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76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岁时习俗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3
页码: 669-671
摘要: 本节主要是介绍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包括春节、正月初二、正月初五、正月初八、元宵节、填仓节、中和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乞巧节、蹲秋膘和中元节。这些节日和习俗都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特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底蕴。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人们会祭祀祖先、吃年夜饭、贴春联等。其他节日和习俗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正月初二是迎财神,正月初五是破五,正月初八是开张营业,元宵节是吃元宵、观灯赏月,填仓节是祈求丰收,清明节是祭扫祖先,端午节是吃粽子、避瘟消灾,中元节是超度亡魂。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 宁河县 风情习俗 岁时习俗

内容

春节:除夕旧俗,摆有肉、鱼、鸡、酒等供品,祭祀祖先。祭毕,全家共食祭品。有的到坟地,请祖宗回家过年。祭祖后,吃“年夜饭”,“熬五更”。新中国建立前,富家债主,大年三十逼债,穷人称过年为过关。今俗仍存吃“年夜饭”和“熬五更”,称“三十黑夜吃饺子”,合家观看春节联欢会。至夜间零点,鸣“开门炮”,此俗至80年代重新兴起。时,鞭炮声声,震耳欲聋,烟花飞舞,经久不息。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宁河县旧志记载:“正月元旦,庆节祀神、祭祖、拜尊。长幼以次相拜,又亲友相贺,谓拜年。”鞭炮声中,全家穿戴一新,围聚一起吃饺子。旧时,吃饺子前不准扫地,汲水,动刀剪。前五日,家家吃隔岁饭,“不忘旧之义也。”“自一日至十日,阴晴卜岁之丰耗。元夕前后,城镇悬灯三日,乡村亦插灯相庆,击鼓〓金,陈百戏以为乐。食糖圆。”春节期间,居民多贴春联、吊钱、年画,象征吉祥。写春联按门第身份,或户主所乞求之意。贴年画、贴福、寿字,讲究图案和位置。如贴在米囤上,象征五谷丰登;贴在水缸上,象征连年有余(鱼);贴在屋门楣上,象征长命富贵,子孙满堂。福字多倒贴,意谓福到了。春联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庭院福满门”等为常见门对。窗上多贴装饰有肥猪、肥羊、吉祥物的吊钱或窗花。门上多贴有“富贵有余”、“莲花童子”之类年画。新中国建立后,仍有春联年画,但内容大不一样,展示人们翻身解放心情,或配合当时形势的政治内容居多。80年代中期,福、寿、禄等字传统内容又有出现。年初一,亲朋邻里,互相拜年、祝福。孩童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每人一份压岁钱,此习俗沿袭至今。新中国建立以后,春节习俗,大有改观。迷信旧俗消失,逐步形成新风尚,党政机关与驻军部队互致慰问。“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登门互致问候,已成风气。
  正月初二:旧称“迎财神”。旧时,家家户户都要供财神,烧香叩头。水缸内要挑满水,意在财源不断。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家家吃饺子。煮饺子时,都格外小心,以防饺子弄破。意谓饺子煮破了,一年内琐碎事多。“破五”吃饺子习俗,延续至80年代。
  正月初八:按旧例,各商号、买卖铺子要开张营业,意求买卖兴隆。否则,意即买卖倒闭。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民间习俗吃元宵,象征合家团圆,美好和睦。当日,户户张灯结彩,鸣放礼花鞭炮,观灯赏月吃元宵,直至夜间。村镇演大戏,唱皮影,出花会,热闹异常。仅芦台镇的花会就有:罗汉会、狮子会、高跷会、少林会、小车会、大秧歌等20余类之多。有一幅“大闹元宵”的门对写道:“灯照月,月照灯,灯月相照;男观女,女观男,男女同观。”
  填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五,一般农户都以草灰洒地,做成圈形,名曰:“打囤”。在囤内放少许米谷,名曰“填仓”。其意在于祈望秋后能囤满仓流,获得好收成。
  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亦称“懒龙出窝”。当日,天不亮时,家人把缸里的陈水淘净,灌进水壶,从缸的底部开始滴流。细水长流,连绵不断,直引到河边,叫引“懒龙”出窝。然后再用壶从河里灌满水,引到屋内的水缸里,名为引来“勤龙”,这天还要吃饺子或摊春饼。如果这天家中老人有属龙的,则一天内不许动刀,免得伤了龙身,随着时代发展,家家户户已饮用自来水,此俗仅存吃饺子及烙春饼,称为打春之俗了。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是传统的“清明节”。当日各家小辈人,带着纸钱、祭品,扫墓祭祖。在坟茔周围插柳,栽种松柏。“族众多合食”,称作吃寒食,儿童放风筝为戏。此俗也可在清明节前10天,或后10天内进行。新中国建立以后,各机关学校、群众团体也多在清明节前后,祭扫革命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过节时,家家包粽子(用芦苇叶和粘米包成的尖角形食物)。张贴“符篯”,悬挂钟馗像,屋檐下或院门两旁插上“艾草”。另外,还要给小孩腰间或脖子上挂一个小葫芦或小荷包,内装花椒、柳蒿籽等物,意在避瘟消灾。有的还用雄黄酒擦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洒在屋角,以驱除五毒(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有的还在早晨给孩子吃鸡蛋,意在防止生疮。现在过端午节,仅保持吃粽子的习惯。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人们吃炒蚕豆或炒黄豆。旧志记载:“六月六,炒米花,曝衣晒书。入伏造醋,制面酱。是月也,恒望晴,惧淫雨伤稼。”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传说这是牛郎与织女相会之期,喜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妇女们要向织女“乞巧”。其做法是:把一碗或一盆净水,晒在太阳光下,再把绣花针浮于碗或盆中的水面上,视其水底阴影粗细,以鉴评妇女手巧手拙,故为“乞巧节”。此俗已属无稽,不革自除。
  蹲秋膘:立秋日,农民已待收获,稍作短期休息,名曰“蹲秋膘”。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旧俗称“鬼节”。当日晚,僧人乘船,吹打乐器,诵盂兰盆经,俗称“放焰口”。有的地方,还要放河灯。即:把糊好的“莲花灯”顺流下放,河中星灯明灭,甚是好看。传说溺鬼若得此灯,则可复生。许多人家,烧纸敬鬼,上坟祭祖,超度亡灵。此俗,已经易除。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亦称“团圆节”。当日,亲朋好友,互赠月饼、糖果、酒之类礼物。家人团聚喝酒饮茶,有的把河蟹放在盘中爬行,名曰“爬月”。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日。旧志记载:“九月重阳,无登高之会,而田野以其时放生畜。是月也,晚秫早收。”
  十月初一:祭扫坟墓,用纸剪成衣服,到坟地去祭烧,名曰:“送寒衣”。
  腊八节:腊月初八,俗名腊八。原为佛门节日,后传到民间。当日,各家争相早起熬“腊八粥”,意在谁家的腊八粥先熬好,谁家的庄稼就会早熟。粥里一般放栗子、枣、杂豆、粘秫米等杂粮,有象征“五谷丰登”之意。
  祭灶:腊月二十三,传说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这以前人们打扫房屋,意谓怕“灶王爷”把土带走。晚上,先用秫秸插一匹马,预备些谷草及“糖瓜”(麦芽糖做成瓜形、元宝形、圆球形)等物,然后从龛内揭下“灶王爷”画像,口说:“灶君到天庭,好话多说,坏话少说。”说毕,用“糖瓜”粘在灶门上,意思是已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了,省得到天上多言多语。之后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至腊月三十,再把新买来的“灶王爷”像放到龛内供起来。50年代初期,此俗只存清扫房屋,以待过春节,及孩子们吃糖瓜之俗。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