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芦台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49
颗粒名称: 漫谈芦台地名
分类号: K292.1
页数: 2
页码: 176-1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芦台是京津以东的大镇和军事重镇,刘守光置芦台军有防御契丹的军事价值。芦台军不能简单理解为芦台的一拨军队,“军”是行政区划名称。芦台也被称为将台和芦阳,是自古以阴、阳命名地名是山南水北称阳的例外。
关键词: 宁河县 芦台 地名由来

内容

五代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史称僭伪的刘守光据燕称帝,下令在海口镇置芦台军。海口镇是否就是芦台的前身,或者芦台在海口镇范围之内,史无可考,不能确指。或谓大沽人自称是海口镇,两地距离较远,亦不相似。
  芦台军,不能简单理解为芦台的一拨军队。“军”是行政区划名称。凡是称军的地方,也必有驻军。芦台地踞渤海湾沿岸的中继线上,从战略上讲,“得之则畅,失之则塞”。刘守光置芦台军有其防御契丹由南线入侵的军事价值。所以刘守光虽然是个囚父、杀兄不齿于人类的枭獍,言史志者也不能“因人废事”也。
  后梁乾化三年(913)晋(李存朂)将周德威破燕(刘守光),收芦台军。后二年,赵德均镇守芦台军,管理盐斤生产。此后史志记载,即不再有芦台军的记载。
  芦台称镇,沿袭已久。镇,市集大者曰镇。芦台是京津以东的大镇也是军事重镇。清制总兵官曰镇(约当今日之师)。通永(通州、永平府一带)镇总兵衙门即设在芦台街东,直隶提督聂士成率武毅军驻节芦台东大营,两次奉直战争,军马倥偬,此来彼往,都不能越过芦台。清人诗作,有“千年雄镇古芦台”句。
  芦台别称将台。芦台既然是军事重镇,自不免有军将登台阅兵、发号施令。此将台得名之由来。幼时常听说“南台(儿化)”,在今影剧院附近,应是将台旧址。
  芦阳,是芦台的雅号。自古以阴、阳命名地名是山南水北曰阳:如衡阳、洛阳是;山北水南曰阴:如华阴、淮阴是。芦台无山,只傍在蓟运河的东南岸,自无理由称“阳”。但芦台盛产芦苇,当阳光和煦之际,芦花照眼,一片光明灿烂景象而称“芦阳”亦无不可。自不必拘于山南水北之古例也。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记载了宁河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资料,包含了艰难岁月、先烈足迹、革命回忆、史海钩沉、民俗风物、古镇谈古、工商邮政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钟〓
责任者
刘守光
相关人物
李存朂
相关人物
周德威
相关人物
赵德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