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岁时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2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岁时习俗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6
页码: 947-952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79年至2014年天津市宁河县的岁时习俗,其中包括了传统节令、新节日等。
关键词: 社会生活 岁时习俗 宁河县

内容

一传统节令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宁河人俗称过年,宁河人民过春节,应该从进入腊月时算起。一进腊月,宁河县城乡就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街上的年货摊支起来了,货架上摆满了年画、花炮、吊钱儿、窗花、灯笼、脸谱、石榴花、春联以及吃的、穿的、用的年货。这些年货就是要过年信号,告诉老老少少,“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欢乐日子到了。
  腊月初一 农历腊月初一,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说法。是日,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农民一年辛苦后,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年”,年味儿从此越来越浓。
  腊八节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俗名“腊八”。这天早晨,宁河境内居民多喝“腊八粥”(此粥多以黏秫米、栗子、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腊七腊八冻掉脚丫”,寓意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宁河境内还有做腊八醋、腊八蒜的习俗,以备除夕吃饺子时为佐料。
  扫尘 过了腊月十五,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即“扫尘”。拣个晴朗天气,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打扫房屋时,先把墙上挂的字画摘下,用掸子拂去上面的灰尘,再将屋顶、房梁、墙上的尘土、蜘蛛网等掸干净,然后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器皿擦洗一遍,最后把衣服、床单、被套等拆洗干净,被子、褥子拿到院子里晾晒。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现在极少有人往灶间贴灶神了,但吃糖瓜、吃粘饽饽的习俗流传下来,故有“二十三,糖瓜粘”民谚。
  贴年画 年画题材多以五谷丰登、莲生贵子、吉庆有余为主,也有春牛、风景花鸟、历史故事、戏剧片断等。贴年画讲究图案和位置,如贴在米囤上,象征五谷丰登;贴在水缸上,象征连年有余(鱼);贴在屋门楣上,象征长命富贵,子孙满堂。门上多贴有“富贵有余”“莲花童子”之类年画。
  贴吊钱和窗花 吊钱,宁河人也称“挂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子剪制而成,后来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改为套版刀刻。吊钱的形状是纵向较长的长方形,下部一般都是吉祥如意的字样和图案,上面刻有“四季平安”“阖家欢乐”“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文字两边还刻有“连线”“鱼鳞”“方胜”“回纹”的图案花纹。打扫房后,家家户户在明亮的窗户上,贴上红绿相配的窗花。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多贴装饰有肥猪、肥羊、吉祥物窗花。堂屋的门上一定要贴一对肥猪拱门,厢房的窗户上要有“连年有余”的窗花,卧室的窗户上要有代表着喜庆的“喜鹊登梅”的窗花。
  贴门神 宁河早期的门神都是能驱鬼镇妖的武将,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他们常被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保佑一家出入平安,寄托了人们驱邪灾、保平安的心愿。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彰显着迎福进财的心态。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门童,对开的年画,如“富贵图”“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等等。
  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如果腊月二十九是腊月最后一天,腊月二十八贴春联),家家户户贴春联,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不仅在大门上贴春联,还在室外墙壁、器物上贴各种福条、春条,如墙上有“抬头见喜”,衣柜上有“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在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内容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在石碾上贴“青龙大吉”,在大车上贴“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进入21世纪,由于电脑的普及,写春联和编春联的人少了,会写毛笔字的人更少了,大多居民购买印刷好的春联。
  贴福字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为祥瑞的象征。福,人们认为是福气、福运,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也有贴福字倒贴的,意思是“福到了”。
  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 宁河人有大年三十早晨祭祖的习俗(也有在腊月二十九请祖的)。家家户户的男性在家族长辈带领下,到村外祖坟,一同拜祭,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除夕之日,要祭祖先、祭天地。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灵牌或悬挂祖谱。祖先堂旁边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吉祥神,供奉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除夕21时后,家长盥手后冠服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以下众人先男后女依次行礼。拜神祭祖后,各处灯烛不熄,香火不断,直到天明。
  宁河地区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俗(除夕是指每年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特别丰盛,席面上鱼,寓意吉庆有余;上鸡谓之大吉大利。食之前,要先给神佛、祖先上一碗供饭、年糕和水果。供饭是一碗米饭上面放红枣,插上红纸做的石榴花。供年糕则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除夕之夜孩子们多穿戴新衣帽,女孩头上还带红绒绢花,三五成群地在街上放鞭炮,打灯笼,唱儿歌。孩子们唱着:“打灯笼会儿,转悠悠,今年打水,过年收”(意思是今年浇地,明年庄稼丰收)“打灯笼会儿,发财啦,金马驹家来啦!”等儿歌。午夜24时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合家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年三十晚上,女人们则还要忙着包初一的素饺子。宁河多数百姓有吃素馅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企求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这种素饺子的馅有面筋、香干、鸡蛋、白菜、粉皮等等。包饺子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摆饺子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行一行的,叫路路通,意味着未来的财运通达;还一种摆饺子的方式叫摆圈,99个饺子摆一圈,圈福,把福气圈住。
  待天将亮时还要煮饺子上供,焚香叩拜,并在此时将供奉的全神神祃儿焚化,俗称“发大纸”,此时家家放鞭炮,成为人们祈福求顺的一种表达方式。
  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戴一新,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拜年时要作揖叩头说吉利话,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过年好”“见而发财”或“恭喜发财”等吉庆话互致问候。这拜年的活动一直延长到正月十五,还说拜个晚年。80年代始,人们过春节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彩色电视机成了人们心中的紧俏货。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夜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春节联欢晚会。1983年始,看春晚辞旧迎新也变成一种新“守岁”方式,称之为“新民俗”。90年代初期过春节,春节期间餐馆、酒店最常见的“春节休息”招牌见不到了,春节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一些家庭的新时尚。90年代中后期,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过年方式,纷纷在长假中举家外出旅游,去寻找另一种过年的乐趣,传统的观念正在悄悄改变。春节,从旅游淡季变为“黄金季节”。进入21世纪,拜年的形式开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新年恭贺外,人们也用电话,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给对方送去节日的祝福,电子贺卡在悄然流行。
  正月初二 民间有的家庭仍沿袭“敬财神”的习俗,只是送柴送水的习俗已不存在了,而初二出嫁的闺女携夫、子(女)回娘家则成为定俗,故戏称正月初二为“姑爷节”。
  正月初三传统习俗中要吃合子,而且要供财神。自初一至初三,民间传承食俗曰“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三吃合子,与饺子皮、馅相同,但用两个圆面片合成,取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之意。正月初三,人们除走亲访友互相登门拜年,还有就是开始搭台唱戏了。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是日,家家多食肉馅水饺,剁馅寓为“剁小人”,包饺子意为“捏住小人的嘴”,免一年口舌是非。煮饺子时要格外小心,以防饺子煮破,煮破了则意味着一年内琐事太多。从早到晚,鞭炮不断,视为崩小人,这些为自己和家人祈顺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至今仍然沿袭。
  正月初七 初七为人日,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正月初八按旧例,买卖开张日子,家住外地的店员都在这天赶到。初八日各店铺门面要刷洗一新,放鞭炮,明牌匾,挂旗幌,张灯结彩,意寓开张大吉生意兴隆。掌柜的要安排吃一顿好饭,宴请店员。旧时居民吃合子,谓之“合子加八,越吃越发”。
  正月初十 早晨看天晴天阴。天晴,下半年风调雨顺;天阴有雪,下半年气候不正常。
  宁河地区流传过年的歌谣还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窟窿堵”,旧时窗户是用白粉连纸糊,穷人无钱,就把破的地方,给补补叫做窟窿堵。讲究一点的人家在新糊的窗户纸上,还要粘上各种有吉祥含意的窗花;“二十六,炖大肉”,传统习俗说这一天家庭主妇们要把过年期间吃的肉做好;“二十七,宰公鸡”,这天每家要杀鸡,预备过年食用;“二十八吃菜瓜”,就是用粗粮(秫米面或玉米面)、稍粗的白菜帮包大饺子;“二十八,白面发”,发面,是为了蒸馒头,多是带枣、夹糖或带馅的,馒头上要点红点,以示吉庆;“二十九,贴倒有”,“倒有”就是把“有”字倒着贴,有在古时候是“三收”的意思,贴倒有,就是希望来年丰收的意思,如今,人们都在这一天贴“福”字和春联;“三十黑下熬一宿”,就是除夕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夜”。
  (二)立春 公历2月4日前后立春。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又要开始了。宁河县大部分农户在这天有喝春酒、吃春饼(用炒好的萝卜丝、白菜稍、绿豆芽卷饼)、吃春卷、咬春(是在这天吃生萝卜)等习俗。
  (三)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等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活动是宁河历代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正月十五是新春,家家门前挂红灯”。正月十四晚上,乡下人陆续进城,大街上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们喜笑颜开,到处是欢乐的海洋。正月十五夜幕降临,幼童携各式纸糊的灯笼街游,谓之“逛灯”,户户张灯结彩,鸣放礼花鞭炮,观灯赏月直到深夜。
  民国时期,芦台县城有一幅“大闹元宵”的门对写道:“灯照月,月照灯,灯月相照;男观女,女观男,男女同观。”描述了当时人们喜庆佳节的热闹气氛。也说明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现在,元宵节逐渐发展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闹元宵、赏花灯的习俗经过世代的传承,规模办得越来越盛大,地方特色越来越浓,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宁河县每年都要在县城隆重推出元宵大型灯展和民间花会展演大拜年活动。整个商业街都挂满了花灯,城乡居民举家出动,汇入灯的海洋。每届灯展前来观灯的群众达10万余人。正月十五花灯展自1989年至2014年已连续举办了25届。
  (四)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也叫“填仓节”,民间有“老鼠娶亲”的传说。是日寅时,农户在自己的院内以草木灰画成一个个圆形仓囤,还有上仓囤的梯子,名曰“打囤”。同时,在住宅屋里的地当中,也照样画上一个圆形仓囤,圆圈内放上洋钱,有的放铜子儿,包在剪纸吊钱儿里,用砖头压上,称作“钱囤”,然后在“钱囤”当中处再放上一包米,名曰“填仓”。在翌日晨,将压在囤处的米包和钱包拿出,压放在自家炕席角下,直到夜晚取出。打钱囤时包铜子儿所用的剪纸吊钱儿要用春节时贴过的吊钱儿,多采用上有“大发财源”“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等吉利语的吊钱儿,其意在于祈望秋后能囤满仓流,获得好收成,家有余粮,富富有余。
  (五)春龙节 农历二月二春龙节,又名“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前后是惊蛰节气,经过冬眠的龙,应该抬头出穴,到江湖河海里去治水了。过去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水缸动一动,用粪箕盛柴灰边走边洒,或者用水壶装满水边走边洒,并喊“懒龙出窝”,一直送到河边。这天各户吃饼叫龙鳞饼,吃面叫龙须面。这一天小孩子多剃头,俗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很多孩子都拖到二月才理发,所以二月二理发师傅特别忙。在此日剃头也叫“剥龙蛋”,也有取“龙抬头”的吉利之意。
  (六)清明节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农历三月上半月。这一节日反映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重大变化。《岁时百问》里说:“万物生长,天时气候,这时皆清洁而明净,故曰清明。”农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可见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个重要节气。
  清明节也是祭奠故去亲人的日子。宁河县民间在这天家家户户到墓地除草填坟、烧纸钱、燃放鞭炮,祭祖,用红绿纸条压在坟头上表示思远之意。一些乡镇建骨灰堂后,一部分人们到骨灰堂、殡仪馆,捧出骨灰盒祭奠。
  各学校团体,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追念先烈,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阳节”,俗称“五月当五”“五月节”。过节时,家家包粽子(粽子是以糯米、枣、豆馅,用芦苇叶包成的尖角形食品),互相馈送。院门两旁插上“艾草”。用红纸剪成葫芦形贴在门上,表示能捉“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和壁虎)。另外,还要给小孩腰间或脖子上挂一个红布缝制的小葫芦或小荷包,内装花椒、柳蒿籽等物,意在避瘟消灾。还有用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洒在房间一角,以驱五毒。也有在清晨给孩子吃鸡蛋,意在防止生疮。墙上也贴纸符,只是一把剪刀夹住一条蝎子。这些都是为了避瘟。
  (八)数伏 俗语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根据“干支纪日法”的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起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起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日,并规定初伏和末伏各为10天。根据这个规则,有的年份中伏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
  入伏第一天人们有吃饺子的习惯,据说吃了饺子可防苦夏。宁河民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是伏期食俗文化的概括;“头伏萝卜,二伏菜”是伏期民耕文化的总结。
  (九)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传说这是牛郎与织女相会之期,喜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妇女们要向织女“乞巧”。其做法是:把一碗或一盆净水,晒在太阳光下,再把绣花针浮于碗或盆中的水面上,视其水底阴影粗细,以鉴评妇女手巧手拙,故为“乞巧节”。此俗已基本消失,但一些青年男女则把乞巧节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十)立秋 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节气)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的说法。“蹲秋膘”(或称“抓秋膘”“贴秋膘”)在宁河地区流行,这一天,普通人家吃肉馅饺子,讲究一点的人家炖肉、炖鸡、炖鸭、红烧鱼等,有些城里人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十一)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叫“中元节”“鬼节”“七月半”。传说这天地府大开,鬼魂得以放归人间接受供奉,并看望子孙后代。每逢七月十五,人们为先人烧送纸钱,也有放荷灯的,就是用各种彩色纸扎成荷花状,再用经过油炸的纸做成拈心,粘在花心处,点燃后,放入河中,任其漂流,以祭祀祖先亡灵。
  (十二)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适逢一年秋季的正中,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说。故称“中秋节”,亦称“团圆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是日当月亮升起之时,摆供桌于庭院,供上月亮神码儿,将月饼、石榴、枣子等供于桌案上,接着燃烛焚香,磕头祭拜,祈祝合家平安幸福,叫做“圆月”。拜月仪式由家中妇女完成,男人不参与。旧时有“男人不拜月,女人不祭灶”的习俗。中秋之夜还有的人家把河蟹放在院中爬行之俗,名曰“爬月”。
  还有一项节目,便是赏月,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若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征阖家团圆。亲朋好友互赠月饼、糖果、酒等礼物。据说,根据当日晚观月,看其阴晴圆缺,以预知来年元宵节的晴雪,有民谣传世:“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新中国建立后,八月节的祭月、拜月和爬月等习俗已经基本绝迹,而赏月,吃月饼、馈赠亲友礼品,合家团聚等习俗,则延续至今。
  (十三)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有长久之意,所以人们常在此日进行敬老活动。宁河地区一些孝顺子女会在这天买些礼品给家中老人,并陪他们吃饭。各单位普遍召开老年人座谈会,慰问老人,为老人做好事,组织登高望远及适合老年人的庆祝活动。
  (十四)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气候渐渐寒冷,居民祭扫坟茔,并以五色纸剪衣裤,用纸袱包之,上书死者名号,下注后裔某某谨奉。后将五色纸分为若干份用纸束之,分别焚于塚前。意在时届隆冬,为子孙者照例为祖先添衣,谓之“送寒衣”。
  (十五)冬至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宁河县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即常说的“进九”了。
  二新节日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元旦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另,“三八”妇女节、植树节、“五四”青年节、国际护士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等。各节日均由相应的团体举行纪念或庆祝活动,并按规定休假或放假。
  随着社会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一些外国节日也逐渐流行,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等。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