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县属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县属镇建设
分类号: F299.272.1
页数: 4
页码: 428-4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建设宁河镇、潘庄镇、丰台镇的情况。
关键词: 建设 宁河县 芦台镇

内容

一、宁河镇
  (一)城墙。宁河镇古来没有城墙,东、南、北三面有蓟运河作为天然的屏障,西面开凿一条直渠,与南河相通。渠上架一木制吊桥,以通行人、车马。清乾隆9年(1744年),将木制吊桥改建为石桥;乾隆32年(1767年)在东、南、西、北4条街头各建1座城楼,城楼两侧与民墙相连,将镇内主通道堵挡,往来十分不便。城楼至解放战争时期已坍为废墟。
  (二)街道。新中国建立前,镇内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前街、后街和小十字街等几条街道。这些街道,都是土路,风天飞尘扑面,雨天泥泞难行。1984年镇内东、西、南、北4条主要街道铺成了柏油路面,原西城楼外直通芦江公路的一条土路也铺成了柏油路。
  (三)房屋。民国初年,镇内有住宅3000余间,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5平方米。一些仕商富户住的都是砖瓦房,有的还十分讲究;穷苦居民则大多数住着狭窄的土坯房。宁河镇是古县城,镇内商业较为兴隆,有杂货店、百货店、粮店、旅馆等20余家商业店铺。这些店铺集中在东、西大街和北大街,都是砖瓦房,共占有房屋65间,建筑面积910平方米。那些官府机构占有的也都是些砖瓦房。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房屋建筑有:1、清及民国时期县衙(民国初年改为县政府)。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座落在北大街东侧,门向南开。大门西端是4间监狱,东端是3间土地祠。大门以内是仪门,仪门东、西两端各设有角门。沿仪门向北,依次是大堂、二堂、三堂。院内还有花厅、书房、班房、仓库、厨房、内宅等,共有房屋50多间,占地面积7590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风剥雨蚀,逐年坍塌,新中国建立前这里已成为一片废墟。2、齐家府。是齐燮元的家属住宅,建于民国初年,座落在东大街正中,横贯东大街和前街。前门在东街,向南开。前门和后门造型一致,青石台阶,红漆大门,门楼筒子瓦,卷檐脊,院内有7层正房,每层4间。正房两侧各有3间厢房,东、西还有一个跨院。整套住宅共有房屋84间,建筑面积1176平方米。3、齐家庙。是齐燮元的家庙,建于民国初年,座落在小十字街南端东侧,座北朝南。庙内有两层殿堂,殿堂前两侧各有一间配房,庙内共有房屋17间,建筑面积238平方米。新中国建立后,齐家府改建为宁河中学,县衙旧址建成中学操场,齐家庙改建为宁河县医院宁河镇分院。4、镇政府。座落在西大街,座南朝北,原为两所富户宅院改建;1976年地震,房屋被震坍,1981年在原址重建,建筑面积为812平方米,占地面积2625平方米。院里有44间砖混结构的平房。5、宁河镇医院。原齐家庙改建,1976年毁于地震,1983年重建。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占地面积5322平方米。新建的医院为二层楼房,设有口腔、理疗、中医、化验、放射等科室,还有住院部,设备较全,规模较大。6、宁河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84年前是宁河中学)。原为齐家府改建,地震后重建,1985年落成,建筑面积为4374平方米,占地面积19800平方米。校内建有礼堂一座,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教室15间,建筑面积910平方米;实验室3个,建筑面积162平方米;体育室1个,建筑面积54平方米;教研室3个,建筑面积90平方米;师生宿舍54间,建筑面积2564平方米。农业职业中学是我县设备条件较好的农业技术学校。至1986年宁河镇的土坯房已经绝迹,全镇3300口人都住上宽敞明亮的红砖瓦房。沿拓宽的柏油马路
  而行,两侧的房屋整齐,外观各异,十分美丽。前街、北街、西街3幢民建的二层住宅小楼和宁河医院楼房,交相辉映。1976年地震,镇内房屋被震毁的达80%以上。震后10年,全镇建私房2428间,其中有楼房20间,加上新建95间公建住宅,住房总建筑面积达39930平方米,按全镇3300人计算人均住房面积为12.1平方米;还新建了镇政府、学校、供销社、邮电所、银行、电影院等17个单位公用房屋总建筑面积18070平方米。
  (四)饮用水和排水。宁河镇居民直至本世纪40年代初期还饮用蓟运河水。民国30年(1942年)全镇居民集资,在小十字街北端打了一眼翻水井,方开始饮用井水。因为井敞开,遭受风尘污染,水质很坏。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在镇内打了两眼水井,配水塔一座,日供水为7吨。1982年全镇实现了自来水入户,解决了镇内居民的饮用水问题。镇内始终没有排水设施,排水全靠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自然排水。 (五)绿化。新中国建立前,镇内只有仕商富户悠闲之时养花育卉,穷苦人家房狭院窄,终年苦奔生活,无条件养花种草。现在人民富裕了,居住条件提高了,家家院内都有几盆自已喜爱的花草。
  二、潘庄镇
  位于宁河县西部,东距县城芦台40公里,西距天津35公里,贸易繁荣,是宁河县西部的重要集镇。新中国建立前,沿镇周围有一道护庄河,河边是一道土坡,坡高1.5米。镇的东、西、南、北面都有一座石桥,桥宽2米,长约7米,石桥是镇的进出口。
  该镇据记载:唐初武德年间(618年),李世民率兵东征时,有十余户人家在该庄处落户,由官府监视熬盐,为“盐丁灶户”。成庄后,名为监官庄。北宋年间(960年),潘美为帅平定海内,宋太祖将监官庄赏给潘美为封地,故改名“潘美庄”,后称为潘庄。清载:“村有古冢,士人呼为潘美墓”。1985年天津市批准潘庄为县辖镇。 清代记载:“县西北十里曰潘庄,一大聚落此庄来往京东一带大道,为县属主要之区”。镇内庙宇六,有药王庙、玄天观、关帝庙、观音寺、水晶庵、火神庙。镇内主要街巷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观音寺街、后街、刘家胡同、萧家胡同和冯家胡同等。民国时期,潘庄镇内有8座庙和1座庵堂。南大街与东兴街邻界处有娘娘庙,三层殿,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西兴隆街内有水晶庵堂。东桥西面有火神庙,日寇侵占时期,曾被伪保安队强占。西大街与东大街邻界处有关帝庙,三层殿,占地面积约2450平方米。北大街的北面有真武庙,新中国建立前这座庙内曾设有小学校。真武庙的东面是土地庙,西面是马神庙。在北桥附近有城隍庙,西店的南面有药王庙。这些庙庵,因年久失修,风袭雨淋,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已相继坍塌。
  民国时期街道已构成十字形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即小庙胡同)为主街,分布成9街18巷。这9条街是:东、西大街(为一条街),南、北大街(为一条街),南大街东、西两面的兴隆街、鼓楼街东、西魁星街,北大街东、西两面的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和太平街。街道均为土路,坑洼不平,宽不足4米,窄的仅2米左右,若遇风天,尘土飞扬,满镇烟尘,街市冷落,雨天泥泞难行。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平整拓宽,市容有所改变。1985年6月,东、西大街和南大街铺成柏油路面,路面宽5米,总长约1600米;西大街过西桥向西扩展的路面,也铺成了柏油路面。扩展的西大街北面是居民区。居民区有1条主街——西店街,街北面有东、西走向的3条
  小街,南面有1条直通西大街的南、北走向的小街。南大街向南经南桥扩展直抵小南庄,也是柏油路面。扩展的南大街西面有1条小街,东、西有3条通往新建居民区的小街,北面的1条沿北桥向北延伸直至津榆公路的土路。延伸的土路,东面是新建的居民区。东大街绕经东桥向北延伸,直通津榆公路,这段路已铺上柏油路面。如今潘庄镇的街道布局合理、宽阔、整齐。
  新中国建立前潘庄镇有房屋1546间,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除几家富户住的是旧式瓦房外,其余都是矮小的土坯房,居住条件很差。新中国建立初期,房屋建设虽有进展,但仍是土房居多。地震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建的红砖瓦房比比皆是。如今,除了老街旧居还有一部分土坯房外,到处是窗明几净,宽敞整洁的红砖瓦房,村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截止1985年,社员建房的总面积为7.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14平方米。新中国建立前,镇内有邮政代办所、邮电局、两家私人药店、当铺、盐店等十几家私人店铺,只有1所设在真武庙的小学校,学生不足百人。建国后,现在镇内有1所国办中学,1所镇办中学和1所小学。国办中学教室26间,师生宿舍90间,礼堂1座,房屋总建筑面积为4454平方米。镇办中学房屋建筑面积为720平方米。国办小学18间教室、阅览室、宿舍、储藏室等房屋总面积为1224平方米。在新辟的镇区,沿津榆公路南面建有医院、信用社、银行、镇政府、供销社、国营饭店、服装厂、锻压厂、第二服装厂、物资站、汽车站、加油站。在延伸的北街东面有电业所、税务所、药材门市部、工商所、粮站;西面有文化站、新华书店、电影院、邮电局。在国办中学的东南面有潘庄砖厂。这些部门的房屋建筑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
  潘庄镇古为驿站,是交通重镇。新中国建立前照明沿用油灯,腊烛,1964年安上了电灯。新中国建立前饮用水源为东、西、南、北4座石桥附近水坑,到1955年先后打成4眼水井。南大街南前井,南大街与东大街邻界处的新井,西魁星街与鼓楼街间的新井,北大街北面的前井和南桥附近的新井。1985年开始饮用自来水,同年8月,自来水入户。
  新中国建立前,全镇不见绿树、红花。现在沿柏油路两侧树木成行,养花人也日益增多。1989年镇内有粮站、新华书店、电影院、邮电支局;有1所国办中学(建筑面积4454平方米),1所镇办中学(720平方米),1所小学(1224平方米)。交通干线津榆公路由此经过,路南侧建有潘庄镇的医院、银行、镇政府机关、供销社、汽车站、物资站及服装厂、锻压厂等,路北侧是颇具规模的饮食一条街,这里集中修建了近百家日夜营业的个体饮食店,很受过往旅客的欢迎。镇内居民85%以上住上新建瓦房。
  三、丰台镇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丰台镇分东、南、西、北4条街(即东、南、西、北村),呈十字排列。镇内居民住房均为瓦房,四合院较多,造型古雅。镇四周有“六大门”和“六座桥”,即: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大北门、南门;东大桥、西大桥、腰带桥、南木桥、跃龙桥、起凤桥。六门关闭时行人车辆均不能出入。丰台镇至清末民初时期,属丰润县、宝坻县、玉田县、宁河县4县共管,民国7年(1918年)始归宁河县,1948年丰台镇解放。
  新中国建立前,丰台镇民房多瓦房,但房屋稀疏,多数年久失修,屋内潮湿。1948年统计全镇有公、私产房1450多间,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8平方米。清末民初,镇内的公房主要有寺院、庙宇、祠堂。与民房比较起来,公房数量多,占地面积大,耗费资金高,质量
  结构好,是当时该镇房屋的主要建筑。东村娘娘庙、西村老爷庙、南村吕祖祠、天尊阁、龙王庙等建筑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这些建筑不但规模较大,而且结构坚固,造型设计很有特色。民国时期,由于不重视建设,缺乏保护措施,使古建筑多数被毁坏,唯一保存的只有天尊阁主体。1976年天尊阁被天津市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新中国建立后,修建大量公共设施,如供销合作社、剧场、邮电所、门诊所、浴池、饭店、旅馆等,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为提高全镇教学质量,1956年建立丰台中学。
  新中国建立前,丰台镇各街路面均系土路,每逢下雨或积雪溶化时,街道泥泞。1965年在东、南、西、北4条街,修成柏油路面,1982年复加宽重修。芦玉公路横穿镇中,交通方便。
  1976年遭受地震灾害,全镇80%的房屋倒塌。震后,该镇建设发展迅速。镇内新建百货公司、五金公司、物资商场、副食店、医院等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居民住房也有了很大改善,全镇5600人都已搬进新居。房屋结构绝大部分为砖混结构,造型美观,款式新颖,宽敞明亮。现在全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左右。
  丰台镇用电时间比较早,从1958年开始以电灯照明取代煤油灯、腊烛照明,1982年全镇安装路灯50盏。
  新中国建立前,丰台镇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河水,因河水无人管理易受污染,经常有各种疫病发生。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打机井4眼,全镇始饮用井水,提高了饮水质量。1982年全镇开始饮用自来水。新中国建立前,丰台镇没有地下排水系统,镇内的雨水主要流入还乡河与黑龙河中。1982年镇内铺设了部分下水管道,但东、西、南、北街道的雨水主要还是靠明沟排出。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