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蓄量、流量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34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蓄量、流量区划
分类号: P331
页数: 3
页码: 128-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在新中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治理河道、修建水库和扬水站等,以提高蓄水和供水能力。全县分为三个区划,分别是地上水灌溉区、排涝为主的井渠灌区和以地下水为主的井渠灌区。每个区划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和水文状况都不同。其中地上水灌溉区是重点工业区和水稻产区,地下水埋深较浅,可开采量约2000万立方米;排涝为主的井渠灌区地势低洼,易涝易碱,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水位埋深30-80米;以地下水为主的井渠灌区地表水在汛期行洪时水源较充沛,其他季节依靠地下水灌溉,地下水埋藏水位深度30-45米。
关键词: 宁河县 流量区划 水文

内容

一、蓄量、流量:新中国建立后,宁河县先后扩展治理一级河道5条,开挖二级河道10条,使之蓄水量达7522万立方;修建大型水库1座,蓄水量4000万立方;深渠(196条)及河圈蓄水1581万立方,小型水库及坑塘可蓄水963万方;建大扬水站166座,总流量426.4立方米/秒,农用生产机井1656眼。
  1982年调查:宁河县总蓄水能力,一级河道6540万方,二级河道982万方,深渠1833万方,蓟运河圈158万方,坑塘535万方,总槽蓄量10345.5万方(不包括东海水库)。其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2亿立方,折合降水深度5.744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0.97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9.43毫米。
  总的看,境内水源(除汛期外)并不充足,可为农业提供水源的四条主干河道(蓟运河、潮白河、还乡河分洪道、北京排污河)供水有限。蓟运河由于上游于桥水库的控制,每年只供水2400万方立米,汛期也无弃水下泄。潮白河由于上游里自沽拦河闸的兴建,将水源切断,唯汛期行洪排水过县,但汛期境内河道水已呈饱和,故大部分来水只能排入渤海,还乡河分洪道为行洪河道,除汛期外,无水提灌。北京排污河在短期内可供部分污水5000—6000万立方米。境内地表水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唯开发地下水以补充不足。县内地下水年可采量,丰水年约8500—9500万方,枯水年约为5000—6000万方。1968年,全县有生产用机井270眼(不包括农场),有效灌溉面积15823亩。到1986年生产用机井已达1656眼,其中,深井(150米以上)588眼,中井(50米以上)1067眼。至1989年,全县机电井(含生活井)总计2096眼,有效灌溉面积526271亩。
  二、区划
  根据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及水文状况,全县分为:
  (一)地上水灌溉区。该区位于县南部和西南部,总面积478.4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6%,有耕地30.8万亩。区内西部有潮白河,东有蓟运河、还乡河分洪道。地势平坦,且居河流下游,一、二级河道和七里海水库为其提供蓄水条件,地表水较充足。其中七里海水库蓄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配套工程扬水站两座,规模40立方米/秒,输水闸6座,蓄水闸4座,每座流量20立方米/秒,受益面积9.3万亩。全区有灌区11处,沿河建有扬水站76座和稠密的排灌点,提水能力达156.1立方米/秒。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地下径流补给。有机井916眼,每年2—3月高水位期,地下水埋深15—10米;4—6月低水位期,地下水位埋深25—28米,可采量约2000万立方米。本区是重点工业区(芦台镇)和水稻产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5毫米,地表产水达4511万立方米。
  (二)排涝为主的井渠灌区。位于宁河县的北部,面积35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本区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为主。地势低洼,易涝易碱。区内灌区17处,扬水站(点)49座,引水能力107.2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9.19万亩。本区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水位埋深30—80米。有机井745眼,年开采量达2590万立米—3000万立米。地表水,多年平均降水量574.4毫米,产水3373立方米。由于区内无蓄水工程,不能拦蓄汛后弃水,致使大部分灌区为季节灌区。
  (三)以地下水为主的井渠灌区。居县的东北部,面积为19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8万亩,局部种植小麦、高粱、玉米为主。处还乡河分洪道上游,只汛期行洪时水源才较充沛,其它季节依靠地下水灌溉。地下水靠直接降水补给和地下径流补给,埋藏水位深度30—45米。有机井899眼,年可开采量2500—3000万立方米。该区有灌区9处,扬水站(点)13座,提水能力62.6立方米/秒。因无蓄水工程,地表利水有限,大部分排入下游河道。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