱼等新的鱼种,通过实践,天津市水产领导部门的一些领导们公认金万昆同志是“养鱼专家”。一九八五年换新鱼业生产合作社人均收入达到一千四百元,集体积累也增至二百多万元。同年九月换新党支部书记金万昆同志被选为全国党代会的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党的代表大会。
  忆往昔看未来,换新村多么象一条在大海上奋战的渔船,经受了多少次狂风怒浪的袭击,但它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艘巨轮,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它也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换新,换新,在党的春风化雨之中,换新村的容颜将不断更新!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文介绍了宁河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概况,包括宁河旧八景、宁河新八景、田庄坨古遗址、芦台稻史话、水运、渔业生产合作社、开滦矿和芦台闸口缘起、火车站史话、烟囱的故事、古建筑和庙宇、芦台一中、板桥小学建校始末、天尊阁与丰台小学、丰台木板年画考察记、丰台花会、芦汉会、宁河故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津门知名画家李昆璞、王照的二三事、聂士成和苗如兰的一桩私案、白宝山的兰、四事、阎海的发家术、齐燮元的生平事略以及税收工作和武装斗争与税收的配合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铁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