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间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79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间传说
分类号: I276.3
页数: 8
页码: 763-768
摘要: 本章内容讲述了明朝燕王朱棣在冀东平原巡视时,由刘伯温陪伴。在东丰台,刘伯温告诉朱棣这里是凤地,将来会出真龙天子。为了压住凤,他们决定修建一座永久性的镇物——天尊阁。在修建过程中,一位神秘的老人出现,他精通此道,给工匠们留下了蝈蝈笼子。这个笼子的式样和天尊阁的檐子不同,领工师傅恍然大悟,原来老人就是鲁班大师。在笼子底层中间还隐现一个“鲁”字,老者喝汤时说的“短盐”,指的是天尊阁的檐短,这个缺点一直留到现在。
关键词: 宁河县 杂志 民间传说

内容

石匣的传说
  明万历年间。一天,面黄肌瘦、衣衫蓝缕的婆媳二人,来到芦台镇南盐碱地里挖野菜。忽见野菜丛中有一石匣,半卧土中。婆媳二人甚觉奇怪,于是唤来众人,但怎么也打不开。不久有一乞丐来到这里,口念:“想要石匣开,除非了凡来”,说罢不见踪影。日后,县令袁了凡(姓袁,名黄,字了凡)到任,与三班衙役奔石匣而来。众人见袁了凡跪在石匣前连呼三声:“宝匣开,宝匣开,了凡跪拜。”话音刚落,石匣洞开,匣内一卷“天书”飘然飞落到他手。众人惊愕,后人称此“天书”即《劝农书》,秘存种稻之法。后来袁了凡弃官而去,在洛珈山得道成仙,昼夜巡游海上,解救遇难渔民。有诗云:“……袁公崇儒学,宰邑称人贤,若为功过格,平生用力多,孝友不居功,竹坨议其偏……遗石何有用,尚留官道边,好刻功德碑,泉州政绩传。”石匣现存县文化馆院内。
  卧龙桥的传说
  丰台镇北有一座石桥,宽不足一丈五,长不过三丈。因年久失修,破旧寒碜。但它有一个不平凡的名字——卧龙桥。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每到雨水季节,丰台一带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这天乾隆皇帝又接到许多地方因洪水受灾的驰报,又想不出一个妥善办法,因而愁眉不展,于是趴在龙书案上发愁。不知不觉睡着了,而且作了一场梦。醒来急忙呼唤太监宣和坤进殿。礼毕。乾隆说:“孤偶得一梦,梦见离城数百里外有一卧龙兴风作浪,淹没庄稼,冲毁城池。不知这是何故?”和坤深知皇上正为水灾发愁。眼珠一转,忙说道:“万岁不必忧虑,此乃是真龙显圣。臣有一计,万岁可在离城数百里外筑一座‘卧龙桥’,用铜帮铁底修建,身为九孔。召天下能工巧匠,精心筑造,需有皇城之气势,宫殿之雄伟。这样洪水可退,国泰民安。”乾隆大喜。当即拨银数万两,差和坤办理此事。就这样大批官银流入和坤之手。年过一载,和坤给自己建起了一处花园,壮丽非常。里边亭台就有28处,装饰一如皇宫。
  有一天,乾隆皇帝突然想起“卧龙桥”之事。认为今年风调雨顺定然是“卧龙桥”显神威。据和坤说“卧龙桥”筑造得巧夺天工,壮丽无比。皇上一时兴致大发,要亲自去看一看。和坤得知大惊。急拜见皇上,“启禀万岁,这万万使不得。万岁乃真龙天子,俗话说:‘二龙相相争,必有一伤’。万岁要确保身体安康,切莫冒此之险。”乾隆听罢觉得有理,便差和坤为钦差大臣,盛典神桥。
  同年深秋,在和坤的指使下,当地官吏驱使近百民工修建“卧龙桥”。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建成了。据说在完工那天,大小官吏,绅士数百人还诚惶诚恐给这座小石桥净水泼面,披红挂绿,举行了庆祝大典呢!
  天尊阁的传说
  明朝燕王朱棣登基称帝后,由刘伯温陪王伴驾到冀东平原巡视。来到东丰台驻马眺望:北面,莽莽的燕山隐隐可见;东面、西面和正面,都是一片无际的大草原,道道河流象条条银龙,从北向南,扇面似的逶迤奔来,在这里跟冀运河汇集一处,汹涌入海。刘伯温看罢,不禁大吃一惊,连忙奏道:“启禀万岁,此地是块凤地,将来要出真龙天子!”
  朱棣一听,不由得紧张起来。自己刚刚即位,怎能允许再出一个“真龙天子”与自己争夺天下呢?忙问:“爱卿,可有什么办法不让他出世吗?”刘伯温低头想了想说:“那只有在这里修建一座永久的镇物,压住凤!”朱棣说:“好,就依爱卿。你在这里给朕修建一座永久性的镇物,必须修得牢固!”于是,刘伯温就召集天下的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在东丰台修建了这座天尊阁。天尊阁快要竣工时,正值夏季。有一天,工匠们吃完午饭,正围在一起闲谈,这时,一位年近90,身穿白布长衫的老人走来。他右手提着一个编成三层楼阁形式的蝈蝈笼子,对大家双手一揖说:“各位师傅辛苦了。”众人忙起身还礼。老者接着说:“我远道而来口中干渴,想向各位师傅讨碗汤喝,不知方便否?”一位师傅连忙跑到伙房给老人家取来一碗汤:“老人家请用汤吧!”老人一边喝汤,一边用那双有神的眼睛端详着天尊阁。他一会沉思,一会蹙眉,从神情上看,好象一个精通此道的行家。那位端汤的师傅望望天尊阁诚恳地问:“老人家,您看这活怎样?”“这……”老人可能听错了,忙举起剩下的半碗汤连连说道:“这……挺好,就是短盐、短盐、短盐……”“不,我是说这天……”“这天……不早了,我还得赶路哩!”老人说着又对大家说:“众师傅,小老儿今日讨扰大家了”。用手指蝈蝈笼子接着说:“大家如果喜欢这个蝈蝈笼子就送给大家做个纪念吧!”大家正要道谢,只见白光一闪老者踪迹不见。大家非常惊异。一位领工师傅仔细观察老者留下的蝈蝈笼子,发现这笼子的式样和即将竣工的天尊阁只是檐子不同,蝈蝈笼子的檐子是一层大于一层,而天尊阁的檐子确是一层小于一层,而且笼子底层中间还隐现着一个“鲁”字。老师傅恍然大悟,原来老者就是鲁班大师降临。又想起老者喝菜汤时说的“短盐”,原来指的是天尊阁的檐短,他慌忙率领众人对天礼拜,感谢大师指点,可是因为天尊阁即将竣工,无法再改,所以这缺点一直留到现在。
  潘庄的传说
  离天津不到70里的地方,有一个潘庄镇。据说宋朝那个无恶不做的奸相潘仁美就出生在这镇上。潘家在这里专横跋扈,因而把此镇立名潘庄。
  自从潘仁美做了当朝太师以后,总想谋反篡位,在潘庄私建官宅,雕梁画柱,九龙盘绕,金壁辉煌,和王宫金殿一般无二。家中使奴唤婢,妻妾成群。还立了三宅六院七十二偏妃。在镇南修了潘家花园,真水假山亭台楼阁好不壮观。镇子西头修建了专为他造兵器、盔甲的城池,起名叫造甲城。
  潘仁美在朝中陷害忠良,对杨家将恨之入骨。就在杨继业困两郎山,杨七郎回朝搬兵之际,潘老贼绑缚了七郎,吊于百尺高杆用乱箭射死。而后,为了掩人耳目,便命亲信把七郎的头割下,仍进河里,一刹时,河水咆哮翻滚,倒流而下40里。至潘庄拐弯的地方,英雄头颅跃上河滩,河水才平静下来改为顺流。
  百姓们悄悄把七郎的头收起来,埋在大河北岸,修了碑亭,并在七郎坟前修建庙宇,名叫“双龙铁瓦庙”,另又起名为“七郎山”。人们天天来这里焚香祷告,有求必应。尤其是除邪治病,十分灵验。潘仁美被处死的消息传到潘庄后,潘氏家族纷纷逃走,没有逃走的就此更名改姓,因而潘庄至今没有一个姓潘的。
  杨虎子河的传说
  杨虎子河,杨虎子河,
  穷人血泪流成河。
  日本鬼子收大米,
  穷人手捧糠窝窝。
  离杨虎子河不远的俵口村原来有个壮汉,名叫杨景增,身高马大,虎头虎脑,人们送他个绰号叫“杨虎子”。日本鬼子开进宁河县,俵口穷的没法活。于是,他撑着一只破槽子船来到任凤村,在河岸搭起一间破草棚,靠摆渡来往行人挣几个钱。后来他与我们地下党的区小队接上了头。一天傍晚,一股鬼子兵来到河边,打算渡河到任凤一带清剿扫荡。招呼杨虎子过来摆渡。杨虎子理也不理,从容地把槽子向远处芦苇丛中划去。敌人急了,向他开枪。鲜血顺着他的胳膊流下来,染红了河水。但杨虎子全然不顾,一直把槽子划进丛中藏起来。这时驻扎在任凤的区小队听见枪声赶过来,杨虎子及时从另一个地方渡他们过河,全歼了这股鬼子兵。抗日战争胜利后,杨虎子还在这河边摆渡来往行人,时间久了,人们便把这条河称作“杨虎子河”了。
  庄稼人当家作主后,党和人民政府修建了“杨虎子河公路桥”。现在杨虎子老人虽然已经去世,可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就肃然起敬。如今这里又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杨虎子河,杨虎子河,如今是条幸福河。河畔两旁鱼米香,笑声飞出心窝窝。”
  打席税
  东丰台的周围尽是低洼苇塘,许多人家靠编织苇席为生。从明朝开始,官府立下席税,卖一领苇席,要纳很重的赋税,使贫苦的农民越发活不下去。于是,席民们就联合起来,跟官府说理抗税。清朝宣统元年,在一次冲突中,席民死了好几个人,官府万不得已,答应暂时取消席税,但是要席民们立下字据,跟大家说明这是暂时的。
  这个字据怎么立呢?席民们经过仔细商量,就在席市中心天尊阁旁边的药王庙里,树起一座石碑。碑上刻了几个大字,然后就请官府派人验证。官府派人一看,石碑上刻着:“席税这集没有下集有。”感到很满意,就说:“行啊!你们承认席税只是这个集没有,从下集开始有,很好。你们可不准反悔!”席民们说:“我们既然立下了字据,当然要遵守,官府也不能反悔。”“官府爱民如子,怎能反悔呢?谁不遵守这个规定打死勿论!”“好!”席民中领头的喊到:“快把龙头凤尾扁担请出来!”随着一阵鼓乐声,两个小伙子抬过一条扁担,立在石碑旁边。这条扁担,上有龙头,下有凤尾,中间有红绸子裹着。领头的席民当众宣布:“谁不遵守碑上刻的规矩,就用这条扁担打,打死勿论!”
  这以后,席民们赶集卖席,来到市上总是先看石碑。一看:“席税这集没有下集有”,都乐啦:“好今天不交税!”等到下个集,来到市上一看,还是“席税这集没有下集有”,又都乐啦:“好,今天还不交税!”……从此以后,席民们就再也不用交席税了。
  稻谷的传说
  宁河县的稻谷是全国闻名的。传说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个中年挑夫,膀大腰圆,一身力气,为人厚道,依靠为人做些搬搬运运的事糊口,人称“岳大哥”,也有人叫他“岳大个”的。
  一天傍晚,码头靠拢了一只船,船上有个白胡子老头儿带了不少坛坛罐罐的,老头儿正对着他的东西发愁。跑上去几个挑夫要帮忙,老者打量挑夫们半天,对岳大个说:“还是你来帮忙吧。”岳大个二话没说,把坛坛罐罐装到箩筐里,扁担一挑,顺着老者指的地方就走。走哇走哇,老者不吱声,岳大个也不问。天黑了,没有月亮,只听见风在呼呼刮,两边一片黑暗,眼前一条小路忽隐忽现。走了好长时间,老者才说到了。岳大个放下挑子擦汗,忽见路两边长满了沉甸甸的稻谷,谷穗象猫尾巴粗,谷粒胀鼓鼓象豆子那么大。正惊异,只见老者顺手摘下两尾稻穗,递给他,指着周围说:“这地你种吧。这可是块宝地,千万别种丢了。”正说着,头遍鸡叫了,转眼再看老者和挑子都不见了。岳大个子也不害怕,倒地就睡。二遍鸡叫了,他醒了,天也蒙蒙亮了。岳大个子怀疑刚才走累了,打了盹,睡着了做的梦。可手里明明还拿着两个稻穗。再看周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还有什么稻地,只见芦苇丛生,水波连连,连回去的路都没有。岳大个索性拔芦草,围堤埝,把两尾稻谷种下去。到了秋天,这片苇荡子长出一片片沉甸甸的稻谷,用手剥开谷皮,那米红中透白,香味传出好几里地。人们纷纷向岳大哥讨稻种,岳大哥也不计较,谁要就给谁,宁河就种开了稻谷。后来人们说“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宁河一五更”。这一五更说的就是岳大个一五更的奇遇。种稻的地方叫芦台,是现在的宁河县城。
  七郎墓
  宁河县西塘坨村西小河边,有一个高大的土丘。它依村傍水,杂树、野草丛生,荆棘遍地,置身其间,满目萧条。这就是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的七子杨七郎的坟墓。
  相传北宋雍熙年间,辽邦侵犯宋土,边关狼烟四起。杨继业为保宋抗辽,孤军苦战在最前线。杨氏父子被围困以后,杨继业派杨七郎回后方向潘仁美求援。杨七郎浴血奋战,杀出重围,好不容易来到后方。但由于七郎曾刀劈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潘仁美怀恨在心,所以他不仅不发兵救援,反而把杨七郎乱箭射死。七郎死后,给父亲托梦,诉说了自己到潘仁美那里求援及被害身亡的经过。杨继业从梦中惊醒后,感到救援无望。并且,草尽粮绝,他宁死不作辽邦的俘虏,于是碰死在李陵碑下。坐镇后方的潘仁美,杀了杨七郎后,为了消尸灭迹,夜里派家丁把七郎的尸体偷偷的投入河中。壮士的躯体顺着水漂走了,而洒在岸边的鲜血,日久年深,渐渐隆起了这座土丘。这座土丘说也奇怪,千百年来,无论河水涨得多高,也淹没不了它,无论洪水多猛,也卷不走它的一草一木。多少年来,附近的庄户人家,大多供奉“七郎神位”,村民们有了病,常到这烧几刀纸钱,取一捧香灰冲水喝下,以求消灾去病。这里的人们认为七郎灵验,能够消灾解难。
  芦台镇的古阁和庙宇
  三山不露头,
  河水反弓流……
  这是流传在老一辈芦台人嘴里的顺口溜。它形象地概括了芦台的地形风貌,是呈一个弓字。芦台镇地处蓟运河畔,常年河水浸蚀堤岸,形成了数十个河湾,而“三山”则是指芦台镇内三座高出民房的古阁。
  芦台镇这个以运输和商业贸易兴起的小镇,既无城也无门,而在中街的东、西、中段各修建了一座阁,其形如城门。在拱形门洞内装有厚厚的木门,这是进入芦台镇商业区的咽喉。这三座古阁始建何年,已无从可考,但引人注目的是那中间的两道阁的阁楼下,高悬着一支黑缎子的白底的朝靴。“清官留靴,贪官留帽”,这是古老的传统,而这又是哪朝哪位县官留下的呢?有人说这是万历朝从石匣中获得一卷天书,而后在东海成仙的袁了凡留下的,这就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了。
  由于士农工商各层人等,聚居在这水陆交通便利的重镇,不同阶层的人都需要有自己崇拜的偶象,做为精神上的寄托,因而形成了在这方圆不大的地方,竟有大小庙宇近20座的繁盛局面。真是儒、释、道,寺、观、庵,应有尽有。一年四季的各种节日,它们便成了善男信女,游人香客,商贾小贩活动的热闹场所。
  庙宇中规模最大的要属东大寺,每逢年节,山门大开,进香的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进山门,则见威严的四大金刚分列两旁,他们手持琵琶、宝剑、龙伞等法物,怒目注视着前方。院中央有一座高大的铁香炉,不断地吐着青烟,缭绕在炉上。大雄宝殿中央端坐着主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佛。两侧的黄帷幕半掩半映着被经年累月的香火熏成的黑色铜佛。给人以莫测高深之感。殿的东西两山下塑着十八尊金身罗汉,比真人还大好多。他们有的端坐入静,有的在思索深奥的佛理,有的在为人间生老病死的烦恼紧锁双眉,有的好象心有所悟,有的好象正以逼人的目光看穿香客、信士的隐私,有的却玩世不恭地在与老虎嬉戏,而有的则凡根未断,佛的说教听不入耳,无可奈何地打着呵欠。十八尊罗汉形状不同,塑得栩栩如生,各极其妙,远比那高高在上的西天我佛更有人情味。所以每年名驰京东的芦台东西罗汉会,都要在此对他们顶礼膜拜一番,然后才能起会。
  三世佛的背后便是端坐在重叠错落的假山中间的观世音。《西游记》中的各种人物攀援在假山云上。第二层大殿很早便被隔出去办了小学校,那是当年的经堂,还是供奉神佛的地方,就不得而知了。大寺的东面配殿也供奉着各种金面、红面的神像,而唯有手持金鞭,横跨猛虎的黑脸赵公明的殿门常开,香火不断。这位被姜太公封为武财神的元帅最了解香客们的欲望,尽管面目狰狞,但所行香火还是很盛的。
  和东大殿相去不远,而气氛迥然不同的庙宇要算文昌阁了。这是在一片水沟和芦苇环绕的地方,环境可算清雅幽静,门前垂柳摇曳,庙内铁马叮当,一对雕琢古朴的石狮蹲踞在庙门前。庙内院落不大,十几级石阶把人们送上这座高台。台的短墙上卧着一对石龙,龙下的石座上刻着“春华秋实,风虎云龙”八个大字。正殿中间供着文昌帝君。因为芦台当时不是县城所在,没有建文庙的资格,所以文昌君便用了孔夫子的香火成了当地文人朝拜的圣地。殿内右侧供着明末名臣杨继盛的像,这是一位刚直不阿,挺身而出,敢于弹劾宦官魏忠贤的五奸十大罪,而被害惨死的清官。所以被后世奉为入仕文人的楷模。老人们说他“读书饮酒四十年,功名第一不爱钱”,人们总是以崇敬的目光看着这三绺长髯的老者,希望现任官吏也能象他一样。殿的右侧是人们最信奉的吕洞宾的塑像,在他后面墙上挂满密密麻麻的签纸,求签问卜的人们总肯于花几个香火钱来这里讨个结果,结果虽然会更使人迷茫,但确实也养活了守庙人的一家大小。
  文昌阁是这平原地区难得的高层建筑,骚人墨客,重阳登高,这里便是最理想的去处。为了雅趣,文人们又集资在殿堂的右侧建起了一座四角小亭,取名“彦秀亭”。每当秋风瑟瑟,蓼红芦白的时节,登高远眺,则见黄云覆地,银练翻波,使人有陶然出世之感。
  与文昌阁遥遥相对的一座庙宇,便是西小河畔的魁星楼。楼的院墙早已破败,楼为两层,有木梯相通。登上第二层,只见楼上四壁皆空,唯有一个坐北朝南的方木台,台上卧着一条似蛙似鱼的怪东西,人们叫它鳌。在鳌的头上又有一位面目难看的神,单脚站立着,取名为“独站鳌头”。据说这位主宰人民智慧之神手中握着的毛笔十分灵验,因而有许多父母抱着自己孩子来摸那支毛笔,希望孩子将来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那常年门庭若市的,的确要属天齐庙了,由于它地处最繁华镇中商业区,庙虽老旧,但庭院宽广,拉洋片、卖熏鸡、毛肉(兔肉)、火烧、糖堆、烤山芋、煎焖子、冲茶汤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常常有几个人围着熟食摊大解其馋。天齐庙的主要神像,人们已经不大介意了,而那二层殿里的关帝像,人们还是尊敬的。据说关帝像前的小像是每年要被隆重抬出来,有人给牵着聚泰斗店养的枣红马,两人抬着那口青龙偃月刀,吹吹打打地在芦台镇巡视一次。而与关帝平分秋色的是三支眼睛的火神爷,人们对他是既敬且畏。每当哪里发生火灾,被救灭之后,本主和水会的人都要来给他上香磕头,请他下次不要发火,保佑地方安宁。
  天齐庙后的一个小院内的三层正房,有老子、观音和济公的画像。那里有专人看管,人们称之为“公所”。凡是公所的成员,相约不吸烟、不饮酒,只喝茶水,闻鼻烟,人们称之为“在礼”。凡在礼的人,如遇别人送烟时,只要双手一拱说声“我有门坎”,别人就不能再给了。因此有好多人为了戒烟、戒酒,加入了这个组织,用来约束自己。但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要算是陈列在屋内的一支木制多桅海船的模型,制作得十分精巧。
  象天齐庙一样,在芦台还有几座独具特色的庙宇。如盐母庙和小神庙。芦台是长芦盐区的中心,有滩户和盐工在这里生活,一座盐母庙成了他们集结的地方。小神庙是供奉河神的地方,规模虽小,但它寄托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渔民的心愿。这些终日漂泊在水上的渔民,要到庙里求河神保佑他们生命的安全。
  此外,芦台还有真武庙、白衣庵、药王庙、三官庙、关帝庙、娘娘庙、观音堂、财神庙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庙宇,是迷信的产物,也是芦台发展的历史见证。而那精美的壁画,那栩栩如生的塑像,那古朴的石雕,那宏伟的殿堂,都是宁河县民间能工巧匠的艺术结晶,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