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七里海形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3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七里海形成与演变
分类号: P942.21
页数: 3
页码: 101-10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形成与演变,据地质学家考证,距今一万年前的第四纪大理冰后期,世界气候变暖,海面上升;7500年前,七里海地区被海水占据,为渤海的一部分。从距今5000年开始,渤海逐渐海退,七里海成为浅海滩。距今3000年前,演变成沼泽洼淀。后通道淤塞,变成淡水湖。
关键词: 七里海 形成演变 宁河县

内容

据地质学家考证,距今一万年前的第四纪大理冰后期,世界气候变暖,海面上升;7500年前,七里海地区被海水占据,为渤海的一部分。从距今5000年开始,渤海逐渐海退,七里海成为浅海滩。距今3000年前,演变成沼泽洼淀。后通道淤塞,变成淡水湖。
  七里海是古代著名湖泊。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最早提到七里海。书中说:“自是水(指鲍丘水,即今蓟运河)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郦道元所谓的“雍奴薮”,就是指东南滨海的沼泽洼淀。当时虽没有“七里海”称谓,实际指的即七里海。清《畿辅通志》载:“七里海,《水经注》所渭雍奴薮也。”表明与雍奴县名称也有渊源。
  汉代
  雍奴县属渔阳郡,治所约在今武清一带,所辖区域包括今宁、静、武、宝、蓟等县的广阔地域。《辽史》记载:“武清县,前汉雍奴县,属渔阳郡。《水经注》雍奴者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时七里海一带属雍奴县所辖,《水经注》所说“薮”,就是浅水生长草类的沼泽,顾名思义,汉代雍奴之名,很可能因七里海这片“雍”“奴”之地而得名。
  明代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二里。”至明末,七里海面积基本没变。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日下旧闻考》有这样记载:“七里海,在县东南(注:指宝坻县城)一百三十里。七里海计二百五十二里,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余顷。”并记载:“民之久业,输粮饲马,煎盐出税,养生送死,出于其中,不宜渔夺。”由此可见,七里海在京畿影响是很大的。明代宝坻上缴朝廷的芦苇税和渔网税,主要取自蓟运河和七里海。
  清代
  乾隆四十四年(1779),《宁河县志》载:“七里海,在县西南(指旧县城宁河镇)五十里。水本无缘,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雨多水汇,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西接筐儿港,西北接青龙湾二引河之水,东南分流。”
  “入运河(蓟运河)归海。宽二十里,长四十里。乾隆二十九年(1764),与堤头曾口河同竣。
  海之西北为后海,宽八里,长十八里。其东南为曲里海,宽四里,长十里。”道光二十四年(1844)记载:“七里海宽(指前海)二十余里,长则倍之……西北曰后海,宽八里余,长十八里;东南曰曲里海,宽较后海又小焉。”
  中华民国时期
  据民国《内务部河务季报》记载:“七里海,西接塌海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油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沽。每逢雨多水汇则渺渳濊漫,极目无涯,旱则诸淀皆涸;唯七里海尚有宁车沽一道,下通北塘潮汐,水常不竭。”可见,民国时期七里海仍为天津滨海最大的洼淀,周围诸淀相互通连,成“众星捧月”之势,且“渺渳濊漫,极目无涯”,即使干旱季节,也“水常不竭”。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七里海面积约为108平方千米。60年代,后海、曲里海被开垦为粮田,实际面积减少至68.5平方千米。1978年和1980年,为扩大自备水源,分两期建成东海水库,占地17.84平方千米。2014年,总面积95平方千米。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