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22
颗粒名称: 革命回忆
分类号: K292.1
页数: 25
页码: 75-99
摘要: 本章记述了解放前后的不同生活经历,以及解放军的热爱和投笔从戎的决心。通过对比解放前后的生活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 宁河县 革命时期 抗战时期

内容

莘莘学子投笔从戎
  张士礼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芦台镇迎来了新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座千年古镇。
  在这座小镇的一隅有一座河北省立宁河中学校,即现在的芦台一中。那时,我正在这新中学就读高中。很多同学还来自冀东一带的昌黎、滦县、唐山、遵化、蓟县,年轻学生们那时候读书也真够苦的。实冬腊月,教室里点不起炉火,冷冰冰的。学生们端着一盏小煤油灯去上晚自习。很多人手脚生了冻疮、淌血、流脓。棒子面窝头,高梁米饭加咸菜就算是上等伙食。
  解放了,芦台的人们露出了笑容,校园里的学生们更是兴高采烈。解放军进驻芦台,也使学校在几天时间发生了大变化。原来,挂在礼堂两边的木牌子上分别写着“男生部”“女生部”。男女学生不仅上课要分开,就连平时见了面也不讲话。有时,趁假日之机男同学好奇地走进女同学的教室,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而女同学每逢上体育课路经男同学教室时,总要扭过头去看看男同学都在干什么。其实,男女生之间不是不想来往,学校也并未做过诸如此类的规定,而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牢牢地束缚着。解放军的到来,学校里象换了个天地,同学们真有了解放的样子。男女同学不但可以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还可以同台演出节目。
  这一天,我们从邻近的李公祠小学(现芦台二小)搬来长条桌子,在礼堂搭起了戏台,说是要跟解放军联欢。为此,同学们准备了好几天,打算在解放军跟前显示显示艺术才能。可万万没想到,解放军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姑嫂劳军》、《三担水》、《兄妹开荒》等秧歌剧竟使我们耳目一新,我们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的节目。学生家长,镇上的居民也从街里赶来看演出,礼堂里坐着的,望着的,人挨人,人挤人,全是人哪!一阵阵掌声、喝彩声震撼着校园,回荡在蓟运河两岸。台上台下感情交融在一起,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气氛使得礼堂正中悬挂着的那块金匾上的“我们的家庭”五个大字格外令人注目。因为只有在那时候芦台人民才有了最新最深的感受。而我更是一连几天心情难以平静。
  终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午,也就是芦台解放的第十天,当下课的钟声敲响,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的时候,我“咣”地一声推开教室的门,一口气朝学校的后头奔去,闯进了驻校解放军同志的宿舍,开门见山地喊出:“我要参军”!
  “你要当兵?”赶情这位解放军同志,正是前几天给学校做《关于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的,我还记得那报告相当精彩。当他问过我是高三班的学生,家住芦台北街庆丰胡同西边之后,又关切地说:“我看你还是继续读书吧!”说着,他又把自己身上披着的军棉大衣脱下轻轻地披在我的身上。
  我又感动,又着急,心想,见过这么多的军队,都是逼着人去当兵,哪有一个是替老百姓着想的?可解放军要是不接收我又该如何是好?我恳求说:“解放军同志,我下定了决心,非当解放军不可,请你收下我吧!”
  解放军同志笑了。他赞叹地说:“你们‘宁中’的同学,可都有着那么股子‘拧劲’呀!不过当兵随时都要准备流血牺牲的”。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登记簿放在我跟前:“那好吧,你就在这上面签个字吧!”打开登记簿一看,不由得使我一楞。原来报名参军的已经有十几个同学了。他们都是初中班的,其中还有女同学,他们年纪还都很小呢!我两眼盯着这十几个名字,心里说:“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当兵随时随地都有流血牺牲的危险吗?这些小同学投笔从戎的革命行动,更激励着我果断地大笔一挥,在那报名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注明“自愿”二字。
  不久,我们家接到了一份《革命军人家属通知书》,上边写着:×××同志,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自愿参加我东北解放军,现在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宣传队为人民服务,特此证明。
  自从我们报名参军后,集中在学校里由解放军组织我们学生学习,我们初步弄懂了,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仅有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竟然能够战胜有美式装备,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军队!这就是人心所向啊!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一切,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凌晨。
  校园里传来集合的哨音,告别的时刻到了。我们十几个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簇拥下,跟着解放军同志,迈出那进出过多少次的校门,来到芦台火车站。当时,天津、北京、塘沽尚未解放,平津战役尚在决战之中,无论从东北方向开来的军车,还是从天津方向开来的伤员车都停留在芦台站内。我们这十几个投笔从戎的学生就是在这充满浓烈火药味的日子里;背负着家乡人民的期望和母校师生的嘱托。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离开养育我们的千年古镇芦台,奔向那硝烟弥漫的平津战役之中。
  我们一同离开校门的校友一共有十九名。他们是:梁大同、周静、张约翰、宋联瑜、王跃堂、王泰、徐建中、丁一三、孙萍、于文、单宝玉、李大为、董振芳、董柏、薛春檀、冯相奎……这些从芦台一中母校从戎的男女同学们如今有的已不在人世。但是可以自豪地说,大家无愧于故乡,无愧于母校。女同学周静一到宣传队就首次扮演了《血泪仇》剧中的小孙女,由于她全身心投入的演出,感动得战士们带着满脸泪水跳上舞台往她身边递送食品,还有的战士往她口袋里塞钱物。她年纪小,个子不高,身子骨也不壮实。自从塘沽出发行军以后,脚底板上打了很多血泡,感染化脓,一直肿到腿上,硬是咬着牙参加了黄河岸边日行百余里的强行军。她扎着红绸,举着红花,踩着两脚血泡成为一四七师急行军路上最活跃的宣传鼓动员。我们的校友丁一三同我们一起深入到战斗在广西的部队,进行宣传演出,采访指战员们,创作出很多反映部队斗争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故事影片《英雄虎胆》文学脚本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投笔从戎的校友们尽管转战祖国南北,却每时每刻都在怀念故乡。甚至到了那堪称山水甲桂林的阳朔城,同学们还感到不如家乡的风光美。在结束本文的时候,我记起了同学们在阳朔如画的山水中凑成的一首诗,作为从戎的学子们对家乡的怀念。
  “蓟运河畔杨柳垂,芦花流水蟹儿肥。斜阳金浪鲤鱼跃,浴在水中不知归。”
  战时的一个除夕之夜
  杨秉亨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9月初,国民党军向冀东解放区大举进攻。9月12日,国民党军第94军一部从芦台出动,侵占了一区宁河城和蓟运河东的七区板桥村,建立了据点。丰润之敌亦一度侵占八区丰台镇。10月5日,宁河城一度被我军收复,歼敌百余人,其余窜逃芦台,但旋即再次被蒋军整编62师151旅425团侵占。1947年1月17日夜和18日晨,从天津出动的敌军800余人,先后侵占四区东、西堤头和潘庄,并建立了临时据点。2月2日,板桥村敌据点被我军拔除。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侵占宁河城和潘庄的敌人,于3月19日和20日,被逼先后撤退到芦台和天津。
  在敌军侵占宁、潘等中心地区期间,宁河解放区的南、东、西三面,处在敌人紧密的包围之中,时常遭到芦台、寨上、新河、天津、杨村、丰润等地敌人的袭扰、抢劫;且更受到侵驻内地宁河城、板桥村和潘庄镇的敌军的清剿、扫荡,他们到处抢掠粮食、财物和捕人,有的区、村干部和群众被杀害。以1月18日侵占潘庄的敌人为例,他们当天就包围了四区东、西塘坨和三区孙庄子、纪庄子、杨庄子等村;19日再次包围东、西塘坨及俵表口村;20日包围三区躲军洵和纪庄村;21日清剿三区黄庄镇。19日芦台敌人300余人,往西侵袭一区马从庄、三区小海北、四区桐城等村,配合潘庄敌人的清剿。寨上镇之敌同时配合扫荡骚扰五区各村。芦台、板桥之敌配合丰润沿铁路之敌,袭扰我七、八区。敌人还经常沿潘芦公路向附近村庄反复扫荡。在此期间,区村干部常常在野外露宿,许多村群众天天跑敌情,形势异常严峻。
  面临严酷的武装斗争形势。处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的全县军民,对敌斗争的意志坚强,情绪激昂,士气旺盛,不时给敌以痛击。1947年1月21日(丙戍年除夕),驻潘庄之敌出动到当时我三区区公所驻地黄庄(今属宝坻县)讨伐,被三区小队和民兵在村口埋下的地雷,当场炸死敌工兵连长1名、工兵2名(翌日死亡)。除夕之夜,敌军在黄庄强奸妇女47人,连40多岁的妇女也未放过,一名14岁的少女被5人轮奸;还杀害了几名群众。当此除夕之日,在南距芦台20公里及潘芦公路七、八公里,东距宁河城据点15公里,西距潘庄据点20公里,西北距黄庄15公里左右的中心地带的前、后大安村和高景庄,县支队共3个连在这几个村休憩过年。虽然处在敌军包围、敌众我寡悬殊的环境中,广大指战员依然兴致勃勃地和群众一起欢度春节。在除夕之夜,军民化妆,敲着锣鼓,吹着唢呐,在几个村成群结队的扭着秧歌。由于部队的参与,倾村群众出来观看,这个除夕之夜较往年更为热闹非凡。面对恶劣环境,人们毫无畏惧的神色,喜形于色的欢度年节,表现了我必胜、蒋必败的信心和乐观情绪。恰在此除夕之夜,占据宁河城的敌军,竟出动到城西北方向10余公里的大月河村讨伐抢掠。在22日凌晨(即刚进入丁亥年春节),部队侦察员向县支队领导报告了敌情,并说明敌人正在向据点返回。支队长武宏立即命令部队集合追击。当部队急速赶到5公里左右的杨富庄西南,与返宁河城的敌人遭遇,遂即追截,猛烈交火。这一突然打击,敌人慌乱溃逃。后在一挺重机枪的支援掩护下,敌军才侥幸逃回据点,敌人死14名,伤10余名。敌军在惊慌之余,竟把从大月河村抢劫老百姓过年的肉、鸡等食品丢撒遍地,被打死的敌人身上还装有抢来的供品,以及豆腐干、柿子等食品,其狼狈相由此可见一斑。县支队除一名班长在追击中被重机枪击中牺牲外,再无一人伤亡。当天下午,军民在李成庄举行了肃穆隆重的追悼大会,掩埋了烈士灵柩,县支队遂向西转移了。
  金钟河火烧敌船
  杨秉亨
  (一)
  1947年3月19日和20日,国民党军被逼从宁河城和潘庄镇撤退,中心地区已无敌军据点。这种利于我的形势变化,使流动的县政治处(县委会的公开称谓)、县政府、武委会及县农会、妇联会等机关、单位,于本月下旬在江洼口村固定下来。4月下旬,我调到政治处任文书,接替将要调离本县的俊芳同志,担负县委会的刻写、文印和机要收发工作。5月8日早晨,县支队派人送来金钟河战况,县委遂决定立即刻印成捷报下发。俊芳和我立刻动手刻印,大意是:5月7日夜,县支队在金钟河战斗中,全歼蒋记县长王绍鹏率领的保安大队百余人。敌人抢掠的十余对大船的芦苇,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起火燃烧。计击毙王绍鹏(注1)以下40余人,生俘县军事科长仇小川以下103人;缴获轻机抢10挺(注2),小炮(即掷弹筒)1门,长短枪90支。我军无一伤亡。
  刻印完分发后,立即交机要交通班急送各区,要求在各村张贴。这个胜利喜讯迅即传遍全县,家喻户晓,群众无不欢欣鼓舞。接着有人按着战斗情节编出快板,到处歌颂宣传,人们称之为“火烧战船”。此次战斗震慑了芦台的敌人,如敌士兵间发誓时常这样说:“我要如何如何,出门就遇见大武宏”(武宏是县支队长,此句含意是被打死)。可见影响之大。
  那么,这次战斗的具体过程如何?这得从王绍鹏谈起,来介绍此次战斗前前后后的情形。
  (二)
  解放战争时期的宁河县,是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之一,北宁铁路横贯南部,当时宁河管辖的沿线重镇军粮城、塘沽、新河、北塘、汉沽、芦台皆为蒋美军占领控制。这里有港口、盐场、化工厂和美军弹药库重要设施,而大部农村为解放区。在国民党军全面进攻冀东解放区不久的1946年12月,国民党政府特派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的外甥、原蒋军团长王绍鹏任其宁河县长兼保安大队长(驻芦台),妄图消灭县革命武装。王绍鹏骄横而狂妄地叫嚣:“有我王绍鹏,就没有武宏;有武宏,就没有我王绍鹏!”他们时而到解放区骚扰抢掠,并配合蒋正规军一度占领过宁河镇、板桥村、潘庄镇和其他一些村庄。1947年4月,在县支队炸毁新河美军弹药库后,王绍鹏受到其美国主子的严厉斥责,他就亲率蒋军92军21师452团3营两个连及由汉奸田逆德寅所部伪警备队改编的保安队共700余人,向我五区宁东沽、北淮淀、大、小八亩坨、任凤庄一带村庄蚕食扫荡,到处抢掠、烧杀,进行疯狂报复。纵令壮丁队在南涧沽、北涧沽一带,图谋建立保甲情报,勒索粮款,压迫人民。
  在美军驱策下,率队屡犯南部一带的王绍鹏,于5月7日,又率保安大队三个中队150多人,携带所有轻机枪,窜到七里海南地区,抢掠北淮淀农民割好的苇捆,装在十余对大船上,企图运往天津出售,购买军火。当船只从叉河进入金钟河,首船到达赤碱滩村(今赤土村)渡口以东,尾船低裤裆河以西地带时,正值河水落潮,上行天津逆水难行,遂下锚在船上宿营,待潮水上涨时再顺潮流而上。对于敌人抢苇后的行踪,当时我方尚未探知其去向。
  (三)
  金钟河以南属六区,均处于敌占区和接敌区。东部除贯儿庄长期驻扎敌军外,敌人又在靠河岸的胡张庄建了据点。这个区东南接塘沽、军粮城、西临天津市。胡张庄据点距天津市区和塘沽均约20公里,距军粮城仅10余公里。位于金钟河南岸的胡张庄,原是区干部活动的隐蔽落脚村之一。这个据点驻军数十人,配有2挺轻机枪,威胁着区干部的安全和工作的开展。县支队决心拔掉它,既利于我开展工作,又可以震慑下天津和宁河县的敌人。遂于5月7日夜间,县支队悄悄从于家堡渡口过金钟河,沿右岸堤下向东(下游)隐蔽急进,开始未发现河中停留的大船是敌船。当部队的先头行至敌尾船,后续部队已达敌首船时,月光下方发觉河里乃是敌人的苇船。此时一名敌哨兵也发觉了我们,却弄不清是何部队,遂发出口令。我战士当即打了一枪,部队指战员马上就地卧倒在堤坡内。支队长武宏刚毅果断地下达了攻击令。冲锋号响了,战士们居高临下向船上投出手榴弹,猛烈的爆炸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敌人,他们晕头转向,手足无措藏在船舱内盲目射击。我军就用步枪和手榴弹的密集火力轰击。刹那间各船的芦苇起火,照得一片通红,宛如一条火龙。混乱一团而绝望的敌人已经走投无路,只得喊出交枪投降的哀鸣,并将步枪和轻机枪送上岸来。支队指战员奋勇跳到船上,用枪逼住妄图抵抗和逃跑的敌人,并要俘虏上岸。此时王绍鹏跳下水去,手攀船沿扒苇捆,被一战士发现,打了他一枪,他中弹后就未见踪影,扒下的那个苇捆就随流而下了,故确认击毙。此战除跳水逃走13人外,全部被歼(注3)。只用很短时间,即结束了战斗,支队胜利地返回内地。
  (四)
  5月9日,县政治处的同志一行6人(包括我在内),从江洼口村出发,徒步去任千户村。途中,大家兴致勃勃地边走边论议昨天的捷报。约在九点钟左右,忽而听到西南方向隐隐约约的机枪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县大队(对县支队的通常称谓)在试射新缴获的机枪。到任千户村后的下午,忽见从西边跑来许多躲敌情的群众,说是国民党军队过来了,但他们尚未见到敌踪。因此,我们几人疑惑未动,只派出2人在村头向西瞭望着。大约到三、四点钟,瞭望者来一人报知从大于庄过来的部队可能是敌军。我们6人都跑至村边一望,在相距500多米行进的确是敌军,头戴钢盔,枪筒上着刺刀,正朝任千户村行进着。于是我们急速隐靠到墙边,迅速跑进村里,又转往北向村外跑去。大约跑出500米左右,敌人从房上朝我们开枪射击。我们在枪弹打得周围冒着尘土的“噗!噗!”声中飞跑着,突出了射程以外,才缓了口气,见敌人未追赶,遂又缓缓地跑了几百米,在一个坟墓中隐蔽下来观察。敌人没有停留,就向东开去了。事后得知,这是从天津追觅县支队的敌92军56师的一部。
  原来,金钟河战斗后的天明,即8日上午,蒋军第62师151旅一个营及92军56师一部共约千余人,分别从芦台和天津出动进入宁河内地,妄图追击我县支队进行报复。从天津出动的敌人,直接朝县支队休憩的西塘坨村追来。为避开敌众之锋芒,县支队立即撤离西塘坨,经俵表口村向北转移到后方。敌人追至俵表口村住宿。9日,继续向东追踪,沿桐城、马从庄、大于庄、任千户、廉庄子再折向北,于下午6点左右到达宁河镇,终归扑空。10日,这部分敌人又途经潘庄返回天津。县支队巧妙地甩掉敌军的追击,说明敌人胆战心惊,不敢追进我后方的。
  这次战斗,严重地打击了宁河敌人的疯狂气焰,歼灭了其地方主力,使敌人再不敢轻举妄动深入内地,从而振奋了全县人民的斗志。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遏制宁河敌人骚扰解放区的一个转折点。
  [注1]当时确认王绍鹏被击毙。平津解放后,有人谈及,王被打伤屁股,潜伏着抱住苇捆顺流而下,流到千余米处,上岸偷偷溜走。从此,未敢再回芦台露面。此事当时未曾调查,仍以击毙载入本文中。
  [注2]此次缴获系当时查点数。敌人扔到河里的武器未予计算。战后,我六区小队曾在战地河中打捞出轻机枪两挺。
  [注3]战果已在第一部分中谈到,这里不再重复。
  夜袭美军弹药库的前前后后
  杨秉亨
  《宁河文史资料》第2辑,刊载了当年宁河县支队长武宏同志的回忆文章《夜袭美军弹药库》。读后感到有进一步叙述此次战斗的前前后后之必要,以使今人和后人了解这次战斗的意义,揭露当年美帝国主义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真面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此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就打算剥夺人民已经取得的权利。美帝国主义妄图取代日本,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故此支持蒋介石集团的反共方针。1945年9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声称:要为蒋介石提供39个师的武器装备以及大批军用物资。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疯狂抢占抗战胜利果实,极力准备发动内战。
  在抗日战争后期,当时宁河县的一些大村镇及北宁铁路两侧,都为日伪统治着,而大部分农村却是我党领导下的冀东抗日游击区。日本宣布投降后的十天之中,全境除沿北宁路一线的军粮城、新河、塘沽、北塘、茶淀、汉沽、芦台等车站村镇及其附近的一些村庄外,大都为我军队所收复。由于蒋介石命令日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准向我军队投降,阻碍了我对上述村镇的接收。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跑到大后方,不能很快赶到平津和冀东抢夺胜利果实,所以美国就派遣军队从海上赶来为国民党军抢先占领华北战略要地。1945年9月30日下午,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18000人,在当时属于宁河县境的塘沽登陆,随即派出先头部队1200人乘火车开抵天津市内,同时也派进芦台数十人。10月1日抵津美军达3000人,2日美军陆续侵入北平和唐山,随之有1410名美军侵占秦皇岛,为大批海运国民党军进攻山海关和抢占冀东、东北作准备。10月11日,美海军陆战队第三师18000人,又在秦皇岛登陆,接着美军用军舰水运和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京、津、唐,并攻占我冀东解放区乐亭、海阳镇和山海关。在北宁线上,每三里修筑一座碉堡,封锁交通,并作为向解放区蚕食进攻的据点。
  美军为了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于1946年1月,在新河车站(今塘沽车站)以西4华里处,圈占民田建成新河飞机场。该机场东临塘沽港15华里,经常有飞机联络。场内筑有规模庞大的两大军火输给库,由美海军陆战队加强第一师中将司令何华德负责管理。从美国运来了大批美式武器、弹药、装备,贮存于该弹药库。据美国驻华记者透露,库内军火可供6个师的军队打8个月之用。建立弹药库的目的,一是供应美国来华的两栖部队之用;一是供应蒋军打内战的军火。由天津等地调住冀东或东北进攻解放区的兵车,到这里都要停留补充军备。1947年初,蒋军整编第62师第151旅第452团,由天津调到唐山进攻解放区,就是在这里补充了全副装备。截止4月4日,在唐山集结、打算调往东北参加内战的另4个团国民党军队,也从这里补充了军火。飞机场及庞大军火库均由美军严密守卫,场外筑有强固工事及电网,还有美军陆战队的装甲车和坦克不断巡逻。美军曾经非法侵入解放区骚扰,在附近常常抓人运军火,在塘沽港横行霸道,群众非常愤恨。
  为了打击助蒋内战的美国佬,我党领导下的宁河县支队,于1947年初,曾经派出小分队对该弹药库进行过袭击,作过火力侦察。后来,又派出侦察班长毕洪志,在群众的配合下,对美军兵力和弹药库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侦查和了解。抗战时曾在这一带活动过的县支队长武宏(中共县委委员),对这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但他还是和部分同志化装前往新河机场附近,察看地形地物和敌人新增加的工事及障碍物,然后拟定出作战方案,明确了主要突破口。
  通向美军弹药库的道路,只有一条由新河镇通往飞机场的窄公路。塘沽驻有美军装甲车队和国民党军队,新河驻有国民党宁河县警察四分局数十人。于是,县支队决定由二连担负攻打新河警察局,破坏供电线路,阻击塘沽敌人增援的任务。根据了解到的弹药库四周有水深约两米的护墙河与铁丝网,每百米建有炮楼和暗堡,守备严密的情况,决定由三连从东面佯攻,一连从北面主攻。待二连在新河镇打响后,一、三连即发起对弹药库守敌的攻击。强调在执行部署时要灵活,如果弹药库守敌发觉我军的行动,并开枪射击时,一、三连不必等待二连打响就展开攻击。即使二连打不下警察局,也可起到阻击增援之敌的作用。
  参加这次战斗的,除县支队三个连300多人以外,还有三个区小队100多人,民兵300多人,共计军民不足800人。区小队的任务,主要是担任警戒和负责抬担架;民兵是准备搬运弹药。县支队的指战员大部、区小队民兵几乎全部都是本县人,情况熟,打美国佬的劲头足,听到要打敌人的军火库更是高兴。因为当时国民党军在美军支持下,疯狂进攻解放区,时而侵占某些村庄,所以战斗频繁。而我军弹药缺乏,一支步枪仅有十来发子弹,一挺机枪也只有百八十发子弹。那时,我县支队所需枪支弹药,主要靠从敌人手中缴获和夺取来补充。这次听说要打弹药库,都高兴地说,美国佬当了我们的运输队,打开弹药库,我们子弹、炸药多了,打敌人的劲头更大,胜利更有保障了。
  4月3日夜幕降临,县支队、区小队和民兵,从县中心地区驻地出发,带着干粮,轻装往南疾进。在长距离奔袭新河机场的途中,须过许多小河沟,为了不因天冷水寒涉水而影响战士体力,干部战士开动脑筋,自制了一些折叠式带绳子的架收方便的小桥板,遇到河沟就架上桥板越过,不必下水。到4日清晨天未亮时,到达距新河飞机场以北二、三十里的黑猪河北部,在河旁扁担岗外的壕沟里隐蔽起来,严密封锁了消息,避免了敌人察觉。天黑以后,部队按预先部署分别向目的地运动,在深夜11点多钟,二连迅速包围了新河警察局,敌人有的已睡下,有的还在打麻将牌,被我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予以歼灭;并迅速切断了高压输电线路,破坏了敌人的照明设备和电网通电。当弹药库的美国守军听到新河镇方面的枪声,加之机场电灯已灭,就胡乱打枪,我部队立即发起攻击。一、三连同时对机场从东、北两个方面展开进攻,冲过敌人的防护壕沟,剪断铁丝网,猛打猛冲,很快打掉了几个炮楼,向纵深发展。美、蒋军组织反扑,被我军击退;又组织第二次反冲锋,企图顽抗,以待增援。我县支队的正面部队与敌激战,一连的一个班进到敌之左侧,两面夹攻,击溃了敌人。同时,我军三连遭敌阻击后也在勇猛冲杀,和一连的同志迅速把敌人压向西南角落,集中火力,把美、蒋军打得死的死、逃的逃,乱成一片。此时我军按照预定计划,打开火药库,民兵搬起铁皮弹药箱就走。由于没有任何车辆,只靠人搬运,几百人只能搬走极少的一部分。后边的战士一面掩护大家撤离,一面向火药库房泼汽油点火,边点边撤。接着就听到噼噼啪啪、轰轰隆隆地弹药爆炸声,很快爆炸声震天动地,火光冲天。同志们讥讽地说,美军弹药库上天了,咱们让它跳舞呢!爆炸的巨响,震破了附近居民家中的窗户纸和玻璃,一直爆炸到第二天。5日零时40分左右,美军从塘沽开出装甲车和坦克十数辆赶来攻击,而我们的部队、民兵已扛着弹药箱胜利返回了。
  这次战斗,我军共毙伤美、蒋军警60余人(其中美军死5人,伤16人),缴获机枪2挺,卡宾枪和步枪40余支,搬回炸药20多箱,子弹10万多发。而我军也伤亡六、七人,特别是二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的牺牲,使人们心情沉痛。这一仗的主要目的是摧毁美军弹药库,严厉打击美军助蒋内战的气焰,以显示我军的威力。5日,县委迅即把这次胜利印出捷报,发至全县各区村。群众无比高兴地说:县大队(支队也称大队),不简单,袭击美军弹药库,蒋军靠山败得惨;火药库,上了天,反动派们快完蛋,冀东人民快解放。新华社通过电讯及时作了报道,各解放区报纸作了刊载,鼓舞了解放区人民的斗志。
  这次火烧美军弹药库,也影响到平津国民党统治区,波及到美国政界和报界。1947年4月6日,天津《大公报》报道这次战斗说:“共军武宏部队约数百人,携迫击炮4门,于4日晚11时许,突向新河西南二道桥之美陆战队弹药库袭击,该军火库当即起火燃烧。”还说:“该地美军弹药库,前曾一度被袭。此次共军又集中数百人往袭,其目的仍在抢夺武器。”“军火库距新河车站不过四华里,被袭时,全塘电流中断。”7日该报再次报道“新河美军被袭经过”称:“据本市(按:指天津市)美海军陆战队加强第一师新闻处6日发表公报称:5日晨约300名共军(早期报道为450人),对离塘沽5里之新河第一师火药输给库,作有计划袭击。……美军死5人,伤16人。”又说:“一小部分军火被掳去,两大火药库爆炸,炸声震动距30哩(笔者按:合96华里)的天津市。”其实,百余里以外都能望见通红的火光。
  在美国,《纽约时报》、《前锋论坛报》以及纽约所有的晨报和午报,均以首页登载美军新河火药库被我军袭击的消息。当时的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华盛顿对报界谓:国务院对中共袭击美海军陆战队事尚未采取外交步骤。又称“海军陆战队将自行采取步骤。”这表明,美国政府也觉得没有理由对我之打击采取外交步骤。那么,美海军陆战队又是怎样“自行采取步骤”的呢?据驻天津美国新闻处讯:“美陆战队第一师司令何华德将军宣布:塘沽新河之美军火库已于4月21日移交中国国民政府(笔者按:即国民党政府)。此举与其谓之为移交,不若谓之为美方将该军火库放弃。由于共军对该军火库之预谋而主动之攻击,美方被迫惟有出于将该项军火移交中国政府(笔者按:应为“中国国民党政府”)之一途。”“何氏并谓4月5日共军袭击该库时,美军舍弃该库之决议,则已达最后阶段。”“此次移交全系应急措施,不受任何中美协定之约束。”当时一般人士认为,美军此举显为人民解放军炸毁新河军火库,已经完全揭露了美军助蒋内战之真相,将其帮凶的狰狞面目暴露无遗之所致。而“放弃”却是因为两大军火库已成一堆废墟;“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又有什么可接收的呢?直到冀东全境解放,平津战役开始,国民党政府始终没有人去过问。
  南淮淀村解放战争时期
  历史的回忆
  郑怀仁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要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并且拼凑反动力量,把过去跟着日军惨害人民的汉奸、土豪劣绅收编起来,屠杀共产党员、屠杀革命人民。汉奸、土豪劣绅得意忘形。农村的小汉奸、土豪劣绅也张牙舞爪,继续作恶。广大群众决心起来斗争,打击蒋介石的反动势力。宁河县南淮淀党支部,紧跟革命形势,在区委的领导下,县里继光同志协助下,首先清算了汉奸地头蛇伪大乡长李世民、副乡长李绍芳,清算了高利贷的盘剥者、恶霸地主李在余对他们进行批斗,用他们房子的木料赔偿给北淮淀村的穷苦人民。清算了汉奸九宫道头子方德忠,他住在任风庄村东,自立地主庄园,设有风火墙、火炮,非常反动,曾跟着日本鬼子烧我们村庄。所以我们拆了他的风火墙及有关的房屋,没收了他的火炮,用他的牲畜车辆等物资赔偿我们的部分损失并把他的兄弟、侄儿押来进行批判教育。清算了辛庄子九宫道头子付某和南胡庄九宫道头子胡柏生。因为他们都曾跟日本鬼子烧过我们的村庄,以他们的一些物资赔偿我们部分经济损失。清算了小八亩坨的刘绍堂、刘绍余他们是伪三区著名的劣坤,民愤很大对他们进行批斗。用他们的房子木料作抵压赔偿我们的部分损失。此外,我们还把伪大乡的伪警长丁四、有民愤的警察郑恩千揪出批斗,游街示众。
  通过清算复仇运动,狠狠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灭了汉奸走狗、土豪劣绅的威风,大长了人民群众的志气。
  一九四六年,也就是在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后的一个月,国民党的县长王绍朋带领军队,来到我们村讨伐,把群众的箱箱、柜柜、小木匣、小瓷瓶、小铁盒,甚至妇女的身体都搜遍。一个月的时间,把南北淮淀的苇子几乎抢光,群众非常愤恨。在共产党领导下,青壮年纷纷参加八路军。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七年,据不完全统计南淮淀村就有十七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参加八路军。其中有:李玉惠、李连桂、李绍甫、李绍堂、李德荣、李付恩、李振有、冯桂何、任柏荣、李巨恩、李旭春、郑怀义、李承寿、李林然、刘雁字、李荣恩、董步章。村中有志的青壮年除了参军以外,在村中加入民兵组织的越来越多。在抗日战争时,就建立了各方面的关系,互通情报,基本上敌动我知。在敌人到来之前有组织的先把烈军属、村干部家属转移,村南边有大片荒场和苇塘,有很多地洞。村北边有七里海大苇塘,既通车又通船,听到敌人要来,全村人都可上船,躲到七里海,非常安全。敌人要抢我们的粮食,无处去找,想问无人告诉,他们只能打闹一通了事。国民党军队,来抢我们的苇子时,民兵的枪支还在柴堆里,村中群众不顾驻村敌人的严密封锁,夜间拿枪出村交给民兵打敌人。民兵在苇子垛周围和运苇子的道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敌人胆战心惊。每当抢苇子用船运走时,就得重兵压运。伪县长王绍朋率领二百多名伪军,压着几十只运苇船去天津,被我县大队打了埋伏。二百多伪军全部被歼,伪县长王绍朋同时丧命,八路军无一伤亡,人称这次战役是二百比零。它挫败敌人的威风,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一九四六年在区委和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开展合理负担、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在合理负担方面,实行累进政策,进一步减轻贫下中农的负担。在减租减息方面,对贫下中农借地主的高利贷,通过农会决定免于归还,原契约作废,对过去土地、房屋的典当契也宣布无效,长工的工资,原价不算,都要重新议定。把议定的工价折成粮食,防止物价飞涨,工人吃亏。除了普遍的增加工资以外,给工人加一身新衣裳和新鞋、新帽、新毛巾,还要给工人一支新钢笔,以便工人学文化。在合理负担减租减息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献田。动员地主、富农献出一部分多余的土地。有些地主富农想把大量的次地献给贫下中农,应付献田运动,由农会代表贫下中农坚决反对,所献的次地一律退回,重新献出适当的土地。
  一九四七年夏季就进行土地改革。区委派来马国浮、马泽民等土改工作队,在工作队和党支部领导下,发动群众,把全村和阶级成份划分清楚,进而组织召开各阶层的会议,工作队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扎根串联,培养骨干。分别在赤农、雇农、贫农、下中农、上中农的会议上,宣讲土改政策,发动群众。党的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击地主。要求群众自己起来解放自己。广大群众反复的忆了阶级剥削压迫苦,找出了阶级产生的根源。认识到,实行土地改革,消灭阶级,以便使人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对地主富农的土地财产全部没收。为了打击封建势力,带动邻村的群众,对剥削我们的外村地主,也进行了斗争。如北淮淀村的群众发动不起来。不敢斗争,区里就动员我们去斗争,因此,我们斗争了北淮淀村的地主李在民、李在余,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和房屋,有力地打击了地主的嚣张气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以后在北淮淀群众觉悟提高的情况下,把没收地主的土地和房屋,转让给他们本村的群众。天津吉顺号新河镇老许家的一千多顷荒地和渔港,历来大部分由我们村的贫苦农民给他家收打柴草和治渔,剥削我们甚重,而他们当地的群众,又不能对他进行斗争。我们就赶走了他的经理,没收了他的荒地和养渔港。到一九四八年天津即将解放时,我们就把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养渔港转让给新河镇和金钟河南的李场子、王场子等十三个村的贫下中农。只留下李姓滩一个约有三十顷的小渔港,归我们和冯台子村群众所有。这是人民政府几经调解最后决定的。
  一九四七年冬季土地改革结束以后,在区委和村中的贫农团领导下,开展了《土地法大纲》运动,查三代,所以有些主要干部成了运动的“拌脚石”被撤掉,人称“搬石头”。停止了党内的政治活动,由新建的贫农团发动群众,又斗争一些富裕户,没收了一些财物,错斗了中农。以后根据党的政策纠了编,团结了中农。这个时候,国民党反动派早已撕毁了《停战协定》,更加赤裸裸地进攻解放区。又来我村讨伐,来到村庄以后奸淫抢掠,把“大纲”运动中没收的三十多匹大牲畜,十几辆大车,其它物资,以及从兴隆店斗争来的八车稻谷全部抢走。还捕走我村的妇女主任董太英和村干部李金堂。这是土改以后反动派及其走狗对人民群众的疯狂报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不畏强暴,不畏艰险,千方百计地打击敌人,配合县大队去炸新河村北的弹药库。驻扎在天津的国民党军企图增援,开来装甲车,都被我们炸翻,打死敌人很多,烧了他的弹药库。民兵们配合军分区二股的同志,埋伏在海大道旁的坟地里,劫下由天津去北塘敌人的汽车,俘虏了驻北塘的伪军头子的副官和他的老婆,押到我村,动员他们去说服驻军头子向解放军投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配合县大队,越过铁路和铁桥,打下北塘,消灭很多顽军,缴获了大量武器。这种单刀直入刺到敌人心脏的打法,吓得敌人胆战心惊,感到住在哪里也不安全。我们配合县大队,搞铁路翻身,茶淀至宁车沽一里长的铁轨被我们翻到路沟里,路基也被我们破坏,敌人很久末能修复。他们的公路也被我们破坏,长时间不能通车。民兵骨干们配合县、区跟敌人进行持久战,他们站岗、放哨、送信、送情报、埋地雷、破交通、抬担架、搞运输等等已形成人民解放战争的铜墙铁壁。一九四八年,为了配合我军大反攻,准备东北大军进关,还挖了很多防空洞。
  我们还积极地协助城市工作。我们村从抗日时期就是模范村,是革命的根据地又是接近敌占区的边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敌人不甘心失败,极力地向解放区进攻,对我们进行残酷的摧残。解放军大力防守解放区。冀东军分区二股常驻我村。县委城工部长继光同志常驻我村与天津、塘沽、汉沽、茶淀等蒋管区的同志们保持密切联系,互相协作打击敌人。我和李无计的家都是城市工作的联络站,我们俩分别在继光同志直接领导下,协助城市工作,接转城乡来往的关系,传递情报等。李无计的儿子李子文原在地方工作,因为伪乡团长刘恩相耍两面派,被我城工干部误把他女儿打死。所以继光派他去做刘恩相的的工作。李子文又被派到蒋管区汉沽化学厂作地下工作。我兄弟郑怀义在宁车沽火车站作地下工作,一九四七年跟城工部长刘策在造甲城村搞土改,当年秋季派到蒋管区天津同我叔父郑桂华(革命的关系人)做地下工作。由于县里城工干事刘鸣岐叛变投敌,从汉沽化学厂把李子文捕去,同时也把我弟弟、叔父和叔弟捕去,还有宁车沽的革命关系人也同时被捕。在北京和平解放之际,我弟弟和我叔父虽被救出,但因受刑过重,来到家以后几天,爷俩全都牺牲。
  我们解放区的粮食、棉花、油料、耕牛等实行封锁,不准进入敌占区供给敌人。敌占区的消费品、必需品,都不准进入解放区。我们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边战斗边生产。在土地改革以后,村中的大片荒地集体经营,此外,光分到户的就是每人十二亩,其中耕地二亩八分。自己的地种得非常好,粮食收的多,柴草、鱼、苇能卖很多钱,人民生活得很好,有些户还有些富裕,有的买了牲口,买了大车,还有的盖上新房。原有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九十六名光棍汉,多数都娶了媳妇。有些外逃户,待别是在敌占区的都返回了故乡,还有的干部和群众一起种地,出现了生产互助的局面。
  由于贫下中农翻身得解放,边战斗边生产,参战支前都有了物资保障。一九四八年为解放天津,我村送到前线的饲草五百多万斤。同时,解放军也支援我们,他们打进杨村,把胜利品中的好几头大牲畜都给了我们,村中为了鼓励生产互助,给了种地的劳动群众,真是军民一家。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打败了国民党八万军队,把蒋家王朝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人民胜利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南淮淀人从此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以豪迈的心情踏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走向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记载了宁河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资料,包含了艰难岁月、先烈足迹、革命回忆、史海钩沉、民俗风物、古镇谈古、工商邮政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瑞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