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4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史概述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236-23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畜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关键词: 宁河县 畜牧业 历史

内容

据明、清史料记载:当时宁河县已有农户饲养牛、马、羊、驴、骡和鸡、鸭、鹅、兔等。民国21年(1932年)县志载:“牛马羊豕,田家畜之、饲之。每藉以孕子以生财。对于农业上、生活上,是一大辅助也。”“宁土瘠贫,饲畜无多,有田数亩之家,畜一驴,畜一牛或畜一马,赖以耕田,并赖以行车,成群畜牧者,百不一见焉。”当时,为农户自发养殖,单独经营,分散饲养,大家畜多为地主富农户占有。全境已有10余名兽医,以祖传的土方为家畜治病。民国27年(1938年)记载乡村农民家庭饲养情况:“村内猪几乎很少,鸡每户平均0.65只”,“村民说,因常发生疾病,故不饲养”。“驴马的饲养很粗糙,夏季吃青草,多少给点高粱,冬季喂的是和烧柴差不多的乱草,当干草吃,并无好饲料。”因此,民国时期,畜牧业极不发达。民国26年(1937年)记载:(本县)“牛300头,马500匹,鸡10万只,鸭600只,鹅50只”。畜禽常闹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发展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畜牧业和农业同时发展。1949年,全县已有大牲畜0.5万头,其中:驴、牛占70%以上;猪0.27万头。1953年,县设畜牧兽医管理站,负责全县畜牧生产管理和指导工作。1955年,建高级社时,大牲畜由原分户饲养,变为集体饲养。1958年以后,各公社相继建集体养猪场、畜牧兽医站,并在大队(村)设畜牧防疫员。宁河、潘庄、芦台三镇,还建起家畜配种站,不断引进牲畜新品种。1963年,县建养猪办公室,县、社、队三级分别建猪场。1975年,全县共有猪场280余座,猪只饲养量达16万余头,猪只年终存栏10万头,可繁殖的母猪0.85万头,实现了自繁自养。
  1980年开始,农村畜牧业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1983年以后,不断涌现畜牧业专业户。县办起种猪场、种鸡场,以及奶粉厂。为充分利用县内西北部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承担了联合国2730项目及国内种草试验项目,开发1.5万亩草场,建起5个奶山羊基地乡(赵本、东棘坨、大贾、潘庄、造甲),开发利用荒地和低产田,建设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发展肉牛、肉羊和奶山羊商品生产基地。1986年全县共有大牲畜1.52万头,羊2.84万头,生猪饲养11.76万头,年末存栏4.74万头,出栏7万余头。家禽66万只,兔2.7万余只,貂332只。猪肉产量599.7万公斤。1989年,全县共有大牲畜1.60万头,羊2.71万头,生猪饲养11.50万头,年末存栏5.15万头,出栏6.35万头。家禽108.8万只,兔1.33万余只,貂462只,猪肉产量4.916万公斤。本县畜牧业总产值1983年为1392万元,1984年为2021万元,1985年为2178万元,1986年为2074万元,1987年为2104.8万元,1988年为2508.4万元,1989年为2995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4.29%。
  发展畜牧业,宁河县有丰富的草资源,全县有荒地草场近9万亩,可产干草3000万公斤,加上低坡、沟埝、田头干草0.8亿公斤。另外还有玉米等作物秸杆、棉籽皮和麦麸皮、饼粕等近5000万公斤饲料。全县至少可养羊11.7万头,或养牛3万头,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