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军政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78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军政人物
分类号: K828
页数: 10
页码: 707-7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军政人物刘仁恭、刘守文、刘守光、赵德钧、杜立德等人的传略。
关键词: 宁河县 人物 军政

内容

刘仁恭、刘守文、刘守光刘仁恭,唐朝人,深州(今河北安平县)籍,因善用挖掘地道的办法攻打城池,故在军中得“刘窟头”绰号。初以裨校之职辅佐李匡威。后来李匡威被逐,他投奔
  太原沙陀军陇西郡王李克用,因攻打幽州有功,被任命为芦龙节度使。乾宁元年(894年)十二月,李克用攻陷幽州,以刘仁恭为兵马留守,在宁河境内驻军,开始修筑梁城(今宁河镇)屯兵,受封为梁王。不久在芦台镇设重兵防守,称芦台军(亦名乾宁军)。897年(乾宁四年)2月,河西行营招讨副使、中书令朱全忠接连攻取郓、郑等14州,刘仁恭旋即叛附朱全忠。10月,他在安塞与沙陀军交战获全胜,李克用单骑逃脱。光化初年(约公元898年)刘仁恭派遣其子刘守文攻打魏州罗绍威,被朱全忠的大将李思安击溃。于是刘仁恭复求救于李克用。906年(天佑三年),朱全忠率兵北上,讨伐刘仁恭、刘守文,被刘守光战败。事后刘仁恭被次子刘守光囚禁起来,至后梁乾化四年正月(914年),被李克用之子晋王李存勖杀死并埋葬于芦台。
  刘守文,系刘仁恭之子。光化初年(约公元898年)袭取沧州,任沧州节度使。继而攻取魏州,被李思安击败。刘仁恭被刘守光囚禁后,他率兵征伐刘守光。天佑七年(公元910年)正月,在芦台被刘守光杀死。
  刘守光,仁恭之子,守文之弟,早年因与父爱妾通奸被刘仁恭驱逐。开封初年(约907年),其父被攻,守光自外杀回,替父解围,旋即与父火并。在梁城(宁河镇)至芦台一带征战数月,于7月将刘仁恭囚禁,被梁封为卢龙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被封为燕王。第二年与其兄刘守文战,获胜,并杀死刘守文。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8月),自立为燕帝,改元为“应天”。其势力达到鼎盛阶段。“晋王将代梁,患强燕在后不敢发”,“守光讽调诸镇共尊已”。在位2年,到913年12月,被张师造击败并活捉。914年正月,晋王李存勖将刘守光和刘仁恭一同杀死于芦台。
  刘氏父子征战期间,“令征境内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男丁充军”,“军发之后,有一人在闾里,刑无赦”。
  赵德钧 后唐人,幽州籍,勇猛善战,精于权略,屡著战功。初随刘守光为军校怀才不遇。后投奔后唐,唐庄宗李存勖称其为奇才,赐姓李,名绍武。
  起初,庄宗派遣大将周德威攻下芦台军,继而又攻取燕京,活捉刘守光。同光年间,令赵德钧镇守芦台。当时芦台地处海滨,土地碱卤,于是动工兴修盐场。又造船运盐销往上游地区,并在上游修筑盐仓,开辟贮盐场所。同时开挖河道漕渠,将盐运往瀛州(即今河北省保定、清苑、任丘、文安及徐水、唐县南部地区)等地贩卖。凭借这项利润,芦台镇日渐富足。商贾集处,成京东望镇。因此,赵德钧更受王室器重。唐明宗李嗣源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赵延寿,成为国戚。
  赵德钧镇守芦台10年间,曾多次与契丹兵交战,并擒契丹军首领赫邈。为芦台古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杜立德(1611年—1622年) 字纯一,号敬修,宁河镇人。明崇祯癸未(1643年)进士。
  顺治元年(1644年),杜立德经顺天巡抚朱权推荐,开始入清廷为官,任中书科中书。第二年考选户科给事中。这一年,他上书顺治皇帝,陈述治理国家的三条意见:一、敬天。要求皇帝不断修身反省,“以迓天庥”;二、法古。建学明伦,立纲陈纪,“合经而后能权,遵法而后能创”;三、爱人。“自大臣以至百姓,宜一视同仁。且无论新旧,悉存弃短取长之心。凡亲贤纳谏,尚德缓刑,皆爱人事也”。又疏奏道:“牧民之官,宜久任以验成功。凡遇赈蠲分疏款项,预行颁示,使民监喻,胥吏不能为奸”。又奏道:“近因军兴旁午,草豆无定额,往往取办临时,愚民无知,卖妻鬻子,徒饱奸吏之囊橐诚可怜悯。宜饬该部,酌定价值,使民先事为备。”
  顺治八年(1651年)任吏科都给事中时,疏请举行经筵,选择深明治国之道的大臣任讲师。又上谏请定朝期,“使群臣得以陛见,陈所欲言。若进见稀阔,则上下之情不通。且非臣子尊王之意”。同时,请求“肃禁地,杜加派”。顺治皇帝“深嘉纳之”。
  睿亲王多尔滚摄政时,给事中许作梅、御史吴达、李森先、蔡芸等联名奏章弹劾大学士冯铨,但疏上旬日,未下廷议。杜立德于是“请令满汉大臣集议,鼓直言之气,以伸公论”。冯铨被黜,杜立德又谏言请求起用被冯铨诬陷去官的许作梅、杜开心等人,获准后均官复原职。不久,杜立德迁任太常寺少卿,又破格提拔为工部侍郎,调兵部侍郎,调吏部侍郎。服父忧后,任太仆寺卿,刑部侍郎。顺治十六年(1659年)加太子少保衔,擢刑部尚书。
  杜立德办案“尚仁恕,用法平”,深得清世祖敬重。有一次入对既出,皇上对左右大臣们说:“杜立德不贪一钱,亦不妄杀一人”。康熙元年(1661年),调任户部尚书,复加太子少保衔。康熙三年(1664年)调任吏部尚书,康熙八年(1669年)拜国史院大学士。康熙九年(1670年),改保和殿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康熙十年(1671年)任《太祖、太宗圣训》总裁官。《祖章皇帝实录》成,进太子太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清,三藩之乱起。杜立德参预机务,“从容整暇,中外相安”。康熙十六年(1677年)广西尚之信降清后,有关官员把正、杂赋数目奏闻于朝庭。杜立德上疏说:“广东杂税多尚之信所加,为民间大累,非朝廷正额。今变乱甫定,宜与民休息,其除之便”。玄烨采纳了他的意见。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玄烨召集群臣议定恩赦诏书,杜立德告病未能参与。皇帝“遣大臣持诏旨就其家咨询,俟还奏乃下诏”。一次玄烨见群臣询问杜立德:“在朝的大臣中谁能担大任”?杜立德当面疏奏数人以对。退朝后,同僚中有人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不隐讳一些,免遭嫉恨?他回答说:“自筮士以来,惟此心可邀帝鉴,他非所计也”。又说“我待罪都官数年,不能自必无过。但见得一分,尽我一分职份,以仰誉圣恩于万一耳”。
  杜立德在朝期间,得皇帝恩宠。曾分别为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题点神主。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季致仕还乡时,玄烨赐御制诗一章,御书《勒石心经》一卷,“怡情洛社”篆章一方,柏粱体诗一册。御制诗《大学士杜立德旋里》:“十载资贤佐,劳深致太平,讦谟留紫闼,风度重丹楹。方倚监梅略,难违邱壑情。餐芝黄绮伴,轩冕有余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宗实录》成,加封杜立德为太子太师。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杜立德病故。玄烨闻听后,对身边的大学士说:“杜立德秉性厚重,行事正大,正言敷奏,不肯苟随同列,可谓贤臣。”旋即赐谥号“文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玄烨亲自题“永言惟旧”四字,刻于杜立德墓地。
  王锡朋(1785年——1841年) 字樵庸,芦台镇人。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博览典籍,“慨然有澄清宇宙之志”。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王锡朋考中武举,补兵部差官,后升任固原营游击,福建汀州镇和安徽寿春镇总兵。其一生曾参与平息维吾尔族暴动,镇压瑶民起义和抗击英国侵略军。
  清道光元年(1820年),维吾尔人张格尔暴动,攻取南疆四城。1826年,王锡朋任陕西庆阳营参将,随陕甘总督杨遇春发兵征剿。在大河拐至回庄、沙布尔回庄、阿瓦尔特等地连战得胜,首先夺回喀什噶尔城,继而收复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三城。仅大河拐一仗,王锡朋就“斩首万余级,擒六千余”,俘获并处死张格尔,暴动被平息。因“战功显赫”,赏顶戴花翎,升任湖南林武
  营参将。
  道光十二年(1832年)瑶族同胞赵金龙在湖南起义。王锡朋奉命追剿,“山深菁恶,冒雨径入”,在羊泉、麻岗冲等地镇压得手。道光皇帝授予“锐勇巴图鲁”称号(巴图鲁,满语勇士)。两个月后,文东瑶胞赵仔率义军攻入湖南,王锡朋围剿获胜,升任宝庆协副将。然后出兵广东,先后镇压了连州大洪桥、蛇儿岭、马鞍山、五排山、莲花汛、冷水冲等地瑶胞起义,深得朝廷器重。被提升为福建汀州镇总兵,后任安徽寿春镇总兵。
  王锡朋治军严谨,体恤兵卒。一次行军遇雨,将雨具送给士兵,自已“甲襦皆透”。“故每战,士皆死力。”“寿春兵遂为天下雄师,骁勇善战”。他告诫士兵,“战利呼人共之,获倍多;既人不利趋救之,可两全”。因此,寿春兵“战必有功”。
  定海,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南端。一面衔海、三面环山,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7月5日),英军第一次攻占定海时,王锡朋奉命镇守上海吴淞、宝山一带,“以寿春兵镇地,英人闻风远遁,数月不敢窥”。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王锡朋与定海总兵葛云飞、处州总兵郑国鸿起兵收复。后钦差大臣裕谦,留三总兵共守定海,统兵4800,号称5000。裕谦对王锡朋的军事才能尤其赏识,命为调翼长,守城西九安门。葛云飞驻城北晓峰岭,郑国鸿守城东竹山门。1841年10月1日,英军“大船30,小船90,计不下2万人”进犯定海。葛云飞要求增兵,然而“裕谦嫉恨云飞耿直,故不允”,英军登陆后,“即去其舟,以绝反顾”,率先强攻九安门,被“寿春兵”击退后,又全队攻打晓峰岭。王锡朋除留少数士兵留守外,亲率1000多名军卒驰援晓峰岭。但晓峰岭没有装备大炮,仅有小型抬炮数门,官兵只得“挥短刃左冲右突”、“前队阵亡,后队从之”,无奈敌人“愈战愈多”,而王锡朋所用抬炮已“至于红透不能装打”。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分出部分兵力援救竹山门,自已率领亲兵,“手执短刃,陷阵拼杀”,与敌人展开肉搏。到中午时分,王锡朋一条腿被乱炮炸断,靠在山岩上,“仍手刃蜂拥而上之敌数人”,且击且骂,抵死不变色,终“力衰死于英军乱刃之下”。
  三总兵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入朝廷,道光皇帝,“览奏为之坠泪”。在奏折上批道:“王锡朋屡著战功,被害尤惨,著加恩照提督例赐恤,予谥刚节”,并在定海和宁河建专祠祭奠。但遗骸已无法查找,家乡宁河王锡朋墓实际是一衣冠塚。浙江省人民政府已在定海县建立纪念馆。
  关廷牧 字丛桂,号西园,广东南海县人。清乾隆癸未(1763年)考取进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任宁河县知事。当时,县治初创,大量文献档案失于稽考。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关廷牧请命纂修《宁河县志》,并且捐献自已的奉银,广贴告示网罗人才,采昔日见闻,求遗失史乘,在不足5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志书全稿,该书计分10门,65项,是宁河县第一部完整的志书。
  关廷牧任县知事期间,曾用自已的俸银,在文昌祠(今宁河镇小学)创立书院,聘人主讲,是宁河县第一所官办学校。
  乔邦哲 字溥泉,山西徐沟县人。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任宁河县知事,执法恩威并用,颇受百姓敬重。因宁河地势低佳,连年水灾,他慨然说:“水能为害,也可以为利”。于是劝导人民种植水稻,并制作水车,给农民做示范。可惜未能付用即离任。然而宁河水稻大面积种植,是在乔邦哲倡导下开始的。
  王朝渠 江西万年县人,乾隆己亥年(公元1779年)中举。嘉庆甲戌(公元1814年),任宁
  河县知事。到任后,每月举行课考。当时书院久已残破,便以朝阳寺北阁为考试场所。每到课考之日,先把一天的吃用及学生的饮食运入寺内。将北阁的隔扇,封三面,只留一面,为学生出入之路。士子交卷后才回署。文章好的,给予奖励;不太好的必给批改。尤其是必先拟作一篇,使士子有所摹式,发卷时把此篇撕掉。对士子奖励提掖,犹如老师教诲弟子,县中文风,从此日盛一日。著作有《艾学闲谈》、《需次燕语》、《十三经拾遗》、《唐石经考》等。
  史荣椿、龙汝元 史荣椿,大兴人,行伍出身。清咸丰三年(1853年)跟随僧格林沁剿杀太平军,被任徐州镇总兵,后长任直隶提督。龙汝元,苑平人,与史荣椿同为僧格林沁部将。清咸丰三年(1853年),由京营参将升大沽协副将。
  清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十七日,英国侵略军将战船驶抵大沽口外。事先清朝特使曾与英军约定,军舰不得越过鸡心滩。但英军肆意违约,拔掉铁桩,毁坏防具。为此,僧格林沁曾多次发出照会。二十五日,10多艘英国军舰接连而来。是时,守卫南岸中炮台的史荣椿,守北岸前炮台的龙汝元,奉命“抚绥士卒,隐忍以待,不欲衅自我开”。不料英军忽然开炮,并直闯河口。史、龙2人,亲自点炮还击,而且首发命中敌舰。“英凶焰正炽,炮火横飞。二公酣战多时,有请回帐少息者,辄大声叱之”。是时,波涛汹涌,风雷激荡之中,“二公遂先后中炮”。龙汝元在北岸前炮台阵亡后,史荣椿“度势难支,犹复指挥三军,大呼杀贼”,片刻即中炮殉国。二位主将阵亡后,士兵们“悲愤之余,勇气百倍,击沉夷舰多只,浮尸海面。英夷皆鼠窜而去”。史荣椿、龙汝元死后,咸丰皇帝命立专祠,取名“双忠祠”。清志载有碑记。
  聂士成(1836年——1900年) 字功亭,安微合肥人。幼年因家境贫苦,读书不多。清同治元年(1862年)投身行武,参加了袁甲三军队。后来改属李鸿章的淮军刘铭传部队,曾参与镇压捻军等农民起义。1885年中法战争中,聂率偏师援助台湾,连败法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率军去朝鲜。在公州战役中,他率领5个营驻守成欢驿,勇猛果敢,连创日军。但终因寡不敌众,退守鸭绿江岸虎耳山。后来在辽阳扼守大高岭,偷袭敌营,予敌重创,并一举收复连山关。战后,因功勋卓著,被提升为直隶提督。
  光绪十七年(1891年)率淮军驻扎芦台,“扼守北洋门户”,担任大沽、北塘至山海关以北防务。第二年任太原镇总兵,仍留芦台练兵。“兵不扰民”,饮食起居,与士卒共甘苦。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率武备学堂学生考查东北边境防务,往返1万余公里,并著《东游纪程》一书(详见《近代稗海》第一辑),对沿途各地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物产贸易等,均作记载,尤详于兵要地理、驿站驻军等情况。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驻芦台淮军增至30营。北洋创立武卫军,聂士成所属30营,为武卫前军与宋庆、董福祥、袁世凯并为统帅。袁、聂二军用新法练兵。袁世凯学习日本陆军,聂士成效仿德国陆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直隶总督裕禄调聂士成去新城、涞水、定兴等地镇压义和团,起初聂士成对义和团取节制态度。据文声著《拳匪纪略》记载:“有聂功亭军门所派兵17名入城,拳民见其衣帽似洋人,皆缚之,经参将代为乞命,幸未杀害”,后来则遵命朝廷,于当年6月在落垡“绝毁匪村5处,毙匪600余名”,继之在芦沟桥附近、北仓等地,对义和团大施杀戮。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大规模开展起来之后,清政府企图利用义和团抵御外侵,转而对聂士成大加斥责。那拉氏上谕中说:“倘因此激成变故,惟该提督是问。”但又惧他手握重兵,近在畿辅,过触其怒,恐生他变,于是由总统武卫全军的军机大臣荣禄写信向聂士成解释:“公
  军装颇类西人,易为团民所误认,故致寻隙。团民志在报国,具有忠义之忱,似不宜肆行剿戮,惟公慎之!”
  当年,八国联军攻入天津。六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发布战上谕。聂士成奉命进攻天津的外国租界。《天津一月纪》纪录了这段史实。“自开仗以来,聂军无日不战,斩获伤亡,较别军围攻甚力,恶战者十数次。相持八日。炮声不绝。西人谓自中国交战以来,从未遇此勇悍之兵。”但在敌人不断增援下,聂军伤亡殆尽,所以八国联军攻击天津西沽时,聂军不得不弃守。他的同乡曾为此写信责备他。他见信说:“岂谓我怯也!”事实上,他已决心与天津共存亡。故曾向裕禄表示:“士成在一日,天津有一日。天津如失,士成不见大帅!”七月二日,武卫左军统帅马玉琨部到津与聂士成相约合攻紫竹林。九日,聂士成率军出海光寺,进攻跑马场。八国联军重兵抵御,聂士成冒着炮火,麾师攻击。到达八里台时,部队伤亡惨重,聂士成也身受重伤,并连换四匹坐骑。这时,营官宋占标哭求后撤,聂士成冠服立桥上,手刃退卒,愤谓诸将曰:“此致命遂志之日也。及死,不得逾此一步!”最后,一弹由口入,穿脑而过;又一弹穿太阳穴,一弹中胸方才仆地。死后,血肉模糊,难以辨认。在抗击八国联军战争中,清朝将领除罗荣光战死大沽口外,只有聂士成“持之以力战,期之以必死。”
  聂士成生前曾授“力勇巴图鲁”“巴图隆阿巴图鲁”名号,死后追赠太子少保衔。芦台、天津两地均建有聂公祠,芦台一座有专人守护,后塌。天津八里台现有聂公纪念碑,正中刻:聂忠节公殉难处,左右刻有一副对联:“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化作怒涛飞海上;精忠留碧血,看此地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批是:“正气凛然”。
  齐燮元(1879年-1946年) 字抚万,号耀珊,宁河镇人,陆军上将,为北洋军中直系军阀核心人物之一。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投敌叛国。
  齐燮元幼年家境贫寒,其父齐茂林系县仆役,收入微薄。他于光绪年间考中秀才。时值清政府筹建新军,旋即投考北洋保定陆军学堂,在二班炮兵科学习。毕业后,先在北洋新军第六镇任管带,后入北京陆军大学深造。1912年任第六师参谋长,并率部开赴湖北前线抗击革命军,任豫南剿“匪”司令部参谋长。1913年提升为江西督署参谋长。1916年投于冯国璋部下任第一军第六师师长,转年冬升任江苏省江宁镇守使。在江苏期间,他与督军李纯关系密切,颇受器重。1920年5月,当上了军务帮办,10月任苏皖赣巡阅副使。李纯被部下刺杀后(一说系齐所为),齐燮元兼任江苏督军。直奉战争爆发,他全力协助吴佩孚,被提升为苏皖赣巡阅使,成为华东势力最盛的军阀。1922年10月授陆军上将衔,称“宁武上将军”。
  1924年9月,为争夺势力范围,与浙江督军卢永祥发动江浙大战。他下令招募新兵“凡年龄四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上,确系山东、直隶、河南三省人民皆得应募”,致使百姓惨遭涂炭。这场战争以卢永祥下野,齐燮元获得上海控制权告终。1925年1月,齐燮元因吴佩孚战败而放弃职务,由上海东渡日本。
  1925年11月归国出任吴佩孚的14省“讨贼”联军副总司令。在此期间曾捐款1万元,修建宁芦(宁河一芦台)公路。长18公里,宽6米,是当时县内最宽的自动车道。
  1930年中原大战时,阎锡山委其为江北招抚使。1931年日军侵占东三省,国民政府设立军事委员会,邀请齐燮元任北平分会顾问。1935年伪冀察政务委员会接管北平分会,齐燮元为伪政务委员会常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华北。12月14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在北平
  成立。齐燮元任伪行政和立法委员、内务部长,继任伪华北自治区政府治安总署督办、治安部长、华北绥靖司令部司令等职。
  抗日战争结束后,齐燮元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监禁于南京。1946年经蒋介石署令执行枪决。
  齐燮元著有《东野文编》、《东野诗存》两种。
  白宝山 字峻青,芦台镇人。生于1875年。白宝山年少时,家境清苦,他曾以拾粪为业,早年投身行伍。民国初年,任张勋定武军第四路统领。1915年2月任海州(今连云港)镇守使。1923年11月被封为郁威将军,1924年兼任江苏陆军暂编一师师长,海疆防守总司令,海军护军使,孙传芳五省联军第八师师长。1927年,因所部溃败而去职。一度在天津闲居。1938年任陇海铁路护路司令。40年代死于四川重庆市。
  李廷佐(1896年——1957年) 号铁民,后米厂村人。少年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后辍学,经人介绍到辽宁船厂京货庄(布店)学徒。直奉战争前加入西北军,驻潼关。任文书、排长、连长,后任张冠五部师部参谋。1934年在李长江部任师参谋长兼河北省涞源县长。1926年就职于韩复榘部,任辎重兵团团长、旅长职。1942年任汪伪南京将校团上校衔总务科长。同年抵徐州,任苏淮特别区工程局长、淮海省建设厅厅长。1944年任徐州市市长。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任郝鹏举第六总部副官处少将衔处长,曾兼代总司令职,当年年底,率部队北上,在山东台儿庄起义,经陈毅同志批准,部队改编为华中民主联军,李廷佐任第三师师长。1947年初,李廷佐随郝鹏举军叛变,把部队带到海州,被国民党军改编为第四十二集团军,任第一师中将师长。当年秋季,率部队移防苏北,于盐城战役中被俘。后在南京、北京及后米厂村闲居。1957年病故,终年61岁。
  陈之骥(1884年——1964年) 别号叔良,丰台镇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陈家兄弟三人,之骥排行在末。少年时,就读于刘氏塾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振武学校、陆军测量修技所、联队士官学校等处学习陆军军事,并见习士官半年。此间加入同盟会。清宣统元年(1909年)归国,由广西兵备处派任陆军干部学堂科长,旋升监督。同时,兼任教练处总办。第二年,因涉有革命党嫌疑被广西巡抚张呜岐撤职。清朝末年(1911年),被派到军谘府任科员。当时,各种进步思潮迭起,陈之骥受维新思潮影响,主张君主立宪。并与“华北新军”首领人物过从甚密。不久,他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在滦州起事,函请宣统帝立宪。事后,王怀庆率兵入城,陈之骥撤离滦州。此时,恰值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授山西巡抚,邀陈之骥一同赴晋,筹划发动华北新军起义,但行至石家庄,吴禄贞即被袁世凯刺杀,致使起义计划遭到破坏。陈之骥旋即被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黄兴召往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署令任命他为陆军第八师师长。民国2年(1913年)7月15日,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陈之骥在黄兴领导下参加讨袁战争。7月29日,黄兴自南京出走,陈之骥宣布江苏取消独立。9月1日,张勋攻陷南京,“二次革命”失败,陈之骥被迫逃亡日本。第二年归国后,被任命为将军府参军,冯国璋在江苏习军及在北京代行大总统期间,陈之骥因翁婿关系,经常随其左右,仅以私人名义赴各省联络交往,未公开明确职务。民国7年(1918年)8月12日冯国璋通电下野后,陈之骥移居天津做了寓公,当时仅34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先生被中央人民政务院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受聘时间是1960年8月。1964年7月,陈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0岁。
  郑思卿(1897年-1969年) 字相臣,北淮淀人。郑思卿少年时家境殷实,其父郑学苏,系清代武秀才。他初中毕业后,经考试,被天津中国银行录取为练习生。后来被提拔为绥远包头中国银行主任。在此期间,他积极筹措资金,在五原地区帮助农民大面积开垦稻田,为大面积种植水稻创造了条件。为此得到傅作义先生敬重。在1936年居家时,遇特大水灾。腊月,他拿出家存白高粱米开设粥厂,连续舍粥20天。使南北淮淀及乐善一带,许多灾民得以活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思卿把绥远银行库存现款全部带到陕西,交给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事后,他就任陕、甘、宁三省中国银行总经理,兼西北经济委员会主任。抗日战争结束后,经傅作义先生推荐任命为河北省银行总经理。1969年郑思卿先生病逝,时年72岁。
  苏锡麟(1881年-1972年) 字玉书,芦台镇人。青年时在聂士成学兵连骑科学习,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二十六年(1900年)在聂士成开平武卫前军骑兵队当教练。庚子年参加抵抗八国联军战役,后移驻雁门关、宣化。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张勋定武军,任江防军骑兵营管带,营务处长兼步兵营长,驻军苏北灌云、涟水一线。辛亥革命时驻南京负守粮台之责,参加阻击革命党人进攻南京之役。1917年6月14日,张勋打着“维护京城治安”旗号,命苏锡麟带领1营卫队、1营炮兵、2个营步兵,李廷辅带领6营步兵随同进京,为“张勋复辟帝制”做准备。
  当时,张勋任长江巡阅使,定武军统帅,而总司令由张文生担任。进京后,苏锡麟受命于张文生,游说张勋夫人曹琴女士阻止复辟。在张勋下令悬挂龙旗的当天,苏锡麟抵南河沿儿张公馆,劝说张勋审时度势,以免被人利用。但在张勋执意不从,“死亦情愿”的情况下,他也表示要陪着张勋干到底。并且立即到丰台、廊坊等地巡视防务。这时,李廷辅倒戈。苏锡鳞立即派部队在前门、天安门、东交民巷北口、南池子一带修筑工事。此后,王士珍、吴炳湘、苏新甫及其舅父刘彭寿、刘彭诩(芦台镇人,有传)等先后前来劝止,要他效法李廷辅,脱离张勋辖制,按兵不动,以京城治安及百姓生命财产为重,并许以高官厚禄。然而均被他以大帅(张勋)生命受到威胁为由而拒绝。7月1日,张勋、康有为拥废帝溥仪复辟,改7月1日为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黎元洪避居东交民巷日本使馆。7月3日,段祺瑞在马厂誓师,通电讨逆,苏锡麟遂下令开火。当时,他手下仅有1500多人。12日,张勋遂入荷兰公使馆,苏锡麟率残余部队撤回徐州。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前,他回到芦台,被乡人推为保安团长。张作霖乘车去天津时,在芦台火车站与苏锡麟会晤,并一同赴津。战后,即任命他为骑兵第三旅旅长。1924年,作为张作霖的特使,苏锡麟前往武昌与萧耀南、吴佩孚密谈,凭借同学关系说服吴佩孚开展张、吴合作,受到张作霖嘉奖。第二年当上了蓟榆镇守使,衙门设在开平。直隶督办李景林任命苏锡麟兼津榆警备司令。不久,直系军阀靳云鹏切断津浦铁路,在曲阜、兖州一线与张宗昌大战。苏锡麟奉张作霖派遣抵鲁调停,并且达成了停战协议,转而合兵攻打冯玉祥。苏锡麟任第十军军长,与张宗昌、李景林一同攻取天津。
  1927年,苏锡麟脱离军旅,事先,在张学良帮助下,取得了永七(旧永平府附近七县)引岸盐业经营权,开始经营裕蓟盐业公司,至1945年取消引岸为止。在此期间,他曾加入世界红十字会。担任济南总会会长及天津分会会长,热心于公益事业。1930年,曾邀请四大名旦及谭鑫培、杨小楼、侯喜瑞等著名演员在新明大戏院(今天津人民剧场)义演,所得款数万元,皆用于修建天津大红桥及宁河中学(今芦台一中)。
  新中国建立后,苏锡麟被选为天津市政协委员。晚年恬淡乐观,不耆烟酒,以协助文史研究
  委员会整理文史资料为乐事。1972年病逝,终年92岁。
  刘述先(1912年-1973年) 宁河镇人。刘述先家境贫寒,15岁时经人介绍,去哈尔滨鸿兴金店学徒。后考取铁路北平车站(今前门车站)车童。1935年后,任永定门~山海关客车列车长。在此期间,经其妻舅李光宇(冀东抗联第五总队副总队长、抗联第一路指挥部副总指挥)介绍参加革命。不久,因秘密为抗联运送枪支弹药被日军宪兵队发现,旋经组织安排,抵冀热察军区,任《挺进报》编辑。后调太行纵队任秘书职。因作战负伤,转平西敌工委员会任协理员。1943年接受组织委派创建平西专区新华书店,任经理。1948年参加华北局土改工作队,任山西孟县土改工作队长。当年南下,参加桐柏战役。后调入湖北省委,先后任总务科长、动员处长职。1953年,参加创建沙洋农场工作(该农场居江汉平原,系我国较大的劳改农场之一),后任黄土坡农场副场长。1958年9月,我国第一家劳改农场人民法院在沙洋农场建立,他为第一任院长。1963年曾任沙洋市人民法院院长。
  刘述先为人谦和,严于律已,善以自已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志一道工作。在太行山区养伤期间,山洞被敌人包围,他把自已的干粮送给其他重伤员,自已在3天内,仅吃下7枚山楂果。因此在随部队转移时因极度饥饿,从担架上滑落山涧,造成胫骨骨折,门齿也被摔落。
  刘述先于1973年10月4日因患脑溢血经医治无效,逝世。
  杨志恒(1918年-1974年) 原名杨小马,曾用名杨志恒,河北省博野县北小王村人。杨志恒幼年家境贫寒,父亲租种8亩薄地兼营轧花业。至3年级时,父亲辞世,全家人靠母亲做针线已难于维持生计,故被迫辍学。先后在博野县城内华美利鞋店及安国县城内华美利鞋店学徒。1934年鞋店停业,旋经人介绍到高阳县一私人打井班做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杨志恒回家务农。在此期间,受中共地下党人影响,开始从事革命斗争。当年11月,经朱振国、杨鸿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因工作卓有成就,1939年7月由中共博野县委任命为该县第一区宣传部长,成为县内较早的脱产革命干部。
  1940年3月至9月,杨志恒任博野县一区武委会部长。1940年10月至1941年11月任区委会组织部长,1941年12月至1942年6月任区委副书记,1942年7月至1944年12月任区委书记。1945年1月至12月任博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46年1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涿良宛县委组织部长。1949年9月至1951年6月任宁河县委组织部长,1951年7月至1953年1月任县委副书记,1953年2月至1957年2月任宁河县委书记,后改为县委书记处第一书记。1959年至1961年6月随区域变更任汉沽区委、汉沽市委第一书记。1961年7月任河北省唐山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后任唐山地委委员、宁河县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时期,他遭受迫害折磨,但仍关心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1966年7月任中共廊坊地区杨柳青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1974年12月20日病逝。
  杨志恒自1949年抵宁河,历时17年,领导宁河县人民进行土地改革、肃反、镇反、农业互助合作等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以作风稳健、实事求是,关心群众疾苦、廉洁奉公、吃苦耐劳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他热爱农民,时刻关心、爱护并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广大农民非常尊敬他。1957年担任第一书记期间,他经常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并亲自动手,指
  导农业生产。县委号召农民积极发展生猪生产,他率先垒起猪圈,带头养猪,摸索经验。当时,县境内水源充足,但水稻生产发展缓慢,他亲自动手,搞试验田,并总结出一套水床浅灌、旱育秧、苗高一寸即可按水床方法管理的成功经验,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
  李鹏图(1898年-1975年) 号翊山,宁河镇人。1921年毕业于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政法经济科。1924年任苏皖赣巡阅使署机要秘书。1928年任直隶实业厅第一科长。1930年任河北官产总处秘书长。1936年任河北高阳县县长。“七、七”事变后,先后任津海监督公署总务课长、代理天津海关监督兼整顿关税委员会委员,长芦盐务管理局局长,华北政务委员会财务委员、处长。1939年任汪伪天津市财政局长,1943年8月任汪伪天津剿共委员会主任,同年9月任汪伪天津特别市代市长、天津市新民会总会长。1945年因汉奸罪被押受审,不久保外就医。新中国建立后接受管制,1975年病故。
  赵国强(1909年——1990年) 芦台镇人。1937年春,参加“牺盟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同蒲铁路工人自卫队二分队指导员,中共太南地委职工委员会书记,太北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任。1945年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同年8月任太行区总工会主任,晋冀鲁豫边区总工会副主任,华北总工会副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劳动局副局长。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全国总工会五金工会主任,中国兵工工会主席、党组书记,中国重工业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60年至1972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生产部部长、书记处书记。
  赵国强是中共“八大”代表;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六至第八届执委会常委;并于1957年至1969年先后担任世界工联候补理事、候补执委。赵国强为中国的工运事业贡献了一生。
  陈恭澍 宁河镇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1932年春,参加复兴社特务处南京香林寺特务训练班第一期受训。结业后被派往天津站,为王天木助手。1934年接任天津站站长,是暗杀张敬尧及逮捕吉鸿昌、任应歧两案的幕后指挥者。1939年继王天木之后任华北区区长,同年秋,军统华北区组织被日军特务破坏,陈恭树旋调往重庆,任军统局第三处(行动布署)处长。不久派往上海,任上海区区长。1941年5月被汪精卫所属特工人员逮捕,除供出军统局在沪潜伏组织外,并写了一本《蓝衣社之内幕》小册子,把军统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及活动情况等全部披露。1945年日军投降后,戴笠到上海时将其逮捕,解往重庆关押。后扣押于上海提篮桥看守所,被判死刑。1946年戴笠坠机身亡,复经特务处旧僚属说情,被改判12年徒刑。后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共政策需要,陈恭树被保释,并被郑介民任命为国民党国防部0760部队总队长驻北平,组织特务武装活动。1949年初平津解放前夕逃往台湾。在台从事著述,出版《河内汪案始末》等书。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仁恭
相关人物
刘守文
相关人物
刘守光
相关人物
赵德钧
相关人物
杜立德
相关人物
王锡朋
相关人物
关廷牧
相关人物
乔邦哲
相关人物
王朝渠
相关人物
史荣椿
相关人物
龙汝元
相关人物
聂士成
相关人物
齐燮元
相关人物
白宝山
相关人物
李廷佐
相关人物
陈之骥
相关人物
郑思卿
相关人物
苏锡麟
相关人物
刘述先
相关人物
杨志恒
相关人物
李鹏图
相关人物
赵国强
相关人物
陈恭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