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邮政 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485
颗粒名称: 第八编 邮政 电信
分类号: F618;F623
页数: 14
页码: 187-200
摘要: 本编介绍了中国河北省宁河县邮政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升级。文章还介绍了该县邮政和电信机构的沿革和分类情况。
关键词: 邮政 电信 宁河县

内容

改革开放后,邮电事业得到快速发展。1984年,267个村庄实现打电话不出村。1994年,全县各乡镇陆续安装开通程控交换机,实现电话自动化。1997年,全县22个乡镇全部进入长话自动网并直拨国际。1998年,县邮电局分为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局。2000年,县电信局启用新局号。全县邮路总长度1277千米,投递路线36条,日投递里程1389.80千米;家庭固定电话数量达到高峰,电话放号12559部。2004年,自动电话突破10万部。实施“光进铜退”工程,发展光纤通信。2009年,3G移动通信投入市场。2010年,建成宁河“环城网”和“网中网”,实行光纤入户工程。2014年,邮路总长度185千米,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640千米;宽带设备总容量达8.07万线,实际占用6.86万线,电话交换总容量11.68万门;移动通信用户21.03万户。
  第一章 邮政
  第一节 机构
  一 沿革
  1980年,县邮电局内设办公室、财务室、生产调度室。分支机构:潘庄、任凤、丰台、宁河4个支局和芦台经济开发区、汉沽农场2个邮电所。1993年,各乡镇电话站收归邮电局,汉沽农场、芦台经济开发区建支局,贸易开发区建邮电所。1994年,岳龙、海北两所分别单独核算,将岳龙邮电所提格为支局。1996年,成立报刊集邮公司,并将报务组与电信营业合并为电信营业组。1997年,成立板桥邮电支局,将汉沽农场、芦台农场支局改建分局,撤销海北邮电所。1998年,县邮电局分为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局。成立县邮政局投发公司、邮政速递公司、邮政局报刊零售公司;增设贸易开发区支局和造甲支局。2002年,报刊零售公司与投发公司合并。2005年,县邮政局更名为县邮电局。
  2014年,内设综合部、财务部、市场部3个部室和金融、分销、投发、电子商务、函件、集邮6个专业公司,下辖县营支局等17个邮电支局和5个邮政代办所。
  二 人员
  1980年,工作人员98人。2014年,工作人员197人。
  第二节 邮路
  1976年底,县境内有邮路25条,总计里程1021千米。1985年,邮路5条,其中市内2条、农村3条,总长度149千米;农村投递线路28条,长度1219.8千米。
  1986年,芦台—岳龙线经测定核实增加2千米。芦台—任凤线调整到芦台—宁河直线,为环形邮路。新增芦台—芦农线37千米环形路。农村投递路线增加4千米,邮政设备有汽车1辆、摩托车7辆、自行车64辆,新购进东风021三轮车3辆。
  1992年,市局汽车邮路开通,县局取消火车站接车;减少邮路2条,邮路单程减少84.25千米;芦台—小海北邮路改为环形邮路,108千米;小海北—东棘坨因修路,投递线路延伸15.5千米。是年,邮路4条,其中市内1条、农村3条,总长度131.75千米;农村投递路线26条,长度1206.9千米;邮政设备有汽车5辆、摩托车9辆、自行车53辆。1993年,开通县内汽车环形邮路,邮路长度增加17.25千米;开办芦农四分厂代办所,邮路延伸4千米;增加芦农四分场—马从投递路线1条,长20千米。1998年,撤销芦台—岳龙—任凤、芦台—汉农—海北2条邮路,减少邮路236千米;新增芦台—任凤—板桥1条邮路,总长度为156.40千米;开办汽车邮路2条,邮路总长度156.40千米;投递路线36条;日投递里程1200千米。2004年,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227千米。2010年,邮路2条,总长度144千米,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275千米。2014年,邮路2条,总长度185千米,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640千米。
  第三节 邮政业务
  1979年,邮政业务量40.9万元,业务收入38.93万元。1983年,邮政业务有信函、包裹、汇兑、报刊发行、机要通信、集邮等。随着邮政设施不断完善,增加邮政储蓄、快递、电子商务、货物直运、邮政广告等业务。2014年,邮政业务总量是1979年的77.51倍,邮政业务收入是1979年的110.21倍。
  一 函件
  1979年,国内挂号函件回执、存局后领等业务停办,1980年后恢复。函件业务量逐年上升,1988年,对部分邮件收取邮政建设费。1989年,邮寄信件函件实行填写邮政编码。国内函件有平常信函、挂号信函、报价信函、快件、特种挂号信函、航空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等多个类别。90年代中期,交寄信函要求必须使用标准信封,否则退回。1995年,国内函件137.25万件,国际函件1500件。1996年,取消县以下各级政府批准征收的邮电通信建设费。1998年,函件业务增加商业信函、账单、DM天津邮政广告、邮资封、邮政贺卡等。出口函件6687件。
  进入21世纪,随着电话、网络通信业务迅猛发展,进口、出口函件数量逐年减少,陆续增加专业数据库商函、DM广告、DM拼版、本册式数据库广告等业务。1990年、1996年、1999年、2006年四次对邮政资费进行调整。2014年,函件营业收入是1979年的20.65倍。
  二 包裹
  80年代,收寄的包裹多数为土特产品及个人零星物品。90年代,随着皮革业的发展,皮件包裹逐步增多,成为包件的主要业务,约占包裹总量的80%。1996年,取消商品包裹,改用民用包裹收寄。2001年,开办快递包裹业务。2004年,开办国际包裹业务。2014年,包裹业务收入是1981年的35.53倍。
  三 特快专递 1991年始,办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95年,经营国内快件3245件,国际快件145件。1996年,增设专递业务台,可在邮政局营业窗口交寄。2004年,提供以国际国内海运、空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等多种承运方式为主体,集仓储、封装、配送、加工、理货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服务。是年,特快业务收入85.46万元。2009年,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从邮电局分出,独立经营。
  四汇兑
  80年代后期,开始办理快件汇款业务。1990年,每笔汇款最低汇费由0.10元调至0.30元,汇款超过30元仍按1%收取。1992年,电报汇款电报费由1元调整为2元。1998年,取消电报汇款业务。2003年始,办理电子汇款类业务,停办快件汇款业务,全国联网,汇款寄达时间由原来的近一周缩短为2~3天,最快2小时寄达。2006年,电子汇兑业务转归邮政储蓄服务窗口办理。2014年,邮政汇兑业务量减少至4496张,业务收入减少至7.40万元。
  五 投递发行
  1980年,实行“邮发合一”机制,家庭订阅报刊户,均在住宅门口设投报箱,投递人员送报刊杂志到门口。1981年,开展报刊零售业务,县局、清河农场、汉沽农场、芦台农场等支局建立报刊零售点。1987年,新增报刊零售亭2处,建立信报投递点314个。全县有邮政信筒、信箱77个。1989年,报刊门市部1处,报刊零售亭3处,农村信报站314处。1990年,报刊征订采取上门收订和电话预约方式。1991年,丰台支局开始办理报刊零售业务。1992年,报刊零售点4处,其中私人经营3处;有邮政信筒、信箱79个。1993年4月,开办芦台农场四分场邮政代办所1个。1995年,实行信报分投工作法,全县有邮政信筒、信箱81个。2000年,县城芦台和各乡镇设信筒、信箱95个,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26处。2006年,全县有邮政信筒、信箱73个,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22处。2010年,全县有邮政信筒、信箱178个,邮政用户信箱1.77万个,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15处;报刊流转额481.88万元。2014年,全县有邮政信筒、信箱352个,邮政储蓄点16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15处,发行报纸505.79万份,期刊19.92万份,报刊流转额184.80万元。
  六 机要通信
  机要业务系传递党组织和政府机关的密级文件,从邮寄到投递与普通邮件分开办理。1990年,机要文件业务量6247件,是1985年的3.58倍。2000年后,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各级政务网的开通,机要通信业务量日益减少。
  七 集邮
  1984年,成立县集邮协会,选举县集邮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申请入会52人,批准首批会员25人。1985年,举办县第一届邮票展览,会员16人,展出邮集33部56框,其中获奖邮集6部。是年,开办集邮业务,在营业厅设集邮专台,开展预定和销售特种邮票、纪念邮票、首日封、纪念封、邮折、明信片、邮册及集邮工具等业务。1990年,全县有集邮点7处,邮票代售处103处,设在农村79处。1991年,新增农村邮票代售处3处,全县有106处。1996年,成立宁河县集邮公司。至2010年,共组织集邮展7次、外出参展14次,开展集邮学术活动9次、集邮沙龙活动50次,组织会员外出参观各级邮展、收藏展12次。2014年,开展天津集邮珍邮巡展——首届天津集邮钱币宁河品鉴会、铁笔书韵年画呈祥《沽上妙艺》纪念封宁河首发式、宁河集邮协会成立30周年主题邮展暨邮政进社区等活动,实现收入30余万元。利用资源性产品开发七里海形象年册500册、齐心庄园专题册300册、众信投资200册,实现收入24万元。是年,集邮品销售点3处。
  八 邮政代理
  1999—2003年,代理发行国库券。2004年始,办理电子商务业务,主要代收电话费、销售手机卡等。2008年,成立电子商务局。至2014年,开展代收话费(网通、移动、联通)、有线电视费、空中充值、手机卡销售等业务;开展飞机票、火车票、各类赛事演出门票订售,短信增值服务等业务。
  第二章 电信
  第一节 机构
  一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宁河区分公司
  1998年,县邮电局分为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局。是年,县电信局内设综合部、业务部、核算部。1999年,支局生产班组机构调整,成立汉沽农场电信分局、芦台农场电信分局、潘庄农场电信分局(下设潘庄、海北、大贾、造甲城4个点)、任凤电信分局(下设任风、北淮淀、南涧沽、俵口、大北涧沽5个点)、宁河电信分局(下设宁河、东棘坨、赵本、大辛、廉庄子5个点)、丰台电信分局(下设丰台、苗庄、板桥、小李、岳龙5个点)。
  2002年,电信局更名为天津市通信公司宁河通信分公司。2004年,更名为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宁河县分公司。2008年,中国联通与中国网络融合重组,成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宁河县分公司(简称联通宁河分公司)。2014年,内设综合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市场营销部、集团客户事业部、客户服务部、网络建设部、运行维护部,下辖芦台分局及潘庄、七里海、芦农、汉农、宁河、丰台支局。合同制员工90人,派遣制员工89人。
  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天津市宁河电信分公司
  2003年,成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天津市宁河电信分公司。内设综合部、业务部、核算部。2008年,中国电信重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天津市宁河电信分公司是中国电信天津市分公司的分支机构。2014年,内设办公室、销售服务部、网络部,在芦台镇光明路、新华道、商业道、赵家园,大北涧沽镇、汉沽农场设有6个营业厅工作人员65人。
  第二节 固定电话
  一 设备设施
  (一)交换设备 1979年,开始使用纵横制市话自动交换机,开通HJ-921纵横制市话自动交换机1000门。1989年,完成市话1000门扩容工程及线路改造工程,市话交换设备改装为2000门纵横制交换机,长途电路67条,农话电路79条。1990年,潘庄支局开始使用邮电部洛阳厂生产的HJD15(256门)程控交换机。是年,市内电话2103部,交换机总容量增加256门。岳龙乡安装开通陕西高科技通信公司生产的程控交换机256门。开通丰台支局自动交换设备,开通程控交换机5200门开通小海北、岳龙镇程控交换机。全县开通程控交换机7000门工程,总容量达到1.22万门。甩掉摇把子电话实现自动直拨。实现全县电话自动化。1995年,增加交换机容量5572门,农话交换机累计达到9488门,出局线对14600线。完成东棘坨乡、廉庄子乡、北淮淀乡、后棘坨乡、大贾乡、赵本乡、大辛乡程序改造并网工作,完成潘庄支局、宁河支局机线搬迁和扩容工作。1997年,对任凤乡、北淮淀乡、芦台农场交换机进行扩容;更新赵本、廉庄子、板桥、南涧和小李5个乡镇的程控交换机;安装交接箱7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13万门。2000年,开通七号信令;完成NEC交换机改造,扩容2000门,向用户提供N-ISDN业务和来电显示业务。2004年,全县自动电话突破10万部。交换机扩容8900门。2010年,宽带设备总容量达5.26万线,实际占用3.93万线。2014年底,宽带设备总容量达8.07万线,实际占用6.86万线。电话交换总容量11.68万门。
  (二)传输设备 1988年,增开程控电路59条。1989年,县电信网络正式并入天津市当地电话网,新开50电路50条,在全县范围内实现自动直拨。是年,长途有线电路达到52条,载波电路44条,电缆电路8条,半自动电路35条。天津市环渤海微波通信网宁河局铁塔建成,高80米。有载波传输半自动中继电路60条,供全县所有自动电话用户实现全市电话联系直拨。1989—1990年,县局至潘庄、丰台开通8G数字微波电路各30条;县局至任凤、宁河开通特高频通信机,各提供电路24条。1993年,新增岳龙环12路、东棘坨铁12路、廉庄子乡铁12路,载波电话终端设备单路全部停用。环路载波终端机减少2部,总容量减少3部。农村电话中继线路(含环路)93条,其中县至乡镇的中继线路(含环路)19条。1994年,局用模拟终端设备容量原长话的60路载波端机开始用于市话。1995年,原63路局用模拟终端复用设备停用。局用数字终端复用设备容量新增930路,局线对数新增10550对。1998年,局用数字终端复用设备容量增至5940路。1999年,完成京、沈、哈一级干线扩容工作,完成三期SDH传输系统的安装测试与验收工作,完成ISDN用户接入网工程。当地中继电路1080路,长途交换机至当地电话交换机中继电路420路,当地电话网至分组交换网中继电路2路,当地电话网至数字数据网中国机电路2路。2000年,县局和支局至天津市的电路达到2480条,传输方式大多为光纤传输。2003年,新建ADSL线。2007年,窄带设备容量达到12.75万线,实占10.60万线;宽带设备容量达到2.20万线,实占16914线。2009年,3G移动通信投入市场。原联通公司(指2009年与网通合并前)建有2G移动网络,用户5万余户,网通与联通合并后,联通总部在全国范围开始优化网络建设,加密基站,消除盲点,兴建3G移动网络。2010年,建成宁河“环城网”和“网中网”。
  (三)线路设施 1980年市话改自动电话后,利用旧皮线2.60万米、旧塑料电缆3000米。1988年,架设电缆36.26皮长公里;长途市话中继线增加2条122特服挂号,累计106条。1989年,完成市话扩容1200线主干线工程。1993年全县各乡镇归至电信网络后,县至各支局、各乡镇开始架设光缆,以作中继传输之用。支局、端局至乡村架设配线电缆以连接电话终端。1994年,投资4000万元,架设电缆线路。新增支局主干电缆1.21万对。1996年,共架设电缆155.95皮长公里,新立电杆1583根,架设光缆17千米,修建通信管道2.72沟千米。1998年,完成苗庄、俵口、宁河、东棘坨4个乡镇端局扩建改造,完成大北涧沽—东棘坨、赵本,大辛—丰台、小李,造甲城—北淮淀,芦台—冀东油田的4条光缆工程。1999年,完成北淮淀、造甲城、丰台等7个乡镇用户线路扩建工程及光缆架设工程,共架设电缆214.26条千米,光缆36.76条千米。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光进铜退”工程,发展光纤通信。市公司统建投资完成1348万元,新建光纤188千米,PHS基站25套,ADSL扩容1.16万线。2005—2006年,完成1700配线区的整治工作。完成小韩村、任凤支局、久安集团、潘庄支局、宁河支局、芦台分局等电缆配线盒及地税局综合布线。对任凤、大王台、大尹、南胡、张庄、宁河镇等局点进行资源调整共计432线。2010年,全县架设光缆2260皮长公里,电缆总长度达到3182皮长公里,光纤入户达到1.09万户,电缆管道达到173沟千米,出局主干电缆总线对达到1.61万对。
  2014年,完成蓟运河右堤、沿河路、文化路等管道建设及沿线光缆改造工程。改造汉沽农场地区光缆。新建大陈东、五纬路、南崔等40个FDD基站,新建大港村、榕泽东园、汉沽农场场部东等12个C网基站,完成宁河家乐超市、英利新能源等3个室内分布。全年完成164个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3324万元。是年,全县电信线路电缆长度267.73皮长公里。 二 电话业务 (一)单位、住宅电话 1980年,市话为满足待装用户需要,装机137部。全县有65个大队做到打电话不出村。1982年,长话电路达到18条,市话话机达到720部,长话业务量达到9.75万张。1988年,赵庄乡55个用户电话分三批进入市话网变为市话用户,结束手摇电话的历史。1990年,全县22个乡镇全部进入市话网,其中董庄、赵庄、大北涧沽、潘庄4个乡镇可直接拨市话。1991年,全县电话机总数达到3954部。1992年,完成市话放号598部,主要对象是居民住宅电话。开通400兆无线自动拨号电话系统。国际及港澳电话业务量2747张。1993年,天津市电话号码由六位升为七位。是年,全县拥有农村电话3905部,其中邮电局所辖887部,占全部农话话机总数的22.7%;全县农村自动电话567部,占全部农话机总数的14.5%,其中包括廉庄子、董庄、赵庄3个乡直接进市话网,农村普及率0.5部/百人;岳龙所开始承办农话业务。1994年,市话放号1805部,农话放号725部。农话建设投资750万元,5个乡镇实现电话程控自动化,已有18个乡镇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住宅电话达到4344部。
  2000年,家庭固定电话数量达到高峰,电话放号1.26万部。网络调整启用下列局号:宁河电信局一局址6955、6956、6957、6958、6959;宁河电信局二局址6915、6916、6917、6918、6919;潘庄分局6950;芦台农场分局6939;汉沽农场分局6920;南涧6936;廉庄子6845;宁河支局6940;任凤支局6930;油田专网6990。2002年,电话卡销售244.92万元,装机放号1.60万部,来电显示业务2.83万部,ISDN业务完成286部,宽带业务202部,固网短信业务472部,数据端口完成43部。在1.79万业务卡发展使用上,固定电话413户,普通手机开通70户。2004年,随着移动电话的普遍推广使用,住宅(固定)电话逐渐减少,固定电话装机放号10861部。宽带完成4638部。2006年,“预交有礼”客户达34264户;一键通业务发展3471部,积分回馈2.20万户。2007年,向农村地区公众用户推广“大众电话”,主要在七里海支局、汉农支局、潘庄支局累计推动大众电话2996部,发展亲情1+客户8894户、宽带升速客户669户。2009年,宽带业务完成8397部,累计达到3.34万户,快带渗透率33.5%。各类G网融合业务完成12607户,带动新增G网1.10万户。家庭客户融合业务渗透率达13.33%。家庭客户重点增值业务:固网支付发展49户,电话广播发展887户,宽带影视发展2271户,网络杀毒发展2348户,宽带我家发展1.85万户,新增亲情1+各类增值业务的捆绑率达91%。ICT业务收入完成150.15万元,传媒业务、宽带商务、电话导航、宽视界、4006业务收入完成144.2万元,集团EDC业务有所突破。G网净增完成5041户,2G用户达到6.06万户,3G网用户开通1456户。开展“全民2M”宽带免费升速体验活动,受理2M升速体验客户3100户,转正式客户213户。全年发展“亲情1+”手机版套餐5100户,平安农家G268业务3612户,宽带手机一家亲2972户,“亲情1+”一家亲922户。
  2010年,随着电信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和手机移动电话的普及,电话总数由2006年的13万户下降至不足10万户。2014年底,电话用户9.50万户。
  (二)长途电话 1979年,用户可在邮局营业厅或单位指定的电话直拨“113”长途台,挂拨长途电话,话务员立即接转通话。1980年,农场支局各分场部队开展长途报话业务。为社员代打长话。全县有65个大队做到打长话不出村。1986年,开通芦台—唐山长途电话业务电路2条。是年,新增芦台—天津半自动长途电话2条,北部油田至大港油田出租专线2条。1987年,远程控制电话开通,实现国内、国际直拨。1993年,新增芦台至全国的数字电路30条。1995年,全县所有住宅固定电话均能直拨国内外长途电话。长途电路停开23条,新开自动电路120条。1996年,随着城乡公用电路遍布各角落,长途电话业务逐渐萎缩,后撤销。
  (三)公用电话 80年代初,县内开始出现公用电话。1988年,市话达到1421户,其中公用电话1户,私人户、个体工商户153户。90年代,公用电话数量迅速增加。1994年,全县有公用电话42部,公用电话点35处。1995年,全县有公用电话51部,其中磁卡公用电话5部。公用电话点45处。1996年,全县有公用电话62部,其中磁卡公用电话11部。1997年,全县有公用电话点达到116处,公用电话101部,其中磁卡公用电话24部。1998年,公用电话131部。1999年,公用电话325部,其中磁卡公用电话18部,IC卡公用电话166部。
  2000年,公用电话数量达到高峰。IC卡电话达到309部。2001年,安装IC卡电话142部,售卡收入397万元,来电显示业务完成7768部。2003年,销售电话卡317万元,发展公用电话473部。2006年后,随着移动电话用户的增多,公用电话数量锐减。2008年,公用电话1000部,IC卡电话300部。2014年底,公用电话3071部。
  (四)特种业务 1979年前,已设立火警(119)、匪警(110)、气象(123)、救护(120)、障碍(112)、查号(114)等特种服务业务。1986年,开设“168”自动声讯业务,可通过公共电话网向所有电话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24小时不间断的电话、信息服务。1997年,开通121气象信息网和110报警系统、语音信箱,全县开通语音信箱724户。
  第三节 电报传真无线寻呼小灵通
  一 电报
  70年代末,开始应用国产55型电传机传送。1980年,全县有65个大队做到打电报不出村。1982年,来去电报业务2.32万份。1983年,来去电报业务2.65万份。1984年,已有267个村庄实现打电报不出村,解决农村打电报困难问题。1990年,改用国产智能型电报终端机传送。从宁河县邮电局直通市电信局报房的电报线路有2条。电报种类分为水情、气象、公益、新闻、政务、普通、电汇、汇款等类别。电报业务量增至3.94万份。1991年,增办庆贺电报和吊唁电报。农村电报到投递局后,随乡邮班次投送;外地来宁河县的电报由县邮电局专人投送。1996年,电报业务量锐减,电报业务量1.07万份。至2000年,随着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县电报业务自行消失。
  二 传真
  1991年,全县各乡镇均配备传真机,建立传真室。1992年,全县传真业务量17户。1993年后,全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均安装传真设备,全县传真用户达到42户。1994年,全县传真用户达到55户。1995年,传真用户达到82户。1996年,传真用户达到86户。1998年,传真用户达到101户。至2005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落户宁河“三资”和民营企业增多,全县传真通讯用户有所增加。
  三 无线寻呼
  1993年,开通无线寻呼BB机系统。1997年,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开通无线寻呼,相继开通CHINANET、“108”“200”“800”“300”业务以及声讯服务。1999年,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传呼业就被新兴的移动通信所取代,退出电信通信历史舞台。
  四 小灵通
  2003年7月16日,开通小灵通业务(无线市话业务),小灵通业务具有“通话价格低、绿色环保”等优点。是年,新建PHS无线市话基站168个,新建CSC设备5套,小灵通完成6775部。2004年,新建小灵通基站25个,DSLAM设备7752线。小灵通完成7038部。2005年,投资1079.7万元,新建小灵通基站118个。2006年,小灵通业务发展至巅峰,达22393户。是年,发展小灵通3497部;“亲情1+”业务小灵通与固话捆绑客户达到4635户,占小灵通客户总数的21%,占小灵通网络覆盖区域公众电话客户的18.25%;投资234万元,新建小灵通基站42套;完成芦台农场场区覆盖以及芦台城区、潘庄、大北涧沽的网络优化;投资43.76万元,完成第一批PHS直放站项目,安装直放站40台。2008年,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技术进步,小灵通业务逐渐退出市场。2010年,用户为4443户。2014年,小灵通全部退出市场。
  第四 节移动通信
  一 机构
  1999年,设立天津移动通信滨海分公司宁河营销处,为天津移动通信滨海分公司所设立的下属部门。2007年,成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宁河分公司,设综合部、业务部、集团部、渠道部、营销拓展部5个部门,有文化路营业厅、新华道营业厅、光明路营业厅、丰台镇营业厅、大北涧沽镇营业厅、金华路营业厅、七里海镇营业厅7个营业厅。2009年,增设贸易开发区营业厅。2010年,增设潘庄营业厅、造甲营业厅。2014年,内设综合部、市场部、城区营销服务部、农村营销服务部、建维部。拥有光明路、文化路、金华路、丰台镇、大北涧沽镇、七里海镇6个营业厅。工作人员126人。
  二 移动通信设施
  2006年,对通信网络进行光缆线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光缆长度449.70皮长公里,通信杆路277.99公里,通信管道61.89孔公里。2007年,相继对杨富庄、大月河、大龙湾等乡村的通信管线进行建设,建设光缆132.57皮长公里,通信杆路60.44公里,通信管道56.44孔公里。建设移动营业厅及集团客户专网直连光缆11.70皮长公里,通信杆路2.15公里,通信管道0.67孔公里。至2008年,建设光缆593.96皮长公里,通信杆路340.57公里,通信管道119.00孔公里。至2014年建设光缆1530皮长公里,通信杆路650公里,通信管道540孔公里。
  三 基本业务
  1999年,移动分营,实行“全市统一入网价格、统一通话费标准、模拟移动电话免费转数字移动电话”经营方式,移动服务网号除139、138外,新增137、136、135,信号载量倍增。调整后的手机入网费为每机150元。1999年12月始,主要办理售卡、缴纳话费及相关业务。2002年,增设集团客户服务部门、渠道营销部门。扩大农村移动电话用户,移动公司采取自办与代办的经营方式,对人口集中、经济条件较好、业务量较大的农村集镇,实行自办营业;对其他乡镇,以招聘固定代办户方式进行。2014年,新增移动CPE业务,对驻地网未覆盖的农村地区借助CPE设备为用户解决上网问题。
  四 业务拓展
  2008年,在3G、MMS(彩信)、CMNET(中国移动互联网)、GPRS(通用分组业务)、GPS(全球定位系统)、随E行(笔记本无线上网)、企业短信通、积分奖励、农信通、气象通、金融通(收听实时的股票、期货和外汇的实时行情和咨询讯息)、校信通、移动总机、集团彩铃、全球通8福套餐、商旅套餐、手机邮箱、综合V网业务等业务基础上,新推出集团专线、企信通等业务。2009年,将移动通信便捷信息传递引入政府移动政务,推进信息化应用。芦台、丰台、大北涧沽和七里海4个营销处,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各项业务服务。2010年,2G基站覆盖已接近100%,芦台镇地区3G信号覆盖率达到98%。2013年,依靠2G营销服务网络,推进TD终端的使用和普及。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发挥2G营销服务资源优势,推进TD终端与MIFI终端使用和普及,扩大G3业务使用率。2014年,完善宁河区域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提高重点基站建设,扩大高流量小区网络覆盖,提升精品网质量,扩充TD-LTE4G基站站址资源,提升4G网络用户感知度。4G网络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千米。
  五移动电话用户
  1991年,移动电话业务量1.16万户,业务收入7620元。1992年,新增移动直线话机17户,业务总收入2.39万元。1993年,总收入4.12万元。1994年,移动通信用户75.6户,移动电话收入8.52万元。1995年,移动通讯用户273.9户。1996年,移动通信用户686户。1997年,移动通信用户1353户。1998年,移动通信用户2733户。2014年,移动通信用户21.03万户。
  第五节 宽带互联网
  1998年,新建大北涧沽—东棘坨、赵本,大辛—丰台、小李,造甲城—北淮淀,芦台—冀东油田的光纤。1999年,架设电缆214.26条千米,光缆36.76千米。2000年,投资4672万元,为分局、端局新增电话交换机10496门,新立电杆6000棵,架设电缆650皮长公里。
  2002年,新建电缆管道135.40孔千米。开通宁河县第一个光纤入户小区——经济开发区小区,开通福康花园小区FTTX+LAN的接入方式,开通金翠路以及两个中心和模块局ADSL宽带业务。2003年,新增机站168座,完成政府信息网、公安信息网、邮政和气象广域网建设。2004年,新增电缆2200对,交换机8900门,新增光缆188千米,完成光纤接入及小区配置9个。2007年,实施“光进铜退”工程,新建设备间37个,建成一、二中心、宁河镇及潘庄4个核心局的网络建构,形成30余个传输环网络。
  2008年,完成GSM基站谈址37处,完成51个综合设备间割接工作,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5273户。2010年,移动网络完成3G基站55个,新建综合设备间10个,完成58个小区FTTH改造项目,涉及20555线,城区和芦台汉沽两个开发区场部在内的90%住宅楼可以实现家庭光纤上网。2011年,完成第一批5个小区FTTH改造613线,新建FTTH小区8个3873线,异网小区3个,1878户。投资600万元,完成宁河芦汉路管道迁移及架空线路上改下、滨玉路线路迁移、津芦南线线路施工、潘庄工业园线路上改下、汉农正通花园等7个市政配套项目。投资165.3万元,完成接入设备宽带扩容6208线,客户接入完成48项。完成技防网2期50个点施工开通工作。建设无线网络基站86个。室分建设项目24个。完成27个新建移动基站接维工作,搭建2G/3G故障平台及网络优化平台。完成窄带瘦身16528线、宽带瘦身11164线工作。
  2014年,完成基站建设110个站点,开通40个,室分建设20个站点。实施芦台镇文化路、光明路、金翠路等6条道路线路迁移工程,总投资326万元。完成对25个基站光纤终端盒整改。完成38个小区1.99万条光纤地址和商务用户1669条资源录入工作。全年退铜3.64万芯公里,完成全光小区108个,改制用户6568户。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