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精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68
颗粒名称: 武林精英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240-245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河县形意拳大师傅剑秋传略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宁河县 武林 精英

内容

形意拳大师傅剑秋传略
  王久明
  傅剑秋,原名傅长荣,天津市宁河芦台镇曹庄人,生于1880年,少年时,从师尚会川学少林拳,由于天资聪颖,加之昼夜研习,尚深爱之。三年后,又从形意拳师申万林学内家拳,由于他态度严谨,风雨不误,夏不惧暑,冬不避寒,七年不曾间断,同时在芦台省立中学任武术教师,因之武功大为长进。申老拳师见傅剑秋的功夫已不在自己之下,且年轻有为,应继续深造,遂将傅剑秋介绍给师兄、全国名望最高的李存义老先生名下。
  李存义,河北定兴人,是武术名家刘奇兰、郭云深手下八大弟子之一,曾任义和团武术教官,并亲自挥刀上阵抗击八国联军,是闻名中外的“单刀李”,民国初年任全国武术会会长。
  傅剑秋28岁(应为1908年)进京投师李存义门下,当时,李手下人,个个武艺高强,他们看傅剑秋衣不惊人,貌不压众,一身农民打扮,没把他放在眼里,都想一试其武功。但在交手中,却一连被傅剑秋所败,最后出来孙录堂(孙福全,绰号赛活猴)经过交手,孙录堂看傅剑秋身手不凡,傅剑秋见孙录堂名不虚传,几十个回合胜负未分。孙录堂打傅剑秋不易,傅剑秋打孙录堂也难。二人握手言和,互赞武功。
  傅剑秋在北京给李存义递帖拜师后,一住数年,与尚云祥、郝恩光、孙禄堂、黄柏年、李海亭、马玉堂、李子阳等同室学艺,又得李存义老先生真传,融形意、八卦、太极于一身,武功已达炉火纯青。孙录堂曾说:“师弟,凭你的功夫,完全可以到外边闯一闯,与其久在京城,不如云游天下。”从此回芦台设馆传艺。
  宁河县是九河下梢,旧社会十年九涝,民不聊生,外出卖苦力者众多,尤其是东北各大站,都有芦台人扛脚行。民国初年,东三省脚行中曾有十八条好汉,都是芦台人。因此芦台出脚行,广为人知。一九一九年,傅剑秋闯关东到了奉天(现在沈阳),火车站上芦台籍的脚行见家乡武术教师来到格外高兴,遂留住教拳。很多铁路工人跟随学武。消息传开,奉天站的俄国人中,有个较有名气的力士,在全站较力所向无敌,在几名白俄的簇拥下找到傅剑秋提出较力。欲不答应,见他实在猖狂,遂在众人围观之下与之搿腕子,把个俄国力士搿得连手都抬不起来,这才认输,夸赞中国有能人。
  不久,惊动一个人,这人是张大帅的副官,姓薛名颠,是武术名家李振邦弟子,在东北军中服役以来还没遇到过对手,他带有藐视的眼光找到傅剑秋说:“听说关里来了一位傅老师,是教武术的,我要领教领教”。开始,因怕得罪当官,未敢应承,薛颠却死死纠缠,一定要见个高低,当时,一场大病未愈的傅剑秋面对来人的挑战,怒从心头起,拖着病躯与之交手,未及几个回合,将薛颠打倒在地,薛爬起又进攻,又被打倒,薛颠恼羞成怒,起来又打,这可气坏了傅剑秋,决心教训他一下,稍一用力,一个鹰形,将薛颠掀翻在地,老半天爬不起来,薛这才勉强认输,并扬言十年以后再见。从此,在东北军中再也找不到薛颠的踪影。
  1921年,傅剑秋二下关东,在奉天铁路局教武术。这一年,日本国柔道大力士小佐次郎在国内无人匹敌,耀武扬威地来到中国,师徒四人在奉天小河沿摆设擂台,很多爱国武士纷纷上台,但都被小佐次郎师徒击败,甚至有的致伤、致残。原来不打算出头露面的傅剑秋,闻讯后怒火中烧,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赴擂,纵身上台。小佐师徒见来人长袍马褂,瘦小枯干,头戴青缎瓜皮小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但在交手当中,傅剑秋快如迅雷,疾如闪电,把小佐师徒四人全部打败,其中一人受重伤,台下欢声雷动。至此,小佐不再设擂。几天后,小佐持重金携厚礼往拜傅剑秋,意欲学习中国武术,傅剑秋回答说:“武术是中国的国术,不外传,我不能教你。”拒绝了小佐的要求。
  傅剑秋击败日本武士的消息不胫而走,各报纷纷刊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从此,傅剑秋威镇奉天城,名扬东三省。
  东北军阀张作霖有个帖身护卫长,武艺高强,此人名叫宫宝田,对傅剑秋有些不服,提出比武,一经交手,宫宝田就败在傅剑秋手下,宫宝田自觉惭愧,无颜再做大帅的保镖,遂辞官而去,以后,张作霖召见了傅剑秋,从此傅剑秋当上了张大帅的护卫长兼奉天讲武学堂的武术教官,该讲武堂校长是少帅张学良,傅剑秋曾教过张学良,张学成弟兄,及韩光弟、胡文通等东北军高级将领形意拳。
  皇姑屯事件,傅剑秋随张作霖在火车上,张作霖被炸死,傅幸免于难。事后返归故里,在芦台教武术,收授弟子。一次,在天津《益世报》上登载着薛颠任天津国术馆馆长的消息,傅剑秋与徒弟们说:“没到十年就找我来了。”次日,收拾行装赶到天津,门人通禀芦台姓傅的求见,薛颠听说,急忙出迎。见面后傅剑秋说:“不等你找我,我先找你来了。”叙谈之中,薛自知武功不敌,未提往事,也未交手,只是殷勤招待。
  军阀白宝山,曾任海州镇守使,芦台人,家住芦台北街。1924年,白军长回家,因爱好武术,遂将附近几名武术家集聚于白公馆,请来的拳师有天津的韩子恒、张洪庆,汉沽李汉章,丰台唐维录和芦台傅剑秋。比武中各展雄姿,使出绝技,傅剑秋练的一条大白腊杆,胳膊粗的杆子,舞动起来如同面条一般,上下翻飞,呼呼生风,最后往墙上一点,掏出半块砖,大家齐声喝彩。李汉章人高马大,力气过人,练的是贴山靠,将白公馆的一面房山墙靠裂,当时,众人撺掇李汉章用贴山靠功夫靠靠傅老师。李汉章刚一靠近,傅剑秋一闪身,用一只手将李汉章摔出老远。事后,傅剑秋告诉李汉章说:“人是活的,谁能等着叫你靠?”说着伸出两个手指叫李汉章搿开,李汉章用两只手怎么也搿不开,只觉傅剑秋这两个手指如同钳子一般。原来,傅剑秋多年来练就鹰爪之功有致人于死之效。李汉章自知武功不及,提出认傅剑秋为师。
  在家乡不久,傅剑秋又去河北沧州设馆传艺三年。1927年,当他听说武当山道长功夫颇深时,决意访探。遂千里迢迢,不顾跋涉之苦,上了武当山,与道长徐本善在紫霄宫比武。徐本善道长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只见他蹬梯子上房,顺房脊滚下,摔在地上周身无故,站起来谈笑自如。比武中,只觉得徐本善道长周身硬似铁,拳脚所及奈何不得。但几个回合过去,傅剑秋发现了徐本善的弱点,虽然身上硬但是脚下空,傅剑秋将徐道长摔倒在地,摔得徐道长莫名其妙,起来又战又被摔倒,这才打出了交情。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教授切搓武艺,食则同桌,寝则同室,二人结为道友。傅剑秋将形意拳无保留地教给了徐本善,这就是武当形意拳的渊源。傅剑秋是名副其实的武当形意拳的宗师。二年后傅剑秋下山,临行,徐本善道长题七绝四首以赠,其一如下:七十二峰任往远,结庵传道道为先。道袍自古遵八卦,宦途如芥又如烟。这些苍劲的徐道长的真笔墨宝,一直保存到1966年。可惜,十年动乱中大破四旧,人人自危,唯恐受牵连,将这些字画,连同其他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被家人全部烧毁。
  1932年杭州打擂,集全国武林精英于西子湖畔,傅剑秋是裁判员之一。这次打擂的冠军,被形意拳名门、天津李子阳之子、傅剑秋之徒李春芳夺得。李子阳与傅剑秋同是李存义的弟子,二人交往甚密,早年曾相互收儿子为徒,傅剑秋之子傅少侠拜李子阳为师,李子阳之子李春芳投傅剑秋门下。
  1933年,傅剑秋下江南,在无锡、上海设馆传艺,一住18年,曾收裴西荣、高崇柏、宁大春、范文元等高徒。早年在原籍的弟子有王青山、王增茂等,以后陆续收哈恩顺、王乃发、陈贺海、杨义清等多名徒弟。从无锡回原籍后的几年间收徒更多,因此,家乡弟子甚众,至今,形意拳遍及全县,永盛不衰,芦台亦堪称形意之乡。
  1952年,71岁的傅剑秋在苏杭一带仍所向无敌。1953年初返回故里,1956年农历7月13日与世长辞,享年75岁。
  傅剑秋所生一子,名傅少侠,自幼习武,功底深厚,1934年去东北,在佳木斯设馆传艺,收高徒徐步阶等,徐现为黑龙江省武术名家。
  1942年,傅少侠回到家乡,不久又去无锡设馆传艺。1952年回原籍芦台,学习医术,先后在本县大北涧沽、芦台同仁诊所、俵表口乡卫生院、苗庄乡卫生院等处从西医。十年动乱遭受迫害。1975年病休在家,早晚仍教授武术,一九七七年八月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辞世,终年64岁。
  傅少侠所生四子,唯次子傅占义继承祖业,自幼习武、少林、形意、太极、八卦较为熟练,是傅家目前唯一的武术传人。
  附记
  为傅剑秋先生写传略困难较大,这位武术名家,虽是芦台人,但多年在外,某些事鲜为人知。所撰三下关东,挫俄国力士、败薛颠、胜小佐、取宝田、保大帅等,都是访问傅家老年亲属时所述,他们也是当年听傅剑秋先生本人所讲才留下的记忆,当然,何年何月已不可考。至于拜存义、会录堂、上武当、下江南,也是傅剑秋先师本人当年与徒弟哈恩顺、陈贺海、杨义清、儿子傅少侠等亲自讲述和有关报刊、书籍资料的记载才知道此事。江南十八年的事绩,所知更少。总之,对傅剑秋先生的整个历史事绩,有待全面调查搜集整理,望知道傅剑秋事绩的武术界前辈尊师们,提供资料,以便把傅老先师的一生,更系统更真实的撰写出来,为我国武林增色。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记载了宁河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资料,包含了艰难岁月、先烈足迹、革命回忆、史海钩沉、民俗风物、古镇谈古、工商邮政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