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要决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83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重要决策
分类号: D267
页数: 4
页码: 506-50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天津市宁河县1979年—2014年中国共产党重要决策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综合战略、经济战略、社会事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天津市 宁河县 共产党 重要决策

内容

第一节 综合战略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1986年,制订“七五计划”和工作重点,提出城乡发展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实行城乡一体,城乡之间商品、物资、技术、信息、人才双向交流,发挥县城经济、政治中心和枢纽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稳妥发展乡镇企业。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出口生产。合理调整城乡经济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注意城乡改革的配套,处理好城乡矛盾,要求城市为周围农村服务。增加对农业技术投入,抓好资源开发,适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搞好城乡改革的衔接,扩大农副产品供销一体化的范围,发展农工贸联营企业、城乡“一条龙”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从“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提出,到发展城郊型农业方针,引导宁河走上一条农副产品增产、农民增收、城市居民“菜篮子”丰富道路。
  二开放开发战略
  1992年,县委提出建立健全具有沿海地区特色,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基础,以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工业为依托,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在国际国内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经济体系,逐步把宁河建成面向滨海开发带,背靠津京唐的城郊型现代化天津卫星城。坚持县乡村整体开放发展的方针,以建设经济开发区、贸易开发区、新技术农业园区、旅游开发区为重点,以县城开发开放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农村集镇及各乡村开放开发,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个行业协调发展,形成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新格局。县城“三环经济区”中的内环金融商业区、中环工业区、外环开发区与贸易、经济、旅游三个开发区统筹规划,形成开发经济圈,增强县城载体功能和辐射能力。开发芦汉路(芦台—汉沽)沿线地带,发展宁河、汉沽共管自由贸易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与河北省临县接壤地区,把相邻的广阔农村作为辐射区和商品扩散腹地,建成更为开放的市场。
  三“一城两区三基地”发展战略
  “十五”期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遵循宁河县经济发展“一调二改三结合”(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工业嫁接改造,推进区镇平房改造;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相结合,工业嫁接改造与工业化规模化发展相结合,区镇平房改造与区镇城市化建设相结合)基本思路以及“开拓创新,重点突破,全面上水平”工作基调,提出“十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建设“一城两区三基地”,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提高人民生活为根本目的,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配套带动战略
  2006年,中共宁河县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宁河发展定位、发展战略、战略构想和奋斗目标。要积极实施“配套带动战略”。切实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两大机遇”,积极搞好面向天津城区、滨海新区、曹妃甸首钢基地“三个面向”,培育发展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五大产业”,规划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新园区、经济开发新园区、七里海旅游新园区、县城芦台新城区“四大新区”。
  五六大战略
  2011年,中共宁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重点实施“六大战略”,即实施产业提升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生态宜居战略,优化发展载体;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蓄发展后劲;实施文化繁荣战略,凝聚发展合力;实施富民惠民战略,共享发展成果。
  第二节 经济战略
  一农业调整战略
  1979年,提出农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农林牧副渔同时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在大力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大搞多种经济,利用地产资源,建立各类商品基地,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副产品和工业原料,提供更多的土特产品,发展出口商品,增加外汇。
  二农业产业化战略
  1994年,提出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1995年,提出要增粮棉、稳蔬菜、扩大畜牧水产养殖,按县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专长合理布局,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的雏形。按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需要,从办企业入手抓农业,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围绕粮、棉、菜、水产、畜禽发展,建设一批龙头企业,改变原料生产状态,形成企业定向加工、基地定向规模种养、农户定向专业生产的龙型体系。搞好特色农业基地,对初具规模的优质小站稻、精细蔬菜、高产地膜棉、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五个基地,加大科技投入,用新技术育精品,促高产,创出具有宁河特色农业拳头产品,办成农业技术园区。
  三“外向带动”战略
  1995年,制定《宁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强调利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发展一批能够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大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改造、嫁接、提高现有优势企业,使县乡工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加快工业市场化进程。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1998年,提出农业基本实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普遍采用新技术、先进设备设施和科学管理,农业生物工程、信息化工程运用有重大突破,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60%,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与休闲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工业强县战略
  提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工业投入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按照区域化发展要求,搞好项目载体建设。县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以支柱产业为龙头,积极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冶金、化工、食品、机械加工制造等优势行业进行重点扶持。
  六旅游业发展战略
  提出以七里海为核心,加快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放。尽全力与全市建设八大旅游景区的整体思路相对接,突出水的特色,整合七里海生态旅游区与雁鸣洼度假村、蓟运河城区段河滨公园和大杨森林公园、贵达卧牛湖生态旅游度假村、天尊阁等旅游资源,构建宁河特色旅游带,打造以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业新亮点,不断提高旅游业占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七 设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2008年,按照“南水、北牧、东菜、西粮”四大板块格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设施化建设、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启动实施“十个一”万亩循环生态农业园和各乡镇“三个一”千亩种植设施园区规划建设。
  八加快林业发展战略
  2008年,制定《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宁河的意见》,提出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一片、两区、三网、四带”(“一片”:每个乡镇每年发展一定规模的片林;“两区”:农业园区实施片林和林网建设,工业园区实施较高标准的景观绿化;“三网”:农田林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四带”环县域林带、环县城林带、环乡镇林带、环村庄林带)林业建设规划,以“增加林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造林成效”为目标,从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出发,以城镇、村庄、园区为点,沟、河、路、渠为线,农田林网建设为面,片林工程建设为载体,全方位开展平原造林绿化工作。
  第三节 社会事业发展战略
  一文化发展战略
  1981年,提出,按照“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稳步前进”的方针,制定文化工作规划,兴建文化设施,扩展群众文化阵地,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活动。
  二“科教兴县”战略
  2000年,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首要位置”战略方针,继续发挥科技和教育对宁河经济整体上水平重要作用,提出建设“创新型宁河”发展目标。
  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1世纪,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