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利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63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水利管理
分类号: TV6
页数: 12
页码: 273-28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天津市宁河县水利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机构、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水政监察、防汛抗旱等。
关键词: 天津市 宁河县 水利管理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一沿革
  1981年,县水利局、县根治海河指挥部、县抗旱打井办公室、县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4个单位合并,重组县水利局。1987年,成立22个乡镇水利站。1997年,成立县水利管理总站,与抗旱服务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地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人员实施整体分流,成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所,与地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001年,撤销县水利局,成立县水务局,将县建委管辖的供水站、城区排污站、县节水办公室的管理职责划归县水务局。2014年,内设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财务科、审计科、人事劳资科、工程规划科、水资源科、防汛除涝科、农田水利科、水政监察科,下辖地下水资源管理所、河道管理所(防汛机动抢险队)、排灌管理站、供水站、机井服务站、水务后勤服务站、水利管理站(抗旱服务中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芦台自动化电器开关厂、北京锅炉厂天津宁河分厂、14个乡镇水利管理站。
  二人员
  1981年,工作人员324人。2014年,工作人员609人。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一 水环境管理
  1994—2014年,水环境保护措施有:乡镇水利管理站定期对河道堤防及水资源开发巡查,建立举报制度。水环境集中清整活动。组织人力物力重点对潮白新河、蓟运河段、津芦南路南涧大桥和津榆支路芦台大桥两侧的河道、堤防及重点部位的垃圾进行清理外运,清整河道15.4千米,清运垃圾、杂物7.5万立方米。
  净化城区水环境。2009年,县污水处理厂竣工并投入运营。2010年,城区地下排水管网实施了雨污分流工程;完成蓟运河城区段5.6千米河道清淤工程。河道堤防绿化造林。至2014年,一、二级河道(永定新河除外)堤防植树1321.9万株,绿化率达100%。
  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压采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回填报废机井139,封停自备井40眼。水生态环境治理。对二级河道进行清淤,建设蓟运河橡胶坝,更新改造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对橡胶坝段主槽进行清淤、扩挖。围绕“美丽宁河·一号工程”实施入河排污口门治理、河道清淤整治、堤防绿化美化等工程。至2014年,完成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源59个,治理工业渗坑(塘)5个,治理规模化养殖场102家,治理河道24.6千米,治理入河排污口门88个,改造合流制地区管网18.80千米。
  二 节约用水
  (一)城区节水 1994年,对使用统一供水和自备井用水的非居民用水户核定用水定额,对超定额用水户实行累进加价收费。2008—2009年,更换芦台城区供水管网上的淘汰型闸阀537台套。2014年,芦台城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创建节水型单位7个,节水型企业7个,节水型校园4个,节水型居民小区(社区)9个。2010年,完成供水管网维修、堵漏230处,城区地下供水管网的供水漏损率下降至供水量的27%。2014年,下降至13.48%。
  (二)工业节水 1999年,建成县酒厂、冠达集团白酒厂、磷肥厂及造纸厂4家用水大户二次水回用、冷却水循环系统,年节约地下水301.66万立方米。
  (三)农业节水
  农田节水工程建设 1994—2010年,投资8958.13万元,建成各类防渗渠道3213.99千米,其中明渠488.67千米,地下暗管2725.32千米,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5万公顷,喷灌面积119公顷,微灌面积213公顷,改善微灌面积153公顷。2011—2014年,投资9528万元,建成防渗渠道505.63千米,其中明渠20.45千米,地下暗管485.18千米,新打深井6眼,新打中井27眼,新建泵点43座,维修重建泵站22座,安装水表14套,安装IC卡控制器30套,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94万公顷,微灌面积220公顷,滴灌93公顷。
  2014年,审核下发取水许可证627套,其中企事业单位321套,农业及农村生活306套。批准许可取水量6036.71万立方米/年。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区建设 2000—2010年,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区5个,投入资金1980万元,增加节水灌溉面积1846公顷。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15%以上。2011—2014年,在岳龙镇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区内实施铺设管道、打井、维修机井、维修涵洞等工程,投入资金1600万元,增加节水灌溉面积945公顷。
  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 90年代初,在灌溉试验和小型农田进行节水工程建设。至2010年,进行4项农业实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分别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渠灌区大口径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推广、机井IC卡计量灌溉收费系统应用推广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推广。
  三 机井建设与管理
  1994年,机井数量为2141眼。2014年,机井数量3252眼,每年平均增加机井53眼。90年代,对新打机井实行审批管理,机井建设质量管理,机井档案管理。2002年,对全县机井进行普查,新建机井资料进行整理归档。2005年始,对报废井采取清淤后用粘土球进行回填处理。至2014年,回填报废机井139眼。
  四 控沉管理
  70年代,开始地下水动态观测。1997年,发生地面沉降面积约400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28%。其中,芦台镇、南涧沽、清河农场沉降量最大。范围以芦台镇为中心,呈半漏斗状,与所形成的水位漏斗相吻合。1998年开始建设自动化监测井。201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基本建成,设有观测井40眼,其中自动化监测井23眼。
  21世纪,为防止地面沉降,对地下水(设)禁采区、限采区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在芦台城区及周边地区范围内停止审批新凿机井。2006年封停深井1眼,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2.8万立方米/年。2007年封停自备井6眼。2008年封停自备井3眼。2008年始,地面沉降趋势明显减缓。2009年封停10眼机井,压采地下水80万立方米。2010年,封停机井2眼,削减3眼机井的取水许可量,全年压采地下水93.60万立方米。2011年,封停机井18眼,压采地下水90.4万立方米。2012年,封停自备井4眼,压采水量90.8万立方米。2013年,封停自备井3眼,压采水量91.6万立方米/年。2014年,封停自备井3眼,压采水量92.4万立方米。
  五 供水管理
  (一)供水站 1979年,成立供水站。1981—1987年,城区相继建成7座供水泵站。1994年,芦台镇蓟运河桥北供水泵站建成投入运营,芦台第一水厂建成投入运营。2000年,芦台第二水厂建成并投入运营,与一水厂并网供水。2001年,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供水站移交水务局,有水厂2座、泵站1座,职工74人。
  2002年,投资1960万元,对芦台城区的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更新水厂供水设备9台套,供水模式改为昼夜24小时全天候供水。2008年,建成芦台第三水厂。2010年,芦台第四水厂一期工程全部完工。至2014年底,芦台第一水厂有可用机井6眼,第二水厂有可用机井6眼,芦台第三水厂有可用机井14眼,芦台第四水厂有可用机井6眼。
  (二)供水管道1979年,供水站管道铺设维修施工组,负责芦台城区管道铺设任务。1987年,7座泵站相继建成运营,城区铺设地下供水管道81.23千米。7座泵站分7片供水,有6座泵站的地下供水管网相连。1994年,芦台第一水厂内铺设管道460米,与商业道、沿河路交口处主管道对接,联网供水。2000年,芦台第二水厂建成投入使用,铺设管道1010米,与芦台城区原地下供水管网主管道对接,并网供水。
  2001—2005年,完成三八河供水管线工程,管道长2180米,铺设供水管道179.2千米。铺设金翠路至团结道供水主管道1300米,与改造后的供水主管道连接,实现芦台全城供水管道联网。2006—2008年,芦台城区、运河家园小区及外网、第三水厂外网分别安装阀门井和消防栓。
  2011年,完成赵家园二期管网安装工程,完成芦汉路供水改管工程。2012年,完成芦汉路北段管网切改工程、朝阳路拓宽给水改造工程、朝阳花园一期商品房给水管道配套工程。2013年,完成桥北新区一期主管网铺设工程、桥北新区二期主管网铺设工程,完成沿河路、新华道拓宽给水改造工程,完成金城嘉园住宅小区给水管网配套工程和朝阳花园二期商品房20-35号楼给水管网配套工程,完成一中路拓宽给水改造等工程。2014年,供水管线总长度411.14千米。是年,完成英伦世家、恒大御景半岛一期商品房自来水管道配套工程;完成龙泽馨园二期商品房等自来水管道配套工程;完成运河新区绿荫环路自来水管道配套工程。
  (三)供水水质检验 1995年,对芦台一水厂、二水厂和桥北供水泵站水质进行检验。2008—2014年,每天检验水源水9项(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出厂水9项(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及管网水7项(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耗氧量、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委托防疫站负责出厂水13项、水源水9项、管网水7项的水质化验指标的季检;委托滨水水质监测中心完成水质全分析42项指标的检验工作。
  (四)供水计量 1980年,城区实施自来水入户。1984年,实行供水水表制,开始对用户用水量进行计量统计。2002年,进行供水管网改造,水表外移。2004年,在芦台第一水厂、第二水厂及桥北泵站的供水管道出口安装智能电磁流量计。城区用水户的水表分磁卡水表和机械水表。
  2014年,供水总量为438.99万立方米,其中免费用水量28.46万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6.5%,回收水量为358.82万立方米,占总量的82%;跑、冒、滴、漏水51.72万立方米,漏损率12%。
  (五)供水客户管理 1984年,实行供水客户管理,分为公费客户和民费客户。2001年,纸质卡片管理改为微机管理。2005年,公费用户信息录入微机管理。2006年起,执行不同标准水价。2008年,水费核收进行改革,对户外表实行查表与收费分开的制度,部分民费用户实行微机出票。2012年,设立两部热线电话,全天24小时受理咨询、报修、投诉、预约服务等业务。2013年,实行24小时售水业务。2014年调整为:居民自来水价格为3.40元/立方米,非居民自来水价格为5.85元/立方米,特种行业自来水价格为8元/立方米。
  第三节 工程管理
  一 水库管理
  (一)七里海东海水库管理 七里海东海水库是县内唯一一座中型水库,库区土地分属俵口、北淮淀、任凤3乡。1983年,水库按土地权属,分割成8个独立部分,其经营管理权为村集体所有,水利部门不行使水库运行管理职能。2005年,成立七里海建设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门管理机构,2010年,将分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集中管理。
  (二)小水库管理 1993年,县有小水库22座。1994年新建3座。1995年和2000年各建1座。至2000年,共27座,均由受益村队建成后自行管理,按水库标准、占地面积和受益范围,实行分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确定责任人,与承包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1997年始,季节性的小水库失去存蓄水源作用,部分村队退库还田,开发种植耐旱农作物。2006年,对潘庄村北堤外、北淮淀村、造甲城村3座小水库实施报废处理;西塘坨村西塘前海、新河西等6座水库实施降等处理,变为坑塘。2008年,对南淮淀村西荒地、淀口、光淀等12座小水库实施报废处理,退库还田开发种植农作物;对小南庄、孙庄等6座小水库实施降等处理,变为坑塘。
  二 河道管理
  (一)管理范围 1994年,境内县管二级(排沥)河道12条,河道总长162.57千米,两岸堤防总长306.38千米;县管闸涵9座,拦河橡胶坝2座。负责代市管理一级(行洪)河道,河道总长152.04千米,两岸堤防总长275.69千米;代市管理中型闸涵6座。2000年,蓟运河橡胶坝竣工,归县河道管理所管理。2007年,县管二级河道中的西关引河、卫星河、曾口河3条河道,县管闸涵中的西关闸、张老闸、孟庄闸、东白闸、船沽闸、俵口闸6座闸涵,归市水利局北三河管理处管辖。至2014年,管理县境内二级河道9条,河道总长94.57千米,两岸堤防总长170.38千米;县管闸涵3座,拦河橡胶坝3座。代市管理一级河道5条,二级河道3条,河道总长68千米,两岸堤防总长136千米;代管中型闸涵12座。
  (二)管理职责 1994—2007年,负责县境内二级河道、县管闸坝的日常管理、养护、维修,还代市水利局依法管理5条一级河道和6座中型闸涵,负责涉河工程建设项目的报批工作,河道闸涵岁修工程、应急度汛工程规划和实施,河道堤防植树造林工作。2007年,负责县境内市管河道、堤防、闸涵的巡视检查2008年年,成立天津市源浩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县境内河道、堤防、水工建筑物的维修和养护;河道所主要负责县境内河道堤防闸涵的管理、巡视、检查;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
  三 泵站管理
  1994年,县排灌管理站负责管理8座国有扬水站。2000年变为7座。2001年,接管县市政工程管理处所属4座排水泵站。2010年,更新改造后的赵庄扬水站由县排灌管理站代管。2014年,县管辖国有扬水站14座,其中6座泵站为排水泵站,8座泵站为农用泵站。有41座扬水站由所在乡镇水利站管理,集体扬水站点由所建村管理,部分扬水站点归个人管理。
  第四节 水政监察
  一 法规
  1987—1994年,县政府发布《宁河县地下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8部规范性文件。2002年,下发两次《关于首批废止和宣布失效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8个文件全部废止。
  二 水利执法
  1990年,设水政监察科。1992年,组建第一批水利执法队伍,84人为专兼职水政监察员。1999年,成立水政监察大队,水政监察员33人。2014年,有水政监察员59人。1999年,相继建立《水政监察大队的任务和职责》等制度。至2014年,每年执行简易程序现场查处并制止水事违法案件50起左右。
  第五节 防汛抗旱
  一 防汛
  (一)领导机构 1979—2014年,历届县政府均组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全县的防汛、除涝、抗洪抢险工作。下设办公室于水务(水利)局,主任由局长兼任。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设7个职能组:防洪抢险组、排涝组、物资组、运输组、通讯组、救护组和宣传组。1994—2000年,设丰台、苗庄、宁河、赵庄(桥北)、芦台、俵口、造甲城7个防汛分指挥部。2001—2014年,设丰台、宁河、芦台、七里海、潘庄5个防汛分指挥部。同期,各乡、镇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任指挥(组长)的防汛指挥机构,领导防汛除涝、抗洪抢险。
  (二)抢险1996年汛期,境内蓟运河遭受30年最大洪水侵袭,干部群众奋力进行抢险救灾。
  附11-1:
  蓟运河防汛抢险纪实
  7月23日16时,蓟运河九王庄闸提闸泄流,流量70立方米/秒,上游沥水于25日进入县境。28—29日,连降大暴雨,西部、北部、东部10个乡镇,降雨超过100毫米,其中岳龙镇降雨186毫米,赵本乡降雨182毫米,小李乡降雨180毫米,农田积水至31日全部排除。
  8月5日8时,于桥水库下泄水量由150立方米/秒增大至240立方米/秒,蓟运河水位持续上涨。全县又普降大到暴雨,苗庄乡降雨量103毫米,潘庄镇降雨量110毫米,造甲城乡降雨量100毫米,大面积农田积水,全县87座扬水站(点)开车排水,排除沥水3200万立方米,未形成沥涝
  6日8时,孟庄闸上水位3.4米(大沽,下同),大尹闸上水位2.78米,蓟运河上游洪水入县境,水位上涨,水势严重。12时,董庄扬水站站前闸出险,董庄乡政府组织100人抢险,至17时堵闭。宁河镇清泥村扬水站站前闸出险,村组织200人封堵。窑头村西蓟运河左堤漏水,形成管涌,小李乡政府组织抢险队抢险。22时,芦台西扬水站老地上排闸出险,河水倒灌,县建委50余名干部职工抢堵,至零时20分堵闭。县防汛办公室根据蓟运河两岸堤防现状,确定蓟运河警戒水位为3.50米,告急水位为4.00米,以孟庄闸上水位为基准。
  7日8时,孟庄闸上水位3.80米,大尹闸上水位3.00米。潮白新河张老仁闸上水位5.84米,淮淀闸上水位4.26米。北京排污河大贾南站水位6.00米。境内3条一级河道全高水位行洪。16时,孟庄闸上水位3.83米,大尹闸上水位3.30米。苗庄镇倒流、南窝两村以村基代堤段漫溢,先后投入3000余人,车辆40台,草袋、编织袋17000条,抢搭子埝,未成灾。董庄站站前闸100米防浪墙漫溢,投入300人,用草袋6000条封堵。洛波汀村120米以村基代堤段漫溢,900名村民抢搭子埝,用草袋、编织袋8000条,动土300立方米,未出险。北埋珠村北60米堤防漫溢,小李乡组织400人抢搭子埝,用草袋3000条,奋战2小时,保住大堤。清泥村扬水站站前闸闸板断裂,投入500人抢险,动用草袋、编织袋400条,动土500立方米堵闭。
  8日8时,蓟运河小辛站水位4.80米,孟庄闸上水位3.96米,大尹闸上水位3.30米。13时,按市防汛指挥部命令,境内蓟运河两岸扬水站(点)、口门全部停止向蓟运河排沥。16时,蓟运河小辛站水位4.88米,孟庄闸上水位3.95米,大尹闸上水位3.30米。9日8时,小辛站水位4.95米,孟庄闸上水位3.98米,大尹闸上水位3.20米。16时,孟庄闸上水位3.95米,大尹闸上水位3.30米。全县普降暴雨,降雨量最大为125毫米。蓟运河沿岸各乡镇严阵以待,24小时巡查堤防,险工险段昼夜看守。17时,牛口闸出险,宁河、大辛、小李3乡镇1000余人投入抢险两个半小时,基本控制险情。10日8时,小辛站水位5.00米,孟庄闸上水位4.02米,大尹闸上水位3.24米。16时,蓟运河小辛站水位5.07米,孟庄闸上水位4.10米,大尹闸上水位3.45米。宁河镇西关村南60米堤段漫溢,投入300人抢搭子埝,历时6个小时排除险情。
  11日4时,通过西关引河、卫星河、曾口河相继向潮白新河分泄蓟运河洪水。8时,蓟运河小辛站水位5.25米,孟庄闸上水位4.24米,大尹闸上水位3.70米。县境内蓟运河沿岸乡镇全线告急,多处出险。10时,板桥乡田庄坨村西蓟运河大堤劈裂,滑坡达30米长,投入2000人抢险,至16时基本控制险情。宁河六村120米长以村基代堤段发生漫溢,700人抢搭子埝除险。天津警备区舟桥部队潜水兵一个班到宁河,支援抗洪抢险。市长张立昌、常务副市长李盛霖和市防办负责人到宁河视察防汛,对救灾官兵和干部群众进行慰问。16时,小辛站水位5.26米,孟庄闸上水位4.18米,大尹闸上水位3.70米。市防汛指挥部下令,蓟运河九王庄以下所有泵站(点)及口门一律停止排沥。接到禁排令后,沿岸各乡镇所有泵站(点)及口门于12日凌晨2时全部停止排沥。
  12日8时,小辛站水位5.20米,孟庄闸上水位4.12米,大尹闸上水位3.45米。16时蓟运河小辛站水位5.15米,孟庄闸上水位3.95米,大尹闸上水位3.38米。13日8时,小辛站水位5.02米,孟庄闸上水位3.87米,大尹闸上水位3.24米。11时,西关引河北岸的江洼口深渠节制闸一孔闸板断裂,情况紧急。正在俵口集结待命的120名抢险突击队,奔赴出险地点,与当地干部群众协力奋战,堵闭口门战胜险情。16时,小辛站水位4.90米,孟庄闸上水位3.87米,大尹闸上水位3.07米。水势平稳回落,漫溢堤段已加高加固,险情基本得到控制。
  14日8时,小辛站水位4.84米,孟庄闸上水位3.89米,大尹闸上水位3.22米。16时,孟庄闸上水位3.80米,大尹闸上水位2.96米。
  20日8时,水位西关闸上水位2.95米、孟庄闸上水位2.68米、大尹闸上水位2.50米,水位降低,水势趋于缓和,灾情解除。
  二 除涝
  (一)除涝设施 境内蓟运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北京排污河4条一级河道两堤岸建有国有泵站共计34座,总设计流量226.46立方米/秒。其中,蓟运河14座,总设计流量84.1立方米/秒;潮白新河10座,总设计流量102.1立方米/秒;还乡新河7座,总设计流量29.6立方米/秒;北京排污河3座,总设计流量10.66立方米/秒。二级河道泵站18座,总设计流量90.3立方米/秒,其中大杨河圈2座,设计流量8立方米/秒;西关引河8座,总设计流量34.3立方米/秒;小新河4座,设计流量26立方米/秒;小新河故道1座,设计流量3.2立方米/秒;还乡河故道1座,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曾口河1座,设计流量4立方米/秒;津唐运河3座,设计流量28.8立方米/秒。
  1986—2010年,更新泵站20座。2010年,县内担负除涝任务的国有扬水站52座,总装机171台套,容量2.6万千瓦,总设计流量316.76立方米/秒。国有泵站为县、乡两级经营管理,其中县管站11座,由县排灌管理站直接管理,装机60台套,容量10220千瓦,设计流量118.4立方米/秒;乡管站41座,由各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管理,装机111台套,容量1.58万千瓦,设计流量198.36立方米/秒。2011—2014年,更新泵站3座,新建泵站3座。2014年,担负除涝任务的国有扬水站55座,总装机184台套,容量27992千瓦,总设计流量344.06立方米/秒。国有泵站为县、乡两级经营管理,其中县管站14座,由县排灌管理站直接管理,装机70台套,容量12345千瓦,设计流量145.7立方米/秒;乡管站41座,由各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管理,装机111台套,容量15767千瓦,设计流量198.36立方米/秒。
  2014年,有市县管闸15座。全县土地分成14个排涝小区,可以排除10年一遇以下(包括10年一遇)降雨的为丰台、板桥、东棘坨、芦台、俵口小区,涉及5个乡镇,控制面积376.1平方千米;可以按期排除5年一遇以下(包括5年一遇)降雨的为岳龙、苗庄、宁河、七里海、潘庄小区,涉及5个乡镇,控制面积387.10平方千米;可以按期排除3年一遇以下(包括3年一遇)降雨的有大北涧沽小区,控制面积25.3平方千米;不能按期排除3年一遇降雨的有廉庄子、造甲城、北淮淀小区,涉及3个乡镇,控制面积198.4平方千米。廉庄子、造甲城、北淮淀、大北涧沽4个小区国有排水泵站建设标准低,如遇超100毫米降雨将造成223.7平方千米积水不能按时排除,占应排面积22.7%。由于大部分排涝设施存在不同程度老化失修,功能退化萎缩严重,与实际排水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二)除涝救灾 1996年7月28日至8月10日,3次降雨近300毫米,造成部分农田积水,其中小李庄乡积水面积1667公顷,平均水深0.15米,全乡5座扬水站的9台机组连续开车48小时,积水全部被排除。
  8月10日,降大到暴雨,最大雨量125毫米。8月11日,蓟运河入境最高水位5.26米,使1.39万公顷农作物及果树积水,积水总量达5000万立方米,通过水库、深渠的调节,有3230公顷农田积水排除,1.07万公顷沥涝成灾。蓟运河洪水减退后,限量排水,从8月15—20日,开动扬水站、点113座,开车5991台时,排除水量4170万立方米。
  2006年7月14日4—14时,普降大到暴雨,全县平均降雨量127.1毫米,超过100毫米降雨的有12个乡镇,降雨量最大的东棘坨镇达217.5毫米。一般积水深度0.1米,最深的达0.3米,造成1.92万公顷棉花等旱田积水沥涝,农作物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沥涝发生后,启用农村除涝预案。各乡镇村及时开动排水站点113座、机泵165台套,至16日下午,两天内排除积水1.8万公顷,其余1270公顷边远低洼地块沥水至17日基本排除。全县排除沥水约6000万立方米。积水面积较大的乡镇有东棘坨、板桥、丰台、宁河、芦台5个乡镇。东棘坨镇积水6000公顷,其中棉田4000公顷,积水深0.3~0.5米,至17日基本排完,剩余西北片200公顷成灾,采用小机泵继续排。宁河镇积水3870公顷,严重的667公顷。西关、林庄、小辛、江洼口泵站及24个村站点陆续开车排水,至15日上午排除积水333公顷,至16日上午农田积水排除。板桥镇积水1800公顷,王良村67公顷地块积水严重。齐家沽站、张子铺站14日开车排水,17日排干。丰台镇积水1470公顷,14日李茂站、南村泵站开车40台时,16日19时干渠沥水排干。芦台镇农田积水面积1000公顷,7个泵点相继开车,16日积水全部排除。
  2008年“7·21”“7·25”两次降雨后,全县各村街均采取有效措施排出积水,未发现危陋房屋倒塌现象。经统计,两次降雨后,全县有32千公顷农田受淹,县乡管52座扬水站、170余座农村排水泵点抢排积水。城区积水雨后全部排除;全县除部分低洼地块外,农田积水全部排除。
  三 抗旱
  (一)抗旱措施1994年,春旱造成农田失墒面积5333公顷,全县开动泵站(点)62座,浇地5733公顷;开动小机泵300台套,浇地2000公顷;开动机井654眼,浇地4000公顷。投入抗旱资金275.43万元,保种水稻1.2万公顷。
  1995年,春旱造成失墒面积2667公顷,6月干旱无雨,可用水仅1900万立方米。开动泵站(点)123座、小机泵20台套,投入抗旱资金472.19万元,保种水稻1.6万公顷。1996年,农田失墒面积2000公顷,欠墒面积9130公顷,全县开动泵站(点)126座、临时泵站450台套、机井350眼,投入小机泵50台套,投入抗旱资金505.83万元,2万公顷水稻获丰收。1998年,打配机井85眼,修井398眼,利用小机、小泵倒水、挑水点种,启用水泵5000台,机井530眼,投入抗旱2.12万人。推广水稻节水灌溉面积2000公顷,1.81万公顷水稻丰收。
  2003年,调水1.3亿立方米,青污渠、青龙湾故道清淤工程使两河段的拦蓄量增加40万立方米,从北京排污河引调的水,基本满足沿河两岸地区和七里海湿地保护区的用水需求。2004年,从北京排污河引水2500万立方米,缓解西部乡镇农业、水产养殖用水。通过卫星河、西关引河引水入蓟运河,使滞留蓟运河、还乡新河河道内的咸水含盐量由14%。降至0.82‰。2005年,从北京排污河和潮白新河引水3620万立方米,缓解县西部地区旱情。2006年,从北京排污河调水3000万立方米,为中、西部地区春播、七里海湿地、水产养殖提供用水。汛期,实施风险调度,通过西关引河、卫星河调水6500万立方米入蓟运河。7月13日暴雨,境内产生的3000万立方米沥水经调度导入蓟运河,汛后全县共蓄水1.27亿立方米。2007年,引调水源5900万立方米,为农业春播、七里海湿地、水产养殖业提供用水。抓住汛期降雨和上游来水的有利时机,利用县内的西关引河、卫星河东调水源8000万立方米入蓟运河,引淡冲咸,淡化蓟运河水质。汛末和冬灌期间,完成冬灌耕地面积16000公顷。
  2009年,引调水源4800万立方米,为全县春播和七里海湿地保护提供用水。汛期,通过西关引河、卫星河引调水源2100万立方米入蓟运河引淡冲咸。2010年,引调水源6200万立方米,为春播和七里海生态提供用水。完成冬灌白地2.4万公顷。2013年,汛前完成县级抗旱设备购置,采购S600水井钻机1台、钻杆76根、320千瓦发电机1台、泥浆泵1台、挖掘机1台、钻机配件1套。为确保冬灌用水,从8月19日开始通过青污渠、青排渠及时从北京排污河调水入潮白新河,9月4日,冲起潮白新河橡胶坝进行拦蓄,潮白新河水位达3.70米,蓄水约3000万立方米。2014年,引调拦蓄水源调水9300万立方米。
  (二)抗旱救灾 1999年,遭遇30年未遇特大干旱,全年降雨量仅312毫米,占年均降雨量的59%,先后从北京排污河调水3900万立方米。筹措资金330万元,新打机井63眼,修井129眼,增加和改善井灌面积1267公顷,为6个乡镇32个村队24300人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问题。
  2000年,干旱少雨,境内河道水质变咸,地表无水可用。春季共引调、拦蓄上游入境水源3280万立方米。投资128万元,新打机井187眼,维修机井375眼。
  2001年,干旱,汛期全县平均降雨量仅为303.1毫米;地下水位以每月3~5米的速度下降,全县370眼机井抽空掉泵。引调北京排污河上游水源1100万立方米,缓解西部乡镇的农业用水紧缺的问题;抽调抗旱工作人员1100人,投入抗旱劳动力10万人,开动机井1167眼、小机泵1.8万台套,投入塑料管道40万米;投入抗旱机具120台套,浇灌农作物补墒面积2.53万公顷。投资324万元,打井53眼,更新机泵30台套,缓解13个乡镇64个村1.66万户5.4万人的饮水困难。
  2002年,连续干旱。至6月底春播作物严重受旱,部分春播作物转为夏播。9月累计降雨20.9毫米,给冬小麦的播种造成极大困难。开发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抢种白地,力保春苗损失减少。
  至2014年,由于水利设置的完善与配套工程的建设,春播工作基本未受到影响。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