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计划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50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计划经济
分类号:
F127.21
页数:
3
页码:
361-363
摘要:
本章记述宁河县计划委员会是负责经济计划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承担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平衡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经济资料统计、劳动分配和物价管理等项工作。在特定时期,还承担物资、财政、市场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宁河县
经济管理
计划经济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55年1月设宁河县计划委员会,1959年12月与汉沽区合并为汉沽区计划委员会,1961年6月恢复建立宁河县经济计划委员会,1961年8月复称宁河县计划委员会。1962年9月,原县计委、财委、物委以及县人民委员会劳动科合并,建立宁河县经济计划委员会。时,承担经济计划工作,劳动、财贸、市场管理、物价管理等项工作。1968年9月,在宁河县革命委员会生产部内设计统小组,其主要工作为: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平衡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经济资料统计,劳动分配和物价管理等项工作。1972年设县计统局。1975年1月,恢复宁河县计划委员会。时,内设计统组、基建物资组、劳资组、科技组和市政组。1975年4月,市政组由县计委划出,建县城镇建设房产管理局。1978年2月,科技组由县计委分出,建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79年10月,劳资组由县计委分出,建县劳动局。1981年1月,计统组由县计委分出,建县人民政府统计科。1984年5月,县计划委员会与县工业局合并,设县计划经济委员会。时,设计划科、企管科、物资科等。1984年10月,县计划委员会与县经济委员会分设。计委内设计划科、物资科等,为宁河县计划管理主要职能部门。
第二节 管理体制及计划执行
一、计划管理体制
包括:经济计划决策体系,综合平衡制度,以及国家、部门、企业间计划管理权限、责任、计划管理形式、实现计划调节手段和多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1978年以前,为“集中型”统一计划管理模式,强调有计划地生产和流通,在全国统一计划前提下,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所有制不同的企业和产品重要程度,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各基层单位的经济活动均纳入各级计划。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按照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5年开始进行计划体制改革。由指令性计划为主,改为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农业生产全部实行指导划,主要农副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工业产品、产量、产值由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商业贸等也实行指导性计划。下放了管理权限,加强计划综合平衡,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杠杆,加强经济信息和预测工作。
宁河县计划管理主要内容:(一)按时编报和下达工业、农业、基建、交通、商业、人口等年度计划。(二)组织编制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三)定期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计划完成情况。(四)负责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分配和平衡。(五)依照上级下达的基本建设计划指标和地方财力、物力情况,对投资项目审订标准。
编制计划的方法:经济分析法,包括对县内近期的经济形势深入调查研究,对县内各层次进行经济统计,典型经济调查,全面分析近期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1985年至1989年,组织了“七五”计划、土地详查、工业普查、国土整治规划和县城规划的制定。
二、新中国建立后计划执行和完成的基本情况
(一)1953年至1957年时期。农业生产方面:播种面积计划125.54万亩,实际完成了111.138万亩,占年计划的88.53%。其中小麦计划26万亩,实际完成18.8264万亩;水稻计划21万亩,实际完成23.7117万亩;玉米计划14.54万亩,实际完成13.1567万亩;经济作物计划种植3.1万亩,实际完成3.333万亩。工业、手工业生产方面:1956年地方工业已有了很大发展。时,全县共有11个地方国营、合作社营、公私合营等工业企业。1956年计划工业总产值428万元,实际完成563万元,为年计划的131.5%。34个手工业生产、供销社(组)计划年产值350万元,实际完成419万元,超计划19.71%。商业方面: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计划3149.1万元,实际完成2818.4万元,占年计划的89.5%。运输方面:公路货运周转量完成计划的89%,航运完成计划的79.6%。文化教育方面:小学招生完成93.1%,普通中学招生完成100%。
(二)1958年至1962年时期,计划与实际严重脱节。农业生产方面:1958年大跃进规划: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亩产131.5公斤提高到亩产306公斤,粮食总产由1957年的0.556亿公斤,增长到3.45亿公斤。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在1957年的25万亩的基础上,扩大到50万亩,争取达到粮食亩产千斤县。但至1962年,粮食总产实际仅完成2077.5万公斤,比1957年减少3481万公斤,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7.9%。工业生产方面:工业5年发展规划,以发展地方工业,面向农村,地产、地销,依靠群众,小型多样,少花钱,办大事为方针,在5年内建立起全县农村工业网。工业总产值要由1957年1115万元增长到1962年的2.92亿元。各镇、乡、村要形成一个小型机械化体系。农村要初步实现工业化、电气化。经过5年实践,至196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1115万元,降到1962年的1035.9万元,“二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减1.5%。
(三)1963年至1965年3年恢复时期。1962年以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计划管理上实行“条条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体制,各项生产计划的编制和下达比较切合实际,调动了工人和农民完成生产任务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65年宁河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908.5万元,比1962年的3024.6万元增长95%。其中,工业产值完成1573.9万元,比1962年的1035.9万元,增长51.9%。农业产值完成4334.6万元,比1962年的1988.7万元增长1.18倍;粮食总产量完成9395.5万公斤,比1962年的2027.5万公斤提高3.6倍。
(四)1966年至1975年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被迫停止,县计委撤销,人员改行,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1975年1月,始恢复县计划委员会。由于十年极“左”思潮影响,计划指标安排脱离客观实际。如农业生产,出现一刀切,传统水稻种植一律改种低杆、高产杂交高粱。时,宁河县种植业一律种杂交。至197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932.5万元,与1965年的5908.5万元相比,平均每年增长4.2%;粮食总产量完成12060.5万公斤,比1965年的9395.5万公斤平均每年增长2.5%。
(五)1976年至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此时,计划制订与管理渐入正轨。1978年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动了工厂、企业试行经济责任制,使企业在计划安排、产品购销、利润分配、资金运用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宁河县由于1976年地震的影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全县人民开始重建家园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不断纠正“左”的思想,注意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生产计划。农业上重点下达产值和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如粮食、棉花、油料、猪、蛋、水产品产量等,工业上重点下达工业总产值和县办工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均能完成计划。198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3560.2万元,比1975年的8932.5万元平均每年增长了8.7%,粮食总产量完成13897.5万公斤,比1975年的12060.5万公斤平均每年增长2.9%。
(六)1981年至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宁河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出现了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时,宁河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实力得到较大的增强。
1985年,全县国民收入达到19489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5946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34886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6.9%,翻了一番多,较大的超过了“六五”计划的7.2%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1535.8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2725万元,每年递增23.3%。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922.4万元,增长到1985年的11566万元(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8.4%。农村人均分配达到520元,平均每年递增了30.8%
“六五”期间,贯彻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粮食总产量完成13314万公斤,低于“六五”规划要达到1.5亿公斤的指标。棉花总产量完成569.5万公斤,比“六五”规划的165万公斤增加404.5万公斤。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7892万元,竣工面积为24.549万平方米,基本上完成了震灾重建工作。全县人口1985年为29850人,“六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5%,超出了“六五”计划每年递增1.4%的增长速度。
(七)1986年至1989年在执行“七五”计划期间,贯彻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1987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到7.07亿元,比1986年增长25.4%;1989年则达到13.72亿元,比1978年增长6.5倍,比1987年翻了近一番。1987年国民收入为2.89亿元,比1986年增长26.5%,而1989年达到4.89亿元,比1978年增长5.8倍,与1987年相比接近翻一番。工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5.6亿元增长到1989年的9.2亿元,比1978年增长5.8倍。财政收入从1987年的3714万元增至1989年的5344万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农民人均收入从1987年的625元,增至1989年797元,比1978年增长683元。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