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组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8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组织建设
分类号: D235.214
页数: 6
页码: 490-495
摘要: 本文本主要描述了宁河县共产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和组织整顿的情况。在中共建党早期,宁河县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随后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进行,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新中国建立后,党组织在农村和工、交、财、贸系统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党内也存在着一些不纯的问题,因此进行了多次整顿运动,清除了不纯分子,并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期,党组织受到严重摧毁,但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进行了整顿,以纯洁组织、提高党员素质为目标。通过整顿,党组织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党风党纪也有所好转。
关键词: 宁河县 中国共产党 组织建设

内容

一、组织发展
  (一)第一个党组织的建立。1934年夏末,中共京东特委派遣共产党员陈荻,与当时已在芦台镇坚持地下斗争的共产党员张家庆、田泽林、张家声等组织建立了芦台镇秘密联络站。同时,建立联络站党支部。这是宁河县境内出现的第一个党组织。陈荻任联络站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该支部直接受京东特委领导。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8年6月,陈荻同志奉党的指示,带领部分同志参加冀东大暴动,秘密联络站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一职,由张家声担任,直接受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注:点线委员会的“点”,指的是城市,“线”,指的是铁路线。)领导。后,秘密联络站负责人张家声被捕,联络站及党支部遂遭破坏。
  1941年10月,中共丰玉宁联合县委员会建立,蓟运河以东地区党组织随之发展。1941年10月小李村发展一名党员李树存。1942年8月,在褚家庄组建中共褚家庄村党支部。是年底,麻坨、李麻〓、东蛇麻港、姜甸子、胡甸子、西魏甸等村党支部先后建立,党员发展至几十名。
  1943年7月,中共武宝宁工作委员会建立,同时在宁河县蓟运河以西地区发展党组织。当年建立鲁庄子党支部,并在冯台子、北淮淀、乐善庄、大八亩坨、赵本庄、大从庄、李花毛等村发展了一批党员。1944年底,中共武宝宁工委管辖区内已建立21个党支部,发展了395名党员。
  1946年1月,中共宁河县委成立,随后,建立8个区党委。随着武装斗争的深入和土地改革运动,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47年,全县有党员3481人。在平分土地运动中,又吸收党员52人。1948年10月,全县有党支部193个,党员3509人。1949年底,全县有党支部241个,党员3923人。
  (三)新中国建立后时期。初,农村及工、交、财、贸系统党组织发展较快。农村党支部,1956年比1950年增加41.7%,党员总数增加38.8%;工、交及财贸系统党员总数,1956年比1950年增加近6倍。1958年‘‘大跃进”中,党员队伍有很大发展。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党组织进行了整顿。1964年至1965年的“四清”运动“清洗”了一部分党员(其中出现许多冤假错案,后得到纠正平反)。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全县党委21个,总支25个,支部520个,党员6826名。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全县,县委和各基层党组织相继受到冲击,党组织停止活动。1969年进行整党建党,基层组织和党员先后恢复组织生活,发展少量党员,但组织发展一直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1980年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432名,占党员总数的3.1%;1986年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095人,占党员总数的7.1%。1986年,全县共有32个党委,26个总支,758个支部,15262名党员。
  二、组织整顿
  1948年1月,农村土地改革运劫进入土地平分阶段,同时纠正党内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不纯的问题。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结合平分土地工作在解放区党组织开展整风运动。运动中,进行“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的三查运动,清除阶级异己分子及不可救药的蜕化分子。这次整党从1948年1月开始,6月结束。
  1950年,一些党员在胜利面前腐化堕落,贪污受贿,由于组织发展手续不健全,把一些不够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甚至使一些兵痞、敌伪分子、反动会道门成员也混入党内,造成组织不纯。针对这种情况,于冬季在农村党支部中进行整顿,清除了一批不纯分子和有严重问题的人出党。
  1953年2月6日至3月16日,县委针对部分党员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木明确,觉悟低,思想落后,不愿加入互助组的问题,进行思想和组织整顿。参加整党的支部45个,党员840人。为了纯洁党组织,提高党员对社会主义合作化的认识,为实现合作化扫清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障碍,又连续三年对农村支部进行普遍的整顿,提高了广夭党员思想觉悟,并从党内清除一批反革命分子及犯有严重错误的人。
  1954年,全县分三批整顿33个三类支部,40个二类支部,1567名党员参加,清洗、开 除、劝退和自动退党45人,受到其他处分的26人。
  1955年4月,整顿了147个农村支部,参加整党的党员2986名,清洗、劝退和自动退党45名,受到一般处分的21名。1956年1月至9月整顿了225个支部,参加整党的党员3631名,清洗、开除、劝退和自动退党50名。
  1957年至1958年5月,按照党中央决定和中共天津地委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分期分批地开展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党整风运动;县、乡两级选派127名干部参加整党整风运动。117名各种不纯分子和消极落后分子被清除出党,113名党员受到党内处分。这次整党整风运动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冤假错案。
  1961年12月至1963年春,全县先后进行两次整风整社,同时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1961年12月至1962年4月共整顿466个农村支部,整顿后建立健全了党组织。时,全县党总支6个,支部470个。1962年冬至1963年春,经过整顿,一类支部由95个上升到128个,二类支部由147个降为124个,三类支部由42个降为32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大批干部和不少党员被批判斗争,许多同志受到错误处理。1977年至1978年春,根据中共“十一大”精神和中共天津市委安排,对全县各级党组织进行整顿,主要任务是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问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共宁河县委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1979年开始至1984年,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他政治运动中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平反、纠正。1984年11月1日至1986年10月31日,为了加强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调动广大党员在新时期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按照中央整党决定精神和天津市农委的安排部署,历时两年分五个梯次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了一次普遍的整顿。每个梯次整党工作,通过学习整党文件及有关著作,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党员登记以及组织处理等项内容,达到纯洁组织的目的。这次整党共整顿了758个支部,26个总支,32个党委,全县有14663名党员参加,准予登记的党员14378名,因病保留党籍23人,缓解登记76人(包括留党察看56人),不予登记32人,暂不登记8人,开除党籍11人,留党察看56人,撤销党、内外职务4人,严重警告38人,警告34人,取消预备资格3人。通过整党,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团结,纯洁组织,促进了党风党纪的好转。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荻
相关人物
张家庆
相关人物
田泽林
相关人物
张家声
相关人物
李树存
相关人物
李麻〓
相关人物
胡甸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