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69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文学艺术
分类号:
J12
页数:
6
页码:
590-5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文学艺术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创作、美术书法、戏剧、舞蹈、民间花会、音乐等。
关键词:
宁河县
文化
文学艺术
内容
第一节 文学创作
宁河县解放初期,群众文学创作开始活跃。1951年12月成立“河北省宁河县群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由河北省文联直接领导。时,业余创作队伍不大,《河北日报》、《天津日报》等经常刊发宁河县业余作者文学作品。1958年,宁河县创办《宁河报》,该报为八开版面,主要内容是配合当时形势,宣传大炼钢铁、大跃进等内容,时间不满一年停刊。至60年代,业余创作队伍开始扩大,县文化馆开始有组织地组织文学创作活动。1963年,曾邀请河北省著名作家李满天、张庆田来宁河讲授创作知识。同年,壁刊《宁河文艺》出刊,后改为油印刊物。时隔一年多又停刊。1966年以后,群众文学创作处于低潮。至70年代,年轻的业余创作队伍逐渐发展。1975年业余文学创作有短篇小说50篇、散文82篇、诗歌1673首,许多作品发表于《河北文学》、《天津文学》等刊物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学创作发展迅速,业余作者队伍发展到百余人,宁河县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不同体裁作品,陆续在全国各级报刊有所发表。1984年《宁河文艺》创刊,该报八开四版,至1986年共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翻译作品、相声、儿歌、歌曲、文学评论、游记、民间故事等187篇(首)。1984年6月,宁河县“文学戏曲创作研究会”成立,吸收会员32名,先后有3人加入作协天津分会。
第二节 美术书法
清末民初,宁河县便有一些善书画的文人出现。先为塾师后经商的张文瑞,以写欧(阳修)柳(公权)合璧的书法而成为当时的名笔。张信儒是芦台有名的书法家,真草隶篆十分精通。老中医李绍馀善画太湖石,其外孙女周思聪已成为中国现代著名女画家。宁河镇杜心耕(名书田),善写黄庭坚体并善画兰竹(后任芦台一中校长)。被称作花鸟大师八大山人的李昆璞,原籍在本县丰台镇北村,后定居天津,为天津市国画研究会会长。原芦台一中本世纪20年代的美术教师张壮一,一生从事印铁工艺设计,为天津最早印铁工艺设计家之一。张壮一还兼画中国画,以仕女画和山水画为主。当代著名电影美术设计家、画家、书法家李仲耘是他的学生。
至近代,宁河县籍著名画家有:一、李仲耘,字连甫。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主任美术师、电影美术协会理事、书法家、中国画家。李仲耘早年从师张壮一攻工艺设计,后入辅仁大学从陈半丁学花鸟,其作品多次出国展出。二、周思聪(女),195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毕业后在北京画院任画师。其作品《周总理和清洁工》、《周总理与灾区人民》等多次获国家奖,并有作品在日本展出,现为全国美协副主席。三、朱帆,《天津日报》美术部主任编辑,善画人物,毕业于芦台一中,后在天津从事群众美术工作多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天津分会理事。四、杨占住,1958年毕业于芦台一中,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设计系,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副主任美术师,曾主持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美术设计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从70年代始,本县曾举办美展20余次,参展作品1000余幅,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有些作品参加了国家和省市级以及国外的展览,并有专集收入。如版画《水稻丰收》,参加1964年全国美展。组画《列宁的故事》,1976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收入《光辉的榜样》专集出版。水彩作品《绍兴东湖》,在京、津两市展出。水印画《桔乡九月》,在北京、上海等七市展出。另有四幅版画在日本15个市巡回展出一年,日方曾发来《感谢信》以示表彰。
1978年,宁河县6岁儿童的中国画作品《船儿》,获天津市少儿美术比赛二等奖。同年,该作品赴日本、法国、西德展出。1983年,他的一幅国画《高跷》赴印度展出。知青作者国画《小兽医》,1978年去日本神户展出,并有其他作品多次去香港展出。本县农民作者的民间绘画《闹元宵》,1982年参加天津市美展获优秀奖。1988年,宁河县一农民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全国农民画展中展出。
宁河县丰台镇的木版年画历史悠久,至明末清初,印刷水平已有了较高的发展。丰台木版年画继承了北方平水系统的坊刻传统,作品质朴、粗犷。主要年画有:榴开百子、吉庆有余、仕农工商图、耕织图、三岔口、白蛇传、王小卧鱼、埋子得金等。当时,丰台镇的年画铺比比皆是,最有名的有“顺德成”等。年画大批运往东北、内蒙等地,成为当时税收的一大来源。本县木版年画的全盛时期在乾隆年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现代印刷术的普及,丰台木板年画逐渐萧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掘恢复民间艺术遗产,在丰台镇北村又恢复了小规模的年画作坊,但风格已全是杨柳青年画式的,题材也较前狭窄。
剪纸艺术在宁河县民间也广为流传,主要是窗花和“喜”字,另外还有泥塑、面人儿、糖人和近年兴起的根雕艺术。
第三节 戏剧
京剧、皮影、评剧和河北梆子是本县人民较为喜欢的剧种。早在清光绪五年(1879),本县就有私人组建的河北梆子戏班,名为“裕泰和”。1920年,评剧五大明珠之一明月珠(杨玉春)来芦台演出评剧改良戏《杜十娘》、《珍珠衫》等,以后各地戏班多次来芦台、丰台、宁河三镇演出。
新中国建立以后,戏班艺术在宁河县迅速发展。1950年10月成立“艺新剧社”,农村普建村剧团,大量上演新戏,节日期间进行汇演。至1951年,全县共有33个业余剧团,其中话剧团9个,歌剧团12个,评剧团11个,皮影剧团1个。
1954年,艺新剧社改为“宁河县评剧团”。剧团活跃在全县城乡,演出剧目主要有:《花木兰》、《茶瓶计》、《画皮》、《闹严府》、《红娘》等。1960年,评剧团演出《恩与仇》,并参加唐山市14县的戏剧汇演。演出剧目是宁河县自编自演的评剧《红旗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演员改行。1969年从县直各单位抽调一批文艺骨干,配合当前的形势组成宣传队下乡演出小戏曲、小歌舞等。后排演“样板戏”及话剧《艳阳天》、评剧《山鹰》和自编自演的话剧《龙湾之春》。1975年自编自演的评剧《战斗堡垒》,参加了天津市戏曲专业剧团的汇演。1976年移植影调戏《迎风飞燕》。后,县评剧团恢复建制,排演评剧《夺印》、《蝶恋花》,并恢复上演传统古悲剧目,如《十五贯》、《秦香莲》等。时,仅《秦香莲》一剧就连演20场。后又排演《张羽煮海》、《杨三姐告状》等。1984年,县评剧团带12个剧目去河北省演出,观众达14万人次。1986年以后演出较少。1989年有职工29人。
1989年,宁河县举办首届业余话剧小品大赛。讽刺小品《农药风波》、《罚款》,通过天津市组织的初赛、复赛、决赛,被推荐为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的“南开杯”电视小品大奖赛。
第四节 舞蹈 民间花会
一、舞蹈创作
1974年,宁河县农民排演的舞蹈《战地救护》,参加天津市汇演获优秀奖,天津电视台录像并播放。同时,中小学的舞蹈创作和表演也非常活跃。芦台第二小学的歌舞《雷锋精神代代传》,芦台第五小学的《送水》,芦台第一小学的《菜园红灯》,皇姑庄小学的《打猪草》,先后参加市中小学文艺会演并获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舞协组织了逢双年舞蹈比赛。本县创作的《养鸡》获第一届比赛的演员二等奖,《苏武牧羊》获第二届比赛的创作三等奖,《富之歌》获第三届比赛的创作、表演、演员各二等奖,《逛山景》获创作奖并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河之秋开幕式的演出。
二、民间花会
俗称闹玩意儿,是一种群众性载歌载舞的自我娱乐活动,多在年节或“庙会”期间表演。元朝末年至永乐年间民间花会舞蹈始流行于宁河县,最早的有“地秧歌”,俗称“大秧歌”。特点是组织规模大,表演人员多达百人以上,演出灵活,不受场地限制,舞台、街头、庭院均可表演。另有:小车会、踩高跷、走旱船、跑驴、罗汉、舞中幡、飞钹、拉碌碡、打腰鼓、耍龙灯等十几个品种,演出形式多种多样,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喜庆色彩。新中国建立以后,民间舞蹈进一步完善,不断发展。1978年以后,恢复并挖掘整理出鹤翎会等新形式。
宁河县民间花会选介如下:
(一)地秧歌
地秧歌在宁河县普遍流行,由古代“村田乐”演变而来。宁河县其它花会多由地秧歌演变而来。此种秧歌分为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过街秧歌,走街串巷、边扭边走,舞姿简洁明快。场子秧歌则在广场、街头打场演出。先由两个武生打扮的人物,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并招引观众。随后有扮作生、旦、丑和身背鱼篓的鱼翁,手持烟袋和蒲扇的“老妈妈”,身着异装的“傻小子”、“傻丫头”等人物前后穿插舞蹈。近来有以近代甚至当代服饰的角色出现,面部简单化装。道具分别为:彩扇、花绢、鸟笼等。表演时,手腕灵活,抖动所持道具,脚步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和双手的摇摆,随着音乐舞秧歌步。其中还穿插有:渔樵问答、傻小子插诨、客大爷调情、公子扑蝶,盲人摸象及小老妈开嗙等戏剧性表演内容。近年来,经过艺术加工,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故事情节,象猪八戒背媳妇。主要乐器有:大喷呐、笙、管、大鼓、铙等。吹奏曲牌有:《句句双》、《柳青娘》、《满堂红》等嗽叭牌子,表演抒情、优美、火爆、泼辣、热情、欢快,富有诙谐幽默、质朴的生活气息。
(二)小车会、跑驴
小车会、跑驴亦为宁河县流行的民间歌舞,二者皆以跑为主。小车多为竹、秫秸制成,车身以彩绸围饰,两侧画有车轮印迹以遮挡演员两腿。上有布蓬,车上演员为女妆,浓装艳抹,拉车者扮为年轻小伙儿,推车者为老翁。有时扮作生、旦、傻小子、老旦等角色的随后。秧歌会中间或穿插有小车舞。演员间推、拉、跑、颠配合默契,姿态潇洒、明快,喜剧性较强,音乐以大唢呐为主的吹奏乐曲,表现出农民乐观、欢快、喜悦心情。跑驴则以扮作‘巧妇’、‘拙夫’角色一路同行进行表演,并构成简单的情节,如跑驴儿时,快、慢、跑、蹶、跳、上坡、下坡、马失前蹄等技巧,形象逼真,表演动作灵巧、活泼。“巧妇”身敷以竹架和布饰的毛驴形状,并以裙饰遮掩双腿,所以称为跑驴。
(三)高跷
这一民间歌舞起源很早。《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汉魏六朝百戏中叫“跻伎”,郭璞《山海经》注称为“乔人”,宋代叫“踏桥”。清以来才称“高跷”。高跷分高、中、低三种。高者丈余,低者三尺左右,并有文武跷之分,人物角色有陀头和尚、傻小子、小二哥、渔翁、渔婆等。以后有扮演唐僧、悟空、八戒、沙僧、许仙、青蛇、法海等角色,极富戏剧性。木跷虽高但却健步,轻松、自如、舒展。舞蹈跳跃,翻、转、腾、挪、劈叉等如履平地。此歌舞重视踩跷技艺。主要乐器,文跷以笙、管、笛、箫、二胡、低胡、小镲、云锣、手鼓为主。武跷以小锣、垮鼓、大鼓、镲为主。
(四)旱船
跑旱船也是宁河县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太平广记》载,早于唐朝就已流行。《燕京岁时记》载:“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面采莲者”,而今却又有发展。道具多为木、竹或秫秸扎成船样,四周以布围饰,上绘有鱼跃水面和日出等图案。船有蓬,装饰华丽,美观。一只船内有两个演员分扮白蛇和青蛇,前有假下肢交面置,以示坐姿,另一只为许仙、法海乘上,为站姿,有艄翁两人随船而行,并配有鱼、虾、龟、蟹、蛤蜊等八大帅和其他角色数名,道具造型新颖逼真。演员需功底好,齐舞时,能表演出翻江倒海之气势,跑船时,艄翁划船的舞姿,驾舟演员的轻盈动作,使舟船时而如在海中漂泊起浮不定,时而如离弦之箭飞弛而行。两舟交错,你来我往,充满了情趣。乐器有笙、管、笛、弹拨乐器、云罗小镲、手鼓等。演奏《柳青娘》、《鸳鸯扣》等乐曲。宁河县丰台镇旱船曾于1981年选入天津市民间花会汇演。1988年宁河县董庄乡皇姑庄村民间花会《旱船》,代表天津市参加中央电视台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五)龙灯会
龙灯历史悠久,在汉代已有记载(见《春秋繁露》),按传统习惯.“龙”的形象为吉祥的化身。宁河县所流行的“龙形”一般有竹、木、纸等扎成。节数不等,但必单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节内能燃烛。舞时,由一人持彩球戏龙起舞。随着锣鼓及其它打击乐器的伴奏乐声,表演二龙戏球、乌龙摆尾等高难技巧,舞姿潇洒强劲,气势雄伟、壮观并富有变化。夜间燃烛起舞,更具特色。
(六)狮子舞
狮子舞又称耍狮子。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时已经在民间流行,此舞有太狮、幼狮之分,太狮为两人合扮的大狮子,幼狮乃一人扮的小狮子。扮武士者,手持彩球,引逗狮子作腾、跳、翻、扑等表演。演出时,分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现狮子的温顺性格,表演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以勇猛见长,在以打击乐为主加闷点、花点的伴奏中,狮子翩翩起舞,做表演跌打、跳跃、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这种舞蹈技巧较高,《百本张曲本》曾描写道:“耍狮子,会钻套。拿头的好还得往外瞧,拿尾的哥们猫着腰,遇见了天棚爬抄高,蹿房越脊一丈多高。逢桥时甩尾的忙,他单怕戏水那一招”。故有“太狮过海须戏水,少狮逼树须上高,均为最困难最精彩之技术”的说法。伴奏乐器多以打击奏器为主,常以花点,闷点以烘托气氛。
(七)罗汉会
为宁河县芦台镇流行较久的民间花会,又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罗汉,民间称作是僧人中修行得道者。罗汉会,则集中众多罗汉(陀)叠起来,表演多种花样。所以又称叠罗汉,扮演罗汉的人,必须体魄键壮。明清时,因芦台漕运业发达,而出现“脚行”组织。装卸工人则成为罗汉会的主要演员。而后,代代相沿,叠罗汉可高七八层。样式有:单挑、单象、粘糖人、三座门、大花篮、寒鸦凫水等。有的叠罗起立体象时,还可作360度转体回环的罗汉动作。“罗汉尖”由小男童扮演,做手摇拂尘、童子拜观音等姿式。伴奏乐器:文场有一管三笙,以笙为主;武场有一大鼓、双钹、双铙,以鼓为主。
(八)鹤翎会
为宁河县潘庄镇一带流行较大的民间花会,又称鹤翎灯会。表演者多以鹤形扮装,且有双翅缚于双臂,身背鹤灯,脚踩高跷而表演。这一花会融花灯、高跷、秧歌于一身,绕有趣味,颇为流行。1989年宁河县潘庄镇的“鹤翎会”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河之秋广场艺术的专场演出。
(九)少林会
这一花会,由民间武术演变而成。清及民国时期,宁河县民间武术颇为盛行。民国13年(1924年)在芦台镇曾建有武术馆,所练多为形意和少林派。后,常有习武之人,以武术表演参加民间花会表演,一直延续到80年代。
第五节 音乐
宁河县清及民国时期,无专门音乐机构,多为民间乐班,演奏民间音乐乐器有:管、笙、萧、笛、唢呐、二胡及打击乐器。主要曲目有四扇佛、大三宝、八条龙、琵琶令、祭腔、翠珠帘、句句双、八仙庆寿、天下同、一池水、小桃红、玉太平、四大景、连三香、佛法曾、莫合乐、孟姜女、喜相逢等数十种。演奏多用在丧、婚、祭仪上,有时逢年过节,亦有乐手演出小段。至80年代仍有鼓乐手百余人,其中3人于1984年被天津市评为乐师。本县流传的民歌有:抗战八年、逛花灯、哭坟、推碌碡、打花棍、十二只鸡,十个字号、夯号等。
新中国建立后,宁河县现代音乐作品创作人才辈出。至1986年,宁河县音乐工作者作词、作曲在中央及省市级音乐刊物上发表或在电台、电视台播送的作品有百余首。其中《摘酸枣》在全国《小百灵》电视赛中获作品二等奖。民歌《我家住在杨柳青》获天津市民间音乐作品一等奖,并在天津市庆祝国庆35周年电视晚会上演出。此歌的录相带由全国30家电视台对外播放并作为天津电台每周一歌播出。宁河县音乐作者群由干部、教师、工人、农民组成。其中三人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在市级获奖作品还有《海河从津城流过》、《乡音》、《赵州桥》、《脚步》、《巧》等。并有两名农民歌手分别在全国农民歌手大赛和天津市第二届农民歌手大赛中获奖。1989年,宁河县举办首届田野文化艺术节。在市田野文化艺术节上宁河县南涧乡的唢呐花吹和一农民歌手,分别荣获优秀表演奖。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