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28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风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2
页码: 947-958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79年至2014年天津市宁河县的风俗情况,其中包括了岁时习俗、礼仪习俗等。
关键词: 社会生活 风俗 宁河县

内容

第一节 岁时习俗
  一传统节令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宁河人俗称过年,宁河人民过春节,应该从进入腊月时算起。一进腊月,宁河县城乡就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街上的年货摊支起来了,货架上摆满了年画、花炮、吊钱儿、窗花、灯笼、脸谱、石榴花、春联以及吃的、穿的、用的年货。这些年货就是要过年信号,告诉老老少少,“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欢乐日子到了。
  腊月初一 农历腊月初一,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说法。是日,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农民一年辛苦后,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年”,年味儿从此越来越浓。
  腊八节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俗名“腊八”。这天早晨,宁河境内居民多喝“腊八粥”(此粥多以黏秫米、栗子、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腊七腊八冻掉脚丫”,寓意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宁河境内还有做腊八醋、腊八蒜的习俗,以备除夕吃饺子时为佐料。
  扫尘 过了腊月十五,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即“扫尘”。拣个晴朗天气,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打扫房屋时,先把墙上挂的字画摘下,用掸子拂去上面的灰尘,再将屋顶、房梁、墙上的尘土、蜘蛛网等掸干净,然后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器皿擦洗一遍,最后把衣服、床单、被套等拆洗干净,被子、褥子拿到院子里晾晒。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现在极少有人往灶间贴灶神了,但吃糖瓜、吃粘饽饽的习俗流传下来,故有“二十三,糖瓜粘”民谚。
  贴年画 年画题材多以五谷丰登、莲生贵子、吉庆有余为主,也有春牛、风景花鸟、历史故事、戏剧片断等。贴年画讲究图案和位置,如贴在米囤上,象征五谷丰登;贴在水缸上,象征连年有余(鱼);贴在屋门楣上,象征长命富贵,子孙满堂。门上多贴有“富贵有余”“莲花童子”之类年画。
  贴吊钱和窗花 吊钱,宁河人也称“挂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子剪制而成,后来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改为套版刀刻。吊钱的形状是纵向较长的长方形,下部一般都是吉祥如意的字样和图案,上面刻有“四季平安”“阖家欢乐”“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文字两边还刻有“连线”“鱼鳞”“方胜”“回纹”的图案花纹。打扫房后,家家户户在明亮的窗户上,贴上红绿相配的窗花。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多贴装饰有肥猪、肥羊、吉祥物窗花。堂屋的门上一定要贴一对肥猪拱门,厢房的窗户上要有“连年有余”的窗花,卧室的窗户上要有代表着喜庆的“喜鹊登梅”的窗花。
  贴门神 宁河早期的门神都是能驱鬼镇妖的武将,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他们常被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保佑一家出入平安,寄托了人们驱邪灾、保平安的心愿。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彰显着迎福进财的心态。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门童,对开的年画,如“富贵图”“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等等。
  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如果腊月二十九是腊月最后一天,腊月二十八贴春联),家家户户贴春联,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不仅在大门上贴春联,还在室外墙壁、器物上贴各种福条、春条,如墙上有“抬头见喜”,衣柜上有“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在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内容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在石碾上贴“青龙大吉”,在大车上贴“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进入21世纪,由于电脑的普及,写春联和编春联的人少了,会写毛笔字的人更少了,大多居民购买印刷好的春联。
  贴福字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为祥瑞的象征。福,人们认为是福气、福运,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也有贴福字倒贴的,意思是“福到了”。
  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 宁河人有大年三十早晨祭祖的习俗(也有在腊月二十九请祖的)。家家户户的男性在家族长辈带领下,到村外祖坟,一同拜祭,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除夕之日,要祭祖先、祭天地。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灵牌或悬挂祖谱。祖先堂旁边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吉祥神,供奉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除夕21时后,家长盥手后冠服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以下众人先男后女依次行礼。拜神祭祖后,各处灯烛不熄,香火不断,直到天明。
  宁河地区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俗(除夕是指每年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特别丰盛,席面上鱼,寓意吉庆有余;上鸡谓之大吉大利。食之前,要先给神佛、祖先上一碗供饭、年糕和水果。供饭是一碗米饭上面放红枣,插上红纸做的石榴花。供年糕则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除夕之夜孩子们多穿戴新衣帽,女孩头上还带红绒绢花,三五成群地在街上放鞭炮,打灯笼,唱儿歌。孩子们唱着:“打灯笼会儿,转悠悠,今年打水,过年收”(意思是今年浇地,明年庄稼丰收)“打灯笼会儿,发财啦,金马驹家来啦!”等儿歌。午夜24时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合家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年三十晚上,女人们则还要忙着包初一的素饺子。宁河多数百姓有吃素馅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企求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这种素饺子的馅有面筋、香干、鸡蛋、白菜、粉皮等等。包饺子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摆饺子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行一行的,叫路路通,意味着未来的财运通达;还一种摆饺子的方式叫摆圈,99个饺子摆一圈,圈福,把福气圈住。
  待天将亮时还要煮饺子上供,焚香叩拜,并在此时将供奉的全神神祃儿焚化,俗称“发大纸”,此时家家放鞭炮,成为人们祈福求顺的一种表达方式。
  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戴一新,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拜年时要作揖叩头说吉利话,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过年好”“见而发财”或“恭喜发财”等吉庆话互致问候。这拜年的活动一直延长到正月十五,还说拜个晚年。80年代始,人们过春节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彩色电视机成了人们心中的紧俏货。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夜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春节联欢晚会。1983年始,看春晚辞旧迎新也变成一种新“守岁”方式,称之为“新民俗”。90年代初期过春节,春节期间餐馆、酒店最常见的“春节休息”招牌见不到了,春节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一些家庭的新时尚。90年代中后期,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过年方式,纷纷在长假中举家外出旅游,去寻找另一种过年的乐趣,传统的观念正在悄悄改变。春节,从旅游淡季变为“黄金季节”。进入21世纪,拜年的形式开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新年恭贺外,人们也用电话,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给对方送去节日的祝福,电子贺卡在悄然流行。
  正月初二 民间有的家庭仍沿袭“敬财神”的习俗,只是送柴送水的习俗已不存在了,而初二出嫁的闺女携夫、子(女)回娘家则成为定俗,故戏称正月初二为“姑爷节”。
  正月初三传统习俗中要吃合子,而且要供财神。自初一至初三,民间传承食俗曰“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三吃合子,与饺子皮、馅相同,但用两个圆面片合成,取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之意。正月初三,人们除走亲访友互相登门拜年,还有就是开始搭台唱戏了。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是日,家家多食肉馅水饺,剁馅寓为“剁小人”,包饺子意为“捏住小人的嘴”,免一年口舌是非。煮饺子时要格外小心,以防饺子煮破,煮破了则意味着一年内琐事太多。从早到晚,鞭炮不断,视为崩小人,这些为自己和家人祈顺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至今仍然沿袭。
  正月初七 初七为人日,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正月初八按旧例,买卖开张日子,家住外地的店员都在这天赶到。初八日各店铺门面要刷洗一新,放鞭炮,明牌匾,挂旗幌,张灯结彩,意寓开张大吉生意兴隆。掌柜的要安排吃一顿好饭,宴请店员。旧时居民吃合子,谓之“合子加八,越吃越发”。
  正月初十 早晨看天晴天阴。天晴,下半年风调雨顺;天阴有雪,下半年气候不正常。
  宁河地区流传过年的歌谣还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窟窿堵”,旧时窗户是用白粉连纸糊,穷人无钱,就把破的地方,给补补叫做窟窿堵。讲究一点的人家在新糊的窗户纸上,还要粘上各种有吉祥含意的窗花;“二十六,炖大肉”,传统习俗说这一天家庭主妇们要把过年期间吃的肉做好;“二十七,宰公鸡”,这天每家要杀鸡,预备过年食用;“二十八吃菜瓜”,就是用粗粮(秫米面或玉米面)、稍粗的白菜帮包大饺子;“二十八,白面发”,发面,是为了蒸馒头,多是带枣、夹糖或带馅的,馒头上要点红点,以示吉庆;“二十九,贴倒有”,“倒有”就是把“有”字倒着贴,有在古时候是“三收”的意思,贴倒有,就是希望来年丰收的意思,如今,人们都在这一天贴“福”字和春联;“三十黑下熬一宿”,就是除夕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夜”。
  (二)立春 公历2月4日前后立春。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又要开始了。宁河县大部分农户在这天有喝春酒、吃春饼(用炒好的萝卜丝、白菜稍、绿豆芽卷饼)、吃春卷、咬春(是在这天吃生萝卜)等习俗。
  (三)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等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活动是宁河历代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正月十五是新春,家家门前挂红灯”。正月十四晚上,乡下人陆续进城,大街上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们喜笑颜开,到处是欢乐的海洋。正月十五夜幕降临,幼童携各式纸糊的灯笼街游,谓之“逛灯”,户户张灯结彩,鸣放礼花鞭炮,观灯赏月直到深夜。
  民国时期,芦台县城有一幅“大闹元宵”的门对写道:“灯照月,月照灯,灯月相照;男观女,女观男,男女同观。”描述了当时人们喜庆佳节的热闹气氛。也说明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现在,元宵节逐渐发展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闹元宵、赏花灯的习俗经过世代的传承,规模办得越来越盛大,地方特色越来越浓,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宁河县每年都要在县城隆重推出元宵大型灯展和民间花会展演大拜年活动。整个商业街都挂满了花灯,城乡居民举家出动,汇入灯的海洋。每届灯展前来观灯的群众达10万余人。正月十五花灯展自1989年至2014年已连续举办了25届。
  (四)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也叫“填仓节”,民间有“老鼠娶亲”的传说。是日寅时,农户在自己的院内以草木灰画成一个个圆形仓囤,还有上仓囤的梯子,名曰“打囤”。同时,在住宅屋里的地当中,也照样画上一个圆形仓囤,圆圈内放上洋钱,有的放铜子儿,包在剪纸吊钱儿里,用砖头压上,称作“钱囤”,然后在“钱囤”当中处再放上一包米,名曰“填仓”。在翌日晨,将压在囤处的米包和钱包拿出,压放在自家炕席角下,直到夜晚取出。打钱囤时包铜子儿所用的剪纸吊钱儿要用春节时贴过的吊钱儿,多采用上有“大发财源”“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等吉利语的吊钱儿,其意在于祈望秋后能囤满仓流,获得好收成,家有余粮,富富有余。
  (五)春龙节 农历二月二春龙节,又名“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前后是惊蛰节气,经过冬眠的龙,应该抬头出穴,到江湖河海里去治水了。过去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水缸动一动,用粪箕盛柴灰边走边洒,或者用水壶装满水边走边洒,并喊“懒龙出窝”,一直送到河边。这天各户吃饼叫龙鳞饼,吃面叫龙须面。这一天小孩子多剃头,俗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很多孩子都拖到二月才理发,所以二月二理发师傅特别忙。在此日剃头也叫“剥龙蛋”,也有取“龙抬头”的吉利之意。
  (六)清明节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农历三月上半月。这一节日反映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重大变化。《岁时百问》里说:“万物生长,天时气候,这时皆清洁而明净,故曰清明。”农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可见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个重要节气。
  清明节也是祭奠故去亲人的日子。宁河县民间在这天家家户户到墓地除草填坟、烧纸钱、燃放鞭炮,祭祖,用红绿纸条压在坟头上表示思远之意。一些乡镇建骨灰堂后,一部分人们到骨灰堂、殡仪馆,捧出骨灰盒祭奠。
  各学校团体,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追念先烈,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阳节”,俗称“五月当五”“五月节”。过节时,家家包粽子(粽子是以糯米、枣、豆馅,用芦苇叶包成的尖角形食品),互相馈送。院门两旁插上“艾草”。用红纸剪成葫芦形贴在门上,表示能捉“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和壁虎)。另外,还要给小孩腰间或脖子上挂一个红布缝制的小葫芦或小荷包,内装花椒、柳蒿籽等物,意在避瘟消灾。还有用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洒在房间一角,以驱五毒。也有在清晨给孩子吃鸡蛋,意在防止生疮。墙上也贴纸符,只是一把剪刀夹住一条蝎子。这些都是为了避瘟。
  (八)数伏 俗语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根据“干支纪日法”的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起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起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日,并规定初伏和末伏各为10天。根据这个规则,有的年份中伏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
  入伏第一天人们有吃饺子的习惯,据说吃了饺子可防苦夏。宁河民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是伏期食俗文化的概括;“头伏萝卜,二伏菜”是伏期民耕文化的总结。
  (九)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传说这是牛郎与织女相会之期,喜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妇女们要向织女“乞巧”。其做法是:把一碗或一盆净水,晒在太阳光下,再把绣花针浮于碗或盆中的水面上,视其水底阴影粗细,以鉴评妇女手巧手拙,故为“乞巧节”。此俗已基本消失,但一些青年男女则把乞巧节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十)立秋 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节气)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的说法。“蹲秋膘”(或称“抓秋膘”“贴秋膘”)在宁河地区流行,这一天,普通人家吃肉馅饺子,讲究一点的人家炖肉、炖鸡、炖鸭、红烧鱼等,有些城里人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十一)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叫“中元节”“鬼节”“七月半”。传说这天地府大开,鬼魂得以放归人间接受供奉,并看望子孙后代。每逢七月十五,人们为先人烧送纸钱,也有放荷灯的,就是用各种彩色纸扎成荷花状,再用经过油炸的纸做成拈心,粘在花心处,点燃后,放入河中,任其漂流,以祭祀祖先亡灵。
  (十二)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适逢一年秋季的正中,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说。故称“中秋节”,亦称“团圆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是日当月亮升起之时,摆供桌于庭院,供上月亮神码儿,将月饼、石榴、枣子等供于桌案上,接着燃烛焚香,磕头祭拜,祈祝合家平安幸福,叫做“圆月”。拜月仪式由家中妇女完成,男人不参与。旧时有“男人不拜月,女人不祭灶”的习俗。中秋之夜还有的人家把河蟹放在院中爬行之俗,名曰“爬月”。
  还有一项节目,便是赏月,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若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征阖家团圆。亲朋好友互赠月饼、糖果、酒等礼物。据说,根据当日晚观月,看其阴晴圆缺,以预知来年元宵节的晴雪,有民谣传世:“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新中国建立后,八月节的祭月、拜月和爬月等习俗已经基本绝迹,而赏月,吃月饼、馈赠亲友礼品,合家团聚等习俗,则延续至今。
  (十三)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有长久之意,所以人们常在此日进行敬老活动。宁河地区一些孝顺子女会在这天买些礼品给家中老人,并陪他们吃饭。各单位普遍召开老年人座谈会,慰问老人,为老人做好事,组织登高望远及适合老年人的庆祝活动。
  (十四)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气候渐渐寒冷,居民祭扫坟茔,并以五色纸剪衣裤,用纸袱包之,上书死者名号,下注后裔某某谨奉。后将五色纸分为若干份用纸束之,分别焚于塚前。意在时届隆冬,为子孙者照例为祖先添衣,谓之“送寒衣”。
  (十五)冬至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宁河县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即常说的“进九”了。
  二新节日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元旦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另,“三八”妇女节、植树节、“五四”青年节、国际护士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等。各节日均由相应的团体举行纪念或庆祝活动,并按规定休假或放假。
  随着社会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一些外国节日也逐渐流行,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等。
  第二节 礼仪习俗
  一婚嫁
  县内婚嫁习俗基本上是旧时沿袭下来的,有一些“老例”己被新风所替代。
  (一)说媒 也叫提亲、说亲。旧时,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虽实行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仍有不少是经人介绍的,先由媒人把对方家庭、本人情况详细介绍,如本人和家庭父母同意,则可继续进行联系。
  (二)踢门槛 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形式,就是女方初次到男方家,男方给女方一千一百元钱,意为“有缘千里一线牵”,后来发展为给一万一千元钱,意为“万里挑一”,为此也引发了百姓的攀比心理。
  (三)相亲 也叫“相家”。双方联系一段时间,无意见后,双方商定日子,女方家属陪姑娘到男方去相亲,如中意再会男方家长或主要成员,最重要的还要进屋看房子看摆设,俗称“相门户”。
  (四)自由恋爱 相亲同意后,男女双方就可以互约相会了,即俗称“走动”。这段时间是双方进一步互相了解、亲身体会的黄金时段,同时也有考察、考验的内容。时间长了无话不谈时,两人还可以商定订婚事宜并着手准备工作。当然如不如意,只有分道扬镳了。如是男方提出分手,钱、物不退,如是女方提出的,男方所给钱、物折价退还。
  (五)换手绢 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婚事后,订婚前的一种仪式。男方父母将见面礼(钱)及金饰品用手绢包裹起来,当着女方父母或亲属的面,由媒人当场清点后,放入男方买的红皮包或红皮箱内,交给女方。女方父母将几百元或几千元用手绢包裹起来,经过媒人当着男方父母或亲属的面,交给男方,准备给男方买结婚时穿的衣服等。
  (六)订婚 旧时叫送“小帖”。提婚同意后,双方各把写有生辰八字的庚帖互换,以备‘合婚’使用。媒人选吉日先把男帖送到女家,女家同意、将所要彩礼写于帖上,回复男家,如同意,即可订婚。解放后,订婚己不再写帖,但彩礼还是有的,彩礼的数额和物件也随时代形势起着变化。进入21世纪后,有些乡村男女青年订婚彩礼动辄已十几万元,对平常百姓家庭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七)送日子 也叫“下礼”。男女双方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去县民政局领结婚证。男方看好下礼和结婚的吉日,即修鸾书一封放在拜匣中,拜托媒人带着男方的兄长或叔、伯,携“八色礼”到女方家去送日子。女方要置酒席热情招待,席上一是告之结婚日期,二是征询女方意愿和要求,三是送来最后礼金,四是确定女方送亲人数车辆等。老例是礼不过月,下礼日与结婚日不能超过一个月,双方都不许更改。有的乡村下礼当日女方可以借机举办嫁女酒席,家族近支和亲戚好友都要上礼参加,俗称“喝女茶”“填箱”。
  (八)送嫁妆 婚礼的前一天女方要送嫁妆。上午十二点以前,女方要派平辈年轻人带孩童押车送嫁妆到男家,把嫁妆抬进新房后,女方家押嫁妆的人(通常是女方的弟弟或者晚辈)负责挂门帘、点灯等,男方需给押嫁妆的人喜钱。男方还要准备果茶、酒席招待。
  (九)迎亲、送亲 男家正婚日,由新郎率迎亲人员带着“四色礼”到女家迎娶新娘,俗称“迎亲”。女家于迎亲人员来到之前紧闭大门,新郎和迎亲人员不停地朝屋内丢红包,直至门开。
  陪送新娘出嫁曰“送亲”。送亲人谓“亲家”,亲家乘坐的车到新房时,男家要鸣放鞭炮,还须请对等人员相陪,俗谓“陪亲家”。
  (十)婚礼 新娘迎娶来,男家先把大门插上,人曰闭性,即压压新人的小性。新娘掏红包先叫开门,进新房后“坐福”,坐福后即有人领新娘认大小。送亲宾客出代表带女方亲友的礼单到账房去上礼,账房按九一拿头比例回赠给上礼人(现今可能二八)。由陪客人带领给事主道喜并安排座次。新郎、新娘双方亲属落座后,开始举行结婚典礼,一切皆由婚庆公司主操。典礼结束后,喜宴开席,新郎的父母及新郎、新娘要行答谢礼。酒宴后送亲人还要对公婆说客气话,交代一些琐事后全部返回。
  进入21世纪,迎娶新娘用豪华、壮观的汽车队(少则4辆,多则8辆10辆),新娘的装束在一日之内要更换几次。开始穿白色婚纱,然后再更换粉红色、大红色或其他样式的裙装,没有固定的要求,依各自意愿选择。婚纱,大部分都是到专门商店租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促使新娘服饰愈加豪华。新郎一般都着西装,打领带,系红布腰带,脚穿布鞋。城镇所有家庭都在迎娶之日租用饭店或歌舞厅,举办结婚或答谢喜宴,举行结婚典礼仪式或回门典礼仪式,而乡村则租用流动饭店。
  女方出门子,男方娶媳妇都要在屋或院门口贴喜字,两侧各两张,女家贴单喜字,男家贴双囍字。新房门上还要贴对联,写天作之合、永结同心、花开并蒂、百年好合之类的吉祥恭贺的词语。
  (十一)入洞房 男家正婚日晚上临睡前,新郎嫂子辈要给新娘、新郎铺被,放一些枣、花生、栗子,意思是“早立子”。男女孩“差花”生。还要唱一些喜歌,甚是有趣,如:被头压被角,早生一个大胖小;被头压被头,两口子打架不记仇等。稍后婆婆煮一碗饺子端给媳妇(新娘)吃,嘴中问媳妇生熟,媳妇要说生,意味着能早早生儿育女。完后,新娘新郎正式“洞房花烛夜”合欢成婚。
  (十二)回姑爷 结婚第二天,娘家爹要去新郎家接闺女、女婿。进入21世纪,小两口开车或打出租车回娘家,俗称回姑爷、也叫会姑爷,一是姑娘带姑爷回娘家喻为回门,二是姑爷到岳父家拜见长辈和与老少姑爷相会、认大小意为会姑爷。女方家要设宴席款待所有来宾。日落以前,新郎、新娘必须回自己的新家。
  二喜庆
  (一)生育
  接生 婴儿降生,在民间被称作“添喜”或“添丁”。宁河俗语还将孕妇生孩子唤作“坐月子”“占房”。80年代至90年代末,乡村孕妇生产一般都在家中由乡村接生员接生,乡村接生员俗称“接生婆”“收生婆”“姥娘”。胎盘俗称“衣胞子”,一般是先用草纸包上,再用红布包好,到偏远处深埋。孩子降生后,还要请一位生人来屋看看孩子,谓之“采生”。孕妇临盆后二三日,除吃煮鸡蛋,喝红糖水、小米粥外,产妇还要多喝鱼汤、鸡汤、羊骨汤等,目的是为了催奶。进入21世纪,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交通便利,产妇都在医院生产了。
  开口 婴儿出生后,还需等其排出胎便后,才能给他喂人奶。在此之前要给他口中用细布沾煎开的甘草水,俗称“开口药”。婴儿排出那黑绿色的胎便后,家人要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喂奶,称“开口”。男婴,要请哺女孩的妇女来开口;女婴,则要请哺育男孩的妇女来开口。
  起乳名 婴儿生后先要有个乳名,一般多由产妇的婆婆给取。过去在民间,都期望孩子好养活健康成长而常取“狗剩”“铁蛋”“石头”“狗不理”等贱名;另外还有取“拴住”“留住”之类。带有祈盼意义的,如“来福”“有福”“福旺”“福来”“福贵”等;若头胎是女孩,往往取名“领弟”“招弟”“来弟”等,以寓再生生男之意,至于学名,则要待家中男性有权威的长辈取定。
  洗三 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由“姥娘”为其洗澡,称为“洗(喜)三”。给婴儿洗时,姥娘嘴里念念有词,尽说吉祥话的顺口溜,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之类喜歌。这天,亲朋邻里都携带贺礼前来道喜,生子之家设宴款待客人。贺礼送红糖、鸡蛋、挂面及小儿衣被。亲友送鸡蛋,产家不能全留下,要“剩篮子底”,表示“剩蛋”。
  送粥米 婴儿出生后三天至十二天内,产妇的婆婆还要打发人到产妇娘家和亲朋好友家送信儿,产妇娘家多派其姐、妹或嫂子先送来鸡蛋、小米、红糖、鱼之类的礼物前来道喜,俗称“送粥米”“送祝米”。过后其母还要亲自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照顾产妇,俗称侍候“月子”。
  捏骨缝儿 产后第七天,产妇母亲给产妇捏合身体,称“捏骨缝儿”,使产妇日后不会落下月子病。
  剃胎头 在婴儿出生后12天时给婴儿剃去胎发。所以这天要举行一个小礼仪,先由“全可人”妇女抱着新生儿,请剃头师傅用剃刀剃去婴儿胎发,家长将胎发用红布或红纸包好,缝进婴儿枕头里,以祝孩子长寿。剃发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全部剃光。全家以酒宴招待亲友。
  满月礼 婴儿满月这天,婴儿外祖母带着蒸好的小馒头及婴儿用的被褥等物品到姑爷家贺喜;主家要大摆宴席,款待亲朋。通常为请亲朋好友吃汤面、煮鸡蛋。婴儿满月过后,产妇可携婴儿在娘家人陪同下回娘家小住,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月,全凭婆婆根据当时情况一口而定,叫做“挪臊窝”。临行前,要给婴儿的鼻尖儿用墨、烟灰或锅底的黑烟灰抹成黑色;从姥姥家回来时,改用白粉将鼻尖儿抹成白色。谓之“黑鼻儿去,白鼻儿来”的俗谚,意思是去时黑瘦,回来时变白胖了。
  百岁礼 婴儿到了一百天称“百岁”。是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参加宴会。来宾自然也要携带礼物,还要给婴儿红包儿(礼钱)。特别是婴儿姥姥家,除送衣物外,还要送给新生儿“长命锁”“手镯”“脚镯”,祝其长命百岁。姑姑要送给新生儿蓝紫色裤腿的小儿裤,称为“姑兰紫”。取“拦子”的谐音寓意,意思是把孩子拦住,免得被疾病等灾祸夺去性命并能平安成长。还有为其穿百家衣的习俗,有的人家用做百家衣的方法为孩子做成百家被,以此祈福求寿。
  抓周礼 婴儿到一周岁时举行“抓周礼”,即置食品、玩具、笔砚、马鞭、算盘于方矮饭桌上,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先抓之物,测小儿成年后的功业,试其志向。这日,还有试鞋的仪俗。即让小孩试穿新鞋,民间普遍流行的是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王”字,虎为“百兽之王”,小孩穿虎鞋可以壮胆避邪,顺利成长。孩子12岁,又回到他所属的那一属相年,要系红裤带,穿红色袜子,叫做过本命年,其后每逢本命年都要系红裤带。
  (二)生日 年逾花甲的老人,儿孙们为其庆寿。是日,出嫁的女儿,孙女们携寿桃(面点),寿面等礼物前来祝贺。席间晚辈拜寿,并致贺词,一派喜庆气氛。
  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的城乡居民便开始给老人过大寿(整十寿辰,如六十大寿、八十大寿等),有的每年都给老人过生日。寿宴上要吃寿糕(生日蛋糕)、寿面、喝庆寿酒,菜要双数,话要吉利。席间晚辈献歌祝寿,宴后拍“全家福”照片,留作纪念,还有的将寿庆的整个过程摄像纪念。尤其是进入21世纪,有的人家在饭店、酒楼设宴庆寿,一家团聚,举杯共祝。有的家庭则是所有的成员生日都要庆贺。
  (三)乔迁 居民迁入新居,亲朋相约备礼品前住祝贺。礼品多以炊具为主,配以食品、烟酒之类。主人要置办酒席宴请祝贺者,以表示感谢。此外,儿女若迁新居,通常在迁入新房后的一两天内,岳父、岳母要备些点心、面条等礼物到新居向姑爷、女儿祝贺,俗称给闺女家“安锅”。
  (四)开张与送行 旧时,商家开业或改换门面,多邀请权贵、同行、亲友等参加开业仪式,以制造影响,寓意买卖兴隆。进入21世纪,随着楼房小区底商的增多,祝贺开张之风日盛,店铺门前多布置彩色气球、花篮及充气彩门,并燃放礼花、鞭炮等。
  旧时,民间若逢喜事出门,如委任外地就职、会考中榜等,均要告知亲友,择日邀请来家,并备酒席相待,被邀者备礼物前往祝贺。进入21世纪,送行的乡俗,扩大到大中专学校录取学生及应征入伍者等,且欢送的规模更加隆重。
  三交往
  (一)见面 人们见面,多用点头微笑、招手的方式表示问候。打招呼通常是年轻人对年长者主动。对登门造访的亲朋好友,常要迎出门外。农村待客大多邀留吃饭或住宿,并礼送出门。
  (二)随礼 红白喜事、开业乔迁或祝寿,亲友间多送些礼物以表情意。重大礼仪活动时,受礼方设置账房,将亲友所送礼金逐一登记。特殊关系的往往将礼金用纸包或信封装好,直接送与事主。
  80年代贺礼通常有镜屏、贺幛。丧葬礼仪中,多为布、烧纸、果盒、花篮等物并写有挽联。90年代,请客送礼现象增多,且礼金代替礼物,礼金的数额不断攀升。
  (三)探病 旧时,看望病人一般送些鸡蛋、挂面、饼干之类的东西。70年代后,看望病人所送礼品增加些鱼肉、水果罐头。80年代后,礼品增加奶粉、核桃粉、莲子羹、人参鹿茸制剂等营养滋补品,还有送鲜花的。
  探视病人时间一般是在上午,很少在下午或晚上。因为上午阳气上升,有利于病人的病情好转,是吉利的时间。下午则阴气、暮气渐浓,会给病人带来不吉利,故而忌讳下午探望病人。
  (四)填宅 迁入新居后,亲友皆来填宅,要送吉祥物,有高粱米(意为步步高升)、筷子、馒头(意为快快发财)、鲤鱼(意为富贵有余)、火柴(意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主人则在家设宴款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所送礼物加重,且多以现金形式,事主多在饭店款待。
  (五)发脚 亲友出外远行(姑娘出嫁、男儿外出学艺、读书、参军等),临行前数日,争相请吃饭,主食须是饺子,有发脚顺风、一路平安之意,主食有时面条,有顺面之意。
  四丧葬
  旧时丧葬习俗繁杂缛礼甚多,现在的丧葬形式是在旧习俗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一)送终 亲人临危,晚辈近人守候谓之送终。给亲人理发、净身、穿寿衣。亡故后,搭床、设香案,烧“七刀半”纸,男性亡故烧马,女性亡故烧牛。出殃(有的地方叫出榜表)。
  (二)报丧 给亲戚家报死讯。告之亡故火化、出殡时间,望亲友届时光送。
  (三)送纸 孝子手捧箩子在前,其余孝子相随去土地庙烧纸祭祀鬼神。后,土地庙拆除,则在村外用三块砖搭在一起来此送纸。
  (四)吊唁 亡人搭床后,妇女拿烧纸先后去吊唁(在床前哭几声),男人则是在入殓后或火化后的正式仪式上吊唁,有的村在吊唁时上祭礼。
  (五)送路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辞吊”(也叫“辞灵”)结束后,孝子端灵牌在前,其余孝子及亲友随后,吹鼓手吹吹打打相伴,在村里转一圈,此时亦有亲友在自家门前摆桌子进行吊唁谓之“路祭”。
  (六)出殡 出殡前,亲友分别在灵前哭吊,后起灵,当送殡的人群出村后,孝子即叩谢亲友送行,请亲友留步。
  (七)开门 出殡次日清晨,孝子拿苇杆儿或秫秸到坟前,插成门状,称之为“开门”。
  (八)圆坟 出殡后三天,族中近支男女穿孝衣到坟地烧纸哭吊,重新填土把坟堆添起来,拔掉灵幡向没有亲戚的方向扔去。
  (九)祭祀 以后每七天为一祭,当地习俗过三七、五七、再过百日祭、周年祭,周年祭过“第一年”“第三年”。亲人故去的那一天,第一年叫“周年”,第三年叫“三周年”,以后叫“忌日”。每逢“忌日”后人都要在自家门前烧纸、凭吊。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直系亲属也会去坟地给死者焚香烧纸,祭奠亡灵。通常,亡者子孙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家人不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不能谈婚论嫁,不过七七,不准理发、刮胡子,春节时不能贴春联。
  80年代初期,推行火化,骨灰殓于骨灰盒,有的乡镇统一指定埋葬地点或自行购墓地葬于陵园,为表示祭奠和纪念,有些亲属在亡者茔地植树和树立墓碑。进入21世纪,一些乡镇村的骨灰盒已放入专门的骨灰堂。
  五忌讳
  (一)时节忌讳 过春节民间做豆腐、蒸馒头、包饺子等,忌说“完了”“破了”“断了”等不吉利字眼;农历正月十三忌出远门,尤其不办嫁娶喜事;大年初一起五更,忌说不吉利话,说话忌高声,忌训斥打骂子女,忌往院子里泼水,忌打碎用具或毁坏家具,忌走亲戚,忌做一切活计,忌动扫帚、剪刀;正月里、腊月里忌娶亲,民间说法为“正月不娶,腊月不聘”。
  (二)礼节忌讳 取名忌和长辈人同字、同音;走亲戚、送食物忌送单数;不说“酒完了”,而说“壶大了”;兄长忌同弟媳妇开玩笑;弟媳妇忌和兄长不恭,或者言行过于随意亲密,民间说法“宁在小叔子腿上坐,不在大伯哥眼前过”;忌对人脸咳嗽,忌面对人吐唾沫。
  (三)婚礼禁忌 在民间仍有一些所谓民俗“禁忌”,很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亦或是满足某种心灵祈盼等。此类禁忌随着人们科学素质的提高,大多已不再相信。比如:忌甲子年成婚,认为甲子年是“寡妇年”,所以甲子年结婚要死丈夫的;一年两个立春日也忌结婚,“一年两个春,死了丈夫断了根”;忌属相克成婚,如龙虎相斗、鸡狗不合、羊与羊抵角等,双方属相最好是相生的,相克则不能缔结良缘;忌怀孕和服孝的妇女参加婚礼——“双身不能压炕”“白虎”(戴孝者)不能进门、新娘花轿不能碰青龙(石头类磨碾,如碰着则用红布盖着)、不能碰上出殡、上坟;男女双方喜家不吃喜亲的饺子;产妇不能看新媳妇;人们送礼忌送梨、钟等物,因为梨同“离”不吉利,送钟音同“送终”;忌单喜双,忌白喜红。
  (四)建造忌讳 民间建房屋素有“看风水”之说,有许多“禁忌、避讳”之事。比如:民房忌门外对直路;房前忌栽桑树,房后忌种柳树;忌在正庙前后建房,俗言“能住庙左右,不住庙前后”;民房的方位忌占正方位;配房忌高出主房等。
  (五)生活禁忌 借别人的药锅忌送还,等人家用时来取;嫁出去的闺女不准在娘家过腊月二十三、春节和生孩子;产妇未满月忌登他人家门,也忌讳他人到自家串门;小孩正月里不剃头;老人忌说“73岁”“84岁”,百岁忌说“一百岁”,多称99岁,因忌讳“人活百岁终须死”;人死忌说“死”,老者说“老了”或“过去了”,年轻人说“不在了”;丧期,孝子忌穿白孝衣进他人家门;忌半夜叫人人;给人写信忌用红色字迹;忌逢七出门、逢八归家等等。
  (六)饮食禁忌 在饮食民俗中尚有许多禁忌和约定俗称的规矩,人们习惯叫“忌讳”或“讲究”。客人没吃完饭或筵席未散忌收拾碗筷、不能扫地,因为这样做是意味着赶客人走;做客喝酒时,不得将酒杯倒扣,因为那是对其他人的不敬;最后一杯要等到饭端上来再一饮而尽,不得空杯等饭,因为那也是对主人家的不满;饮酒划拳忌用小指,小指比喻“小人”,用大拇指数“一”才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给别人倒茶,忌壶嘴对着人。不少禁忌是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反应,如吃饭时忌把一双筷子分放在杯盘两边,忌讳“筷(快)分开”了的说法;忌将筷子竖插在有饭的碗里;忌用筷子敲空碗,因为乞丐讨饭时是这样敲的,敲碗意味着没饭吃;待客上菜忌单数,祭祖或供神则忌双数;忌从窗口递进食物,因为送牢饭都是从窗口传递;盛饭忌勺子往外翻,因为这是旧时给犯人盛饭的舀法;招待客人吃水果不能两人分吃一个梨,以避讳“分离”等。有的禁忌对人有劝诫作用,也就是俗话说得“劝人方”,如吃饭忌剩碗底。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