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邮电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8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邮电业务
分类号: F632.7.21
页数: 3
页码: 477-479
摘要: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宁河县邮电业务量的发展情况、邮电交通工具的变迁以及主要支局、所概况。其中,邮电业务量在1979年后以15%的高速度向前发展,邮电交通工具从民国时期的马、马车逐渐发展为摩托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主要支局、所包括宁河镇支局、东丰台支局、潘庄支局、任凤支局、汉沽农场支局、芦台农场支局和海北邮电所,各支局、所的服务人口、业务范围和局房面积等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宁河县 邮电 邮电业务

内容

第一节 业务量
  邮电业务量包含:邮政业务、报刊发行业务、电信业务等工作成果和发展的综合反映。1956年邮电业务总量为148388元,1966年245191元。10年间,每年平均递增6.5%。1966年至1976年则是6%。1976年至1985年,9年间每年以15%的高速度向前发展。尤其以1979年以后较为显著,详见下表。
  1989年邮电业务总量达189.2万元,通讯业务总量为143.5万元,农村投递路线为1180公里/单程,邮路总长度为149公里/单程。
  第二节 邮电交通工具
  清、民国时期,城镇及乡村主要投递依靠步行、肩挑人背,远途则用马、马车,或利用水路。当有铁路通车时,则以火车递送邮件。
  新中国建立初期,邮递人员无公车,为省时省力,减轻体力劳动,工作人员允许自备自行车,公家给一点自行车磨损补助费。1956年公用自行车7辆,包括机线用车。芦台镇内投递仍靠步行。1966年自行车发展到36辆,主要用于投递工作,少量用于维护线路。1976年自行车41辆,三轮摩托车2辆,美式旧吉普1辆,天津吉普1辆,双轮摩托车4辆。1986年自行车63辆,摩托车5辆,三轮摩托9辆,汽车4部。这些车辆主要用于邮电通信转趟,运输物料,有两部汽车为行政用车。
  第三节 主要支局、所概况
  1989年年末统计,全县邮电局、所共有9处。其主要支局、所情况如下:
  一、宁河镇支局。1907年建邮政代办所,1925年改建邮政局。1958年办理邮电业务称邮电支局。主要经办保价、包裹、汇票、电报、长话、农话业务。服务村庄71个,人口39312人。设国营电话交换机200门,转接乡办交换台4个,乡邮线路4条,市投1条。局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职工13人,1985年业务收入31800元。
  二、东丰台支局。1903年建邮政代办所,1925年改建邮政局。办理保价、正票、包裹、电报、长话农话业务。服务村庄33个,人口26437人,投递路线4条(包括岳龙邮电所),市投线1条。设国营电话交换机100门,转接乡办电话交换点5处。局房建筑面积400平方乘,职工12人,1985年业务收入38800元。
  三、潘庄支局。1909年建邮政代办所;1955年建邮电所,只办理邮政业务。1959年,扩建为邮电支局,办理保价、包裹、汇票、电报、长话、农话业务。服务村庄33个,人口41274人。设国营交换机200门,转接乡办电话交换点3处,潘庄农场1处。局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投递路线4条,有职工12人,1985年业务收入为40100元。
  四、任凤支局。1958年建局,办理保价、包裹、汇票、电报、长话、农话业务。服务村庄10个,服务人口28097人。设国营电话交换机100门,转接乡办交换点3处,乡邮投递路线3条。局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职工9人。1985年邮电业务收入23600元。
  五、汉沽农场支局。1967年6月建邮电所。1970年改建邮电支局,办理保价、包裹、汇票、电报业务。服务人口39676人,乡邮线2条,市投1条。局房建筑面积175平方米,现有职工6人,1985年邮电业务收入18100元。
  六、芦台农场支局。建于1954年10月,办理保价、包裹、汇票、电报业务。服务人口40277人,有乡邮线4条(包括东棘坨邮电所),市投线1条。局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职工8人。1985年邮电业务收入14600元。
  七、海北邮电所。建于1971年10月,初建是邮电支局,1985年改邮电所,服务人口49433人,办理保价、包裹、汇票业务(函件、报刊发行,凡邮政机构必办业务)。有职工2人,乡邮线1条,半营半投1人,局房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85年业务收入8500元。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