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丧葬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7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丧葬习俗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672-673
摘要: 本节介绍了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国农村的丧葬习俗,包括出殡、成殓、送路、墓地祭祀等流程。出殡时,一般由24人或32人抬棺,孝子执幡在前,长媳抱罐在后,长女爬棺,吹鼓手和送葬亲朋跟随。民国以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一般进行报丧、成殓、送路、出殡等步骤。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提倡火化,丧事简办,骨灰盒或置于家中,或置于“殡葬管理所”内。同时,设“殡葬管理所”负责火葬服务。
关键词: 宁河县 风情习俗 丧葬习俗

内容

清代旧志记载丧俗:人死后,移尸停放于堂中,烧纸钱、纸车或纸轿等物,叩拜送于门外,称为送行。然后入室换孝服,举哀哭泣。第二日送路,备齐灯笼、火炬、旗锣开道,孝子手捧灵牌到城隍庙,乡间到土地庙。凡属亲友男女,俱随时接待,来家哭拜不一。三天成殓。逢七日即致祭,以待远道亲友来吊唁。殡葬时,用旗、锣、伞、扇、香亭、棺罩、冥器以及纸糊车、马、禽、童仆、器物等等随葬,各随其家贫富多少不一,名为出殡,没有长时间停柩的弊端。
  民国以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大体情况如下:
  报丧:人亡后,首先给亡人洗身净脸穿寿衣,然后停于床上(一般放在堂屋或在院中搭设的灵棚中,用三块木板拼成),在床前点上“照尸灯”和“断头香”。大门旁贴出“殃榜”(上写亡者辈份、姓名、年龄,用白布写成),称为“出殃”。同时,亡人家里还要派人向亲朋好友报丧。
  成殓:成殓之先,要“铺棺”,无钱人家铺棺用小灰(柴草灰),富豪人家铺棺用“灯心草”和“香灰”,棺内壁还要用蓝绸子粘好。铺棺后,将亡人仰面搭到棺材内,周围要用棉花、草纸塞稳,在亡人身上放些五谷、五色线、皮麻等物,然后撤出亡人的“蒙脸白”(一块蒙在亡人脸上的白布),盖上“梓盖”。
  送路:丧家“发引”的头一天,举行受吊式,名曰“送路”。预先给亲友发出讣文贴,通知届期光送,所以这一天的仪式跟出殡一样隆重。“送路”时,孝子端着“灵牌”在前,吹鼓手(有的还请来和尚、道士、喇嘛、尼姑,即所谓“四棚经”)及前来送路的亲友在后,吹吹打打,在街上转一圈,然后回到家门口,将灵牌放到纸车内烧掉。
  出殡:出殡时,一般是24人或32人抬棺,孝子(一般为长子)执幡在前,长媳抱罐在后,长女爬棺,吹鼓手和送葬亲朋跟随,陪葬的飞禽、走兽、摇钱树、阴阳宅、童男、童女等(均为彩纸糊成)都成双成对,车拉人扛,随棺而去,当送葬的人群出了街口,除亡人子女和直系亲属要随灵柩到坟地安葬外,其余的人即可回去。埋葬前,由“炮手”放响炮三声,焚烧随葬品,之后落土埋葬。
  墓地祭祀:死人葬后三天,则要到坟前祭祀,每七天一祭,直到“七期”。再后,有百日祭、周年祭等。此外,每年清明,要到坟地添修坟墓,名曰“上坟”。
  上述多为富户所为,穷人家办不起。俗语说,有钱的埋钱,无钱的埋人,穷人家亡人。好的买一口薄木棺材,俗称“狗刨”,由几个人抬到坟地埋葬。更穷的人家,拿破席一卷而埋葬,算是把人“发送”了。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提倡火化,丧事简办。1975年,宁河县全部实行火葬,设县“火葬服务处”。后,设“殡葬管理所”。骨灰盒或置于家中,或置于“殡葬管理所”内。火葬前至火葬当日,一般举行追悼会,亲友送花圈、挽联或幛子(绸、缎、布料)以寄托哀思。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