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历史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114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历史文化遗产
分类号: K292.1
页数: 6
页码: 812-817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79年至2014年天津市宁河县历史文化遗产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天津市 宁河县

内容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物修缮
  (一)天尊阁修缮 天尊阁原由主体和山门、配殿等建筑群组成,唐山大地震时仅存一阁。1976—1984年,中央、市陆续拨款13万元进行维修、彩绘,增添消防设施、避雷装置,并重建围墙。1999年,天津市旅游局拨款30万、市文物局拨款20万、县政府拨款8万元复建山门——文昌宫。2000年,市政府宗教事务局筹资20万元新建西配殿10间。2006年,市文物局拨款30万元,对天尊阁主体内部进行修缮。2009年,对天尊阁进行大修,完善安防工程。此次全面维修是自唐山大地震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二)于方舟故居修缮 于方舟故居1976年唐山大地震被毁,后市拨款按原貌恢复,粉刷油漆,美化庭院。1959年和1981年两次定为县保单位。1991年市财政局出资近120万元整体重修(含于方舟墓、塑像),同年8月公布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市文物局拨款2万余元厢房重建。2009年,县财政投资8000元,对厢房瓦顶前后坡揭瓦重修。2013年,投资50万元,对于方舟故居整体建筑进行落架全面大修整。此次全面维修是200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二文物普查
  宁河第三次文物田野调查2008年启动,历时187天,完成全县田野实地调查。调查覆盖率100%,调查文物点103处,其中复查54处(消失文物点9处),新发现49处,编发普查简报、信息、新闻I1期(条)。普查期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发现的俵口乡杨家岭、北大岭和西塘坨三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活动,发现保存完整的唐代砖窑遗迹,留下待解之谜。此次发掘清理清代窑址1座、窖穴16座、清代合葬墓4座。据考古专家介绍,此为首次在宁河县域内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古发掘。至2009年,普查数据审核和微机录入完成。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2007—2014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307个非遗项目。
  (一)非遗保护 2010年,国家文化部非遗保护督查组对宁河县非遗普查和项目保护工作进行督查和验收。2011年,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授予张宗泽等5位传承人为“宁河县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领军人物”称号;授予58位民间艺人为“宁河县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吕殿增被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授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成立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2014年,先后建立了木版年画、剪纸、木雕、根雕、葫芦雕、泥塑、手工制陶酿酒、铸剑、傅式形意拳等县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014年,盆罐村陶艺被批准为天津市非遗保护示范基地。
  (二)理论研究成果 2005—2010年,吕殿增撰写《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宁河精神家园》等1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民间工艺美术的春天——浅析张宗泽的根雕艺术》《谈宁河评剧的形成与发展》等学术论文编入国家文化部主编的《文化研究论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等文集,并被评为学术论文一等奖,同时被收入清华大学主办《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由吕殿增挖掘、整理的近50万字宁河县51个非遗项目资料被收入天津市“非遗”数据库。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家将(七郎墓)传说 杨家将(七郎墓)传说流传于潘庄镇一带。潘庄镇古为驿站,是交通重镇。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有十余户人家在该庄落户,由官府监视熬盐,为“盐丁灶户”,名称“盐渔堡”。北宋建隆元年(960),潘美为帅平定海内,宋太祖将“盐渔堡”赏赐给潘美为封地,故改名为“潘美庄”,后称潘庄。宋辽对峙时期,潘庄地带是两军交战的拉锯地区。距潘庄东南1公里的西塘坨村西,普济河河中间有一座土丘,土丘上有一座砖砌小庙,中间刻着:“杨七郎墓”。当地人称“七郎山”又称“灵台山”。清初康熙十二年(1673)刻印的《宝坻县志》载:“宋杨七郎墓在县东南潘美庄,有庙存焉;疑即杨景弟也。”相传,北宋年间,杨继业率众儿郎抗击辽兵入侵,寡不敌众,命七儿杨延嗣找潘美搬救兵。谁知潘美因杨七郎打擂曾打死潘豹,正欲公报私仇,非但拒不发兵,还将杨七郎乱箭穿身。杨七郎死后即葬身于此。当地百姓对忠臣良将世代敬仰怀念,自古至今,方圆数百里的人们均来祭祀,常年香火不断。历史上,杨七郎墓也是宁河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前来览胜,留下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篇。《宁河县志》(清乾隆版)载有诗人徐羾咏《杨七郎墓》的诗:“宋室将军勇绝伦,英灵凛凛至今存。一抔遗土千年恨,百战神威万古尊。风急涛声悲壮士,月明葭影吊忠魂。野人亦自知加礼,不敢樵苏近墓门。”围绕北宋杨家将所衍生出的种种传说故事,不仅过去曾激发人们爱国报国的崇高精神品质,还是民间的无字道德教材,是民间教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仍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有血有肉的爱国英雄形象在民间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2014年,《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丰台木版年画
  历史渊源 东丰台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乾隆年间,那时,东丰台是冀东年画最大的集散地,也是直隶年画向东北、华北、内蒙输送的主要通道。至清代中叶,东丰台从事年画业的手工业者有600人之多,呈现出“七桥渔火歌唱晚,户户妙手绘丹青”的盛况。宁河解放后,丰台镇恢复小规模的年画作坊,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止生产。1972年,东丰台画厂在北村再次恢复生产,年画出口远销东南亚、日本、法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后因1976年唐山大地震停止生产。2005年,义盛做年画作坊恢复生产。2007年,市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德伟、董静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
  题材体裁 东丰台木版年画题材广泛,早期年画多为民间崇拜的神像为主,后来渐渐出现神像之外的题材。目前,尚存的画样有600种之多,从题材上大致可分七类:爱国、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戏剧、世俗生活、仕女娃娃、神纸。从体裁上可分为:贡尖、板屏、条屏、炕围、窗画、门画、历画、灯画、斗方等。
  传承谱系 清代中期,是东丰台木版年画极盛时期,全镇的年画作坊多达50余家,其中著名画店有:顺德成、永裕合、瑞昌等,均为家族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为依托的师徒传承,艺人开店营业同时招收学徒,学徒学成后又自立门户,代代相传。因此,这种形式的传承遍及丰台镇东、西、南、北四个村,以及窑头、岳龙、于潮等多个村庄,形成一个画业群体。到清代末期,因杨柳青年画而兴旺的津西炒米店,年画店盛时多达近百家,东丰台人在津西炒米店开设的画店就有义盛做、义顺发、永和德等12家。因丰台人店多势众,再加上独特的画风与高超印绘技艺,颇受市场钟爱,在杨柳青一带号称“丰台帮”,曾出现与来自河北地区另一个著名的年画产地武强的“武强帮”争雄的局面。清末民初传承至今的年画作坊仅存义盛做和恒盛号2家。
  主要特征 东丰台木版年画有北方乡土质朴厚重的气质,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简练、色彩鲜明等艺术特点。画样儿、勾线、雕刻、印刷、绘画工艺传承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制作工艺。套版一般为六块版,红、黄、绿、蓝、紫,外加一块黑色的线版。在色彩运用上,蓝色多是品青,绿是品绿,红是品色玫瑰精,不用调和色,只用原色;着色很重,对比强烈;设色不是“随类赋彩”,而是把有限的五六种颜色,相互错开,以造成缤纷斑斓的色彩效果。其画版直线多,曲线少,色块多,线条少,结构紧凑结实,画面具有整体感与分量感。年画构图饱满,匀称、形象生动,喜庆吉祥。
  (二)制陶 板桥镇盆罐村制陶工艺始于战国至汉代,兴盛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约有制陶作坊80余家,几乎家家户户从事手工制陶工艺,全村人世代以制陶业为生,盆罐村也因此而得名。在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民间使用的陶器用品基本上出自盆罐村。宁河解放后,盆罐村手工制陶技艺得到发展,民间艺人在传承祖辈制陶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各种仿古陶器,多达1500余个品种,产品销往台湾、中东及欧美,在国外有4家专门销售仿古陶的办事处。2001年,韩家第十八代传人韩克胜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数量最多的仿古陶制品之最”称号。2009年,《盆罐村手工制陶技艺》被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韩克胜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
  (三)宁河评剧 早在18世纪,宁河就出现民间评剧艺人的演出身影,当时,宁河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唱莲花落谋生。莲花落是一种长期流行在冀东地区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评剧艺术在宁河迅速发展。宁河人喜欢评剧、爱唱评剧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宁河也因此成为评剧之乡。1950年,宁河艺新剧社正式成立,演员达到40名的规模。此间除演出传统戏,开始配合形势演出现代剧,如配合“镇反”运动演出《一贯道》,配合农业大生产运动演出《兄妹开荒》,配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演出《抗美援朝》《老母鸡》《父子争先》等剧目。1953年,河北省文教厅把艺新剧社列为全省9个重点评剧团之一。1954年6月,艺新剧社改称宁河县评剧团,此时农村普建乡村剧团数量达105个。1954—1958年,是宁河县评剧最兴盛的时期,有李筱舫、吴艳霞、李艳荣、王曼苓、花金香、马玉珍、陈娟娟等名角,演员阵容齐整,灯光布景先进。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演员改行。1969年,从县城和各乡镇抽调一批民间文艺骨干配合当时的形势组成宣传队下乡,演出评剧《山鹰》等。1975年,自编自演的评剧《战斗堡垒》参加了天津市戏曲汇演。1977年,县评剧团恢复建制,排演评剧《夺印》《蝶恋花》,并恢复上演传统剧目。1978—1987年,排演《英台抗婚》《张羽煮海》《狸猫换太子》《凤还巢》等十余出大戏和《井台会》《三岔口》《打金枝》《闹严府》等折子戏。至1984年,剧团发展至70余人。
  宁河评剧在民间有广泛群众基础,如丰台、芦台、岳龙、苗庄、北淮淀、俵口、七里海、造甲城、潘庄等乡镇,许多家庭都有几代人能唱戏,是“家家爱听戏,人人能唱戏”的戏窝子。1982年后,民间艺人参加全国评剧票友大赛均获奖,如刘增柱、李曼、赵瑞荣等人。2008年,宁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评剧艺术(评剧)之乡。
  2009年,宁河评剧被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冯继祥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
  (四)芦台春酒传统酿造技艺 芦台春酒原名“德和老酒”,产于芦台镇。它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年的“德和酒店”,因采用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其酿制的德和老酒品质好,成为当时学子、文人争相品饮的佳品,名声也远播京城。民国初期,大总统徐世昌品饮“德和老酒”之后,挥毫写下“宁邑才郎俊芦台烧酒香”评价。1662年后,德和酒虽经多次更名易主,但酿造工艺、生产技艺,倾注了几代酿酒师的心血,经过坚守、传承,才使这门独特的酿造工艺保留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德和老酒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1972年,中国白酒专家周恒刚传承德和老酒酿制技艺,研制出第一代麸曲酱香型优质白酒芦台春。从而使德和老酒的酿造工艺朝着科学化、规范化迈进。芦台春酒被赞誉为“中国北方小茅台”,另有“南有茅台酒,北有芦台春”之说。2013年,《芦台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李继齐、杨珍为解放后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
  (五)傅氏形意拳 傅氏形意拳由近代武坛巨擘形意大师傅长荣所创。傅长荣,字剑秋,号侠农,1880年出生于芦台镇曹庄村。自幼演习武功,曾师从尚汇川习少林宗法十年,并从申万霖习形意拳数载。1908年,投身形意拳大师李存义、八卦掌名家刘凤春等巨匠门下深造,其技艺日见精纯,功力独到。在继承了形意拳的真谛后,傅剑秋汲取少林、形意、八卦、太极等各门派武术于一炉,兼容并包,又自成体系。
  他练法源于河北,又不同于河北、山西和其他支派的技法,在形意门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高超技艺。在50余年武林生涯中,行走于沈阳、沧州、上海、无锡、杭州、天津等地并设馆收徒,广泛传播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少林拳,两次闯关东。其间,为扬中华国威,置生死度外,挫俄国力士,擂败日本武士小佐次郎。1926年,任张作霖侍卫长,东北军武术教官,教授张学良、张学成、韩光第、胡文通等东北军高级将领形意门武功。1929年,任上海警备区项致庄部队武术教官,无锡国术研究所总教练。傅剑秋的武德和技艺可谓名贯燕赵大地、大江南北,桃李满天下。现存的傅氏形意拳谱,对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和武术技法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3年,《傅氏形意拳》被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傅占民为代表性传承人。
  (六)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 七里海河蟹面在清代曾盛极一时,并一直相传至今。制作讲究,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做法为:专用七里海的“紫蟹”,先去其壳、腮、脚,把蟹黄取出,然后把蟹白捣成肉汁,用肉汁把手擀面煮熟,再放入蟹黄。做好的河蟹面上面浮着一层蟹油,点缀着金色的蟹黄。2013年,《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被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德良为代表性传承人。
  四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2009年,抢救、挖掘、整理历代民间传说63篇、民间故事55篇、民间谚语419条、歇后语85条、民间歌谣20篇、民谣5首、民间笑话22篇、传统民歌53首、传统民乐46首、民间舞蹈21种。搜集、整理了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木版年画、木雕、根雕、泥塑、剪纸;戏剧、传统医药、传统技艺、印染工艺等295个项目。2009年5月,批准为第一批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2年,《芦台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傅氏形意拳》《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批准为第二批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芦台铸剑锻造技艺》《马二烧鸡》《旱船》《芦台盐母庙的传说》《七里海醉蟹》《七里海锅包干鱼》《贴饽饽熬小鱼》《七里海芦苇画》《葫芦雕》批准为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