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民防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68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人民防空
分类号: E256
页数: 2
页码: 580-581
摘要: 本章记述宁河县人民防空办公室成立于1969年,负责组织指挥和工程设施建设。在1972年机构调整后,该机构设在宁河县人民政府内,并制定本县防空袭方案及战时人口疏散、救护抢修及物资保障等计划。同时,宁河县加强了“三防”教育,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防护内容,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关键词: 宁河县 军事 人民防空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69年,宁河县革命委员会战备办公室成立,办公室设在宁河县人民武装部。1972年机构充实调整后,该机构设在宁河县人民政府内,对外改称人民防空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秘书、工程、后勤3个组。1986年,县人民防空办公室由政府机关迁出办公,新址位于芦台镇北街。
  第二节 组织指挥
  为战时有效地组织城镇人民进行反空袭斗争,搞好地方人防工程建设,按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要求,宁河县组建防空指挥所和防空专业队伍,并分别设有消防、防化、抢修、抢险、运输、通信、救护等7个专业队。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平时吸收有业务专长的以及专业对口的超龄民兵,做为骨干队员,每个专业队编制10人,并设专职人员,负责平时的训练及宣传工作。战时可按建立的骨干队伍的10%扩编组建防空作战队伍,通过整组和训练,能担负战时抢修、抢险、后勤保障、警报、通信联络及消除空袭污染后果等项任务。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建立以后,不断加强并完善人民防空的组织指挥体系,并制定本县防空袭方案,战时人口疏散、救护抢修及物资保障等计划,建立健全和完善人防指挥所,进行通信警报建设,规定信号及行动程序,设置控制系统等。
  第三节 简易人民防空工事
  1969年,全县人民按照毛泽东主席关于“要准备打仗”、“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挖地道备战。芦台镇几个街道分别挖筑简易地道,动手烧砖100万块,自运白灰、砂石、水泥等材料,机关团体、各街镇居民均参与。此时,为群众性构筑防空掩体时期。后由于水多、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掩体内不断渗水灌泡。至1976年遭地震灾害破坏,已全部无存。
  1972年由于人民防空机构的建立和战备工作的加强,开始进行有计划地修建质量较好的人民防空工程设施。1972年以后,成立人民防空专业施工队伍,按行业系统成立分指挥部,保证了施工技术力量和工程质量的相对稳定。施工方法从简单的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半机械化作业,由砖石结构发展到混凝土浇灌,工程规模由小到大,由简单的坑道发展到大型的地下工程。
  第四节 主要人民防空工程
  1972年至1986年连续完成县城芦台镇的施工任务,共建成掩蔽部、指挥所、发电站、地下商店、地下餐厅、地下车间和各种类型的地下室等地下工程。工程均属五级以上标准,掩蔽部通风、滤毒、水库、厕所等各种设施比较齐全。战时可以防原子、防化学、辐射、防细菌、污染,可以防空袭,保存实力,基本上保证对战时留城人员的疏散和隐蔽,平时可为生产、生活服务。现已开办地下商店、地下餐厅、地下车间,并利用地下室作临时仓库,存放物资,解决了部分单位库房面积不足的矛盾,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节 “三防”教育
  宁河县人防办公室把配合教育部门作好宁河县初级中学“三防”(即对原子、生物、化学武器的防护)教育工作,作为长期工作内容。1972年以来,以芦台4所中学为骨干,以芦台一中师生为重点,与教育部门相结合,利用幻灯、参观、辅导、实物考察、智力竞赛等方式,使中学生对原子、生物、化学武器的防护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自我防护的方法。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