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51
颗粒名称: 第十六卷 交通
分类号: U694
页数: 24
页码: 267-2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交通,包括了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装卸搬运等。
关键词: 宁河县 交通 水路运输

内容

第一章 水路运输
  第一节 古代漕运及航道
  东汉建安七年(202年)前,商周黄河由今宁河地域入海达数百年之久。宁河平原不仅留下了可观的沉积物(即覆盖在全新世海积层上的黄土层。宁河县南部达1至2米,中部田庄坨地区减薄为0.5米),使土壤变得肥沃,黄河(古禹河)也是商时河海运输的主要通道。芦台镇,古称海口镇(《读史方舆纪要》)。芦台镇附近的董庄、大尹一带,曾发掘出战国时期古木船,内有陶罐、燕刀币和秦半两、战国兵器等古遗存。汉王朝为发展宁河沿海地区盐业生产和对外用兵的需要,在沿海一带“挖渠开河,运粮设寨”。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后,曹操为消灭割据势力乌桓,先后开凿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渠。其中,泉州渠北汇鲍丘水(即今蓟运河),南接潞河(即今海河);新河渠则从今宁河镇、宝坻县附近的盐关口,经过右北平(即今丰润、唐山一带)到濡水(即今滦河)。时,宁河地区呈现出水运便利,接卸漕船,堆码粮草,一派繁忙景象。清代《宁河县志》曾有前人记述:“桓桓曹孟德,蹋顿将组征。二渠肇开凿,汛海米香粳。南以溯滹沱,军粮犹留名。其北达泉州,储此给厥兵”。当时,鲍丘水、泃河以及泉州渠、新河渠为漕运主要航道。
  唐代(618—907年),“神龙三年,沧州刺史姜师度于蓟州之北,涨水为沟,以备奚、契舟之寇”“又以旧渠傍海穿漕,号平虏渠,以避海难运粮者”(《旧唐书,食货志》)。为漕运唐代蓟州驻防的粮饷,为避海上风险,在宁河与军粮城(原属宁河县)之间,向东北方向开凿了一条与海岸大体平行的运河,沟通了海河与蓟运河的航道,亦名平虏渠。这样南方漕船,经军粮城,过平虏渠,入鲍丘水(蓟运河),源源北上,直抵蓟州。清代县志记载:“输挽南来达帝州,舳舻相接满汀洲”。“陵园佳气绵千祀,粒米皆关壑哲谋”。据考,唐代海河联运中,芦台镇、宁河镇、军粮城等,犹如连接海河水系、渤海沿岸与蓟运河航道的纽带,成为转运军粮,输送兵员的中转站。唐代初年,芦台镇是海口镇,后唐太宗东征高丽,于此驻兵,芦台镇又称将台。唐末,于此建芦台军,重兵驻守。幽燕地区的范阳节度使,同时兼管海运漕船。芦台镇临近渤海,又处于蓟运河口与平虏渠的交汇处,构成了停靠船舶的理想码头。《宁河县志·芦台军》曾记载:“天宝政紊乱,安史擅渔阳。鼙鼓震陆道,濒海隔汪洋。”“至德三载后,定更增海防。芦台设军镇,斯应为滥觞”。宁河镇,时称备粮屯,后称梁城所。当时已筑城屯储军粮。
  金代,为保证漕运,令运河两岸府、州、县官吏兼营漕运。时,粮船有官雇民载或民赁官船。宁河县境内许多民间船户被征役漕运,每30只分编为“纲”,纲内每船设户称“纲户”。贞佑二年(1214年)粮道断绝,漕粮转运,随之衰落。
  “元时海运,自辽东三岔河分三道:一由天津经白河至通州;一由‘娘娘宫’经粮运河(蓟运·河)至蓟州;一由芦台镇经黑洋河、蚕沙口、清河至滦州。”时,粮运河(蓟运河)贯穿本县全境,为重要漕运航道,芦台镇则是元朝河海联运水路要津。
  明代初年,在宁河平原地区的海、河漕运航船,基本沿袭了元代航线,自直沽入渤海,经蓟运河,过芦台镇,可输北方军需。明天顺三年(1459年),凿通了天津海口新开沽河与水套沽河之间的10里陆地,形成了天津直沽口到北塘河口长20公里的运渠,取名新河。后新河运渠淤浅,明嘉靖元年(1522年)复修浚。
  清初,漕运仍行河运。时,北运河淤塞。顺治初年,令设小驳船(称红驳船)600只,从天津转运至通州。驳船由沿河各县分管。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因原新河淤塞,在新河故道北,出工143人,重新开挖2920丈。至康熙五十年(1711年),本境漕运粮船已达360余艘。这些驳船在空闲季节,如有商货、盐斤,均准揽载。清政府准许漕船运载商货,每船载重一、二千石的漕船,“所装额米不超过六百石,此外悉供运厂水手广载私货”。雍正七年(1729年)免税限量每船100石,嘉庆五年(1800年)增至150石。漕船成为商品交流的一支重要运输力量。清代宁河与关东地区的经济联系,是通过贩运米豆进行的。乾隆四年(1739年),因直隶粮价昂贵,清政府命宁河、天津两县,雇海船(称“卫船”、“宁船”)赴牛庄、锦州等地代运米豆入京,受雇船共有700只上下。这些粮米“不独运至津门,即河间、保定、正定,南至闸口,东至山东登莱等地,亦俱贩。”芦台镇,已成为关东与直隶货物交流的重要码头和转输地。时,上下行船只,须先经芦台,而后分转他地。“是以该地不啻蓟运河之总枢也”,称“芦台镇旧为津东粮食最大集镇”,“蓟运河至此曲湾,水面宽宏,航行无阻,初北塘海船均可直达此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漕运日益衰落。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唐山——胥各庄——芦台”铁路通车后,水路漕运被火车所代替。清政府并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实行漕粮折价改征银钞(即“改支折色”)制,漕运逐渐废止。
  清代县志记载主要航道有:(1)蓟运河。“源出迁安县三台营”,“流入县境之江洼口,经县治北,分流环绕,仍合于县治南。又东南屈曲凡十数折,抵北塘口入流,计长三百三十里。前明以来,为蓟运要路。乾隆三十年,改支折色,奉文停止”。“按:此河一名潮河,以其为海潮所往来也”,“商贾舟揖之便,莫不赖之”,“岂仅资当年漕运耶?”(2)新河。“在县南一百二十五里。”“先是,漕运由直沽出东海,由东海折入北塘口,上达蓟州,屡被风波漂溺,故开此河,以避其险。”“嘉靖元年(1521年),复浚治之,名曰漕渠”。“康熙三十四年,以陵糈转运不便,远涉海口,故重开新河一道于故道,北长二千一百八丈。”“雍正十年后,境属宁河”,“乾隆三十年,户部复准陵糈粟米,改支折色,毋庸转运,其岁修工程,即于是年奉文停止,由是此河渐淤”。“按:前明开此,以避海患,漕运便之”。然三年两浚,大为民舍。(3)青龙湾引河。雍正八年(1730年)开挖。在县西北35公里,由宝坻东淀庄流入县境,经潘庄流入后海,注入七里海。东南抵宁车沽,会西引河合流,入蓟运河归海,计长22.5公里。(4)筐儿港引河。乾隆十一年(1746年)开挖。在县西45公里,由天津塌河淀到堤头津宁分界的石桥,流入本县境。经赵温庄、造甲城至五家台流入七里海。又往东,经过曾口达南涧沽入蓟运河,计长25公里。(5)淮渔淀东西引河。西引河开挖时间约为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之间,东引河开挖时间约为雍正八年至雍正九年之间。西引河由七里海南岸,淮渔淀西起始,到宁车沽,汇合东引河流入蓟运河,共长25公里,河之东西,即青龙湾引河下游,名叫东引河。西引河形稍弯曲,入海盘旋迂回。东引河经七里海及宁车沽,下趋北塘,水流直而又快。(6)七里海引河。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浚,日久淤塞。(7)罾口河。道光四、五两年(1824年、1825年)挑挖。(8)南河。在宁河镇南,“环东北直趋芦台,至北塘入海”。同治八年(1869年)挑挖。(9)金钟河。同治十二年(1978年)重浚。自欢坨庄至蓟运河计40公里。
  第二节 民国时期航运
  民国时期,本县水路交通,以蓟运河为主。自芦台镇至宁河及埋珠庄等处,均有小火轮行驶。水盛时,小火轮可转金钟河直达天津。汽船除运客外,兼运货,运费最低为5分,最高为1元。时,各航线均以芦台镇为起点,“溯蓟运河而上,可至宁河镇及东丰台镇。再上溯转入还乡河,可达窝洛沽、鸦洪桥二镇。复由蓟运河转入清龙湾河;可抵潘庄镇”。“东沿芦台镇煤运河可至胥各庄”。“下行可由北塘转金钟河直达天津”。时,多为民营船舶运输。船舶较多的是俵口、宁车沽、西堤头等村,仅俵口村船舶就约有300对左右,村中90%左右庄户置船或雇于船家。民国20年至25年(1931年至1936年)间,天丰轮船公司(天津)和宜兴振兴内河公司(塘沽)等,利用汽船,分别在芦台至南埋珠庄之间,塘沽至天津之间开辟水运航线,承揽客货业务。民间木船承揽的运输各类更为广泛。包括1.贸易运输;即运输参加集市贸易的客货物;2.杂货运输,即运输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用品;3.土特产运输,即运输芦苇、原盐等土特产品;4.粮食运输,即受雇于芦台“八大海号”,运输粮食。 民国时期,水路运出主要货物为:(1)鱼。分河鱼和海鱼两种。鱼产外运主要航道是蓟运河及开滦煤运河。由蓟运河运往天津,年约30万公斤,由开滦煤运河去胥各庄,或转往唐山,年约20万公斤。“由河道运津之鱼,每50公斤船费不过9分。运胥者不过5分”。“经营此货交易之主要商行为魁记、万昌、大昌三家”。其收取酬金额数,计每50公斤3元。“鱼商所付杂费除车船,人力各项脚费及行佣外,尚有篓钱,计每个合洋4分半(此种篓可装25公斤),绳钱每篓合洋半分”。(2)虾。分河港虾和海虾两种。“由蓟运河去津者,及由开滦煤矿去胥各庄,约10余万公斤”。此项杂费、人力脚费与鱼同。(3)蟹。此货品主要产于蓟运河。“由蓟运河至天津、塘沽者,年约15万公斤,运费每100公斤8分至9分。由煤河运往胥各庄者年约10万公斤,运费每100公斤约5分”。(4)菜。此系小量货物。产于赵家园、齐家园及药王庙园。包装用筐、袋。井滦煤运河,每年运胥各庄、唐山数量约10万公斤,运费合每100公斤5分。(5)红粮。包装用麻袋。每年由开滦煤运河运往胥各庄、唐山等地,至少在1000万公斤以上。船脚每25公斤约5分上下。经营此货交易商行,为芦台镇庆丰恒、庆泰祥、公兴大、会丰栈及永增德数家。自民国23年(1934年)起“因关外粮不能内运,滦东各县红粮欠收,以及各地烧锅需粮甚急关系,渐趋旺盛。(6)芦席。主要产地为芦台四乡,大小薄庄,大小尹庄、大小扬庄,米厂等处。由蓟运河去塘沽转入海道去关外,每年数量约五、六百万公斤。由开滦煤运河至胥各庄,年约四、五十万公斤。两河帆船运费,每片约在1分上下。经营此货交易之商行,为庆丰恒、庆春祥及公兴大数家。民国21年(1932年)以后,因铁路对此类货物采取打尺办法,芦席随多舍铁路而就海道及河道。(7)土布。此系小量货物。每年,由蓟运河去津;及由开滦煤运河去胥各庄的土布,有10万多公斤。
  民国时期水路运进主要货物有:(1)煤。来源为开滦煤矿。年运进量为400万公斤。1一3月和9-12月各旺月为平均50方公斤。余各淡月,每月平均运进10余万公斤。此项货物由开滦煤运河运至芦台。(2)小麦。来源为沧具、落堡,每年运进60万公斤,由蓟运河运至芦台。(3)大米。来源于天津,每年约运进60万公斤,由蓟运河至芦台。(4)玉米。来源于丰台镇、北京及廊坊,每年运进约10余万公斤,由蓟运河运至芦台。(5)水果。来源于昌黎及天津,经蓟运河运进13万公斤。每年经开滦煤运河由昌黎运进约17万多公斤(6)面粉。来源于天津及塘沽。每年共运进50多万公斤,由蓟迪河至芦台镇。(7)纸烟。来源于天津及唐山,每年运至芦台镇约4万多公斤,分别由蓟运河和开滦煤运河运进。
  民国时期主要航道有:(1)蓟运河。该河来自宝坻县。至本县北江洼口流入,曲折南行,经宁河镇、芦台镇、汉沽茶淀等镇至北塘口入海。计在本县境内长165公里,河身宽度普遍83.3米,深10米。北塘附近最宽处约400米,最深处约50米。通航时期,每年3,月至10月,计八九 个月之久“蓟运河水势舒缓,航行甚便。自河口至芦台镇水势与沽河(海河)略同。往年航海大驳船及载重较少之轮船,均可直抵芦台。”“芦台以上,直至嘴头,载重八、九十号之驳船运行无阻。往年自芦台起,开行小火轮至各处。近来(民国21年以后)只余芦台至东丰台一路尚能继续通行。”“该河颇便航行,舟揖往来,络绎不绝。”“北埋珠至海口不过40公里,而水程竟达100公里之多,水流过缓,宣泄维艰”,“曲折甚多,船行至此,颇费时日。”(2)开滦煤运河原系开滦矿物局为便利煤运而开掘。东起胥各庄(河头),西至芦台镇,接于蓟运河,长约40公里。该河西端终点蓟运河连接处设闸,节制水量。船只出入,均需候潮,颇费时日,普通行程约需一日。时,船出入此河者,均需在芦台镇闸口登记•予以登记证,交纳闸口捐,其捐数以1万公斤计,重船1元2角,空船2角。(2)青龙湾引河。该河在县境西北,由宝坛县来,经潘庄流入。入七里海,东南抵宁车沽汇西引河,流入蓟运河,流经本县境内22.5公里。(4)筐儿港河。由天津县塌河淀流入本县,经赵温庄、造甲城、王家台、七里海,东过曾口,至南涧沽,入蓟运河,计长25公里。(5)金钟河。自于家堡附近流入县境,经胡家庄、傅家堡等村至北塘注入蓟运河,流经本县计长40公里(以上均以民国时期县境区划计)(6)还乡河。原出唐山地区迁西县辛集镇附近。还乡河古名巨梁、涅水,也称环香河,经九丈窝、丰台镇至江洼口入蓟运河。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航运
  1949年,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民间航运事业,在汉沽建航政办事处,后移至芦台镇,负责管理水运行政工作。时,贯彻“三统”政策(统一管理、统一高度、统一运价),引导航民积极参与运输。1951年组织起来的船只有350余只,载重5250余吨。1953年,管理机构改称“芦台航运办事处”。1954年,船民自愿组织起北淮淀互助组、俵口互助组,共有船舶64只,载重1284吨,船工224人,完成国家计划197538.1吨.17488216吨/公里。1955年底,全县航运业实现公私合营,1956年8月22日转为3个运输合作社,共计船舶176只,载重3718.5吨,船工631人。这一年共完成国家计划276415.9吨,19674103吨/公里。1958年7月,3个运输合作社合并为1个大社,河北省人委交通厅拨给拖轮4艘(270马力),木船10只(载重610吨)。从此,初步实现了拖带化运输。1959年,完成货运量3877884.9吨,周转量15857999吨/公里。
  1960年6月,航运社由社营转为国营。有木船166只,3700吨船皮,从业人员534名。1963年5月1日,又由全民转为集体。60年代以后,因公路铁路运输逐渐发达,1961年津榆公路干线建成通车,1964年蓟县铁路正式通车,各河系又经常出现河水干浅情况,因此本县和外地大批货物运输改水运为路运,或改水运为铁路运输水运货物出现清淡局面。对此,航运部门只得广开货源门路,从1964年以后,多次派船去天津运煤、运土,去大清河盐场和南堡盐场驳盐。1969年货源有所增加,全年除担负蓟县、宝坻、玉田、宁河四县支农物资运输外,还抢运了4个县的战备物资约1万余吨。
  从50年代到60年代,水路运输在抢险救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蓟、宝、玉、宁4县均发生水灾,航运部门大力组织船舶抢救宝坻县灾胞5000余人,抢救蓟县灾胞6500余人,牲畜1000余头,运输防汛物料8000余吨,运土200余次。1963年静海县发生水灾,航运社派船安全运送安置在本县的静海灾民3090人,1964年完成支灾物资21240吨,1669232吨/公里。
  70年代以后,水运货源仍不稳定。1970年因根治海河建闸用料,业务量增多,运输生产较好,全年完成货运量269196吨,周转量6206002吨/公里;财务收入594766元,分别比1969年增高31.9%、48.5%和14.4%。1972年至1975年因河水平浅季节较长,影响运输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除正常水位时期外,长期派船去谢家坟驳盐。由于货源不足,船舶数量逐年下降,到1975年仅存木船39只(1995吨)、轮船4艘(495马力)。
  1976年地震中,公路桥梁遭到破坏,交通中断。航运社承担震后蓟运河摆渡和应急运输,先后运送1000多名医务人员和几万名抢救大军及大批药品,并抢运救灾物资(粮食,草袋等)864吨。为迅速恢复震后交通,1977年以来,航运部门先后派出10余对轮木船,配合协助国家桥工队建筑蓟运河芦台镇大桥。 震后为重建家园,基建物料运量增大,为了增加运力,1976年航运工人自制了轮船1艘,从此轮船增至5艘,765马力,木船增至42对;2252吨。1977年全年完成货运量97163吨,周转量6695536吨/公里;财务收入339600元。1978年完成货运量148268吨,周转量77744634吨/公里,财务收入710549元。
  1977年,随着基建战线的逐渐缩短,河道干浅不畅,特别是公路运输日益发达,水运货源逐渐贫乏,全年内河营运期仅1个多月。1980年以后,陆运全部取代了水运,所有船只停止运输。1989年仅存木船1对(69吨),拖轮3艘(375马力)。
  第四节 航道
  现全县共有骨干河道4条,支流河道10条,航道总里程达279.63公里。骨干河道与支流河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路可与天津、塘沽、汉沽、丰润、丰南、唐山、玉田、蓟县、宝坻等地连接。
  一、骨干河道:(一)蓟运河。发源于承德地区兴隆县罗文峪,流经兴隆、平谷、三河、遵化、蓟县、宝坻、宁河等地,全长320公里。入县境后,由江洼口至闫庄长约40公里,闫庄以下至汉沽界长14.8公里。流经汉沽后,于北塘附近注入永定新河,导入渤海。(二)潮白河。位于蓟运河以西,流域面积19560平方公里。入县境后,由张老仁庄至清河农场入海,全河长458公里,县境内长30.公里。(三)还乡河分洪道。源于唐山地区迁西县辛集镇附近,流域面积1230平方公里,县境内长31.5公里。(四)永定新河。始于屈家店,止于北塘;注入渤海,县境内长22公里。
  二、支流河道:(一)小新河(丰润县界—末甸)长7.57公里;(二)西关引河(张老仁—西关)长26.2公里;(三)曾口河(俵口——船沽)长17.5公里;(四)青污渠,(排污河—青龙湾)长.12.6公里;(五)津唐运河(齐家埠———大王台)长、26.公里;(六)还乡河故道(丰润闸——窑头)长7.3公里;(七)青龙湾故道(县界——东塘坨)长8公里;(八)卫星河(孟庄闸——东台闸)长24.3公里;(九)小新河故道(崔成——末甸)长4.9公里;(十)杨虎子河(曾口河——清河农场)长7.公里。
  第二章 公路运输
  第一节 道路
  本县境内宁河镇西20公里小海北附近,曾于秦始皇时期筑红心堤以防海水,堤面为道路。唐代,唐太宗东征高丽的路线,经县内有造甲城、芦台镇,以及汉沽的营城、前后寨上、蛏头沽等地,均为通道。唐末,889年,刘守光置芦台军于海口镇(芦台镇),其后,赵德钧镇芦台军,在沿海设盐场,所产之盐,远销瀛(河北河间县)莫(河北任丘县北)等地。境内道路交通,随着军事、经济活动又有发展。元至元四年(1267年),在宁河等地屯田、验军,延至明代,并在梁城(宁河镇)设守御千户所。人烟逐渐稠密,官衙不断增设,“商贩所聚,有货倍往时”。时:,主要通衢大道有“天津~潘庄~玉田~山海关”,“芦台~天津”,“梁城(宁河镇)~宝坻”等线。清代,有京师(北京)至盛京(沈阳)官道。途经通县、三河段甲岭而入蓟县境,经白涧、邦均以至别山镇东到玉田,经宁河直至山海关、沈阳,称官马大道。原宁河县西堤头村“通盛桥”,即因该桥“为通州、天津达盛京之要路,故名通盛桥”。官道上还没有专为传递公文的驿站和驿铺。时,宁河镇设1个驿铺,称宁河铺,传递政令,有驿道相通。据清乾隆版《宁河县志》记载:“县东铺至丰润县路110里”,“县南铺至天津县路140里”,“县西铺至宝坻110里”,“县北铺至玉田县路110里”。这些驿路,沿袭至今已为津榆公路,津宁公路,宁宝公路,宁玉公路等1段或全程。
  清代,除有关全国性的干道由清朝派设专门机构或直隶省直接管理外,一些地方性道路,为天津步军统领衙门管理。境内,主要道路有:(一)天津~宁河。至县界20公里,至县治(宁河镇)70公里。(二)宝坻~宁河。由宝坻经辛庄、胡各庄、牛蹄何、黄庄、小邓东入宁河县境,经段庄至宁河镇。(三)宝坻~丰台镇。由宝坻经五里铺、大张各庄、林亭口、八门城、大盘龙至丰俞镇。宁河县境内管辖的地方性道路主要有以下几条:①潘庄至江洼口。这是西通天津,东北通玉田、丰润、东北三省的交通要道,古称山海关大路。途经江洼口、大月河、关林庄、东已坨、潘庄等,全长50公里。②芦台镇~潘庄。也是通往天津的交通路线,为今津榆公路前身。该路由芦台镇往西经小赵庄、王御史庄、马从庄、小海北、大海北到潘庄,全长35公里。③芦台镇~北塘。该路由芦台镇经皇姑庄、汉沽庄、寨上庄、营城、茶淀到北塘,全长30公里。④宁河镇~芦台镇。这是“宁芦往来要路”。由宁河镇经西关、孟庄、菜园庄、大艇庄、小赵庄到芦台镇,全长20公里。⑤宁河镇~潘庄镇。始由宁河镇经西关、李花毛、于怀庄、小韩庄、张广庄、于京庄到潘庄镇,全长42公里。⑥宁河镇~江洼口。该路始于宁河镇、经牛口庄、杜辛庄到江洼口,全长10公里。⑦塘沽~军粮城。该路由塘沽,途经新河往西到军粮城,全长24公里。⑧新河~北塘。此路全长10公里。⑨宁河镇~丰润县界。此路由宁河船渡蓟运河东窝渡口,往东经马滑庄、赵学庄到丰润县界,全长10公里。⑩芦台镇~丰润县界。该路始由芦台镇,经张绪庄、艾高岭到丰润县界,全长8公里。?宁河镇~窝洛沽。途经马滑庄、于三庄、王良、板桥、崔成、大麦沽、马辛庄、孙家庄、丰台、裴家庄、赵宫庄等到窝洛沽镇。
  清代的筑路技术已有较大进步。县内主要道路,已开始运用“埝道”、“堤道”、“叠道”,用抬高路基和路旁开挖排水沟等有效措施来保护路面,解除雨水拥聚。民国期间,境内道路基本上沿袭清代道路,只增添了由芦台车站经阎庄子、麦穗沽、板桥、大麦沽(时,大麦沽以北为丰润县界)到丰台镇的道路,全长30公里。据民国25年(1936年)资料记载:县内道路,除芦台镇~潘庄镇、芦台镇~丰润县界两路为大车道外,其余道路均可行驶自行车辆。但当时因道路很少修补,低洼坑陷严重,每逢雨季,泥泞难行。民国26年(1937年)至民国29年(1940年)统计:县道64.42公里,国道、省道178公里,总长242.4公里。
  1949年开始,曾先后4次,共发动33700名民工,对全县公路和主要桥梁进行修复。1950年至1953年,共修复公路85.5公里,平整路面5.74万平方米,新建和巩固桥梁、涵洞10座,总动土86.1万立方米。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公路交通运输要求越来越高。1955年至1957年全县共修建公路88.5公里,平整路面387555平方米,新建桥梁、涵洞19座,路旁植树97667株。1958年新建津塘公路12.37公里,建桥涵24座。1959年新修芦汉专线(芦台镇~汉沽),长5.318公里,并铺有矿渣碎石路面,这是本县第一条铺有路面的公路。
  1960年,国家修建重要国防公路——津榆干线(天津~山海关)。该路穿越县境长53公里。1961年,铺成沙石路面,1965年进行沥青路面处理。路基宽12米,路面初宽6米,后加宽 到9米。这是县境内第一条柏油公路。
  70年代以后,全县公路交通建设有了更大发展。1971年修建了芦丰公路(芦台镇丰台镇,后改称芦玉干线,即芦台镇至玉田),县内长29.4715公里,并铺了沥青。1975年又修建了芦江公路(芦台镇至江洼口,后改称宝芦干线,即芦台镇至宝坻),境内长25.466公里,1976年路面铺设了沥青。这两条公路的建成,便利了县西北部分乡镇交通,沟通了宁(宁河)、宝(宝坻)、玉(玉田)等县之间的往来。在修建上述主要干线公路的同时,县级公路也有较快的发展。从1974年至1978年,5年间先后修建县级公路总长105公里。从此,全县22个乡镇全部通了汽车。进入80年代以后,在做好县级以上公路维修保养的同时,逐步开展了乡镇公路建设。从1983年至1985年,共修建乡镇公路164.267公里(全部铺有油面),油面最宽6米,最窄3米,以4米为最多。至1987年,公路总里程合计370.9公里,1989年增至664公里。其中县级公路284.公里,乡村公路380公里。在全县公路总里程中,干线139公里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626公里。到1989年底,通达公路村庄285个,占全县村庄的99.3%。
  第二节 公路养护
  新中国建立初期,县内公路,没有铺筑沥青路面,每逢雨季,道路损坏严重。当时公路养护依靠群众抢修。1953年起,沿公路的乡政府,指派专人协同公路管理站,逐步建立起“业路村”或“业路小组”。时,芦丰线共建业路村25个,业路员31个。津榆线建业路小组21个。业路员分段包干养护公路。其主要职责是:执行雨后修停车制度,平整路面,保护树木、桥涵,禁止在路上取土盖房,维护交通秩序等。
  60年代以后,津榆干线公路修建。于1961年组建养路工区,下设7个道班,其中:津榆线6个,道工40人,丰台道班1个,道工6人。1971年芦丰公路铺筑油面以后,县级以上主要公路实行建勤代表工养护办法:即,全县主要公路里程77.2公里,按每公里1人计算,共需78人。根据“远修近养”的原则,由沿线社队负责施工,县交通局负责领导。1978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油面公路里程的增加,开始大量雇用养路工,原来的建勤代表工,大多数转为工资制长期临时工,全县所有油面公路全部实行道班养护。1985年统计,全县已有养护道班19个,养路工180名。公路专业养护队伍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好路率的提高。
  新中国建立初,公路建设,养护主要靠人工,没有机械设备。1958年,县交通局购置汽油碾1台,后因油面公路大量修建,公路建设养护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1970年至1974年间,县交通局先后购置了沥青洒播机、内燃夯实机、喷粉机、搅拌机、柴油碾等共17台(件)。1974年以后,县乡公路大量修建,为适应需要,于1975年到1978年,先后购置了翻斗车、推土机、汽车等35台(件),并于1975年成立县交通局公路工程队。1979年建局属公路工程机械队。1982年购进大型沥青拌合设备,每天拌料量240吨。1984年底,公路建设养护机械设备已达60多台(件),实现了拌料、运料、摊铺、碾轧等工序的机械化,从而加快了公路建设养护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第三节 公路客货运输
  境内客货运输,清以前多以水路为主。清代以后,陆运才有所发展,乾隆年间四闷车(也称死瓦车)投入运输。后,改制成花轱辘车,供人们短途旅行之用。之后,专供客用的人力车(洋车)、马车(跑马车)也陆续投入运输市场。1940年前后,客运三轮取代了洋车,从事货运的胶轮马车逐渐发展。民国26年(1937年),宁河县曾设4个汽车公司,宁芦长途汽车公司、合记汽车行、洁记公司、津宝(天津~宝坻)路汽车联合会,实行客运。路线为:宁河镇~芦台镇,丰台镇~芦台镇,天津~潘庄镇,潘庄镇~黄庄。当时,因道路坑洼低陷,雨季泥泞难行,行驶时间多为冬春季节。时,全县共有人力车400辆,速度每小时可行5公里,每公里价目约10分。大车1000辆左右,每车载重600公斤,速度每小时平均4公里,每50公斤每5公里运费约4分。货物以席、米、面、杂粮等为多;旅客每人每5公里约2角。骡马车100余辆,每车载重500公斤以上,每小时可行5公里,货物运费每5公里每50公斤约5分。汽车6辆,旅客票价每人每5公里3角。其运行情况见下表。
  1950年建芦台镇运输线,隶属河北省天津运输公司。全县个体胶轮大车组建成8个运输服务队,即:芦台队,尹庄羊角队,皂甸队,张绪、育家房队,东丰台队,王御史队,军粮城队和东西塘坨队。1951年组织起来的胶轮大车共240辆。1955年组织参加运输的个体胶轮马车共610辆,载重量768吨(其中专业车363辆,载重465吨;副业车247辆,载重313吨),年完成运输量525573吨,完成周转量2429214吨/公里。1.956年,全县组建6个运输合作社:芦台镇运输社、东丰台运输社、军粮城运输社、东庄坨运输社、大王御史运输社、芦台镇手推车社。当时,专业运输胶轮大车327辆,年均完成运输量528583吨,周转量2646391吨/公里。
  60年代,随着油面公路的出现,客货运输有了进一步发展。1965年,全县有第一辆国营客运汽车,并成立芦台镇,、庄客运汽车站。1968年,交通系统有了第一辆国营货运汽车,载重4吨,其他系统有汽车25辆。1970年以后,县乡公路逐渐延长,机动车辆有很大发展。1975年,专业汽车已有13辆,机关企事业货运汽车达40辆。1977年,宁河县专业汽车74辆,并组建交通局汽车运输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机动车辆有了较快的发展。1980年专业汽车发展到79辆,机关企事业货运汽车发展到340辆。1985年虽然专业汽车减少到65辆(包括客车12辆),但其他系统(含个体经营)车辆巨增,2吨以上货运汽车已达627辆,客运汽车5辆,专业马车运输社已经由畜力运输过度到机动车辆运输。1975年有专业马车95辆,1985年马车淘汰,更换为12辆拖车、22辆汽车。
  全县拖拉机运输发展也很快。1975年全县有农副业拖拉机160台,至1985年全县乡镇拖拉机、手扶拖车总数达986台,其中55型拖车430台,20型拖车301台,手扶拖车255台。
  由于现代运输工具的发展,货物运输量有显著增长。据运输部门统计,1969年专业运输完成货运量295306吨,周转量完成985605吨/公里,组织其他部门运输完成货运量147174吨,周转量完成2565919吨/公里,合计为442480吨,3551324吨/公里。1980年专运完成611243吨,6504436吨/公里;组运完成1407347吨,29624449吨/公里,合计为2018590吨,36128885吨/公里。1985年专运完成163622吨,6094135吨/公里,合计为1044378吨,42866160吨/公里。1989年交通系统营运汽车已达63辆,载重量为321吨位;公路运输总量为180万吨,公路运输周转量为15198万吨/公里。
  1989年县汽车站拥有大型客车12辆。汽车站占地5117.56平方米,建筑面积1157.51平方米,职工50人,日高峰客流量达2500人次,年周转量1342万人次。
  1989年总计客运线路20条,运营里程1834公里,客运量为64万人次64县交通局下属运输队与运输场为我县主要货运企业,占地39641平方米,建筑面积7182平方米。运输场有135名职工,32辆货运汽车,年吞吐量5万吨。运输队有150名职工,30辆货运汽车,年吞吐量6万吨。除以上2个专业运输企业以外,县直各局、厂矿、乡镇企业及个体运输户也承担县内交通货运,运输工具包括汽车、拖车、马车等。
  拖拉机挂斗运输是宁河县农村货物运输的一支重要力量。1985年,全县即有各种型号拖拉机986台,其中55型拖拉机430台,20型拖拉机301台,手扶拖拉机255台。1989年拖拉机总数猛增至2164台,其中大型拖拉机783台,小型拖拉机1301台。
  第三章 装卸搬运
  民国时期,全县装卸业(民间称“脚行”),以芦台镇为最盛,人员约300余人,分为21个把,实行封建的把头制度。时,无装卸机械,靠人扛、抬、挑、拾,工具仅为扛捧,扁担,绳钩,铣之类,劳动强度很大。
  1951年7月20日,芦台镇装卸工人组建芦台镇搬运王会(后改为宁河是装卸队),当时有工人142人,1952年增到199人,没有装卸机械,全年完成装卸量约10万余吨,平均每人每天完成装卸量2吨左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1958年宁河县装卸队成立了工人技术革新小组,开始研制装卸机械,当年研制了一台起重2吨的土吊车和一台输送机。1960年又先后研制了双轮斗车48辆和双轮平板车22辆。1970年至1975年间,先后研制汽车吊、灌包机和多种类型的输送机共35台(件),装卸机械化水平达60%,场地粮食作业机械化水平达50%。1976年至1981年间,又先后自制装载机(铲车)4台,推子2台。1980年完成装卸量2281648吨,平均每人每天装卸30.4吨。1985年完成装卸量2006377吨,平均每人每天装卸34吨。1989年,县装卸队装卸能力,已实现对大批量物资、原包物资、散积物资均能使用机械装车,装卸效率有很大提高。
  第四章 铁路运输
  第一节 唐芦铁路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解决唐山开平煤矿煤运,曾修筑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再由胥各庄将煤装船,经胥各庄至芦台镇的开滦运煤河,由芦台镇转入蓟运河运往天津、北塘等地。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经李鸿章奏准,将唐胥铁路,沿运煤河东岸,运至芦台蓟运河东岸阎庄子开滦矿务局储煤场处,全程45公里,定名为唐芦铁路,为我国铁路筑路史上第一条铁路。该路,原由开平矿务局投资修建、管理。1886年,清政府建开平铁路公司,购买了唐芦铁路的经营权。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3月,该铁路伸至塘沽。同年八月,延至天津旺道庄。光绪十三年(1887年)原唐芦铁路终点由阎庄处,移至芦台镇东3里处,今芦台镇火车站址。1912年此路分别延伸至(奉天)沈阳和北京,称京奉铁路。1929年4月15日改称为北宁铁路。民国25年(1936年)记载:“本路由县境西南角,宁津交界之军粮城入境东行,至塘沽折而东北,至东崔庄出境,入丰润县,本县境内,设有军粮城、新河、塘沽、北塘、茶淀、汉沽、芦台镇7车站。”今仅存芦台镇本站。
  第二节 芦台火车站
  民国时期,站内主要设备有:号道岔、水泵,天桥、栅栏、办公室及旅客站台等。时,无风雨棚、仓库等设施。设备购自不同国家,在线路、桥梁建筑以及通讯信号上,均无统一技术标准,设备也较简陋。设备情况:一、线路轨距采用4.85英尺(即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二、联锁装置为臂扳进站信号机和进站远方信号机。三、闭塞装置为电气路鉴。1940年前后改为电气路牌。四、线路。站线3股,货物线1股。五、通讯设备。行车调度电话1台,为选号式、磁石式电话1台。新中国建立后,芦台镇站设备改善情况:一、1951年由单线区段改为复线区段。二、线路,上下行各设站线3股。三、闭塞装置改为双信闭塞装置,把原有线路延长,均达到800米以上。四、增设信号所。在芦台、汉沽之间,增设宋庄站,芦台、田庄之间增设裴庄站。1957年,塘沽、唐山之间修通自动闭塞装置,宋庄、裴庄二站所撤销。芦台镇、汉沽之间为3个闭塞分区,芦台镇、田庄间为5个闭塞分区。五、芦台站货场由站东侧迁移至站西侧。六、列车通过能力,由原接发40对,增加到接发列车100多对(按现行运行图规定接发96对)。七、淘汰了历史上落后的闭塞方式和臂扳信号机,改为色灯式信号机。八、1964年初,开始使用国产进路选别式继电集中装置,改变了有史以来由人力扳道岔,为电力集中操纵。九、1976年始使用列车调度无线电话。十、1976年地震,芦台站站舍及设置全部震毁。1984年新站舍落成。1986年12月站前花园广场建成,芦台镇西货场和粮食专用线也同时开始使用。十一、车站天桥,约建于清末民初。初建时为一孔,跨越两股铁路。1957年改建复线自动闭塞装置时,复增建一孔至第三站台,共有两孔跨越4条铁路。十二、给水所原建于蓟运河东岸,通过地下管道,送水至车站两端水塔,以供机车上水。所用为蓟运河水,一直延至建国初期。后因水质变化,于1955年改用地下水源。
  第三节 铁路客货运
  一、客运。民国时期客运量,以每年3月至5月、8月至12月为旺期,以每年1月、2月和6月、7月为淡季。达站最多为天津东、唐山、山海关等站,最少为黄村、朱各庄、张家庄等站。民国21年,(1932年)至民国23年(1934年),旅客人数年均约6.8万至6.9万人左右。解放以后,60年代客流量年约1.8万人左右,70年代后期增至5万多人,80年代前期年均4万人左右。1985年以后又增至5万人左右。
  二、货运。民国时期货运,运出货物主要为鱼、虾、蟹、青菜、红粮、芦席及土布等。年运量:鱼为100吨,每年3月至5月为旺季,每月达50吨;6月至8月为淡季,总计约50吨。虾.每年运出河港虾约24吨,海虾约56吨。旺运季节运出数量约为80吨,淡季约为20吨。运销北平为最多。蟹,每年运出约200吨。在8月至10月旺运季节内,每月平均可运60吨。在10月至次年7月淡运季节内,总计可运出20吨。运达车站为北平、天津、塘沽、唐山4站。前两站年销量约为80吨,塘沽30吨,唐山10吨。青菜,运出车站约40吨,运达车站主要为唐山。红粮,运出车站年约6000余吨。旺运季节自1月至5月,每月平均运出1160吨,淡运季节自6月至12月,每月平均运出约150吨。运销地点为雷庄、滦县、安山、昌黎、北戴河等处。其中:滦县、昌黎、北戴河年均约千余吨,余地年均约数百吨。
  运进货物主要为:煤,来源于开滦煤矿,年约4000吨。1~3月、9~12月为旺季。每月平均运进500余吨。4~8月为淡季,每月平均运进100余吨。小米,来源于沧县及落垡,每年运进500余吨。大米,来源于天津,每年运进约600余吨。玉米,来源于北平,丰镇及廊坊,共约400余吨。水果,来源于天津及昌黎共约300余吨。面粉,来源为天津及塘沽,均约500余吨。纸烟来源于天津及唐山,共约40余吨。
  新中国建立后,铁路在芦台站承办货运业务,并入全国铁路运输网。芦台站货运以粮食、化肥、煤、钢材、木材、红麻、稻草以及革制品、粘油、蔬菜以及矿物性建筑材料为大宗。70年代和80年代货物发送量多为10万吨上下,至1985年为13.3万余吨。
  第五章 桥梁 渡口
  第一节 桥梁
  明清时期,境内先后建有大小土木石桥共70余座。其中,始建年月无考的43座。在有始建记载的桥梁中,最早的是明代所建宁河镇西门外石桥和明万历24年(1596年)建的江洼口石桥。清代除对建于早期的桥梁多次维修和改善外,还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新建桥梁24座,前后新建桥30余座。凡改善和新建桥梁,大都由木结构改为石结构。修建的主要桥梁,有座落在西堤头村的“双通盛桥”,该桥为通州、天津达盛京要路,因名“通盛桥”;座落在芦台南街西端的“普济桥”;座落在宁河镇的“北石桥”、西城楼外桥、西关二桥;座落在营城村的“允毅桥”;座落在汉沽村东口的“永济桥”等10余座。清末时,据直隶警务处绘图局所测绘地图标示桥梁,直至民国结束,情况变化不大。主要有:芦台镇西大桥(石桥),芦台镇东大桥(石桥),芦台镇河北石桥,大王御史庄西石桥,马从庄东石桥,马从庄西石桥,小海北村中石桥,小海北村东石桥,小海北村西石桥,东董庄石桥,西董庄石桥,大海北蜈蚣河石桥(桥长13米,宽4米),张庄西石桥,张庄东石桥,老安淀青龙湾大石桥(桥长13米,宽4米),老安淀村西小石桥,潘庄东石桥(桥长8米,宽5米),潘庄西石桥,王家雾河桥,东堤头石桥,西堤头村西桥等。
  新中国建立后,为迅速恢复公路交通,全县公路和主要桥梁均进行修复。1949年至1953年之间建,新建和加固桥涵10座。1955年至1958年修建桥涵24座。上述桥涵大部分为木石结构的半永久性桥梁。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于津榆公路的修建,蓟运河芦台镇大桥、老安淀潮白河大桥、青龙湾大桥相继落成。这些永久性大桥其长度、宽度、规模、质量都是前所未有的。蓟运河芦台镇大桥建于1959年,1976年被地震毁坏,1978年复建1座新桥,并于1979年又将旧桥修复(详见“芦台大桥简介”)。老安淀大桥建于1959年,全长112.87米,1970年11月至1972年7月接长690.1米,总长度803.77米,共54孔,是全县最长的桥。青龙湾大桥于1967年4月,将原土木石结构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78.66米。 1989年全县桥梁合计172座,总长5668米。其中,大中桥梁15座,总长2966米,县级以上桥梁56座,总长3546米。
  附:蓟运河芦台大桥简介
  芦台镇座落于蓟运河畔。自古以来,乡镇之间的交往,一直依赖于蓟运河芦台船渡,交通非常不便。1956年,由原中交部第四设计院设计,天津市筑路指挥部津唐施工处施工,于1959年建成蓟运河芦台大桥。该桥为5孔桥梁。在修建过程中,由于桥台填土过高,河坡失稳,造成墩台移位。鉴于上述原因,河北省交通主管部门,于1960年初,又将原5孔桥扩建为9孔桥,以降低河坡填土。扩建后的蓟运河大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简支桥梁,系杆拱组成的公路桥。中孔跨度54米,桥长169.5米,桥面宽2X1.5+7米,荷载标准为汽一13吨,拖一60吨。1972年海河施工中,由于河床加深,迫使墩台继续移动,使该桥成为危险桥梁。对此,宁河县交通局、天津地区交通局逐级上报反映并对该桥采取限制10吨以上超重车通行;对3号、4号桥墩进行土壤灌浆,加固强化地基等维修措施。
  1976年强烈地震,使蓟运河大桥中跨系杆拱坍落,造成交通中断。震后,抢建了一座临时战备浮桥,以利交通;该桥只能单行,交通拥挤。1977年10月,国家决定重建蓟运大桥。该桥桥址选在老桥上游约1.2公里处,由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处施工,1978年9月竣工。新建的蓟运河大桥为混凝土丁架结构,重力式墩台,桥长317.8米;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全桥共14孔,垮度22.2米,荷载汽20吨,汽挂100吨,总投资566万元。由于新桥距芦台镇较远,经天津带人民政府批准将旧桥修复。修复工程由天津市政工程局和铁道部大桥局分别承担,1979年底修复完工,总投资200万元。修复后,大桥不但保持了原有的特色,而且增加了照明设施,改善了纵坡,提高了抗震性能。
  第二节 渡口
  清代全县共有渡口18处。其中:能通车马的6处,只渡行人的12处。这些渡口是:宁车沽、李家沽、刘家沽、马勺沽、北塘、北窝、东窝、埋珠、江洼口、芦台镇、任凤、么头庄、小杨庄、孟家庄、南涧沽(2处)、后米厂、造甲城。这些渡口大部分沿袭至民国时期。
  建国后,渡口有所变化。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渡口16处。其中:因行政区划减少北塘、宁车沽、李家沽、刘家沽、马勺沽5个渡口;因桥梁的修建和地址的改变,废止了埋珠渡、芦台跨河跳板、窑上庄渡、小杨庄南渡、孟家庄渡。由清代沿袭至今的渡口有:宁河镇北窝渡、江洼口渡、芦台镇渡、任凤渡、南涧渡(2处)、后米厂渡、造甲城渡、东窝渡。为了便于交通往来,新增设的渡口有:俵口渡、北岳庄渡、杨庄渡、岳道口渡、东棘坨渡、马新渡、梨园渡。
  第六章 交通管理
  第一节 机构
  1950年,设河北省天津运输公司芦台镇运输线,实施交通运输工作领导和运价管理。1951年建汉沽公路管理站,芦台镇稽征所,丰台检查站,实施车辆管理并收缴养路费。1953年成立河北省内河管理芦台镇航运办事处、芦台镇港航监督管理所,实施内河管理。1954年将汉沽公路管理站迁至芦台镇,称宁河县公路管理站,汉沽改为稽征所。1956年,县人民政府内设交通科,负责全县公路运输交通工作。1958年县交通科、公路管理站、芦台镇运输站合并成立县交通局。1961年建交通局养路工区,实施公路养护管理。同年县交通局路政股下设两个车辆检查站(芦台和潘庄),实施交通和车辆管理及安全工作,解决违章肇事处理,并收缴养路费。1972年建交通局调度室,统一管理全县营运工作。1975年成立公路工程队。1979年县交通局所属科室增多,有办公室,人事科,保卫科,财计科,路政科,运务科,供销科。汽车站增设为3处:芦台、潘庄和丰台3个站。车辆检查站分设在芦玉路、津榆路的党庄、曹庄和造甲3个道口。1984年为加强全县运输市场管理,增设运管科。
  第二节 运输管理
  一、三统政策。1950年以后,本县运输管理部门认真贯彻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价的“三统”政策,即:运输管理部门统一受理货主的托运计划,统一安排运力,按统一运价结算。在结算中,运输管理部门提取1%的手续费,并为税务部门代征税金。对于车辆的使用,本着先专业,后副业;先国营,后集体,再个人的原则安排。如:1954年至1955年,为加强车辆管理,芦台运输站对全县参加运输的610辆胶轮马车进行登记,划类为专业车辆和副业车辆,并同农业社签订了副业车辆运输合同。
  二、四个优先。为使运输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县运输管理部门对抢险、救灾、支农和上级中心任务的运输,实行优先安排。1953年宁河县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农民缺少粮食,在县财委的领导下,运输站立即动员了车辆和船只运粮下乡。8月27日至9月11日共抢运粮食350吨,及时完成了救灾任务,稳定灾民情绪。自从60年代以来,运输工作自觉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1963年运输生产面向农村,优先运输支农物资,航路对支农的回程物资按九折计运费,公路对运麦减裁20%的运费。在麦收季节,运输管理部门及时抽调31辆马车,13对船只支援俵口、丰台、林亭口、张头窝等公社。1976年强烈地震发生后,运输部门派出所有的车辆和船只,抢运伤员和救灾物资,接送救灾的医务人员和人民解放军,胜利地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
  三、运输管理的初步改革。80年代以后,社会车辆大量增加,在党的搞活经济方针指导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开始了初步改革。原由运输部门统揽的货源和运力开始放开,货主可自行找运力,有车单位也可以自货自运,从而方便了货主,简化了手续,活跃了运输市场。各种运输形式,则统一由运输管理部门圆单结算,以防止偷税漏税。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