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投笔从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821
颗粒名称: 莘莘学子投笔从戎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75-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驻芦台镇后,对当地学校和学生生活带来的改变。原先男女学生分开上课、交流有限,解放军的到来使得学校变得开放,男女同学可以在同一教室上课和演出节目。
关键词: 宁河县 抗战时期 投笔从戎

内容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芦台镇迎来了新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座千年古镇。
  在这座小镇的一隅有一座河北省立宁河中学校,即现在的芦台一中。那时,我正在这新中学就读高中。很多同学还来自冀东一带的昌黎、滦县、唐山、遵化、蓟县,年轻学生们那时候读书也真够苦的。实冬腊月,教室里点不起炉火,冷冰冰的。学生们端着一盏小煤油灯去上晚自习。很多人手脚生了冻疮、淌血、流脓。棒子面窝头,高梁米饭加咸菜就算是上等伙食。
  解放了,芦台的人们露出了笑容,校园里的学生们更是兴高采烈。解放军进驻芦台,也使学校在几天时间发生了大变化。原来,挂在礼堂两边的木牌子上分别写着“男生部”“女生部”。男女学生不仅上课要分开,就连平时见了面也不讲话。有时,趁假日之机男同学好奇地走进女同学的教室,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而女同学每逢上体育课路经男同学教室时,总要扭过头去看看男同学都在干什么。其实,男女生之间不是不想来往,学校也并未做过诸如此类的规定,而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牢牢地束缚着。解放军的到来,学校里象换了个天地,同学们真有了解放的样子。男女同学不但可以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还可以同台演出节目。
  这一天,我们从邻近的李公祠小学(现芦台二小)搬来长条桌子,在礼堂搭起了戏台,说是要跟解放军联欢。为此,同学们准备了好几天,打算在解放军跟前显示显示艺术才能。可万万没想到,解放军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姑嫂劳军》、《三担水》、《兄妹开荒》等秧歌剧竟使我们耳目一新,我们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的节目。学生家长,镇上的居民也从街里赶来看演出,礼堂里坐着的,望着的,人挨人,人挤人,全是人哪!一阵阵掌声、喝彩声震撼着校园,回荡在蓟运河两岸。台上台下感情交融在一起,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气氛使得礼堂正中悬挂着的那块金匾上的“我们的家庭”五个大字格外令人注目。因为只有在那时候芦台人民才有了最新最深的感受。而我更是一连几天心情难以平静。
  终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午,也就是芦台解放的第十天,当下课的钟声敲响,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的时候,我“咣”地一声推开教室的门,一口气朝学校的后头奔去,闯进了驻校解放军同志的宿舍,开门见山地喊出:“我要参军”!
  “你要当兵?”赶情这位解放军同志,正是前几天给学校做《关于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的,我还记得那报告相当精彩。当他问过我是高三班的学生,家住芦台北街庆丰胡同西边之后,又关切地说:“我看你还是继续读书吧!”说着,他又把自己身上披着的军棉大衣脱下轻轻地披在我的身上。
  我又感动,又着急,心想,见过这么多的军队,都是逼着人去当兵,哪有一个是替老百姓着想的?可解放军要是不接收我又该如何是好?我恳求说:“解放军同志,我下定了决心,非当解放军不可,请你收下我吧!”
  解放军同志笑了。他赞叹地说:“你们‘宁中’的同学,可都有着那么股子‘拧劲’呀!不过当兵随时都要准备流血牺牲的”。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登记簿放在我跟前:“那好吧,你就在这上面签个字吧!”打开登记簿一看,不由得使我一楞。原来报名参军的已经有十几个同学了。他们都是初中班的,其中还有女同学,他们年纪还都很小呢!我两眼盯着这十几个名字,心里说:“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当兵随时随地都有流血牺牲的危险吗?这些小同学投笔从戎的革命行动,更激励着我果断地大笔一挥,在那报名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注明“自愿”二字。
  不久,我们家接到了一份《革命军人家属通知书》,上边写着:×××同志,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自愿参加我东北解放军,现在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宣传队为人民服务,特此证明。
  自从我们报名参军后,集中在学校里由解放军组织我们学生学习,我们初步弄懂了,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仅有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竟然能够战胜有美式装备,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军队!这就是人心所向啊!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一切,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凌晨。
  校园里传来集合的哨音,告别的时刻到了。我们十几个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簇拥下,跟着解放军同志,迈出那进出过多少次的校门,来到芦台火车站。当时,天津、北京、塘沽尚未解放,平津战役尚在决战之中,无论从东北方向开来的军车,还是从天津方向开来的伤员车都停留在芦台站内。我们这十几个投笔从戎的学生就是在这充满浓烈火药味的日子里;背负着家乡人民的期望和母校师生的嘱托。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离开养育我们的千年古镇芦台,奔向那硝烟弥漫的平津战役之中。
  我们一同离开校门的校友一共有十九名。他们是:梁大同、周静、张约翰、宋联瑜、王跃堂、王泰、徐建中、丁一三、孙萍、于文、单宝玉、李大为、董振芳、董柏、薛春檀、冯相奎……这些从芦台一中母校从戎的男女同学们如今有的已不在人世。但是可以自豪地说,大家无愧于故乡,无愧于母校。女同学周静一到宣传队就首次扮演了《血泪仇》剧中的小孙女,由于她全身心投入的演出,感动得战士们带着满脸泪水跳上舞台往她身边递送食品,还有的战士往她口袋里塞钱物。她年纪小,个子不高,身子骨也不壮实。自从塘沽出发行军以后,脚底板上打了很多血泡,感染化脓,一直肿到腿上,硬是咬着牙参加了黄河岸边日行百余里的强行军。她扎着红绸,举着红花,踩着两脚血泡成为一四七师急行军路上最活跃的宣传鼓动员。我们的校友丁一三同我们一起深入到战斗在广西的部队,进行宣传演出,采访指战员们,创作出很多反映部队斗争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故事影片《英雄虎胆》文学脚本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投笔从戎的校友们尽管转战祖国南北,却每时每刻都在怀念故乡。甚至到了那堪称山水甲桂林的阳朔城,同学们还感到不如家乡的风光美。在结束本文的时候,我记起了同学们在阳朔如画的山水中凑成的一首诗,作为从戎的学子们对家乡的怀念。
  “蓟运河畔杨柳垂,芦花流水蟹儿肥。斜阳金浪鲤鱼跃,浴在水中不知归。”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记载了宁河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有关历史资料,包含了艰难岁月、先烈足迹、革命回忆、史海钩沉、民俗风物、古镇谈古、工商邮政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士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