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331
颗粒名称: 第六卷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
页数: 49
页码: 115-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自然环境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地质、地貌、水文、土壤、自然资源、气候、物候、灾异等。
关键词: 宁河县 自然环境

内容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质演变概述
  距今18亿年至8.5亿年前宁河地区为广阔浅海的一部分。沉积厚度达1万米的中上元古界海相地层。
  距今约8亿年的晚前寒武纪末期,宁河及整个天津地区上升隆起,海水退出。直到距今约6亿年前,宁河为陆地环境。
  距今6亿年的早古生代寒武纪,宁河地区又遭海浸变成浅海,直到中奥陶世(距今约4.6亿年),都是海洋占优势的环境。
  中奥陶世以后,宁河地区大面积整体抬升,普遍处于陆地环境。
  在3亿多年左右的中石炭世,宁河地区又重新下沉,海水侵入低洼地区,形成石炭一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一直到新生代第四纪早期,宁河地区是陆地环境。
  发生于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宁河地区大幅度崩裂下沉。形成相间分布,东西向延伸的拗陷带和隆起带。宁河、汉沽一带处于三条地层断裂带交错的板块上,因此地震影响最为频繁且严重。
  到了新生代时期,宁河地区继续大幅度强裂下沉。而到第四纪中更新世渤海形成以后,遭遇多次海浸。
  距今最近一次海浸叫“天津海浸”,发生于全新世的气候最暖时期(约距今7500至5500年前),黄海海水由渤海登陆内浸。约于距今5500年左右,“天津海浸”开始后退。在海退成陆过程中,发生过3次相对稳定的停顿,每次停顿大约在1000年左右,形成宁河县境内三道古海岸线遗迹——贝壳堆积。约4000年前,宁河县境内由大龙湾、史庄、姜庄、东棘坨、后大安、高景、田庄坨、张子铺一带已露出海底成陆,形成第一道贝壳堆积;约3400年前,从北郊区东堤头,经宁河县境赵温、造甲城、西塘坨、大海北、桐城、俵口、岭头、马鞍子、苗枣、小茄庄至丰南县大吴庄一带,海岸线在此稳定了约1000年左右时间,形成第二道贝壳堆积。约2020年前,海岸线向东南迁移。由永定新河起,经南淮淀、北淮淀、小八亩坨、南涧沽、董庄、芦台、闫庄、裴庄一带,并生成新的一道贝壳堆积。考古年龄约距今700年左右,海岸线又东移至蛏头沽、北塘、塘沽一带,海岸线基本稳定下来,形成今日海陆分布形势。
  据地质及考古研究,黄河泥沙堆积是宁河地区成陆的重要原因。“公元前602年迁走的商周黄河,在此入海数百年,在河口附近留下可观的沉积物,这就是覆盖在全新世海积层上的黄土层”,“宁河县南部可达1至2米,到宁河县中部田庄坨减薄为0.5米”。“在早期黄土层下,有一层包含有芦苇等腐植质的黑色粘土,一般距地表3至4米,接近海拔零点,下面却是全新世海相沉积。黑色粘土厚度多在30厘米左右,麋鹿等野生动物遗骸即出土于这层土中,这是在全新世海浸后的最早地面。上覆黄土的年代,由宁河县俵口的地层叠压得知,晚于距今3810±85年(牡蛎堆积),早于春秋晚期(古文化遗址),这正是商周黄河在此入海的时间”。〔据《从考古学资料看天津平原发展的曲折历程》〕黄河泥沙沉积与渤海潮流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宁河地区的陆地。
  天津地区面积大于40平方米的牡蛎滩分布状况及其顶部14C测年
  地点:1.南里自沽,2.东老口扬水站,3.黄庄,4.苑洪桥,5.张老仁庄,6.史庄子,7.姜
  庄子,8.卫星河,9.孟营,10.大吴庄,11.裴庄,12.芦台闸口,13.董庄,14.大尹庄,15.
  桐城,16.大海北,17.俵口,18.增口河,19.官地,20北淮淀,21.于家岭大桥,22.营
  城,23.青坨子,24.李庄子
  面积最大的牡蛎滩见于宁河县东棘坨乡史庄子至姜庄子之间的河道中,长1000米,且主要在这两个村子的泵站间730米长河道中富集。其北630米的机井中,其南100米挖坑中也见牡蛎滩。最厚者见于裴庄剖面,厚度大于5米。(注:5至20为宁河县境)
  第二节 地层
  一、新生界第四纪地层
  分布于宁河境内全部地区。
  (一)全新统(Q4):底板埋深为15—25米,境内北部薄,南部厚。下段以浅黄、浅黄绿色粉砂质粘土为主,中段为灰黑、灰黄色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上段为黄色粉砂、粘土质粉砂。南部以海积为主。
  (二)上更新统(Q₃):底板埋深在55—75米不等,岩性多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南部多夹浅褐灰、灰黑色粉砂质粘土,北部多夹粉、细沙层。南部以冲积为主,夹一些海积、冲海积地层。
  (三)中更新统(Q₂):底板埋深在149—188米不等,下部以黄色、浅灰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和中细砂层为主,上部为灰黄色、灰褐色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但多砂层。
  (四)下更新统(Q₁):底板埋深在301—460米不等,假整合覆于第三纪紫褐色、浅棕色泥岩、砂岩、砾岩之上,北部地区以棕褐色、粉黄色粘土含卵砾石和中粘砂、中细砂夹卵砾石为主,南部以浅棕褐色、锈黄色粘土质粉砂、粉沙质粘土为主,可见砂层,少见卵砾石。宁河县任凤村普宁Ⅰ—Ⅴ孔匏式花粉分析结果表明,自距今248—73万年间,宁河县依次经历了冷偏湿——温偏干——冷偏湿的气候变化过程。
  二、中生界侏罗系地层
  主要分布:芦台及芦台西南方向一带。
  (一)上统(J₃):地层厚度3300米。主要岩性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砾岩。
  (二)中统(J₂):地层厚度3000米。主要岩性:中酸性火山岩。夹砂层、泥岩、砾岩并含煤线。
  (三)下统(J₁):地层厚度1928米。主要岩性:玄武岩、砂岩泥岩、夹砾岩,局部含可采煤层。
  三、古生界奥陶系地层
  主要分布:芦台附近一带。
  中统马家沟组(Q2m):地层厚度113米。主要岩性:灰岩及白云质灰岩。有古生物亚米角石、链角石、随足类及三叶虫等化石。
  四、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地层
  主要分布:宁河县东北部一带。
  (一)井尔峪组(Qnj),地层厚度203米。上为灰绿、蛋青色含白云质灰岩,下为紫红质岩、细砂岩、粉砂岩、砾岩。
  (二)下马岭组(Qnx),地层厚度168米。绿色质岩、灰黑色砂岩、粉细和粗砂岩、底砾岩和粗砂岩。此地层富含古植物,种类繁多。
  第三节 构造
  宁河县地质构造体系,处于燕山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按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分属于东西构造体系的唐山隆起,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沧县隆起、黄骅拗陷三个地质构造区。每个地质构造区又有次一级的凸起和凹陷,如东北向构造带的潘庄断裂、潘庄凸起、蓟运河断裂、北塘凹陷等。它直接控制和影响境内第四纪地层的分布厚度(隆起部位小于550米,凹陷地区大于600米)、粒度及其地质和水文地质结构。境内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是构成宁河县第四纪沉积物质的主要来源。各条河流均有自己相应的沉积范围。由于振荡式的不均匀沉降,和各河系之间经常处于横河摆动和互相侵奔的状态下,因此造成了沉积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复杂变化,和垂直方向上的多层韵律结构。第四纪以来巨厚的沉积物,都打上了当时沉积环境(水流大小,氧化还原和古气候)的烙印。
  宁河县境内的现代构造运动,表现出地壳的上升、下降、断层的稳态滑动及快速破裂,因此,地震活动频繁。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基本特征
  宁河县境地貌处于冲积平原前缘和海积冲积平原交错地带。地势总轮廓是:中东部最高,在东己坨乡前大安、后大安一带,高程约为4.0米(大沽标高);西南七里海处最低,高程约为1.7~1.9米;一般地面高程为2.0~3.0米。全境平原低平,由北向南微微倾斜,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这样的低平原,在我国和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在平坦的宁河平原上,也存在着高地间有低地,或低地间杂存局部高地现象,使地表呈波状起伏和形态多样的微地貌类型。
  宁河县境内河流众多,处于“九河下梢”。自然河道、人工河道、排灌渠道,经纬交织,密如蛛网。因流经县境的河流多属于“地上河”,又因地势低平坡缓,河流多弓形河曲故道,并与棋布的洼淀苇塘相通,境内呈现出“北国江南”、“水乡泽国'的大自然原始风貌。
  宁河县境为滨海平原,有古海岸线遗迹——贝壳堆积。大致沿现代渤海湾东北向西南岸走向,呈弧形延伸,平行排列,相间分布。贝壳堆积一般高出地面1—4米,上面村庄众多,为滨海盐土平原的奇观。
  第二节 主要类型
  一、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潘庄镇、高景、宁河镇一线以北一带,大体在大贾乡、东己坨乡、赵本乡、大辛乡、宁河镇(乡)、丰台镇(乡)、岳龙乡、后棘坨乡、小李乡、板桥乡等地区。北部为还乡河、蓟运河冲积而成;中部为潮白河、蓟运河冲积而成。处于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以南,海积平原以西的地区,为海河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微微倾斜,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组成物质为砂质粘土和粘质。
  二、海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潘庄镇、高景、宁河镇、北仓一线以南,南运河以东,汉沽以西一带。是第四纪以来海洋和河流相互作用的地区,平原下面为海相、湖相与海陆交互相沉积层。该地区地面组成物质以砂质粘土为主。海拔低,均在4米以下。地面坡度在1/5000左右。贝壳堆积与古泻湖洼淀及众多坑塘等,打破了平原单调的形态。
  三、主要洼地特征。七里海,为古泻湖类型,位于宁河县西部,面积约153.2平方公里。洼底高程1.7~1.9米。该洼地沉积物为粉砂和含淤泥质粘土粉砂,土壤以湿潮土为主。
  第三章 水文
  第一节 河流
  一、清代及民国时期
  清《畿辅通志》记载: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基本分属蓟运河、潮白河两大水系。
  蓟运河水系,“上游分支有四,东北者为梨河,西北者为泃河,东支曰还乡河,西支曰鲍丘河。梨河为正支,流迳蓟县城南,下称蓟运河。”下行宝坻,进入县境江洼口,向南屈曲数折经芦台、汉沽抵北塘注入永定新河入渤海,总长330里。县境外有荣辉河、箭杆河、双城河等汇入。境内还有还乡河、小新河、曾口河、津塘运河等汇入。
  潮白河水系,原为北运河上源。系四河之水组成,有白河、黑河、汤河、潮河。民国10年(1921年),潮白河决口,洪水夺道进宝坻县境内箭杆河而入蓟运河。“箭杆河河身狭小,不能容受东决西溃,湍流无定,水道随处变迁,益已难以确指。”宁河县受其水害极深。两大水系构成境内主、支水流网络。
  清代及民国时期县境内主要河流:
  (一)蓟运河,一名潮河。“源出迁安县三台营,经遵化、蓟州至宝坻入境。经宁河镇北,东南屈曲数折,抵北塘口入海,计长330里”。(乾隆版县志)。“蓟运河下游是古鲍丘水入海故道,隋代称沽水,唐代称鲍丘水,五代称泃水,元明以来称潮河(亦称运粮河)。清代因漕运直达蓟州改称蓟运河”。“自明天顺(1547年)初引潮河溯今州,后废。顺治(1644年)初复浚,以丰陵粢其上源,梨河东自遵化入,合淋河,至城南五里桥,始曰蓟运河。”(《清史稿·地理一》)“潮河一名白龙港,其上源一自梨河,一自泃水,至三岔口合流,统之皆称蓟运河。云,其实即古之鲍丘水、合泃河、沽河之水而为白龙港。其东南一支至丰台再汇浭水,其南流入县境,由芦台抵北塘口入海。”(光绪版县志)民国《河北水利史概要》载:“蓟运河在蓟县城南,会阳河。又南流迳西河套西,至下仓镇,入宝坻县界。又南迳白龙港东,泃河自北来会。盖因古代曾资以转漕,故名”。
  (二)新河,“在县南125里,自天津直沽河口起至北塘河口止,径40里。明天顺三年(1459年)始凿。嘉靖元年(1522年)复浚治之,名曰漕渠,后有淤塞,三年两浚。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开新河故道,长二千一百八丈,宽二丈五尺,底宽二丈。专用粮饷直达蓟州”。(乾隆版宁河县志)。
  (三)浭水,也称还乡河。从丰润县入宁河境内与蓟运河交汇。
  (四)青龙湾引河,顺治二年(1645年)开凿青龙河。清雍正八年(1730年)香(香河)、武(武清)、宝(宝坻)三邑承修青龙湾引河。由香河县三百户青龙石坝,分流至杨家场入境至宁车沽止,计长90里。县西北70里,由宝坻东淀庄至宝宁分界大道入县境,经潘庄入后海注七里海,复经淮鱼淀入曲里海东南,抵宁车沽汇西引河入蓟运河归海,计长45里。
  (五)筐儿港引河,在县西90里,由天津塌河淀至堤头津宁分界之石桥入县境。经赵温庄、造甲城至王家台入七里海,又东过罾口抵南涧沽入蓟运河,计长50里。
  (六)淮鱼淀西引河,由七里海南岸淮鱼淀西起至宁车沽,汇东引河流入蓟运河,计长50里。相传始凿于雍正三、五年。
  (七)东引河,相传始凿于雍正八、九年,为青龙湾引河下游,由七里海南岸大道口至宁车沽汇西引河入蓟运河。
  (八)金钟河,明天顺二年(1458年)开挖,由天津金钢桥下起,经锦衣卫桥、王串场、欢坨至北塘、入蓟运河。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重加疏浚。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浚,自欢坨至蓟运河80里。光绪六年(1880年),“展挖款深,盖明代所开通漕之旧道”。(《河北水利史概要》)
  (九)开滦煤河,光绪七年(1881年)为运唐山开滦煤,开滦矿务局投资开挖此河。西起蓟运河左岸闫庄南,东至胥各庄,接蓟运河,长40里。
  (十)曾口河,道光四年(1824年)县府承挑此河,同治四年(1865年)重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堤头曾口河同浚,海之西北为后海,宽八里,长十八里。
  (十一)潮白河,系白河、黑河、汤河、潮河(即蓟运河)汇成,其中白河最大。白河源于河北省坝上沽源县丹花岭,经亦城县、延庆县,横断长城,至密云与蓟运河(潮河)汇合,称潮白河。河道总长434公里,全域面积19.462平方公里。
  (十二)杨虎子河,民国31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芦台军谷公司为扩充军谷兴建农场,督令本境民工开挖此河。北起曾口河南岸任凤庄东北,南至清河农场。
  (十三)黑猪河,自新河北至金钟河。
  (十四)荣辉河,一名水泉河。源于玉田县东北小泉山,西南流经县南,至板桥庄北,受兰泉河水,又西南入蓟运河。(《河北水利史概要》)
  (十五)普济河,由宝邑东南入县,经潘庄西北,又西南经西塘头入七里海。
  (十六)杜瑜河,由宝坻黄庄南入县,至杨宇庄,又东南经于京庄,又西南经躲军淀、大海北入海。
  (十七)泥河,源于丰润县泥河村东,经宁河县于潮庄、岳秀入还乡河。民国时期开挖的边界河。
  二、新中国建立以后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挖河治水,布局合理,河渠交织,已成网络,至今宁河县内主要河流15条。其中,一级河道五条:蓟运河、潮白新河、还乡河分洪道、北京排污河和永定新河。五河蓄水量达6540万方,呈扇形分布,纵贯县境南北,聚于北塘口入渤海。二级河道10条:西关引河、卫星河、曾口河、还乡河故道、杨虎子河、青龙湾河故道、清污渠、津塘运河、小新河、小新河故道。十河东西横衔一级河道,总堤长5373公里,蓄水量982万方。其中曾口河、卫星河、西关引河横夹在潮白河、蓟运河两主干之间,水流贯通。境内河流总蓄水量7522万方,其水源现靠降水补给(因上游水库堤闸拦截所致)。
  (一)一级河道
  1.蓟运河,仍循故道,但其上游相继建起水库及分洪河道(如;上游州河之于桥水库,泃水之海子水库等,并引泃入潮白河工程),减轻了蓟运河上游洪水来量。现今境内河长58.6公里,总流域面积9,950平方公里。堤距200—300米,底宽80米,河底高程-15~-4米(大沽),高程5.5—6.5米,流量437—454立方米/秒。
  2.潮白河,为解决冀东水害,潮白河、蓟运河分流,曾于1950年开挖原东引河(黑狼口至七里海,乐善庄至宁车站)。1971年10月,正式开挖潮白新河,穿七里海,经宁车沽,入永定新河。境内河长33.5公里,河底宽80—120米,堤距700—800米,河底高程-0.1~-3.3米,流量2,100立方米/秒。
  3.还乡河分洪道,即还乡新河。于1972年按洪水十年一遇,670立方米/秒流量,开辟河道。扩展疏浚工程自九丈窝起,止于闫庄村,与津塘运河合流入蓟运河。其中九丈窝至裴庄段,堤距300米,河底宽45米,裴庄至闫庄段,扩展河底宽为60米,堤距200米,境内河道全长31.9公里,入蓟流量734立方米/秒。
  4.永定新河,1971年开挖。该河始于天津北郊区屈家店,穿造甲城乡出境,止于北塘口。境内河道长65公里,堤距500米,底高程-2.9米(造甲),河槽宽190米。该河于杨建庄南入境,入境流量2100立方米/秒,同时有北京排污河汇入,出境流量为3520立方米/秒。行洪标准:屈家店至宁车沽为安全泄量1400立方米/秒,宁车沽以下5000立方米/秒。该河因潮汐影响,河道淤积严重。
  5.北京排污河,于1971年3月开挖,于宁河县西边沿流过,在杨建庄附近注入永定新河。该河在境内只有左堤10.4公里。堤距625米,底宽15—25米,堤顶高程7.27米,流量为282—235立方米/秒。
  (二)二级河道
  1.曾口河,西起潮白河左岸俵口乡俵口闸,横经独立庄,东至蓟运河右岸船沽村。河道全长17.5公里,流量为80立方米/秒。
  2.小新河和故道。小新河原“泥河”。由丰润县泥河村东入境至岳秀,交于还乡河。1954年,为排丰润县沥水,又由西魏甸接挖至崔成庄,导入蓟运河,为小新河故道。境内总河长12公里。雨季排水,春季干枯。
  3.还乡河故道,由丰北闸至江洼口,为沟通蓟运河与还乡河分洪道间之通道,全长7.8公里,流量80立方米/秒。堤距40米,底宽10米,堤顶高程5米。
  4.西关引河,1957年11月为引蓟入潮开挖,始于蓟运河右岸西关村南,止于潮白河左堤张老仁村北。河道全长26.4公里,河底高程-0.3~0.4米,堤顶高程6~6.5米,底宽15米,堤距50米。可过流量40立方米/秒。
  5.青龙湾故道,青龙湾河是北运河上一主要分洪支道。入境后,有清污渠和北京排污河通入,在东塘坨闸汇入潮白河。流量30立方米/秒,境内河长7.8公里,为本县沥水河道。
  6.青污道,1971年开挖。东起潘庄以北青龙湾故道右岸,西止大龙湾北京排污河左岸。全长12公里,两端有闸涵控制,河水可过量为20立方米/秒。
  7.卫星河,1953年曾挖6公里长,停工。1974年11月复挖。东起蓟运河孟庄西,至潮白河东白庄。全长24.33公里,流量60立方米/秒,河底高程-2米(大沽),底宽10米,堤距15米,堤顶高程6.5米。
  8.津唐运河,曾拟为天津至唐山的水上通道。分别于1960年、1963年两期施工,但未竣工。此河横穿宁河县,境内由曾口河任凤庄西穿潮白河,由淮淀沿七里海经造甲城过永定新河,向西汇金钟河。内河道长26公里,堤距40米,底宽10米,底高程0~0.5米(大沽),堤顶高程5~5.5米。
  9.杨虎子河,仍循故道,北以曾口河南、任凤村东北,南至清河农场边界。
  第二节 洼淀
  一、综述
  《津门考古》记:古代宁河,虽为平坦的滨海平原,但地表仍呈波状起伏形态。“禹河”即黄河到此入海时,河口附近地势低洼坡度缓,水势散漫,泥沙分散,洼地与缓岗交错分布。由于海岸线的东移,先是海湾,又由海湾变成滨海泻湖。这样,河流的冲袭,互相奔流,善淤、善徙,在境内构造出许多蝶形封闭洼淀。因洼淀棋布,宁河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清及民国时期境内形成大小洼淀43处,总面积达10.97万亩。洼淀中以古泻湖演变而来的七里海为最大,总面积68.5平方公里,出于青龙湾咸水河之下口。届汛泄洪、滞洪之地,常年呈沼泽状。详见下表:
  1983年土地资源调查,宁河县内利用泽泊洼地养苇5.987万亩,坑塘养鱼水面1.337万亩,并利用2425.8亩泽地建为水库。尚未利用的沼泽地749.6亩,其中俵口乡588亩,潘庄镇157亩。1986年宁河县洼地沼泽开发利用中,水产养殖已达2.7万亩;苇田7.3万亩,实现了蓄水、养鱼、养蟹相结合。
  二、七里海
  “七里海,《水经注》所谓雍奴薮也。”(清《畿辅通志》),历史上称:“北部各山之水在此交汇。”《津门考古》记:七里海南岸乐善庄出土巨大鳁鲸骨,全长12米,下颚骨长达2.5米。远古时,这样大型海生动物游憩至此,说明当时七里海泽宽水深。明《明世宗录》记:“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里。”虽与清代记载相差悬殊,但已是“百道河沽秋水至,烟波七里浩无垠”的“茫洋巨浸”了。
  清代,“七里海,在县西南五十里。水本无源,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雨多水汇,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西接筐儿港,西北接青龙湾二引河之水,东南分流入运河(蓟运河)归海。宽二十里,长四十里。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与堤头曾口河同浚。海之西北为后海,宽八里,长十八里。其东南为曲里海,宽四里,长十里。”(乾隆本《宁河县志》)“七里海即北运河、青龙湾藉以宣泄也”。(《大清一统志》)
  民国时期,“七里海;西接塌海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油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沽。每逢雨多水汇则渺㳽〓漫,极目无涯,旱则诸淀皆涸;惟七里海尚有宁车沽一道,下通北塘潮汐,水常不竭。”(民国《内务部河务季报》)
  新中国建立以后,七里海总面积为68.5平方公里,海底平均高程2.4米,海内鱼苇虾蟹丰盛。1971年开挖潮白河,将其拦腰穿过,分为东海和西海。东海面积32.2平方公里(因部分还田,现剩21.6平方公里),西海总面积36.3平方公里(因部分还田,现为31.6平方公里)。1978年1月和1980年5月为扩大自备水源,分期两年,动土兴建东海水库。东海水库位于潮白新河左岸,占地面积17.84平方公里,库底高程2—2.4米(大沽),实际坝顶高程6—8米,坝长18.6公里(大坝),顶宽8米,坝内坡1∶3,坝外坡1∶4,设计蓄水量6400万立米。水库配套工程有扬水站2座,规模40立方米/秒。输水闸6座和蓄水闸4座,流量20立方米/秒。1985年对水库实行分割治理,用以蓄水、养苇、养鱼综合利用。同时,西七里海为宁河县产苇基地。
  第三节 蓄量、流量区划
  一、蓄量、流量:新中国建立后,宁河县先后扩展治理一级河道5条,开挖二级河道10条,使之蓄水量达7522万立方;修建大型水库1座,蓄水量4000万立方;深渠(196条)及河圈蓄水1581万立方,小型水库及坑塘可蓄水963万方;建大扬水站166座,总流量426.4立方米/秒,农用生产机井1656眼。
  1982年调查:宁河县总蓄水能力,一级河道6540万方,二级河道982万方,深渠1833万方,蓟运河圈158万方,坑塘535万方,总槽蓄量10345.5万方(不包括东海水库)。其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2亿立方,折合降水深度5.744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0.97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9.43毫米。
  总的看,境内水源(除汛期外)并不充足,可为农业提供水源的四条主干河道(蓟运河、潮白河、还乡河分洪道、北京排污河)供水有限。蓟运河由于上游于桥水库的控制,每年只供水2400万方立米,汛期也无弃水下泄。潮白河由于上游里自沽拦河闸的兴建,将水源切断,唯汛期行洪排水过县,但汛期境内河道水已呈饱和,故大部分来水只能排入渤海,还乡河分洪道为行洪河道,除汛期外,无水提灌。北京排污河在短期内可供部分污水5000—6000万立方米。境内地表水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唯开发地下水以补充不足。县内地下水年可采量,丰水年约8500—9500万方,枯水年约为5000—6000万方。1968年,全县有生产用机井270眼(不包括农场),有效灌溉面积15823亩。到1986年生产用机井已达1656眼,其中,深井(150米以上)588眼,中井(50米以上)1067眼。至1989年,全县机电井(含生活井)总计2096眼,有效灌溉面积526271亩。
  二、区划
  根据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及水文状况,全县分为:
  (一)地上水灌溉区。该区位于县南部和西南部,总面积478.4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6%,有耕地30.8万亩。区内西部有潮白河,东有蓟运河、还乡河分洪道。地势平坦,且居河流下游,一、二级河道和七里海水库为其提供蓄水条件,地表水较充足。其中七里海水库蓄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配套工程扬水站两座,规模40立方米/秒,输水闸6座,蓄水闸4座,每座流量20立方米/秒,受益面积9.3万亩。全区有灌区11处,沿河建有扬水站76座和稠密的排灌点,提水能力达156.1立方米/秒。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地下径流补给。有机井916眼,每年2—3月高水位期,地下水埋深15—10米;4—6月低水位期,地下水位埋深25—28米,可采量约2000万立方米。本区是重点工业区(芦台镇)和水稻产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5毫米,地表产水达4511万立方米。
  (二)排涝为主的井渠灌区。位于宁河县的北部,面积35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本区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为主。地势低洼,易涝易碱。区内灌区17处,扬水站(点)49座,引水能力107.2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9.19万亩。本区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水位埋深30—80米。有机井745眼,年开采量达2590万立米—3000万立米。地表水,多年平均降水量574.4毫米,产水3373立方米。由于区内无蓄水工程,不能拦蓄汛后弃水,致使大部分灌区为季节灌区。
  (三)以地下水为主的井渠灌区。居县的东北部,面积为19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8万亩,局部种植小麦、高粱、玉米为主。处还乡河分洪道上游,只汛期行洪时水源才较充沛,其它季节依靠地下水灌溉。地下水靠直接降水补给和地下径流补给,埋藏水位深度30—45米。有机井899眼,年可开采量2500—3000万立方米。该区有灌区9处,扬水站(点)13座,提水能力62.6立方米/秒。因无蓄水工程,地表利水有限,大部分排入下游河道。
  第四章 土壤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
  宁河县土壤大体可归纳为3个土类,7个亚类,18个土属,58个土种。
  一、潮土
  潮土是宁河县主要土壤,面积为103.36万亩,占总面积70.06%。境内主要分布在海拔3—4米地区。如:丰台至唐山公路一线、蓟运河沿岸、还乡河分洪区以及西北部大贾乡一带。潮土是在近代河流冲积母质上,经过耕作熟化发育而成。地下水直接参与成土过程,受地下水影响强烈,为半水成土壤。地下水埋深在1.5—2.5米左右,有夜潮现象,也称夜潮土。土壤颜色发暗,多灰棕色,pH值为8.2。通体石灰质性反映强烈,呈中性至碱性,质地为重壤—粘土,耕层有机质含量1.3—1.5%,全氮含量0.08%;磷含量0.0—0.06%;全盐含量为0.1—0.3%;心土常见铁锈色斑纹,多伴有雏形砂礓和铁锰结核,底土有潜育现象。由于土层深厚,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较高,土壤肥沃,成为粮食、棉花、蔬菜的重要产区。潮土类在宁河县又分为典型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和盐化湿潮土4个亚类,13个土属,38个土种。但因宁河县地势低洼,潜水埋藏较浅,并对土壤的作用仍很强烈,所以典型潮土不多,而以湿土与潮土的过渡类型为主。
  二、湿土
  宁河县湿土类土壤为22.80万亩,占总面积的15.47%,主要分布在蓟运河东的苗庄至岳龙一带的背河洼地和七里海周围地区。湿土是以积水为主导过程的水成土壤。县境内已没有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现象,因此也没有典型的湿土特征,表现为由过去的沼泽化向潮土化发育的过程,所以宁河县只有过渡类型的潮湿土、盐化潮湿土2个亚类、3个土属,7个土种。此类土壤,潜水水位很高,距地表不足一米,雨季有短期积水。土体中多有颜色发黑的腐殖质夹层。心土有大量的锈纹锈斑和明显的蓝灰色潜育层。湿土类土壤疏松湿润,质地粘重,养分较丰富。有机质含量1.6%~2.4%,高者达2.6%;全氮含量0.08%~0.13%;全磷含量0.06%~0.09%;全盐含量0.13%~0.2%。本类土壤是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的主要产地。
  三、水稻土
  宁河县水稻土面积21.35万亩,占总面积的14.47%。主要分布在芦台镇周围等老稻田区。水稻土是由于长期种稻,在水耕熟化作用下形成一种人为的农业土壤。虽然本县稻作历史较短,加之水旱轮作的影响,致使水稻土不够典型。但是,确已具备了一些水稻土的特征。有机质较旱地高,含量在1.5%~1.93%;全氮含量0.89%~0.147%,全磷含量0.058%~0.89%;pH值为8.4。土质粘重,上层粘粒下移,致使耕层下形成犁底层。且土体中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底土层表现明显。该土类只划分为盐化水稻土一个亚类、二个土属、五个土种。因该类土壤质地粘重,养分含量高,驰名中外的“芦台稻”(小站稻)即在此类土壤上种植。
  第二节 质地、结构、容量和养分
  一、质地
  宁河县土壤质地粘重。因直接发育在海积和冲积母质上,又因各河水流平缓,分选作用很差,主要是静水沉积,河水挟带的泥沙已颗粒微小(据粒级分析:小于0.01毫米的粘粒含量在60%以上),从而形成本县粘重的土壤质地。据普查:中壤土为2.87平方公里,重壤土为607.46平方公里,粘土为319.99平方公里,粘土和重壤土占总面积的99.78%。这样,土壤阴冷板结,耕性差,适耕期短,通气不良,透水性不好,且易沥涝。虽然潜在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力强,但有机质分解慢,供应养分迟缓,以致出现:“发大苗不发小苗”的情况。
  二、结构
  宁河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而土壤粘粒和碳酸钙的含量却很高。在无机胶体的作用下,使土壤形成少水稳性团粒,而那些非水稳性团粒结构遇水极易分散,使土壤呈泥糊状、块状和碎屑状的不良结构。表现为湿时泥泞粘稠,干时龟裂坷垃,耕性很差。
  三、容重
  宁河县土壤容重很大,平均值为每立方厘米1.34克,高的可达每立方厘米1.55克(注:取样时间为春播和中耕后的旱季)。表现出宁河县土壤结构不好,通透性差等不良的物理性状。
  四、养分
  (一)土壤有机质宁河县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加平均值为1.37%。属于全国养分含量分级的第四级范围。其中二级(3%~4%)占1493.7亩,三级(2%~3%)占27727.4亩,四级(1%~2%)占816136.5亩,五级(0.6%~1%)占88223.4亩。
  (二)氮宁河县土壤全氮含量多在0.8%至0.1%之间;碱解氮含量在70PPm左右。大都在全国的四级范围内,为中下等水平。其中一级(>0.2%)1400.3亩,二级(0.15%~0.2%)3454.2亩,三级(0.1%~0.15%)179247.5亩,四级(0.075%~0.1%)510813.1亩,五级(0.05%~0.075%)24932.1亩,六级<0.05%)746.8亩。
  (三)磷、钾在宁河县土壤中,钾的含量较为丰富,都在100PPm以上,最高达450PPm,1989年看还不致于影响作物产量的提高。而速效磷的含量却很缺乏,除芦台镇、赵庄乡的土壤含速效磷量分别为53.2PPm和28.7PPm外,其它乡镇的土壤含速效磷量都在20PPm以下,还有大部分土壤的速效磷量在12PPm以下。
  (四)微量元素宁河县除任凤、南涧、赵庄、俵口、造甲等乡的土壤中,有效锰的还原锰稍感不足外,铜、硼、锌、铁等微量元素尚不缺乏。
  第五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宁河县土地总面积1433.7平方公里(215万亩)。其中含非宁河县管辖的5个独立行政区,即:河北省芦台农场(面积199188.2亩)、唐山汉沽农场(面积213822.3亩)、北京清河农场(面积178423.4亩)、天津潘庄农场(面积9177.9亩)、驻军兵营(面积1582.7亩)以及境内外属天津北郊区的飞地净面积为608.7亩,总计602803.1亩。县属土地净面积1031.8平方公里,折合1547700.2亩。
  一、农业占地 农业用地934205.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0.4%。耕地面积为927884.3亩,旱地7356.6亩,菜地18657.3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园地面积为2708.2亩,占农业用地的0.17%。其中果园2533.5亩,果粮间作地174.7亩。主要种植苹果、梨、瓜等。林地面积为3608.6亩,占农业用地的0.23%,不包括四旁植树、零散树木和灌木。其中防护林49.3亩,未成林地377.2亩,苗圃3182.1亩。全县林木覆盖面积为37514亩,覆盖率仅2.43%。牧草地面积为千余亩。
  二、非农业占地 非农业占地总面积为613494.3亩,占总土地面积39.6%。其中城乡居民点及工厂用地89180亩;占非农业用地的5.75%,交通用地42689.7亩,占非农业用地的2.75%;水域占地最多,为345733.3亩,占非农业用地的22.33%,为宁河县发展淡水养殖业可利用水面。另外还有特殊用地259.9亩和部分尚未利用的土地,可分为盐碱滩(2268.7亩)、沼泽地(749.6亩)、草荒地(126107.9亩)和其它难以利用的土地(6505.2亩)。县内有百亩以上草荒地288块,涉及120个村,有千亩以上荒地的涉及19个村。但宁河县改造利用各类荒地已经开始,面积最大的西七里海沼泽地已成为宁河县的产苇基地,众多的草荒地将成为发展畜牧业商品化生产的重要基地。
  第二节 水资源
  一、地表水
  大气降水 宁河县大气降水呈现三个时期。第一时期6—9月,是全年降水的主要季节(即汛期);第二时期10—2月,为全年降水最少的时期,其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3—5%;第三时期3—5月,气温回升,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的15%,但由于此时期多风沙,蒸发量大,实际降水仍很少。宁河县年内降水量最大时期为汛期,7、8月份开始有径流产生,其它季节几乎无径流出现。全年县平均靠大气降水的自产水量为0.972亿立方米,折径流深94.3毫米。中等丰水年自产水量1.725亿立方米,折径流深167.3毫米;平水年自产水量0.775亿立方米,折径流深75.2毫米;中等枯水年自产水量为0.275亿立方米,折径流深26.7毫米。单一靠大气降水不足以维持宁河县生产和生活需要。
  上游来水 主要输水河道是蓟运河和潮白河。还乡河分洪道是排洪沥水河道,仅汛期来水。蓟运河和潮白河在汛期时也有相当水量过境,潮白河汛期过境水量,50%频率降水时有11.43亿立方米,75%频率降水时有5.45亿立方米,其中包括北运河流域及上游地区产水。宁河县蓄水能力较弱,全县总蓄水容量仅为10066万方以及东海水库季节性调蓄水量4000万方。因此,境内蓄自产水的同时,无法容纳上游汛期全部来水,致使大部分的过境客水汇于永定新河而排入大海。每年的下泄水量以1982年为例,泄入海内的水量:蓟运河为17998万立方米,潮白河为5338万立方米,塘沽水库从潮白河抽蓄5000万立方米。除汛期外,其它季节一般无上游水下泄。自从蓟运河上游的“于桥水库”成为引滦入津水源的调节水库后,控制了水的来量,基本上无径流下泄。宝坻县境建起了“里自沽拦河闸”后,完全切断了潮白河上游密云水库的来水。除汛期行洪外,境内河道常年无水。北京排污河在短期内还有部分来水,水量约5000~6000万立方米,但随之污水净化重复利用以及上游流经区的引用,到宁河县的水量已不多。
  二、地下水资源
  宁河县地下水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两类。表层为咸水,埋藏底板在8~10米,北浅西南深。淡水层埋藏较深,东北部和北部为10~30米;南部和中部一般在50米上下;西南部为70~110米。
  据宁河县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给的差异,淡水层的水量利用可划分四区:
  (一)富水区:面积为276.5平方公里,富水性好,可以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和燕山的侧向径流补给。本区咸水底板埋深8~30米,宜井深度可在60~120米,砂层利用厚度20~40米,淡水可开采量为4000万吨/年,单井出水量达50~80吨/小时,预计每年的实际开采量小于可开采量。
  (二)一般区:面积为231.4平方公里,富水条件一般,主要靠侧向径流补给。本区咸水底板埋深50~70米,宜井深度北部120~150米,南部170~200米。砂层利用厚度30~50米,淡水可开采量为2000万吨/年,单井出水量为50~60吨/小时,预计每年的实际开采量相当于可开采量。
  (三)贫水区:面积为453.3平方公里,以顶托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咸水底板埋深70~110米,宜井深度可在180~250米,其砂层利用厚度20~40米。年可开采量为1000万吨/年,单井出水量是50吨/小时,低于实际开采量。据1980年勘测资料记述,每年的实际开采量已达1100万吨。
  (四)漏斗区:以芦台镇为中心的69.6平方公里区域。水文地质和富水条件都属一般,靠侧向径流补给。咸水底板埋深35~60米,宜井深度达120~200米。1975年以来,由于芦台镇工业打井过多,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大,以及附近汉沽区等地的影响,使本区的实际开采量大大超过地下水的补给量,1986年与1975年至1982年高水位期相比,年下降速率是0.5至1.5米。逐渐形成以芦台镇为中心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调查勘测,芦台镇内机井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0.2眼,年可开采量为500万吨,而实际开采量已有749万吨。
  全县地下水资源年可开采量是:平水年7500万吨,丰水年约8500~9500万吨,枯水年约5000~6000万吨。全县的大气降雨自产水量和地下水的可开采量远不能满足县内的需求,水的供求矛盾将日趋突出。
  水质情况:宁河县表层咸水矿化度为2~4克/升,不宜农业和生产开发利用,咸淡水界限,据电测资料分析,有的地区是突变,有的地区是渐变关系。水化学类型,据1981年6月取36个水样化验资料看,咸水层以下至水位相对稳定区,水质类型有2种:东北部为重碳酸—钠—钙型水;中部和西南部为重碳酸—氯化物—钠型水,矿化度0.2~0.6克/升,pH值为7.7~8.8之间,属弱碱性水,灌溉系数(Ka值6~10),适用于灌溉用水。小于6的多分布在西南部,有6个,不太适用于灌溉用水。钠吸附比(A值),均在3~6,属安全型水。超过8的,分布在西南部7个乡村。总的看,宁河县地下水淡水基本适于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地下水氯离子含量,据1980年5月和1981年共440个饮水井化验分析,宁河县大部地区没有超过饮用水标准。只有造甲、大贾、潘庄、淮淀4个乡地下水氯离子含量较高。其中造甲乡田辛、赵温、大小王台村,含氯离子量最高。
  第三节 动物
  一、脊椎动物
  哺乳类:野兔、黄鼬(黄鼠狼)、獾、家鼠、蝙蝠、刺猬。
  两栖类:青蛙、蟾蜍(癞哈蟆)等。
  爬行类:蛇、壁虎、龟等。
  鸟类:乌鸦、喜鹊、雁、燕、麻雀、啄木鸟、猫头鹰、鹌鹑、野鸭等。
  鱼类:刀鲚、、大银鱼、鲤鱼、鲫鱼、红鲤、镜鲤、丰鲤、草鱼、逆鱼、鲢鱼、鳙鱼、麦穗鱼、三角鲂、红鳍鲌、翘嘴红鲌、餐条、赤眼鳟、鰔鱼、大鳍刺鳑鲏、马口、鲶鱼、黄〓、泥鳅、鳗鲡、乌鳢、青鳉、梭鱼、黄鳝、鳜鱼、园尾斗鱼、矛尾刺〓虎、纹缡〓虎鱼、黄䱂鱼、刺鳅。银鱼自境内建成防潮闸后少见。
  二、软体动物:河蚌、蜗牛、田螺、蛏等。
  三、环节动物:蚯蚓、蚂蟥、水蛭。
  四、节肢动物:蜈蚣、蜘蛛、蜻蜓、蚊、蝇、蛾、瓢虫、蝉、蝗虫、蟑螂、荧火虫、马蜂、蝶、螳螂、蝈蝈、蟋蟀、蜜蜂、蝎、蚁等。水中甲壳类有河蟹(原为宁河县特产,称紫蟹,是明、清时代朝廷贡品。20世纪60年代,因水域环境变化,几乎绝迹。1984年恢复人工养殖。)河虾、对虾、红虾、白米虾等。
  第四节 植物
  除粮食、豆类、油料、瓜果、疏菜、花卉和经济作物以外,其它如:
  一、树木
  宁河县乔木主要品种有:加杨、毛白杨、唐柳杨、加青杨、合作杨、小美杨、小黑杨、箭杆杨、小叶杨、钻天杨、北京杨、沙兰杨、欧美杨、波兰15杨、意214杨、新疆杨、山海关杨、45号杨、69号杨、72号杨、旱柳、垂柳、馒头柳、龙爪柳、白榆、国槐、洋槐、龙爪槐、江南槐、臭椿、香椿、白腊、青腊、火炬树、黄金树、法桐、泡桐、合欢树、桧柏、侧柏、油松、丁香树。灌木有:杞柳、紫树槐、木槿、黄杨、冬青、荆条、圣柳等。
  果树:主要有小国光苹果、金冠苹果、红元帅苹果、白龙苹果、印度苹果、雨散苹果、美夏苹果、红星苹果、红玉苹果、烟台梨、雪花梨、鸭梨、酸梨、久堡梨、小林水蜜桃、离核水蜜桃、六月白桃、白凤桃、玉露桃、毛桃、岗山白桃、龙眼葡萄、玫瑰葡萄、巨丰葡萄、银白杏、山杏、香白杏、新疆核桃、西瓜李子、红果、大枣、金丝小枣、磨盘柿子、西服海棠、河南海棠、沙果、文冠果等。
  
  二、草类
  田间隙地有野生植物约80多种。主要有:芦苇草、蒲蓬草、稗草、狗尾草、星星草、马唐草、白茅草、樟茅草、牛鞭草、青燕草、蟋蟀草、球形莎草、菌陈蒿、铁杆蒿、苍耳、刺菜、碱篷、猪毛菜、马齿苋、野西瓜苗、两栖蓼、打碗花、车前草等等。全县年产鲜草量可达2.5亿公斤以上,其中的芦苇经济价值最大。
  芦苇,是一种耐盐碱喜湿潮的野生植物,历来属宁河县重要天然资源之一,多用于织编席篓等。由于境内碱滩、洼淀多,为芦苇的滋生提供良好自然条件,七里海大洼淀苇田面积达7.5万亩,是境内产苇重地。新中国建立初,苇田面积6万多亩。60年代后,弃苇种粮,芦苇收益逐减。80年代,发展多种经营,不宜耕种的洼地重新恢复养苇,芦苇产量逐渐复升。宁河县现有苇田近9万亩,主要集中在县西南部七里海周围。
  三、药材类
  宁河县地产中药材资源丰富。1982年,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野生中药材计300多品种。其中:植物类193种,动物类110种。主要分布在境内东、西和北部地区。
  第五节 矿产、地热资源
  一、煤碳、煤成气
  80年代初期,地质部门勘探发现宁河县北部的车轴山含煤构造。后,又发现自宁河县北部至南运河畔地区深部,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分布极广,面积大。据煤炭部门预测,煤层总厚度为5~42米,平均厚度为21米,整个地区总储藏量650多亿吨,是个非常有希望的煤成气埋藏区。
  二、地热
  近期据地质部门钻井勘探证明,宁河县境内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具有埋藏浅、水质好,开发利用条件好等特点。目前已发现有两处有勘探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异常区。(一)潘庄地热异常区。总面积为612平方公里,包括造甲城、淮淀、俵口、潘庄等乡,及潘庄农场和东西七里海一带,中心区在潘庄和西七里海地区。水总贮量为1.85×1010立方米,热水天然可采量1.66×109立方米,地热贮存量为3.09×1015千卡,天然可采量4.15×1013千卡,热贮存厚度为200米。(二)桥沽地热异常区。含宁河县任凤、南涧沽及清河农场一带,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地温梯度值为摄氏40/100米。热水贮存量为272×109立方米,地热贮存量为4.54×1014千卡,天然可开采量为6.10×10₁₂千卡,热贮存度为200米。
  第六章 气候物候
  第一节 气候
  宁河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为:暖、干、温差异常明显,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光、热、水三大资源丰富;但灾害性气候较多。
  一、四季特征
  (一)春季(3—5月)。风多雨少,气温回升快,冷暖多变。3月初蒙古高压开始减弱,副高压逐渐加强。3月6日,气温稳定通过0℃。3月26日,气温稳定通过5℃。4月18日稳定通过12℃。终霜日在4月2日结束。春季虽然冷暖气流交替频繁,但暖湿气流势力不强,故风大、雨少、晴天多、蒸发量大。大风平均6~7天出现1次,为全年风数最多的季节,蒸发量302.3毫米,占全年34%,形成春旱;降水量57.7毫米,占全年雨量9%;日照可达804.9小时,为全年日照最多季节。
  (二)夏季(6—8月)。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夏季主要受副高压北上西伸控制,高温多雨,气候闷热。平均气温24.5℃,相对湿度80%,日照760.9小时,雨量490.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77%。6月下旬雨季开始,8月下旬雨季结束。但雨量年季变化较大,最多873.8毫米,最少134.5毫米。雨水不均,旱涝频繁。夏涝两年一遇,夏旱五年一遇。此外,还有暴雨、冰雹、连阴雨、大风等灾害性气候。夏季多为东南风,频率为35%,大风日数月平均1.3次。
  (三)秋季(9—11月)。天高气爽,降温较快。秋季是夏冬季风过度季,副高压南退,蒙古冷空气加强,并迅速南下,降温快,雨水少,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12.4℃,各旬之间降温较快,7月下旬至8月下旬降温值2.1℃,8月下旬至9月下旬降温值5.3℃,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降温值8.2℃,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降温值9.6℃。10月中旬可见初霜,10月下旬出现结冰,11月下旬土壤冻结。降水量72.3毫米,占全年降水的11.79%。本季日照679.4小时。秋季有冰雹、初霜冻和秋旱等主要灾害性天气。
  (四)冬季(12—2月)。风多雪少,天气干冷。受蒙古高压制约,盛行西北风,天气稳定少变。隆冬严寒期由12月至3月初。其中: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6℃,极端最低温-22.1℃(1970年),一般年份-18℃左右。最大冻土深度54公分,土壤冻裂很深。大风日数10天左右,平均9天出现1次大风天气。一般年份雪较少,水量为11.7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全季日照590.4小时。
  二、温度
  (一)气温1964~1985年,宁河县年平均气温11.1℃。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5.7℃,极端最低气温-22.1℃,出现在1970年1月11日。常年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5.6℃,气温年较差31.3℃。(附表)
  累年气温平均日较差10.7℃。从季节方面看,7~8月最小,分别为8.0℃和8.4℃。5月变化最大,为12.4℃。最大日较差出现在5月,为24.2°C,年较差31.6℃。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开始日期在3月上旬,终止日期在11月下旬。积温4470℃左右。平均气温最高年份出现于1969年,为9.9℃。(附表)
  (二)地温地面温度:1964~1973年,年平均地面温度2.7℃~4.9℃,历年平均为3.8℃;地面极端最低温度-29.3℃(1972年1月);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3.4℃(1965年7月)。地中温度:地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年平均12.4℃~12.5℃。(附表)
  (三)降水
  县境内降水的一般特征是:(1)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年降水日数的49.3%左右和年降水量的11%集中在夏季。其总量达490.2毫米,而7月和8月又集中了夏季降水的84%。其它各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百分比:春季为9%,秋季为12%,冬季为2%。干湿分明,春旱夏涝。(2)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据宁河气象站15年观测记录,多雨年降水量达967.8毫米(1969年),少雨年降水量仅为290.3毫米(1968年),年际差异很大是形成旱涝频繁的原因。(3)四季长短年际变化大。宁河县每年雨季来临的迟早,结束早晚,雨季的长短以及雨量多少变化很大。据统计宁河县雨季的平均开始日期为6月22日,最早在6月1日(1964年)最晚在7月22日(1978年);雨季平均终止日期为8月25日,最早在8月13日(1975年),最晚在9月12日结束(1964年);雨季日数平均为64天,最长104天(1964年),最短28天(1972年);雨季雨量平均为464.3毫米,最多时达840.7毫米,最少仅为162.7毫米。(附表)
  1964年至1985年降水统计表单位0.1毫米
  降水变率:县境内春季降水变率为39%,降水量少而不稳定。夏季降水变率为27%,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秋季降水变率为36%。冬季降水变率为7%。宁河县年降水变率为15%,属偏大,易旱涝。
  降水保证率:县境内春、夏、秋季90%保证率的降水量分别为34毫米、275毫米、45毫米。50%保证率的降水量,分别为58毫米、470毫米、78毫米;100%保证率的降水量分别为100毫米、750毫米、133毫米。春、夏、秋季均接近常年平均降水量。
  (四)日照
  1964年至1985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01.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63%,属于北方长日照地区。各月日照时数为5月最多,达295.5小时;12月最少,只193.7小时。宁河县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昼短夜长;夏季昼长夜短。全年晴天多于阴天。晴天平均日数为287天,占全年日数的79%,故光照条件好。宁河县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0、143千卡/厘米²,年生理幅射总量为63.770千卡/厘米2,低于西北和西藏,高于江南和西南地区。
  (五)风
  宁河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以西北风、北风为主,频率在20~30%之间;夏季以东南风、南风为主,频率为20%左右;春、秋以西南风较多,频率在15~20%之间。年平均风速为3.4米/秒,大于或等于17米/秒的大风日数一般在33.1天左右,最多年份52天,最少年份15天。最大风速21米/秒。
  (六)气压
  1964年至1985年,年平均气压1016.7mb。全年1月气压最高为1027.6mb;7月气压最低为1003.2mb。年平均气压最高年份是1976年,为1027.6mb;最低年份是1965年为1015.6mb。极端最高气压达1046.9mb,出现在1983年4月26日。
  (七)湿度
  1964年至1985年,年平均相对湿度66%。湿度年际变化较小,相对湿度最低年份是1981年,为61%。全年相对湿度以7月、8月为最大,平均为80%和81%,以4月为最小,平均为57%。
  (八)主要灾害性天气
  对县内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冰雹、连阴雨、大风、霜冻、春寒和倒春寒,以及低温冷害等。
  1.旱涝 宁河县旱涝灾害发生频繁,常常出现连旱、连涝或旱涝相连的情况。1470年至1979年的510年中,连涝占了20.4%,最长连涝达7年(1885年至1891年);连旱占13.3%,最长连旱达6年(1637年至1642年);旱涝相连占25.7%;只有19.6%的年份是较为正常或间有正常的。从1964年至1985年,主要气候特征是春旱秋涝。旱涝按季节划分,可分春旱、初夏旱、春夏连旱、秋旱及夏涝五种类型。据1964年至1978年统计,3月到5月,春旱机率为80%;6月初至7月上旬,初夏旱(长脖旱)轻型、中型和重型机率分别为7%、20%和20%;春夏连旱机率为13%;9月至11月,秋旱机率为33%,15年中有3年、5年1遇(以上四种干旱,15年中,春旱连续5年,秋旱连续3年,初夏旱连续4年)。夏涝机率40%,即10年4遇,在15年中有7年1日大暴雨,降水量大于100毫米,造成涝灾。
  2.冰雹 据1964年至1989年统计,冰雹多出现在5月~6月和9月。最早出现在5月2日,最晚出现在9月28日。7月虽然降雹次数少,但成灾率最大,灾情最重。冰雹发生的时间多在14时~24时,其中以15~19时为最多。接续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常见的雹粒如蚕豆或卫生球大,最大的有鸡蛋大。1964年至1989年,共降雹33次,危害程度轻重不一。其中最大的一次灾发生在1966年7月2日,冰雹大的如茶碗口,一般象鸡蛋大小,持续降雹时间10至13分钟。此次雹灾,死亡6人,重伤619人,房屋倒塌431间,3个乡农作物全部被毁。县内冰雹,多与大风、雷雨相伴发生。冰雹路经,大致与蓟运河、潮白河两大水系的流径相一致,由北向南,贯穿全县。主要有两条:第一条,从丰台、岳龙入境,经板桥、宁河、苗庄、廉庄、芦台、大北、南涧等乡镇出境,影响9个乡镇;第二条,是从东棘坨、潘庄入境,经俵口、淮淀等乡出境,影响4个乡镇。
  3.连阴雨 连阴雨灾害发生在麦收期(6月1日至7月10日)和秋收期(9月1日至10月10日)。1964年至1978年资料中,麦收连阴雨有7年,年率为47%,其中重型3年,年率为20%,中型1年,年率7%,轻型3年,年率为20%;秋收连阴雨有5年,年率为33%,其中重型3年,年率为20%,轻型2年,年率为13%。
  4.大风 大风,是指瞬时风速≥17米/秒的风,相当于8级。宁河县大风气候,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据1964年至1978年统计,春季大风日数较多,出现200次,频率为43%;夏季最少仅为46次,频率为10%,秋季出现78次,频率为17%;冬季出现143次,频率为31%。15年中,以3月和4月出现最多,分别为76次和74次,频率均为16%;以8月最少,仅9次,频率为2%,出现年率为40%。15年中,大风多出现在白天,为467次,夜间仅188次,大风风力一般为6—7级,最大8—9级,且能持续2天左右,最多可持续到5天(出现在1986年2月)。大风中,伴随雷雨和冰雹的短时大风,危害更大。1966年7月2日,丰台冰雹大风和1968年春季造甲城大王台的龙卷风,把行走的大车刮翻,把草垛卷上天,风力已超过9级。宁河县大风的种类:(1)寒潮大风,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由于路经不同,可产生西北大风和东北大风;(2)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天气以干热为主;(3)雷雨大风和冰雹大风,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具有持续时间短,风速大,阵性强和局部性的特点。因为它出现在作物的生长季节,所以危害很大。
  5.霜冻 宁河县秋季初霜平均日期为10月16日,最早为9月28日,最晚为10月29日。春季终霜平均为4月2日,最晚为4月17日。(以上初降霜冻统计标准为:地面结白霜)。
  6.春寒和倒春寒 春寒主要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温回升慢,小麦返青晚,起身慢,麦苗不发旺。3月中旬至4月上旬,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同期平均气温1℃以上的春寒年份,在1965年至1979年中,春寒年有4年,占27%,较常年偏低1—4℃。1970年较常年偏低1—3℃。倒春寒的表现是,3月上、中旬气温比常年偏高(3月上旬高2℃左右),而3月下旬至4月下旬都有不同阶段的偏低1—3℃,至5月上旬还不能恢复到常年温度,仍偏低1℃左右,终霜日于4月26日以后结束,比常年晚20天以上。在1965年至1979年中,倒春寒有3年,占20%,1974年至1979年中,有3年出现倒春寒。倒春寒比春寒危害更大,致使大田作物播下的种子冻坏,幼苗及定植的蔬菜冻死,果树花蕾冻伤、树裂。
  7.水稻花期和灌浆期的低温冷害 分别出现在8月底和9月初,花期的低温冷害,集中出现在8月26日~31日,年频率为40%。连续几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和连阴雨,则空壳秕粒显著增多。灌浆期的低温冷害,集中在9月25日至30日,年频率达60%;到10月上旬受害率达100%。日平均气温低于15℃,水稻灌浆难以进行,造成空壳秕粒。
  第二节 物候
  本节记述宁河县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受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实、叶黄、叶落;候鸟的来往;见霜、下雪、结冰、打雷、河冻、河开等。对农业适时耕种、农业指标温度、植物引种训化、农作物合理布局、病虫害的预防,以及城镇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宁河县物候现象,按节令划分是:(交节日,标明本节气开始,附每节令之后)
  一、立春(2月4~5日) 气候寒冷的高峰已经过去,天气逐渐变暖,气温明显回升,日照时间显著增加,节令这天白日日照10小时17分。全节令日平均气温-3.9℃,最高气温6—12°C。河池逐渐解冻,迎春花始开。全节气天气仍然较干冷多风少雪,平均节气雪量为1.4毫米,历年最大可降7.4毫米,冻土深度为41厘米。人们为冬小麦施肥,顶凌耙地,畜牧防疫工作开始。
  二、雨水(2月19~20日) 冬季严寒盛期基本过去,气温有显著回升,节令平均气温为-0.3℃,最高气温一般在12℃。风速较大,土壤蒸发开始加大。杨、柳枝条泛绿、茅草萌芽。粮、棉、油料作物种子进行第一次发芽试验。时,大雁始见。农谚云:“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时,开始顶凌播种春小麦和大麦。
  三、惊蛰(3月5~6日) 日平均气温不稳定通过0℃,土壤开化加快。节气平均气温为2.6℃。平均冻土深度为20厘米,10厘米地温。本节气可达零上3.5℃。河池完全解冻,大部分地区土壤返浆,冬小麦返青。地下越冬虫类由冬眠状态开始苏醒,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即指此时。鸟类亦开始活动。榆树、桃树、旱柳芽出,杏花开放。继续播种春小麦、大麦和豌豆,并进行冬小麦返青管理,如轧麦、划麦、春耕种地、镇压保墒等,水稻育秧开始准备。
  四、春分(3月21~22日) 春分当日昼夜相等,以后白天比黑夜日趋渐长。日平均气温可稳定通过5℃。霜止。随风速的加大,蒸发量也显著增大,土壤失墒加快。冬小麦起身。农民开始锄划松土,追肥浇水,耙轧保墒,蔬菜育苗和甘薯育秧等工作。田野中草木、芦苇相继萌发,旱柳始展新叶,大地出现绿意。节末家燕始至,蛇、青蛙始见。
  五、清明(4月5~6日) 本节气温回暖,日平均气温可稳定通过10°C,地表温度回升很快,10厘米地温平均为12.6℃。宁河县生长季节开始,田野泛出新绿。旱柳开始开花,节气中花盛,叶繁而后花凋谢。桃花始放。芦苇、苍耳等破土生长,开始展叶。时,小麦已长至三叶,冬小麦开始拔节,开始追肥、浇水。本节气开始播种玉米和棉花,进行水稻育苗等工作。时,春雷始鸣,风多湿度小,蒸发量继续加大。时,正是植树造林和牲畜繁殖的节气。农谚:“驴盼清明,牛盼谷雨”。
  六、谷雨(4月20~21日) 温度升高,降水量开始增加,节气降水量平均为14.3毫米,大风日数和风速之大居全年之首。温度回升快,不再有降雪和冻土现象。最晚终霜冻于节气前期已停止。反浆现象终止,土壤跑墒严重。初雷暴雨平均日期,出现在本节气前期。时,合欢和大、小枣树依次发芽开放,槐、洋槐、臭椿、杏树芽始开放。蔬菜开始定植。青蛙于节气末始鸣。农谚称:“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七、立夏(5月5~6日) 夏季开始,平均气温18.6℃,历年最高气温可达34.3°C。本节气雷雨天气明显增多,但雨量不大,降水少,气温高,晴天多,湿度小,蒸发量大,干旱比较突出,冰雹天气开始出现。节令初期枣树、合欢树开始展叶,芍药始开花,洋槐花盛开。小麦拔节孕穗。早稻开始插秧。布谷鸟始鸣。农谚称:“庄稼要吃面,立夏十日旱”。
  八、小满(5月21~22日) 节气气温回升,幅度趋于减缓。最高气温30—35℃,历年最高达37℃;最低气温一般在9—12℃。节气降水量明显增多,平均16毫米。暖空气活动加强。在冷空气作用下,间有成灾的冰雹天气出现。本节气,春小麦开花、乳熟,冬小麦乳熟、黄熟,晚稻秧苗处于3叶期,玉米苗处于3叶、7叶期。枣树、臭椿树开花。棉田间苗,防止蚜虫。
  九、芒种(6月5~6日) 麦类作物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节气平均气温为22.7℃,最高气温39.2℃,历年最低气温一般在14℃左右。降水量平均36.6毫米。本节气多雷雨天气,有冰雹灾害。时,是枣树开花盛期,合欢树始开花。棉花定苗。玉米7叶期。农谚:“芒种不可强种”。
  十、夏至(6月21~22日) 夏至当日是年中白昼最长,夜间最短的一天。暖空气进一步加强,节气平均气温24.6℃,最高气温可达35℃,降水平均54.4毫米。本节气小麦抢收抢打。农谚称:“夏至十天麦场空”。晚稻移栽。枣树和苍耳开花末期。蝉、蟋蟀始鸣。蚊子始见。
  十一、小暑(7月7~8日) 本节气风小,湿度大,天气闷热。平均气温25.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3℃。降水量明显增加,平均69.0毫米。时,进入盛汛期,多暴雨,阴雨连绵,常常发生洪涝。时,水稻开始分孽,春玉米孕穗、抽穗开花。槐树开花。西瓜成熟上市。
  十二、大暑(7月23~24日) 本节气进入伏天,为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时期。湿度大、气温高,平均气温25.9℃。平均相对湿度可达84%,降水量平均为92.0毫米,多雨年可达264.5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可达182.7毫米。大暴雨出现次数较多,为防汛高潮期。本节气始种秋菜。农谚:“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种荞麦”。
  十三、立秋(8月7~8日) 天气炎热高峰已经过去,气温逐渐下降,东北风明显增多。早晚凉爽,象征秋季开始。平均气温25.1°C,最高气温一般在32—34℃。伏天终止于本节气。节气降水量平均113.0毫米。时,春玉米乳熟,晚稻穗始分化并开始孕穗,洋槐种子成熟,苍耳种子脱落。
  十四、处暑(8月23~24日) 暑气渐弱并逐渐消失,气温下降开始变快,节气平均气温22.9℃。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为55.2毫米。时,春玉米成熟,晚稻抽穗开花。开始采摘新棉,收割谷子。枣树果实(小枣、大枣)成熟。
  十五、白露(9月8~9日) 日暖夜寒,气温转凉,夜晚结霜。风小。湿度、降水均明显减少。有秋高气爽之感,为秋季真正开始。节气平均温度20.2℃,降水量平均为18.8毫米。秋季防雹进入盛期。时,晚稻乳熟,苹果采收。节初,芦苇开花,节末为芦苇放花盛期。合欢树种子成熟。青蛙终鸣。
  十六、秋分(9月23~24日) 交节当日,昼夜相等。本节气气温明显下降,平均气温16.9℃。冷空气活动频繁,个别年份可出现早霜冻。本节气平均降水量13毫米。时,作畦播麦。芦苇开花已到末期。洋槐、枣树叶子开始变色。苍耳黄枯。蚊消匿。青蛙入蜇。
  十七、寒露(10月8~9日) 天气凉爽,气温继续降低,平均气温13.3℃。交节气后期,宁河县进入平均初霜期。平均降水量为12.5毫米。时,晚稻成熟、收割。枣树叶色全变,始落叶。杏树叶、合欢树叶始变色。芦苇种子成熟。大雁南飞,蚱蝉终鸣。
  十八、霜降(10月23~24日) 气候渐冷,气温继续下降,平均气温9.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本节气中,地面植物生长基本结束。个别年份有冰冻、降雪现象。平均降水量6.5毫米,仍以降雨为主。时,家燕绝见。芦苇种子全熟。旱柳叶始落。枣树叶、臭椿叶均落尽。洋槐树叶始变色,合欢树叶全变色,始落。时,收获萝卜、芥菜。
  十九、立冬(11月7~8日) 冬季开始,气温明显下降,平均气温4.1℃。土壤日溶夜冻。降水已由雨转雪、雨加雪或降雪。平均降水量6.9毫米。时,洋槐、旱柳叶色全变,于本节气内叶落尽。芦苇结子脱落。杏树、槐树叶子落尽。地面植物全部进入休眠期。蟋蟀终鸣。农谚:“立冬出菜”,“立冬出白菜,别让寒冻害”。
  二十、小雪(11月22~23日) 多偏北风,风速加大,天气渐冷。农谚:“小雪封地”。于节气后期冻土始进入稳定冻结时期,平均冻土深度5厘米。节气平均气温0.5C,日平均气温可稳定下降到零度以下。平均降水量1.1毫米,有积雪。河水开始结冰块。芦苇黄枯。
  二十一、大雪(12月7~8日) 节气平均气温为-3.0℃。农谚:“大雪封河”。河水结冰加厚,冻土加深,平均15厘米。降水量不足0.8毫米。
  二十二、冬至(12月22~23日) 交节当日为全年中夜最长昼最短之日。节气平均气温-5.5℃。冻土深26厘米。冬至日,数九开始。北风较多,气候更加寒冷。降水量平均1.7毫米。
  二十三、小寒(1月5~6日) 严寒季节已到,节气平均气温为-5.5℃,气温下降缓慢。平均冻土深度30厘米,平均降水量0.4毫米。
  二十四、大寒(1月20~21日) 北风多、风速大,天寒刺骨,滴水成冰,进入“三九”,为全年最冷时期。平均气温-5.9℃。平均冻土深度41厘米。
  第七章 灾异
  第一节 旱灾
  旱灾是宁河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文献史料记载,宁河县旱灾不仅出现次数多,而且灾情严重。自公元1470年始,510年中出现旱灾130年,占25.6%。其中有史料可查的大旱年就有60余次。其中,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至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民国16年(1927年)等灾情较为严重。史料中有:“野无青草,载道流离”,“民不聊生,草木殆尽,道殣相望,村空无烟”,“荒旱乏食”,“人相食”等记载,最长连旱达6年(1637年至1642年)。新中国建立后,有7年出现大旱。
  第二节 水灾
  水灾是宁河县的又一重要自然灾害。宁河县地势洼下,为“九河下梢”,夏季雨水集中,是造成水灾的主要原因。据记载,近500年来,涝灾共出现170次左右,占33.6%。在507年间,3年以上连涝达14次,最长连涝达17年。年暴雨量不仅在季节上过分集中,而且暴雨强度也很大。1975年7月29日~30日,连续暴雨量达200~300毫米,任凤、大北、南涧、廉庄4乡暴雨量达350~360毫米,全部作物被淹。积水3尺以上的2.4万亩,2尺以上的5.5万亩,受灾面积37.7万亩。
  水灾灾情,据档案史料记载,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水深数尺,禾稼浸没,城垣民舍倾覆甚多”。清嘉庆六年(1801年)“秋间大水,民居树巢”。清同治七年(1868年)“大雨如注,民房倒坏极多,压死人六、七名”。清光绪五年(1879年)“巨浸汪洋,禾稼淹没”,“水大盛前,陆地行舟”,“村农失业,转徙流离”。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上下于数百里巨浸汪洋,几无干土”,“房屋倒塌,禾稼漂没,小民无地可种,无屋可栖”。民国6年(1917年)“水灾重,被灾187村”。民国14年(1925年)“自7月22日,阴雨连绵十余日之久”,“洼地积水五、六尺,高地亦均积水二、三尺不等,秋收已属绝望”。民国18年(1929年)“淫雨连绵,河流溃决,全境均成泽国,平地一片汪洋”。民国27年(1938年)“头伏前开始阴雨四十天,……牛栏山上来水,河水浸溢,平地水深七尺”。1949年“特大洪水,可撑船去天津、胥各庄”。新中国建立后,发生水灾10余次,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历次水灾都被迅速战胜,灾后很快恢复生产和正常生活。
  第三节 虫灾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1972年,宁河县境内曾有41年发生蝗灾,危害极为严重。史料中灾情记载:“蝗食禾稼,所至蔽道,人不能行,入人屋室,乃大饥”。“草叶皆空”。“蝗食禾麦殆尽”。“飞蝗蔽日,所过田禾一空”。“蝗蝻为灾,田园禾稼,被食尽绝”。新中国建立后,虽屡有虫害发生,危害农作物和林木,但由于防治病虫害工作逐年加强,虫害大为减少。本境主要虫害有:(1)粘虫。危害时期:6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和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主要受害作物:麦、谷子、玉米、高粱。(2)玉米螟。危害时期:7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8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主要受害作物:玉米、高粱、谷子。(3)高粱蚜虫。危害时期:从5月中旬开始,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主要受害作物:高粱。(4)棉蚜。危害时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主要受害作物:棉花、瓜类。(5)棉红蜘蛛。危害时期:5月中、下旬,在苗出土后,转移到棉株上为害,6月中,下旬是危害盛期。主要受害作物:棉花、大豆、菜豆、茄子。(6)二化螟(钻心虫)。危害时期6月下旬,8月上旬。主要受害作物:水稻。县境内其它虫害还有:棉铃虫、棉小造桥虫、棉盲椿象、棉灰象鼻虫、粟灰螟、斜纹灰蛾、小地老虎、花生蚜、蝼蛄、大豆造桥虫、水稻象甲虫等。
  第四节 雹灾
  宁河县是冰雹多发地区。据历史文献资料可査重大雹灾,从元泰定三年(1326年)至民国37年(1948年),发生雹灾年份为21年。新中国建立后,从1964年至1985年,共降雹30次。雹灾对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危害十分严重。史料记载,1801年(清嘉庆六年)“大雨雹,迅雷沿河 百余里,坏舟二百余只”。民国34年(1945年)“降雹一小时,厚一尺,砸死几头驴,人亦有亡”。 民国37年(1948年),“冰雹如鸡蛋,一女孩被砸死气1966年雹灾,重伤619人,砸死6人;砸伤牲畜172头,砸死5头;砸坏房屋2500余间;砸平庄稼14万亩。
  第五节 风灾
  宁河县历史上的风灾灾情,在史志文献电中记载有:“大风拔木”,“吹坏房屋无数”,“人畜有随风吹至海者”,“飞沙蔽空,大饥,民相食”等。从元泰定三年(1326年)至民国31年(1942年), 有记载可査的共16年。新中国建立后,1973年8月6日、1975年7月26日、1978年7月26日,三次风灾的极大风速为24米/秒。
  第六节地震
  县境内处于3条地层断裂带交错的板块上,地震活动频繁,每年均有一二次有感地震。约 距今4500年、2000年、300年前,本区域曾先后发生3次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芦台达到里氏7.2级,9度裂度。1976年至1977年,宁河、汉沽一带已发生过4次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唐山大地震,至1980年底释放的地震波能量已达3.78X1023尔格,其中7.8级地震的 能量达3.16×1023尔格。占全部地震波能的83.4%。至1986年底,大小地震数计为3万余次,但活动频度逐渐衰减。24.9级地震,已从1977年的25次,降至1985年的13次。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