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调查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07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调查研究
分类号: G634.2
页数: 72
页码: 196-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政协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工作概况等情况。
关键词: 宁河县 政协 调查研究

内容

调查研究是政协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县政协一直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1989年,工作组改组为专门委员会以后,调查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逐步形成了政协主席调研、课题组调研、专门委员会调研和委员个人调研等多种调研形式相辅相成的调研工作格局。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成为一项履行政协职能,组织委员活动的重要任务和形式。
  第一节 调查研究工作概况
  一、围绕宏观决策开展调查研究
  1990年,受县政府委托,县政协组织经济委员会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考察组赴辽宁省大洼县考察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课题组就农业、水利、农机、气象四个专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结合查阅相关的资料数据,写出了一个综合、四个专题共5篇《关于盘锦市大洼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论证考察报告》,为宁河县推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县政府对调查报告十分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做出了在全县大面积推广旱育稀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决策,这一决策对宁河县农业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991年,为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县政协会同县外经贸委等部门,对全县70多个外向型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规律作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写出了《宁河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的调查报告》,报告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布局;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搞活企业经营;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多渠道组织资金来源,有重点地进行投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宁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构想和举措,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被吸纳到1992年宁河县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中。
  1996年,县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围绕大县城规划的制定,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制定规划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要着眼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要着眼于环境保护,达到净化、美化的要求;要以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等意见和建议。1997年,县政协组成专门课题组,以“扩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民营经济二次创业”为题开展专题调研,从领导干部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及民营企业经营者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1条意见和建议。县委书记张有会批示:“这份报告很好。材料翔实,思路对策符合宁河实际。所提建议要认真采纳”。
  1998年,围绕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县政协组成调研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实施“一把手”工程,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教兴县意识;根据宁河在天津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尽快制定出符合宁河实际的“科教兴县”战略规划;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建立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稳固的经济利益机制,加快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充实和稳定科教工作队伍;加快信息产业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合理配置资源,实行经济、科教紧密结合的意见和建议。县委书记张有会认为,报告所提建议“对落实县委提出的‘科教兴县’方针,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大部分建议被吸纳到县委关于科教兴县的规划之中。
  1999年,县委提出宁河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县政协同县委政策研究室、县农委、农机局、农业局、水利局、畜牧水产局等部门和专家进行了专题调查、座谈和研讨,就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注意引导、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流通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报告提出的“宁河农业的优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有的优势正在弱化”的观点,引起县委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张有会将报告全文批转全县各乡镇委局,要求认真学习研究并加以落实,报告中的许多观点和建议被吸收到《宁河县关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规划》中。
  为加快宁河县城市化建设步伐,2000年组织了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调研课题组,在认真分析宁河县城市化建设的现状,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小城镇建设做为当前各级领导机关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调研论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调整乡镇布局,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建设落到实处等4个方面的意见
  和建议。调研课题组成员分6个专题在县政协第11次常委会会议上做了发言。许多建议受到重视。同年,县政协就引进和使用人才问题集体调研形成《关于我县专业技术人才现状的调查及实施人才工程的几点建议》的调查报告提交县委、县政府。调查报告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人才工程,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聚集人才要与本地经济的优势定位和产业结构相一致,使人才有所用,有所为。报告认真分析了宁河县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强化继续教育,夯实普通教育基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受到县党政领导机关的重视。
  2001年,围绕全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组织了由县政协主席李东海、副主席吴福林牵头的调研课题组,课题组深入有关乡镇、企业和兄弟区县,搜集情况,学习经验,历时4个多月,写出了《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几点思考》的调查报告。报告针对制约宁河县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四个方面对策:一是进一步加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加大转制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国有、集体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做大做强宁河县工业基础;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优化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四是政府要完善政策,搞好服务,营造工业强县的良好氛围。
  2002年4月,县政协经济委员会针对投资环境建设问题,组成课题组,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调研活动,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投资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投资环境建设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营造一个公平、合理、清晰透明的投资环境;推进高效的服务理念,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氛围和环境;以经营的思路,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等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开展调查研究
  1988年,农业科技组组织了“关于我县北部大洼地区发展奶山羊”的调研,提出了一些有决策价值的意见和建议。1989年,工商财贸组深入有关企业和乡镇,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决定》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所提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采纳。
  为加速宁河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1年,县政协负责人分赴黑龙江、广西、云南等地对边贸状况进行专题考察,写出了《关于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贸易情况的考察报告》和《关于中越、中缅边境贸易情况的考察报告》。这两份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边境贸易情况,论述了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为县委、县政府
  调整经济战略,制定长远规划,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提供了依据。科技咨询委员会《关于宁河县蔬菜开发前景的调查报告》,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建立优质种苗供应基地。建立具有现代化的检验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的蔬菜批发站及系列加工厂,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素质等意见和建议。1992年,为解决资金短缺和招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县政协负责人分头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关于解决资金困难问题的调查》中提出了采取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鼓励财政金融部门敢于承担责任,加快企业资金的流通和转化,发动群众挖掘民间资金等三条建议。《关于加强招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了招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召开动员大会,扩大内外宣传,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招商;举办培训班,培训招商人员,提高招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招商工作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招商活动机构,畅通招商信息渠道等建议。这两次调查所提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根据县政协所提建议,县委、县政府相继召开了有关会议,制定了办法和措施。
  1993年,经济建设委员会对经委所属部分企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委员赴全国百强县之一的丰南县进行考察,借鉴该县县办工业改革的思路与做法,形成了《关于县办工业现状及改革措施》的调查报告,为制定县办企业的改革思路提供了依据,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长逐一传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社会法制委员会围绕困惑企业的三角债问题,就企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994年,县政协组成“我县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及技术进步”调研课题组,历时3个多月的调研,写出了《宁河县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初析》的调查报告。报告以翔实数据和理性思考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选择优势行业重点发展;加快技术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高水平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市场观念,把产品推向市场以及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的意见和建议报县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
  1995年,“贸易开发区现状与发展”、“七里海综合开发与利用”两个调研课题组,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历时6个多月,深入到15个乡镇委局,召开各种座谈会13次,参加人员150多人次,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经反复分析、研究和论证,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提出了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两个调查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后,受到了重视。其中《只有发展,才有前途
  ——关于加快发展我县贸易开发区的调查》,对县党政领导机关下决心改革贸易开发区管理体制、转变招商方式等问题,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同年,经济工作委员会工业企业工作组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投入、管理、效益;财贸金融组对税改后如何扩大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海内外联谊工作委员会就台资企业经营情况等进行的调查,也提出了大量意见和建议,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城建环保委员会《关于芦台城区地下水资源情况的调查报告》,经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形成了常委会建议案,引起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报告中的许多建议被采纳。
  1996年,针对宁河县农村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县政协邀请县委农村工作部和农业局有关负责人,组成调研课题组,先后深入全县7个乡镇14个村作了重点调研,并结合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对全县村级(不含村办企业)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承包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的建议。县委根据建议,在有关的工作会议上,部署了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社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宁河县百万元产值私营企业发展情况和海内外联谊工作委员会就台资企业在宁河县的经营情况的调研,也提出了一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1997年,经济工作委员会就县直工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资产重组;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参与竞争;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把市场作为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等意见和建议。
  1998年,社会法制委员会和城建环保委员会分别就减轻民营企业不合理负担和县城总体规划的实施开展了调研,所提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欢迎。1999年,经济委员会财贸金融组围绕宁河县财政面临的形势,开展了关于建设效益型财政的调查,提出了做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00年经济委员会开展的《关于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加大拍卖、租赁、承包力度,盘活水利资产,焕发工程活力的建议,被县政府采纳,在全县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2001年,经济委员会在《关于我县三资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发挥经济开发区招商龙头、窗口作用的建议,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调查研究
  1985年,教育组就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问题进行的调查,引起县党政领导机
  关的重视,县委、县政府根据委员所提建议,在教师节前夕,为教师解决了住房、子女户口等问题,受到教师们的欢迎。1989年,县政协妇幼组、教育组分别就宁河县部分敬老院情况、关于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国办中学校办农场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提高宁河县中小学教育质量,尽快提高高考上线率,1990年教卫文体委员会对宁河县普通教育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我县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引起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领导根据报告所提的问题和建议,几次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和教育局、芦台一中等部门共同就如何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社会支教以及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尽快提高高考升学率等八个专题制定了改进措施。有些问题当年已着手解决。这篇报告影响大,社会效果好,获县委1990年度优秀调研成果奖。
  1991年,县政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在县科委和县政府人事室的支持下,对全县科技人员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发挥情况及如何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宁河县科技人员现状及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出的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在宁河县“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科技宣传,强化科技意识;坚持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狠抓智力开发;积极创建科技先导型、科技进步型、科技示范型企业;成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积极支持软科学研究及鼓励科技人员科技开发的优惠政策等建议,为县委提出“科技兴县”战略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教卫文体委员会《关于赴北京、天津两市幼儿园学习考察情况及我县幼教现状分析》的调查报告,送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供决策时参考。1993年,科技咨询委员会针对大学生人才使用问题,深入一些企业开展调查,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
  1994年,县政协受县委和县政府的委托,对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写出了《我县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和管理现状及今后五年内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和具有说服力的事例,指出了宁河县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大对人才问题宣传教育力度;改善管理机制,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做好准备;培养与引进并举,提高人才素质及在引进和聘请外地人才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建议。报告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并作为工作的参考。
  1995年,教卫文体工作委员会和社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分别就宁河县农村文化现状及企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搞好经营管理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所提建
  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96年,教卫文体工作委员会就全县群众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在关于芦台镇市容管理的调查中,提出了要进一步改造芦台镇公共厕所的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学习工作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我县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的调查报告被县委采纳,呈报给市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
  1997年,教卫文体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我县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思想发动工作;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加大管理力度,继续完善和实施“三A”校考核评估标准,实现素质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四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社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全县土地使用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提出了严格依法办事,保护耕地资源的建议,受到有关职能部门的好评。学习工作委员会对部分乡镇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调研,所提建议大部分被有关部门采纳。
  1998年,教卫文体委员会教育组就城镇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进行的调研,提出了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
  1999年,针对下岗职工不断增多,就业困难的现状,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有关局委及所属单位开展调查,写出了《关于我县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调查报告》,从转变观念、开发就业岗位、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引起县政府的重视。学习宣传委员会对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论证,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2000年,教卫文体委员会就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的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大教育费附加的收缴力度,增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杜绝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控制流失生等意见和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同年,社会法制委员会在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调研中,提出了加强对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关注力度,管好外来人口,努力解决警力不足等意见和建议。
  2001年,教卫文体委员会针对教师队伍分布不合理的现状,组织了专题调研活动,委员们深入有关乡镇、学校,组织了座谈、研讨等活动,就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法,增强教师调配政策的透明度,切实实行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强化教师聘用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欢迎。社会法制委员会
  在《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中认真分析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乘胜追击,进一步巩固严打成果;打防并举,进一步强化治理措施;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基础作用等建议。
  第二节 历届政协调查报告一览表
  题目 时间 调研人 备注
  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查 1985 教育组
  我县奶畜发展情况及问题 1988 农业科技组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 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情况的调查 1989 工商财贸组
  关于我县部分敬老院情况的调查 1989 妇幼组
  关于落实《义务教育法》情况的调查 1989 教育组
  关于国办中学校办农场发展问题的调查 1989 教育组
  关于盘锦市大洼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论证考察报告(含农业、水利、农机、气象四个专题) 1990 考察组
  我县教育现状及发展情况的调查 1990 教卫文体委员会 获县委1990年度优秀调研成果奖题目 时间 调研人 备 注
  关于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贸易情况的考察报吿 1991 课题组
  关于中越、中缅边境贸易情况的考察报告 1991 课题组
  宁河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的 调查报告 1991 课题组
  关于赴北京、天津两市幼儿园学习考察情况及我县幼教现状的分析 1991 教卫文体委员会
  关于宁河县蔬菜开发前景的调查报告 1991 科技咨询委员会
  宁河县科技人员现状及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报告 1992 课题组
  关于解决资金困难问题的调查 1992 课题组
  关于加强招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992 课题组
  关于县办工业现状及改革措施 1993 经济建设 委员会
  关于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调查 1993 社会法制 委员会
  关于我县大学生人才使用问题的调查 1993 科技咨询 委员会
  宁河县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初析 1994 课题组
  我县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和管理现状及今后五年内需求情况的调查 1994 课题组
  只有发展,才有前途——关于加快发展我县贸易开发区的调查 1995 课题组 题目 时间 调研人 备注
  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七里海综合开 发与利用 1995 课题组
  乡镇企业的发展、投入、管理、效益的调 查 1995 经济工作委员会工业企业组
  关于税改后扩大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 入的调查 1995 经济作委员会财 贸金融组
  台资企业在我县经营情况的调查 1995 海内外联谊 工作委员会
  关于芦台城区地下水资源情况的调查 报告 1995 城建环保工 作委员会
  关于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査 1995 教卫文体工 作委员会
  关于企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管好企业 1995 社会法制工 作委员会
  关于大县城规划的几点建议 1996 城建环保工 作委员会
  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实力 1996 课题组
  关于我县百万元产值私营企业发展情 况的调査 1996 社会法制 作委员会
  关于台资企业在我县经营情况的调查 1996 海内外联谊 工作委员会
  关于我县群众文化现状的调查 1996 教卫文体工 作委员会 题目 时间 调研人 备注
  关于芦台镇市容管理的调查 1996 城建环保工 作委员会
  关于我县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1996 学习工作委员会
  扩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民营经济的三次创业——关于我县民营经济发 展的思路和对策 1997 课题组
  关于我县县直工业发展的调查 1997 经济工作委员会
  关于我县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1997 教卫文体工 作委员会
  关于全县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 1997 社会法制工 作委员会
  关于部分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 1997 学习工作委员会
  加大统筹力度,把科教兴县战略落到 处——关于我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若干问题的建议 1998 课题组
  关于减轻民营企业不合理负担的调査 1998 社会法制委员会
  关于我县实施县城总体规划的调查 1998 城建环保委员会
  我县城镇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 1998 教卫文体委员会 题 目 时间 调研人 备 注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关于我县率先基本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1999 课题组
  关于我县建设效益型财政的调查 1999 经济委员会 财贸金融组
  关于我县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调查报告 1999 社会法制委员会
  关于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査 1999 学习宣传委员会
  加速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于我县小城镇建设情 况调查 2000 课题组
  关于我县专业技术人才现状的调查及实施人才工程的几点建议 2000 李东海 陈作忠 陈鸿烈 吴福林
  关于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 2000 经济委员会
  关于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 2000 教卫文体委员会
  关于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的调查 2000 社会法制委员会 题目 时间 调研人 备注
  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几点思考 2001 课题组
  宁河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布局现状分析 及对策 2001 教卫文体委员会
  关于我县三资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査报 告 2001 经济委员会
  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宁河经济发展 ——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建设的调査 2002 经济委员会
  第三节 调查报告选录
  赴盘锦市大洼县关于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综合考察报告
  县政协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于1990年8月22日至月27日对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关于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考察。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考察任务,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安排,并点名抽调了农艺师陈怀东,县政协委员、水利工程师刘丽华,农机工程师王仲泉,气象工程师赵继昌,县政协常委、农艺师王继兴和县政协行政科长魏永成等7人组成考察组。考察组由县政协副主席王天铎带队,到大洼县的当天下午即开始工作,辽宁省盐碱
  地利用研究所为我们安排了栽培研究室、土肥研究室及农机、水利、气象等副研究员以上专家十余位,分别按不同专业详细介绍了辽宁水稻高产的经验和理论根据,并为我们提供了充足宝贵的文字资料,对我们这次顺利完成考察任务起到了良好作用。
  这次到大洼县实地考察,参观了亩产700—800公斤的高产地块,也看了几十万亩单产超千斤以上的丰产方,全体同志一致认为这次考察真正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大洼县的旱育稀植高产经验是成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有很多好经验我们是适用的,不看不学不知道,一看一学才发觉我们老稻区与辽宁比起来,种植技术经验落在了后面,尤其在旱育稀植的技术应用上差距较大,大洼县65万亩水稻平均单产已经达到600公斤,而我们县20万亩水稻单产只有440公斤,这是一个不小的差距。
  这次考察所以能顺利园满完成预定的任务,应感谢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大洼县政协及大洼县农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周密的安排。在大洼县政协副主席王文卓和农委任主任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育种试验场,大洼县新兴农场万亩丰产方,亩产可达710公斤的高产田和新生农场大面积高产田,开阔了眼界,尤其看了新生管理区(朝鲜族)万亩机械插秧的高产田,插秧机械化已经达到了规范化的水平。同时我们还参观了新兴农场个体承包户赵春风31亩水稻高台旱育稀植高产地块,连续3年单产都在710公斤以上,高产地块达到840公斤。今年赵春风承包地块每亩插秧只有8000墩,每墩只插秧苗2—3株,现在每墩分蘖已达到30—35个(有效穗),每穗粒数已有130—140粒,呈现一片丰收景象。最后大洼县政协又协助我们专门组织大洼县农业局、水利局、农机局、气象局等单位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座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按专业分别与大洼县各有关单位交流了经验,可以说我们这次考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预定的任务,收获很大。
  为了使大洼县的先进种稻经验在我县早日推广,回来后我们及时总结讨论,分别由气象、水利、农机、农业各专业部门的同志写出专题报告,现将这次考察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盘锦市大洼县自然环境概况
  我们参观学习的盘锦市大洼县属于辽东半岛退海冲击平原,海拔高度2.5米左右,地势低洼、土质盐碱、地下水位高,且矿化度大,平均土壤含盐量在0.1—0.5%,地下水矿化度10—30克/升。气候特点属于温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无霜期为179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36.9毫米,多集中在7、8、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蒸发量为1653.6毫米,4—9月积温为3456度,日照为1510小时,适宜种植水稻。
  解放前的大洼县,又洼又碱,十年九涝,遍地盐碱花,只能熬小盐,不能长庄
  稼,1933年日寇强行开发,搞掠夺性生产,只留下了废沟旧坝,残野荒田,成为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是有名的“南大荒”。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并逐步建立了以种稻为主的国营农场群。兴修水利,沟、路、林、田综合治理,大搞标准化条田建设,修建大型排灌站,疏通骨干工程,改变了生产条件,自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年来,辽宁农垦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水稻面积为88万亩,现已发展到110万亩,水稻单产提高到600公斤。种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多角度、多模式的栽培体系。特别是育苗技术的改革——高台育苗技术的研试成功以及软盘地棚育苗方法的推广应用,打破了几年来育秧技术对进一步增产的限制作用,并给其他一系列栽培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希望,使水稻种植走进一个新的里程。大洼县是辽宁省有代表性的高产地区,全县种稻65万亩,平均单产达到600公斤。大洼县过去,现在的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大体与我县相似,共同走过了相同的路,但我们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60年代种稻的水平上。我们虽然也更换了品种,增施了化肥,采取了除草治病等措施,产量和自己比也有所提高,但对照大洼县的水稻生产,我们有明显的差距。所以大洼县的种稻经验值得我们全面学习、探讨、借鉴。8月份国家科委在吉林召开了“三北”水稻生产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北”地区推行水稻三早旱育稀植增产技术。这说明辽宁水稻高产技术已经引起国家科委的重视和认可。
  二、大洼县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理论
  大洼县全面推广应用水稻三早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这里边有一个理论问题,那就是过去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是靠主穗增产还是靠分蘖成穗增产的问题。这次对大洼县的实地考察,使过去水稻靠多下种,靠主穗增产的理论受到挑战。他们的实践证明,水稻是属多蘖性作物,其高产密度适宜幅度较大,如果适当稀植可以充分发挥其分蘖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生产力,个体健壮分蘖多,组成的群体也就自然好。而且稀植个体发育的好,避免了倒伏,大垄宽行,通风透光,增加了光照,有利于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同时也能减轻各种病害,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
  辽宁省胡家场农业技术推广站1989年搞4种稀植对比实验,其产量情况请看下表:
  通过实验可以说明,适当稀植可以使水稻生产正常,分蘖多、分蘖早、成穗多、粒重明显提高,从上表可以看出稀植(9×6)比密植(9×3)的总穗数少6%,而成粒数增加10%,千粒重增加0.2克,结实率高2%,产量增加7%。
  分析其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稀植水稻发挥了个体生长优势,而形成稳产高产的群体。另外,水稻稀植能创造高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稀植增加了产量,二是降低了成本,这样才符合经济规律,要想投入、产出合理,必须有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育秧、插秧及肥水管理可变幅度较大,通过大洼县的改革,稀植可降低秧田的比例,秧田减少播种量可以育壮秧。由于稀植一亩秧可以插45亩本田,本田用种量由原来的3.5公斤降到2.5公斤,另外稀植可以减少育秧、插秧用工,提高劳动效率25%,减轻了劳动强度,每人插秧比过去可提高工效一倍。他们计算,用旱育秧每亩可以节省育苗费10元,插秧费5元,可增产45公斤,折人民币30元,这样合计每亩增加收入45元。所以说水稻稀植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大量减少了劳动强度,为更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大洼县水稻稀植是利用水稻分蘖性较强这一特性,达到理想的有效穗数、粒数,在省工省力的情况下,确保水稻丰收,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水稻合理稀植呢?所谓稀植不是越稀越好,而是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壤肥力、品种和不同的栽培技术、管理水平等情况合理确定适宜的插秧密度,也就是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壮秧宜稀、弱秧宜密、早插宜稀、晚插宜密”的原则,才能获得高产。大洼县的经验是把原来的8×3、9×3改为9×4、9×6,每穴插4—5株改为每穴2—4株,这样使单位面积插秧基本苗数比
  原来密植时减少50%,大大降低了用种、用苗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要想采用水稻稀植技术,并取得成功,达到高产,必须掌握好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1.旱育秧、稀插秧、培育壮秧(辽宁省级标准)。
  2.整平土地,适期早插秧。
  3.选择抗性较强,分蘖率高的丰产品种。
  4.科学管水,合理施肥,即N、P、K配合施用。
  5.搞好田间除草和病虫害的除治。
  四、大洼县在推广水稻高产栽培中四条突破性变化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认为大洼县在推广水稻高产栽培中有四种突破性变化,即旱育秧、稀插秧、旋耕旱整地和改变水、肥管理。
  1.推广旱育秧、培育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低成本的关键性突破。大洼县全部采用开闭式或有孔双膜覆盖保温育秧形式,机械插秧用软盘和隔膜育秧。育秧方法全部在园田做平床,或在本田做高台,进行营养土调酸旱育苗,普遍降低了秧田的播种量,普通的旱育苗每平方米播150—200克,盘育手插秧每盘播60—80克,盘育机插秧每盘播100克,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带蘖下田。稀播的秧苗健壮,秧苗素质好,较原来密播的有明显差别。带蘖下田的壮秧插入本田后反青快、分蘖多、穗大、粒多,因此利用稀播壮秧的生理优势,起到了以蘖带苗的作用,为实现水稻高产打下基础。
  2.因地制宜推行大行距稀植的栽培技术。水稻产量主要来源于抽穗后的光合作用,抽穗后的群体状况对产量影响极大,大洼县推行的大垄稀植的栽培技术恰好是有利于水稻后期的光合作用,他们通过试验改变了过去穴距3寸以下的密植为稀植,行距一般为9寸,穴距一般地块为6寸,平肥地块4—6寸,薄地3—4寸,株型较好的品种为3—5寸,平均每穴秧3株(2—4株)。全县65万亩全是一个模式,所以说这是第二个突破性的变化。
  3.推行旋耕旱整地,改进耕作技术。大洼县推广应用以旋耕为中心的稻田少耕法,给水稻生产带来的益处已显而易见,旋耕碎土效果好,耕层理想(12—13厘米)而不乱,养分分布均匀,较深翻自然省水,可以节水50%,土地易平整,适宜在水田推广应用。他们采用旋耕三年深耕或深松一次,旋耕与深耕结合进行。有利于土壤通透和洗碱,大大提高了土壤的增产潜力,降低了成本(此法应严格控制杂草生长,必须结合化学除草)。
  4.推行浅、湿、干相结合的灌溉技术和推广优化配方施肥,改变过去长期淹
  灌的做法,实行浅、湿、干交替的间歇灌溉,即带水插秧、浅湿分蘖,稻苗晾田、浅水养苗、浅湿抽穗、寸水开花、湿润壮粒,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亩灌溉定额由以前的800方以上降低到500—600方。在施肥方法上他们推广配方施肥,少吃多餐法,控制氮肥,增施磷肥、钾肥、锌肥,根据水稻需肥特点,土壤供肥能力和产量指标,推广配方肥技术,氮、磷、钾肥的比例是1∶0.5∶0.5,亩施肥量一般是硫铵60—7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在土壤速磷低于0.3PPM的情况下,亩施硫酸锌1.5—2.5公斤,施肥方法是分段多次施肥,少吃多餐,氮肥前后比例是75∶25或80∶20,提倡施农家肥。
  五、如何使大洼县种稻经验在我县推广应用的几点意见
  通过对大洼县水稻生产的考察,盘锦地区在农业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有较强的基础,大洼县是农场县,他们的技术力量雄厚,每个村队都有农艺师,每个农场(相当我们的乡)都有高级农艺师和技术推广站,科技推广体系比我们健全,这是大洼县的特点,也是我们的弱点,和大洼县相比,我们的技术力量明显薄弱和不足,因此特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1.总的说大洼县水稻高产经验是成熟的,我们可以推广应用。但稀植高产技术最好先在早稻上应用,开始面积不应过大、过快,全县以5万亩为好,也可以选几个技术力量较强的乡和村作为试点,用3年的时间全县推广开20万亩,尤其应注意不能一刀切。
  2.推广大洼县旱育稀植技术是个综合性的增产措施,要求农业部门大力开办培训班,同时应加强科技组织建设,严格掌握技术要点,做到稳扎稳打,力求一次成功。
  3.县党政领导机关要为推广大洼县经验创造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如机械的准备,土地平整,技术力量的配备,农药、薄膜的准备,优种供应等,条件不成熟坚决不上。
  4.要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
  以上报告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县政协赴盘锦市大洼县关于水稻稀植高产栽培技术考察组
  1990年9月3日
  关于宁河县蔬菜开发前景的调研报告
  蔬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是“菜篮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含水量大,须保持新鲜,季节性与技术性特强,从生产到流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做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是一个较长远的战略目标。尤其对我们郊县来说,落实市委提出的“发展蔬菜,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战略方针,更有其特殊重要性。为此在县委统一安排下,县政协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蔬菜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调研,广泛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县蔬菜开发的前景作了调查研究,形成了这份报告,仅供有关领导参考。
  一、宁河县蔬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宁河县历史上没有种植商品菜的传统,多数村庄只是种些自己食用的大白菜和数量较小的应时菜。广大群众日常多以小鱼、咸菜、豆芽为主要菜,这主要是由于宁河县地势低洼易涝,大部分地块不适合种植蔬菜,虽有部分台田,但因缺乏水资源而影响了广大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主要的还是缺乏商品意识,加之生产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多种因素,所以直到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县的蔬菜仍旧主要依赖外地流入,因而我县市场菜价一般都高于市区和其他郊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民群众在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勇于开创多种经营、种养结合,蔬菜生产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1年,县委农村工作部总结了岳龙乡通过抓市场启动,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蔬菜生产发展的经验。岳龙乡发展蔬菜种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个典型让人听了十分振奋,在我县很有说服力,他们的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岳龙乡位于我县东北部,地处丰南、丰润、玉田的三角地带,全乡21个自然村,3610户,13009口人,47240亩耕地,人均3.6亩。1983年前全乡耕地基本上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只有5000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为9∶1。1991年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粮、经作物比例为1∶1,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了,但粮食没少收,相反还比过去增长44.8%,农业纯收入增长了108.5%,人均收入由过去的413元增加到910元,增长120%,这些都是由于全乡发展蔬菜的结果。1991年种植蔬菜3000多亩,其中大宗蔬菜一项占2515
  亩,单产1500~2000斤,每亩纯收入1000多元。全乡大多数村庄受益非浅,大良村种豆角230亩,平均单产1805公斤,纯收入23.5万元,全村60户,人均收入近1000元。曾庄村村民曾凡杰1991年种了11亩豆角,纯收入7225元,再加上8亩大葱,纯收入已达到万元以上。事实说明种植作物可以调整,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大有可为,我县其他乡镇也有这样的实例,如廉庄子乡前米村的小棚韭菜,大北乡独立村的大棚黄瓜、西红柿等都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宁河县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已开始由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迈进,当前,已基本建成“天津小站稻优质米”和“优质棉”两个生产基地,并进入稳产、高产的发展阶段,极大地促进了资源优势的开发和粮棉产量的增长。1991年全县28.3万亩水稻总产12454万公斤,比始建“优质稻”基地时的1986年翻了一番,人均占有粮食达到了442公斤。1991年的10.6万亩棉花,平均单产皮棉67公斤,总产达到707万公斤。由于粮、棉增产,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还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优质米、棉等商品。在此基础上,再开发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譬如在蓟运河与还乡河之间,芦丰公路两侧的岳龙、后棘坨、大辛和丰台四乡镇开发三万亩是非常适宜的。经过对全县蔬菜开发前景的深入研究和多方论证与实践,我们认为我县建立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四点:第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我县位于天津市东南部,于京、津、唐三大城市之间,毗邻塘沽经济开发区,是东北地区进关的津门首驿。重要的干线京山铁路由此通过,津榆公路横贯全县,县内乡村公路成网,四通八达,十分方便。第二,水土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全县有净耕地75.5万亩(人均2.5亩),土地平坦肥沃,海拔高程1.0~4.2米,全县总的地势坡降呈万分之一,北高南低。拟建基地的四个乡镇位于本县的北部至东北部,海拔3.0米,该区土壤系由近代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而成,为中全壤质潮土或湿潮土,容重1.2克/立方厘米,土质疏松,耕性好,适耕期长,且潜肥力高,有机质含量1.4%。该区潜水埋深1.1米左右,矿化度为0.9克/升的弱矿化水,蒸发积盐很轻(土壤含盐量0.008%)。非常适宜浅耕系作物的生长发育,也就是适合大部分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此外该地区位于蓟运河和还乡河之间,河系、深渠纵横,台条田标准较高,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且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单井出水量达80吨/小时,可满足蔬菜喜水的需要。第三,自然条件适宜,资源丰富。本县位于北纬39°09′06″~39°36′01″东经117°18′54″~117°55′37″之间,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44小时,年平均降水637毫米,平
  均气温11.10度,以上的年积温80%的保温率为4324度,无霜期为196天,且作为温室覆盖物和遮风屏障上好原料的芦苇、稻草资源充裕,适宜蔬菜生产的发展。另外,我县是东北进关调菜的前站,辽阔的东三省气温低下,无霜期极短,难以种菜,就连关内的昌黎、滦县、开平、丰润等山区、半山区也因缺水而难以大面积发展蔬菜。因此,可以说:我县有优越条件发展蔬菜打入东北三省。据调查,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每年都进关调菜,远抵山东,近至津郊。长途调运,运费高且损失严重。所以,我县建蔬菜基地发展商品菜生产,除供应邻近的京、津、唐三大城市和开发区外,积极打入东北市场,潜力很大。我县岳龙乡1990年提出了“冲出津京唐,瞄准东三省”的销售思路。1991年该乡组织力量,深入东三省与30多个客户达成了购销协议,保证了蔬菜的销售。全乡蔬菜由1989年的1976亩,1991年增加到3002亩,比1987年增加31倍,种菜村达20多个,种菜户达到3100户,分别占总村数和总户数的95.2%,86.1%。如今岳龙已发展成为全县最好的蔬菜种植地之一。第四,清新的卫生环境,绝无污染源。我县为天津的远郊县,无污染性的工厂,特别是丰台、岳龙、大辛、小李等乡镇距县城40公里,地处上游且更无污染源。这个地区现有机井512眼,如果再打一部分,完全可以达到地上、地下水双保险。再加上增施粗肥,不施或少施化肥,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施或少施各类农药等措施,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而城市的近郊,不仅水源污染,就连空气污染也相当严重。此外,近郊工业发达,劳动价值高,远县工业少,劳力价值相对较低,这也就相应的降低了蔬菜本身的价格。这些都从客观上为我县发展蔬菜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总之,在我县东北部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无论是对人对己,从眼前到长远都是大有利的好事。
  三、科技进步,政策稳定,是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必要条件。
  党中央为我国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完成了第一步,目前正向第二步目标奋进,争取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保证城市的蔬菜供应,是城郊型农业的首要任务。蔬菜生产应当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由现有的低水平向中等水平过渡。蔬菜的发展在靠稳定政策的同时,主要靠科技进步,逐步建成新型蔬菜生产和周年供应的体系,调整基地合理布局,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均衡上市量,提高蔬菜本身的质量,增加品种,以保证市场供应。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进一步搞好蔬菜生产的开发,必须做好我市及近郊市区人口增长的预测,菜田面积布局与耕地面积的
  预测,城镇居民消费预测及蔬菜科技进步的预测,从总体上做到心中有数,尤其要充分估计到2000年,蔬菜发展到较高层次对科技进步的需要,不能单纯考虑供应本地区,也应考虑到外地和国际市场,这样必须做到:(一)建立和健全从流通到生产到流通的广阔领域,适应蔬菜发展科学化的管理机构,基地区(县)和乡镇应设立蔬菜专业科技综合服务组织,负责信息交流、计划管理、新技术引进、实验示范及推广指导,尤其贮运保鲜等技术指导工作。(二)提高保护地生产的综合调控技术。保护地生产,对温、光、湿的环境因素要实行提高其综合控制技术,以达到增产与节约耗能的目的。(三)逐步建成保鲜冷贮技术系列,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上市蔬菜的鲜嫩质量,完善采后予冷、贮运及销售保鲜的冷贮系列。(四)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地膜覆盖,工厂化育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生长调节剂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特别是蔬菜无土栽培,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蔬菜矮化,太阳能温室的利用及生物工程的应用等新技术应大力推广。
  贮藏、保鲜是调剂市场的重要手段,我县属新开发蔬菜区,应相应地吸收引进传统的贮藏技术,结合新式的冷藏、气贮技术,搞好周年供应。
  四、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与科技进步的对策。
  要在我县建立副食品蔬菜基地,关键在领导,在靠政策与投入的同时,应把蔬菜科技进步与教育提到战略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大力排除科技进步的障碍,应采取如下有关措施:
  (一)建立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加强领导,组建从生产到流通科学管理一体化的领导体制,是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系统工程的关键,是否可以在县城或乡镇建立蔬菜基地服务总站。其他乡镇建服务分站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工作。这些站可以搞成自收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
  (二)县建立全民事业性蔬菜种苗供应场一处,供应基地优质种苗。根据县蔬菜基地面积大小确定种苗场的面积,初步设想可建200~500亩种苗场,也可以扩大经营服务业务。
  (三)建立具有现代化检验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的无公害蔬菜批发总站及蔬菜系列加工厂。
  (四)在蔬菜批发市场内建一座1000~1500立方米的低温冷库。
  (五)大搞蔬菜基地农田基本建设,渠系配套,修建防渗渠道,增设闸涵斗门等田间工程,搞好机井建设等。
  (六)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目前我县蔬菜技术人员很少,推广机构也不健
  全,很难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菜农很难见到科技人员,更谈不上技术指导与服务。这种后进局面,应迅速扭转。在基地所在的重点乡镇,应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其他乡镇设蔬菜服务站,有条件的中心设综合服务站,包括技术指导、生产资料的供应与上市服务等。
  (七)提高菜农技术素质。现有菜农文化素质低,文化程度高的青壮年多从事乡镇企业,菜田劳动力多为老弱,这样的文化层次构成,无疑会妨碍蔬菜科技的发展,应尽快把蔬菜科技教育提高到战略位置上来,基地所在乡镇,重点中学应改为农业中专或设蔬菜专业课程,培养新一代的菜农与乡一级的科技人员,使他们成为城郊型农业生力军。
  (八)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地力。近年来对农家肥有些轻视,多靠化肥增产。多数农田有机质显著下降,这是个严重问题,应当着手解决。目前应以村为单位推广高温堆肥及积畜厩肥,增加有机质肥源,供应菜田使用。有条件的地区应同时经营养殖业,粪便为菜田提供肥源,走生态良性循环之路。
  坚决禁止在蔬菜基地内和附近建污染性的工厂企业。
  此上项目,初步计划需要投资10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扶持,贷款解决。估计5年可以全部收回投资。
  宁河县政协科技咨询委员会
  1991年12月
  宁河县科技人员现状及作用发挥
  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委、县政府党组:
  1991年初,县委张有会同志提出政协可否搞个“我县人才开发方面的调查研究”。县政协党组及时作了研究部署。我和树茂一起召开了有关部门会议,收集一些资料,随后由张如陵同志会同人事室同志,对我县科技人才基本现状及其作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参考意见,现呈上,供参考。
  王光军
  1992年1月10日
  根据中共宁河县委的安排和要求,我们从今年6月开始,对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其在经济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
  一、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
  (一)数量与结构
  我县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共有6646人。其中:高级职务的53人,占0.8%,中级903人,占13.58%,初级5690人,占85.62%。按年龄划分:30岁以下的2400人,占36.11%,31—40岁的2195人,占33.03%,41—50岁的1387人,占20.87%,51岁以上的664人,占9.99%。按学历划分:大学本科286人,占4.31%,大学专科938人,占14.11%,中专3058人,占46.01%,高中、初中2364人,占35.57%。”按政治面貌划分,中共党员1484人,占22.33%,非中共党员5162人,占77.67%。按所在大行业分布情况分:教育口有3305人,占49.73%,卫生口有1067人,占16.05%,农业口有332人,占5%。工业口有1339人,占20.1%。商业口有415人,占6.2%。其他占2.82%。按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划分:农业系列的有209人占3.1%,工程系列的有550人占8.3%,会计系列的有365人占5.5%,统计系列的有82人占1.2%,经济系列的有356人占5.4%,教育系列3324人占50%,卫生系列的有1151人占17.3%,其他系列占9.2%。
  此外,今年年底前又进行了职改微调工作新增高职2人、中职51人。
  1990年和1991年新分配到我县的学生共445人,其中大学本科和专科生231人,中专生214人,其分配渠道由教育口直接分配的共312人(大专生156人,中专生156人)由县人事部门分配的共133人(大专生75人,中专生58人)。
  还有,全县22个乡镇中有375人,能独立工作,有一定专长,但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乡镇农科站有83人,水利站有103人、林业站有43人、农经站有91人、农机站有55人。此外,还有科技助理20人、农民技术员112人,这部分人员构成有国家干部,有全民合同制工人,大部分是协勤人员(约占60—70%)。
  综合以上统计数字与比例构成情况可以看出:
  1.我县现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总量比例明显太小,只占全县总人口的2%。
  2.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专业知识层次不高。大学本科与专科毕业的
  只占18.42%,中专毕业的占46.01%。从全县宏观上看,我县15岁以上的人口总数为233520人。其文化程度的构成(不包括在校学生)大学生436人占1.8‰,大专生1504人占6.4‰,中专生4232人占18‰,高中生16970人占72.6%‰,初中生68635人占29.4%,小学生98458人占42.2%,文盲和半文盲34349人占14.7%。
  3.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比例偏低,31—40岁的比例偏高,41—50岁的比例也偏高,51岁以上的比例偏低。最低和最高两个年龄档的知识结构出现了“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断层”问题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相应的知识分子负担过重问题,也会长时间存在。
  (二)作用与成果
  尽管我县专业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由于各级领导机关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努力,在科技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各级领导干部对科学技术比较重视,在工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技术人员又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悄然兴起。各级管理部门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点,对口安排,量材使用,已成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因此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专业基本对口的占98.2%,提拔担任科级及其以上的领导干部共832人占12.5%。为切实掌握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各部门都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和年终业绩考核制度,健全了专业技术人员业绩档案。
  2.注意培养拔尖或带头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几年来,各行各业都注意培养本行业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如农业方面,培养了水稻、棉花、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技术方面技术带头人。这几年我县农业粮食作物连续争得大丰收,除自然条件外,大量的技术投入是确保农业大丰收的重要因素。例如北部大洼地区5万亩水稻中低产变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项目协调指导小组的领导下,在项目技术承担组的努力下,在县乡(镇)技术承包集团的大力协同下,实施三年来,其单产由1988年的369公斤/亩提高到1991年的510公斤/亩,总产由1804.2万公斤提高到2565万公斤,三年累计新增产1347.63万公斤,其科技进步对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为51.03%,同时还举办水稻技术培训班145期,培训人员达11571人次。为四乡镇25个村10个农场培养出“永久”型的农业技术能人112人。为了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各单位都根据本部门的工作需要,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所学专业,进行
  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仅科委科技进修学校从1987年到1991年共开办13个专业,32个班次共有1244人参加了培训。
  3.近几年来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承包的试行办法》、《宁河县科技进步奖励试行办法》、《鼓励大中专生到乡镇企业工作的优惠政策》等。今年农口就有77人带着41个技术项目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占下基层服务人员总数的18.7%。今年县委、县政府还奖励了在“七五”期间,科技进步取得优异成绩的23项科研、推广成果,受奖励的专业技术人员114人。还有17项成果13个单位35名专业技术人员受到部、市级的奖励。
  在技术推广方面,“七五”期间有42项新技术在我县普及推广。其中农业方面水稻隔膜育秧与机插秧配套技术和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每亩可增经济效益105元;水稻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增产幅度达10—15%;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增产幅度达15%以上;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与繁育推广,增产8—12%。在工业方面也有不少可喜的成绩,如县水泥厂通过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和国际标准,对本厂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三年共投资98580元,每年回收的粉尘和水泥有840吨,价值42990元,节煤180吨价值18000元。经过技术改造,既净化了环境,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1990年该厂生产425号矿碴硅酸盐水泥,被评为天津市优质产品。
  综上所述,我县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用科学技术,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潜力与问题
  根据与112名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座谈和查阅200名专业技术人员1990年的业绩档案,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介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负荷量或者是作用发挥的情况综合起来,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工作负荷量在80%左右的或者是作用发挥充分和较好的有98人占31.4%;工作负荷量在50%左右的或者是发挥一般的有170人占54.5%;工作负荷量在20%左右的或者是发挥较差的有44人占14.1%。以此为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我县人才资源利用率为55.13%,低于全国65.6%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县还有44.87%的人才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发挥,按人才资源利用率推算,相当于有2982人处于闲置状态,若按人均月工资150元计算,相当于每年工资投入536.76万元而无产出。
  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有:
  1.科技普及与宣传工作薄弱。致使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在社会上尚未广泛形成。本次调查中,认为单位用人凭印象的占18.6%,有26.8%的专业技术人员认为,领导因素和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影响了作用的发挥,他们希望有个和谐的工作环境。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不如在事业单位更不如在机关的思想,以致在某些企业出现了“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人才外流”的恶性循环。所以,有46.1%的专业技术人员把知识的价值视为目前关心而又最伤感的问题之一。
  2.政策因素的制约。县委、县政府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政策有一定成效,但人才流动仍有一定的困难。有关科技人员的政策缺乏配套措施,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更少,致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近几年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农业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交通、食宿条件和必要的仪器设备,都相当差。
  4.继续教育工作摆不到日程上来。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反映,使用多,培养少。想自学更新知识,图书馆又很少有专业书籍和专业杂志供他们查阅,吃老本很难适应竞争的形势。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即我县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亟缺,而从整体作用的发挥上又有较大的潜力。除了结构比例(专业、年龄、学历、职称等)不太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外,在组织管理和使用方面如何挖掘潜力,充实生产第一线,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其中,所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尚须做更细致的工作。过来一个时期,许多人不愿意到企业从事技术工作,致使有些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助手。一方面要为企业生产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还要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搞市场调查研究和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改造工作。
  农村的情况同样如此,全县农口专业技术人员209人,而直接从事农业种植技术工作的只有59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只有2.46人,每个乡镇平均只有2.68人,更无暇顾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技术研究会的技术发展方向,拓宽服务领域等技术指导工作。
  此外,人事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上不分类,一揽子管理,没有针对科技人员的特点、作用、成长和发展规律实行分类管理,所以出现了个别专业人员不对口的现象。
  二、进一步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载体的专业技术工作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日益明显。针对我县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如何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单位一致关注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企业有没有活力和后劲,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从座谈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想干事业,肯挑重担,不完全是为了赚钱,要理解尊重他们,同时也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作用,目的是为了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我县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充分释放他们的智能,其总体思路是,树立科技兴县的战略思想,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以经济的发展给教育提供实力,以教育开发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以科技进步支撑经济发展,创造必须具备的各项条件和功能,实现社会各要素的进一步优化组合。
  (二)加强科技宣传,强化科技意识。建议由县委宣传部和县科委牵头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科技兴县”的使命感、紧迫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宁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扭转信息闭塞的局面,组织技术信息交流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克服短期行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坚持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狠抓智力开发。把教育作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强专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组织安排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使其知识不断更新,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他们政治素质。适当增加专业技术人员中共产党员的比例,把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在一起,以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
  (四)积极创建科技先导型、科技进步型、科技示范型企业的活动,必要时也可以成立县级领导小组,由县政府牵头,由科委、经委、企业局、计委、财政、银行、工商、税务和劳动人事等部门参加。制定三种科技型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和优惠政策,以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要注重高科技产业,推广科技兴工,使我县企业生产力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五)继续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承包。进一步完善县
  科技进步奖励试行办法等。
  (六)有条件的企业或管理部门建立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和总工艺师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科技管理与开发体系,制定优秀工程师评比奖励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
  (七)为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鼓励全民、集体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其年净收入在一定限额内可暂免征所得税,这笔净收入可用做单位科技发展基金,其中一部分可按一定比例留作厂长基金、奖励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同时,要进一步放活企业技术人员给他们以用武之地。经单位批准,科技人员可以利用工作时间到乡镇企业、农村进行在职承包。承包人要与被承包单位签订技术承包合同。还应允许科技人员业余兼职,并按《技术合同法》与兼职单位签订技术合同,业余兼职的劳动报酬由当事人商定,其收入不涉及本单位权益的全部归个人所有,涉及本单位权益的由单位与兼职人员协商分配,但都应按税法交纳个人所得税。要注意组织调动离退休科技干部的积极性,请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技术工作。建议县政府成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科技人才引进流动、管理工作,以活跃人才市场。
  (八)如有必要,县财政可以成立投资公司,设立科技开发信托投资部门,各专业银行,也要安排专项委托贷款规模,优先支持新产品开发,老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技术合同项目。合理使用科技贷款,充分发挥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高效益倍增作用。从回收的科技三项经费和推广科技成果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县科技发展基金,制订使用与管理办法,面向全县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条件。
  (九)积极支持软科学研究工作。重点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及有关政策的研究和产品结构调整前期研究及重大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等领域。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
  上述建议很不系统,但这些工作都会涉及较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可能产生效果。
  由于我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不高,在调查报告中难免有些错误,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1991年12月
  只有发展 才有前途
  ——关于加快发展我县贸易开发区的调查
  我县的贸易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经过各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建起一座繁荣的商业新城。它对发展我县经济和落实大县城建设规划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日趋健全,贸易开发区原来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因此,贸易开发区建设也就面临着如何探索一条既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本地区发展要求的道路问题。为破好这个题,县政协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
  一、贸易开发区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县的贸易开发区于1992年5月30日开始动工兴建,12月31日正式剪彩启动。3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艰辛地努力,贸易开发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有156家国营、集体、个体经营户入区经营,累计出让土地8万平方米,吸引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市场基础设施投资800多万元,建设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各类市场日平均营业额达75万元,1994年各类市场累积营业总额超过2.5亿元,上交利税226.5万元,1995年上半年市场营业额已超过1.4亿元。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大到粮油食品、五金交电、木材、钢材、小到烟、酒、糖、茶、鱼、菜、肉、蛋,经营品种不下几万种,已成为临近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二、制约贸易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深切感到,建设贸易开发区是推动我县流通领域大发展,重振芦台作为津东商埠重镇的一项战略措施。因而,该区的建设决不能见好就收,它应该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育成熟而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完善。但从现实情况看,还存在着不少制约该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开发区的发展与建设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发展思路、规划方向。贸易开发区作为我县一项投资多、影响大、牵扯面广的重要建设项目,从开始建设
  到今天,采取的是一种边建设、边规划,甚至是先建设,后规划的市场建设模式。至今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随着我国经济秩序的进一步理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育成熟,原来无序式的市场发展模式必然产生一系列问题,诸如招商政策制定上的短期行为、建设方向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对贸易开发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二)贸易开发区招商政策多变且定调过高,严重影响了贸易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贸易开发区四年来的土地出让情况呈现一种波浪式发展,1992年形成一个高峰,到1993年却急剧回落,到1994年4月份又有暂短回升,1995年又再次回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据我们分析,除去有国家政策调整和金融形势的影响外,我们自身在政策导向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招商政策多变,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在贸易开发区建区初期,我们以优惠的地价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入区建店、设厂,这就形成了第一次投资热潮,出让土地70亩。但是,政策规定区内只许建设二层以上的楼房,由于经营成本加大,第二年一些资本并不雄厚的商户或打消了入区经商的念头或持币观望等待政策再变,从而造成入区户大为减少,出让土地只有10.4亩。到了1994年初,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流物流增加,贸易开发区成为有利可图的地方,一些商户打消顾虑纷纷入区,到4月份已形成一个小高潮,出让土地达29.2亩,招商形势喜人。此后,由于县委、县政府出于扶植桥北新区发展的考虑,停止贸易开发区招商并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费,从而使贸易开发区招商工作又一次跌入低谷。经过这几次政策变动的影响,投资者对开发区的投资信心受到一定打击,投资积极性显著降低,1995年出让土地数只有12.8亩,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开发区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其次,贸易开发区招商思路定调过高,不适应我县经济发展的实际。在贸易开发区建区初期,出于讯速改变新区面貌和扩大影响的目的,我们要求每一位入区经营者必须建设两层以上楼房,对盖不起楼房的则不许入区。这样,投资商户至少要拥有20万—30万元的资本才能在区内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按我县现有经济发展水平,拥有如此实力的商户并不是很多,致使那些想入区经营的大量的中小商户被拒之区外。这样,我们的招商工作就出现了一种“大户不愿来、中户总徘徊、小户进不来”的不正常现象。
  (三)开发区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在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并不明显的地区招商引资,一个关键因素是要优化投资环境,让投
  资者有利可图。但是,贸易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却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首先是费用高昂。以一个批发市场的小百摊位为例,一年的各项费用就达1500元左右,占其赢利的1/3强;区内水费、电费,均比芦台镇内高2/3左右,电话初装费曾达7000元以上,为芦台镇的3倍多,后虽经多方协调,下调至5000余元,仍比镇内高一倍以上。如此高昂的费用,加大了经营者的成本,降低了效益,使贸易开以区吸引力大大降低。
  其次,为增强贸易开发区竞争力而制定的保护性政策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在研究建立贸易开发区时,为促进区内市场发展,增加市场的人流与物流,工商部门曾撤销了芦台镇内的各类小百、食品等批发市场,并将其全部迁往开发区,扶植区内市场。但1994年以后,在贸易开发区市场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和竞争力的情况下,就放宽了政策限制,允许镇内再建这些批发企业,于是,一些商贩纷纷迁回镇内,造成开发区批发市场人流、物流大为减少,市场日渐萎缩。
  第三,贸易开发区优惠政策不能及时兑现。这主要表现在税收方面。在税改前我县曾制定了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但随着分税制的实施,这些优惠政策的执行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调查中得知,多数客商对此表示能够理解。但也有一些是我们能够办到却因人为的因素没有及时兑现,造成了许多客商的不满。其中最突出的是退税问题。为避免与国家现行税收政策相低触,我县对贸易开发区的一部分税收采取了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可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主管部门太多、手续繁杂、层层报批,造成了时间上的施延,以致形成误解,致使许多计划入区的商户采取了等待观望的态度,或干脆移往他处,一些已入区的户有离开的倾向。
  据我们调查,贸易开发区批发市场已呈萎缩趋势。以小食品、小百、香烟的摊位为例,1992年,分别为36户、24户和45户,到1995年已下降到27户、18户、32户,其中大部分外地经营者已迁往他处。可见,经营环境不佳已对开发区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不采取有力措施,萎缩趋势将日渐加剧。
  (四)贸易开发区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管委会作为贸易开发区的日常管理机构,理应成为各种管理行为的组织和协调机关,但是,由于管理机制还没有进一步理顺,责、权、利不能协调统一,管理委员会在发挥职能上有许多制约因素。比如,贸易开发区内各驻区单位,多为县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设在区内的派出机构,其业务行为基本归口管理,在执行公务时,与管委会并无管理和业务上的联系与沟通,再加上各项政策不能一以贯之,管委会也
  无能为力。现在区内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以及优惠政策不能及时兑现与这种现象不无关系。另外,县直有关职能委局在履行职能时缺乏与管委会的沟通与联系,直接插手贸易开发区的市场管理,有的甚至不打招呼就直接介入,无视管委会的存在,也造成了开发区管理上的混乱。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被严重削弱。
  三、关于贸易开发区发展问题的几点建议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我们经过认真的分析论证,认为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委、县政府应尽快制定并出台适合本县经济发展需要的贸易开发区总体思路和发展规划。坚持“三个原则”:坚持大发展的原则,不能固守现有成绩;坚持以贸为主的原则发展工必须有利于发展贸;坚持“特区特办”的原则,给贸易开发区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政策。摆正“三个关系”: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关系,应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窗口”;与桥北新区的关系,应以开发区的发展带动桥北新区的发展;与全县集贸市场的关系,应成为全县集贸市场的龙头,带动集贸市场共同发展。
  (二)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进一步调整招商思路,制定长期、稳定的招商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做好对贸易开发区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制定符合实际的招商政策。同时,在积极吸引大公司、大企业到贸易开发区投资的前提下,先把招商重点放在拥有10万元以下资本的中小商户身上,可否为他们在贸易开发区开辟一处过渡区,随着经营者经营水平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有计划地进行建设,最后逐渐发展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商城。号称“中国第一农民城”的温州市龙港镇就是采取这种模式,由6500户5万元以上资本的个体户发展起来的。
  (三)优化贸易开发区投资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我们认为在这些方面,县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内容包括:
  ——县政府要加强所属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进一步放开政策,切实拿出办法,把过高的费用降下来。同时,严格清理贸易开发区的各种收费项目,对一些不合理收费要坚持砍掉。对不影响大局的政策问题,能否变通一下,适当避开一点,能不收的就不收,能少收的就少收,要让利于民,提高经营户入区经营的积极性。
  ——县政府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对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优惠政策兑现问题研究制定措施,并切实加以兑现,真正把好事办好。比如退税问题,建议可否
  由财政局直接对管委会,再由管委会分退给纳税人或实行“即征即返”,收税时只开票不动钱。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促进贸易开发区发展的各项保护性政策,严格控制在芦台镇内的各类小批发企业的发展,为贸易开发区市场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
  (四)进一步捋顺贸易开发区管理机制,体现“特区特办”的原则,赋予管委会在经营方略、市场管理等方面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并制定严格的制度。各职能部门对贸易开发区的管理应纳入管委会统一管理的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任何职能部门不能直接插手贸易开发区的管理,从而把管委会建成贸易开发区内惟一合法的管理机构。同时,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开发区的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再就是加强管理人员的政策和业务的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为入区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意识。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市场规模。贸易开发区是宁河的,但不能只把眼睛盯住宁河,要把眼光放远,盯住全市、全华北、乃至全国,要本着“广招客商、来者不拒”的原则,对待投资者不论资本大小一律欢迎。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我们的优惠政策及贸易开发区的发展前景,瞄准外地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借助他们的经济实力来充实自己。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把贸易开发区发展成京津地区较大规模的贸易市场。
  以上是我们对贸易开发区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的调查,所提的意见和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参考。
  县政协“贸易开发区发展”课题组
  1995年11月
  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如何强化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小康村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深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县政协受县委委托,会同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就全县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情
  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课题组先后深入赵庄、宁河、大辛、丰台、板桥、俵口、东棘坨等7个乡镇14个村作了重点调研,并结合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对全县村级(不含村办企业)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现将这次调查综合报告如下:
  一、全县村级集体资产的现状
  全县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总的来看是比较好的。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管理制度完善,集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好典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村管理上有较大漏洞,制度执行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集体实力的逐年增强有较大影响。据去年底各乡镇财务报表表明全县村级(不含村办企业)累计资产总量为18362.4万元,人均占有612.94元。从资产占用情况看:长期资产9164.3万元,占资产总量的49.9%,其中,固定资产净值6180.1万元,固定资产购建支出1500.3万元,对内投资259.2万元,对外投资1079万元,有价证券145.7万元;流动资金(含现金、存款、库存物资、产品)2487万元,占资产总量的13.55%;借出资金为6711.1万元,占资产总量的36.55%,其中,应收及暂付款4993.9万元,所属单位和农民欠款1717.2万元。
  从资金来源情况看,投资基金7674.8万元,占资产总量的41.8%,集体提留(公积金、公益金)2943.3万元,占资金总量的16%,借入资金7744.3万元,占资产总量的42.2%(比借出资金高5.65个百分点)。
  从累计自有积累发展情况看,1956年全县自有积累资金仅有57万元,到责任制以前的1981年发展到8552万元,年均增加额342.08万元,年递增率为22.2%,到1995年底发展到10618万元,累计积累人均372元。而1982年到1995年,年均增加额147万元,年递增率为1.5%。以上动态数字说明,自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县农村村级积累虽然是有所增加,但同经济发展的速度、分配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同步增长,近几年一些村还呈现一种滑坡的趋势。
  二、问题及原因
  我县的村级集体积累出现了发展缓慢的现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
  (一)积累提取政策不落实。不按政策提取折旧或提取不到位,使集体积累出现严重的滑坡。县委早在80年代就明确规定,农村农业人口每年每人要提取10元的集体积累,特别是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要按县委(89)67号文件规定的“五道杠”比例提取集体提留。同时,农户上缴承包费的基数要通过农业税、县乡统筹、村提留等开支之和减集体统一经营项目纯收入允许参加分配部
  分的“倒算账法”来确定。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基本适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积累机制,它不仅对过去、现在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各乡镇应认真执行。但实践证明,这些本来很好的政策和措施在部分乡镇得不到落实或落实不好。特别是在苇田区,集体统一经营的苇田收入普遍实行全部抵顶农户上缴,而没有执行“五道杠”,集体不收农户承包费,形成农户“白种地”。俵口乡西5个村,多年不收农户的承包费,东3个村由于受西5个村的影响,近几年也采取“掏干拾鱼”的做法,某镇各村多年不实行“倒算账法”而由村干部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低的基数(一般年亩上缴100元左右,最低的村年亩产承包费仅有30元)。农户上缴承包费收入减去当年各种开支,往往使积累出现赤字,致使全镇一般年份50%的村没有积累,10%的村收不抵支,只有40%的村提部分积累,且不到位。县里制定的统一经营项目纯收入按“五道杠”提取法参加分配,低顶农户上缴的政策普遍不落实。此外,任凤、南涧、宁河、造甲等4个乡镇和俵口的西5个村近几年有提取财产折旧费,其他乡镇有的村也提不到固定资产原值的8%,吃集体经济的老本。这种现象在班子不稳定的村尤为突出,由于村级不提或少提取积累,而一些欠账的村集体事业又非搞不可,导致村积累赤字的增加。到去年底,全县有69个村集体积累共出现赤字535.2万元,其中造甲乡某村累计积累赤字107万元,任凤乡某村积累赤字71万元,苗庄乡有16个村集体积累程度不同出现赤字。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联产到户以后集体积累发展的速度降低了20.7个百分点。目前,全县积累仍处在滑坡状态,形势十分严竣,如不采取得力措施予以制止,必将严重制约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延缓小康村建设步伐。
  (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许多地方在集体积累的筹集和使用、现金和财产管理、财务公开等方面没有达到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我县距现在最近的一次农村财务清理整顿工作还是1983年搞的,到目前已有十余年。期间,形势变化较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关部门缺乏必要的补充规定,基层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财务管理工作再度出现了混乱状态。表现:一是有的村财产物资有物无账,从7个乡镇的14个村调查情况看,共有41万元的财产有物无账,仅宁河镇某村就有22万元的财产物没入账。还有的自建工程已竣工不转财产账。丰台某村1992至1994年间搞了三项水利工程均已竣工交付使用,但乃挂在购建支出项目中,不提折旧费;有的有账无物,7个乡镇14个村有账无物28.6万元,其中已报废财产23.5万元没作账务处理。俵口乡某村1993年仓库内几千元的财产物资被盗没作处理。大辛乡某村仓库
  价值7万元多元的财产物资、俵口乡某村6.4万元财产物资均应报废,尚未处理。二是往来账户多年不作清偿,全县村级累计借出资金高达6711.1万元(债权),占累计资金总量的36.5%,其中,应收及暂付4993.9万元,占累计资金总量的36.5%,其中,应收农户欠款1717.2万元,占债权的25.6%,而全县村级债务合计7744.3万元,占村级累计资产总量的42.1%,大于债权款。丰台镇某村70年代办企业投入6万元,企业早已倒闭,但仍在投资项目上挺着未作处理。大辛乡某村、俵口乡某村等都有类似问题。同时,各村之间、村与乡直乡办企业间、村与村办企业间的三角债也较多。三是有的村民主理财组织有其名、无其实,财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制约机制的不健全,造成“农民稀里糊涂地拿钱,集体无拘无束地花钱”,集体资产流失,干群关系紧张。四是非生产性开支失控。某镇不足1.4万人口,年非生产性开支(指请客送礼),却高达13万元,人均9元多,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三)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职能部门工作不到位。据统计,全县每年约有40多个村的财务人员更换,多数不按要求报经主管部门批准,一般情况是只要村换干部必然更换财务人员,影响了财务队伍的稳定和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同时,作为农村资产主管部门的县农经站,1987年机关改革由全额事业单位改为差额事业单位后,事业经费每年差额3万多元,几年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创收的补缺口上,致使业务指导滞后,管理不到位。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乡村和主管部门对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观念淡化,对实行双层经营体制后,仍需不断扩大集体积累的必要性认不清,看不到巩固小康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性,这是导致管理失控、积累滑坡的思想根源。二是部分乡村干部目光短浅,处理村务从眼前利益出发,搞短期行为,不按县里的有关规定执行;而县乡主管部门却因为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等种种原因,工作滞后。监督跟不上,这是造成管理混乱、积累滑坡的直接原因。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要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活动,强化干部群众的集体意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关系到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大问题,也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运用各种形式,教育干部群众澄清模糊思想,增强集体观念,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其次,县乡两级要把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摆上重位置,列
  入经济工作议事日程,做到有班子、有位子、有措施、有布置、有检查。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领导体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把以不断壮大集体积累为核心的集体资产管理作为考核乡村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以县乡农经站提供的资料为依据的完善的指标体系,实行单项考核,从而建立起完善的集体资产管理的制约和激劢机制。
  (二)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宏观调控功能。结合目前的机构改革,抓紧建立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职责分明的决策、监管、执行机构。建议,县设立由主管县长任主任,有关职能委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并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乡镇设立由书记或乡镇长任主任的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村级设立集体资产管理小组,由书记或村长负责。我们认为,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村级集体资产的正常使用,强化了“村有乡管”的运行机制,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三)强化承包合同管理,保证集体积累。建议:第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对全县农村承包合同的管理和运行情况进和二次全面清查,摸清集体提留的项目、内容、标准是否完善、合理,承包基数的确定是否科学,合同规定的责、权、利是否兑现等,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承包基数过低,造成集体收入损失的承包合同,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核定上缴实物规格和数量,然后按当年价格折算上缴金额的办法合理上调。第二,各乡镇经管站要协同村委会搞好对合同的签订、公证、检查、调解、仲裁等,逐步使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第三,县有关部门每年应对全县乡村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合同管理培训,使其真正了解合同管理的有关知识和积累、折旧提取政策、承包指标确定的核算方法和有关财务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增强法律意识。第四,要加强对承包农户信守合同的教育,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兑现合同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通过上述措施,保证村集体积累同经济发展、农民分配水平的提高同步增长。
  (四)在“清财”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财务工作。1997年,全国将统一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这就为我们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好的契机。为此,我们建议: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结合新财务制度的执行,在年底前,由县乡经管站会同乡镇村对全县农村财务搞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工作,对清理出的问题拿出处理意见,报县政府批准后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将老问题带入新账。在此基础上,继续
  作好建章立制工作。一是由县经管站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贯彻新《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实施细则》,使全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强化对集体资产管理。二是狠抓落实。各乡镇村要严格贯彻执行现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持之以恒。县主管部门要对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县乡农经站要担负起村级财务的审计任务,并适时开展审计工作。乡经管站要抓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对村级财务人员的更换,要由所在村委会提出审请,经乡经管站同意并报县站备案后再予以调整,以保持财务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要切实落实并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增加财务工作透明度,通过集体财务工作的定期“曝光”,把集体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县政协“集体资产管理”课题组
  1996年10月
  扩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实现民营经济的二次创业
  ——关于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请焕义、兴邦同志阅:
  这份报告很好。材料翔实,思路对策符合宁河实际。所提建议要认真采纳。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扩规模、上水平必须提供加快发展的环境。政府、县委主管部门据此报告,提出落实建议的具体措施,提交县委、政府审定。
  张有会
  1997年9月9日
  太顺主任:
  请按有会意见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落实。
  焕义
  1997年9月10日
  近年来,我县的民营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它机制灵活,适应性强,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997年5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6036户,从业人员8484人,注册资金7644万元;私营企业559户,从业人员9232人,注册资金21903万元。今年头5个月,民营经济共完成产值(营业额)64540万元,在我县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县民营经济起步于八十年代初。199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加快了发展步伐。其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1996年与民营经济刚刚发展的1993年相比,短短4年时间,产值增长了近4倍,资本总额增长了近5倍,年均递增率在100%以上。目前,民营经济已遍布全县22个乡镇,企业已发展到6595个,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二是行业门类比较齐全,领域不断拓宽。目前,我县的民营企业已由八十年代初的手工作坊和餐饮服务行业,逐步发展形成了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餐饮、批发零售贸易、农林牧副渔、社会服务和房地产等八大行业,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活跃了城乡市场,而且对解决城乡富余劳力的出路和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行业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县民营经济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如以芦台镇为中心的商业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大北乡的建材业;南涧乡的废旧物资回收业;任凤乡的水产养殖、加工销售业;潘庄、造甲的餐饮服务和交通运输业等等,都是以个体、私营为主发展起来的,基本形成了以优势产品和产业为导向全面发展的经济格局,并涌现出一批以胡凤起、胡继宝、李永安等为代表的,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资产的较大私营企业。四是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产值、利税等经济指标在全县总额中均占有较大比重,以税收为例,1996年个体私营经济共上缴税金2000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1/4强。另外,民营经济的发展对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全符合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宁河民营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为我县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领导层对于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亟待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我县各级干部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已有所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国营、集体,轻个体、私营的思想观念相比,显得非常脆弱,许多干部仍不能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正确对待民营经济的发展,致使民营经济在一些地区仍未被摆上应有的位置。表现在:
  ——我县在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缺乏必要的科学预测和研究,往往是问题出来了,才想办法解决,在政策制定上相对滞后,缺乏必要的超前引导。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部分职能部门对民营企业以管理者自居,缺乏积极主动服务的意识。在调查中,许多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者反映,一些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政策透明度不高,官僚主义严重。甚至囿于局部利益和本系统的工作角度,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限制行为,有的还存在着吃拿卡要和“三乱”现象,给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人为的困难。
  ——一些乡(镇)、村干部只是把发展民营经济停留在口头上,字面上,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往往得不到落实。
  (二)部分私营企业主存在着“小富即安,激流勇退”的小农意识,失去了往日创业的冲动与热情。据调查,部分私营企业主在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怕树大招风,不敢再有新的投资;也有部分私营企业主文化素质低,管理跟不上,不敢扩大规模;还有个别私企老板不思进取,开始追求侈糜的物质享乐。
  (三)民营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距比较明显。在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芦台、赵庄、董庄、大北、南涧、任凤、淮淀、俵口、潘庄、大贾、造甲等西部11个乡镇,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个体私营企业3421户,注册资金18371万元,5月份完成产值(营业额)9674万元,分别占全县总量的52%、62%和63%。而东北部11个乡镇三项指标只占全县总量的27%、17%和29%。在一些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如大北、造甲、俵口,民营经济在全乡经济总量中已是三分天
  下有其一,甚至超过了一半。大北乡130多家企业中,私营企业占94家,1996年实现的产值和税金分别占全乡的50%和58%。而东北部乡镇民营经济所占份额微乎其微,地区间差距明显。
  (四)民营经济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缺少高精尖的拳头产业和产品。我县的民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在559户私营企业中,注册资金在百万元以上的只有36家,占总户数的15.7%,千万元以上的更是凤毛鳞角,只有1家,占总数的0.2%,且行业分散,没有形成特别有优势的行业。许多企业仍是作坊式的厂房、低水平的生产手段、低层次的产品加工、原始的管理和营销手段,难以使企业生产向高水平发展,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和抗衡能力,搞不了高科技,也生产不出名优特产品。由于规模小、水平低,一些企业和行业为了生存只有相互压价,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保本经营,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比较典型的是大北乡的模板制造业,该乡24户模板制造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
  (五)企业运行机制单一,管理水平普遍落后。目前,我县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还处于自筹资金、自聘人员、自我管理、自由组合的初级发展阶段,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绑在一起的,与其说是资本经营,不如说是“老板”经营,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机制如股份合作制还难以推行。由于个人的能力水平毕竟有限,从而限制了民营企业向大规模、高水平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我县民营企业在管理上普遍沿用落后的家族式管理,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老板”的家族成员掌管了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部门。这种现象虽然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初期不可避免,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三、我县民营经济扩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民营经济的萌芽与发展实际上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重要变化之一,从允许其存在到鼓励引导其发展,政策的不断宽松使部分私营企业快速完成了资本积累。完成基本的资本积累之后,在如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以及如何实现股份化、外向型、产业化方面,面临着二次创业的召唤与压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与完善,民营企业机制上的灵活优势将逐步丧失,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因而,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制度,就成为民营经济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民营企业若想在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依赖于足够大的规模、足够高的产品档次、足够高的管理水平。从我县民营经济目前的发展状况
  看,已经初步具备了向大规模、高档次飞跃的基本条件。因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民营经济的“第二次创业”就有了最大的现实可能性。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搞好民营经济的二次创业作为我县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战略。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从我县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壮大经济实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县域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发展私营经济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而绝非解决一时困难的权宜之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彻底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尽全力促其健康发展。在认识到位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作好“引”和“促”的大文章,在全县范围内营造适宜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政治氛围。
  首先,各级领导,要从“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出发,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在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增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营经济的二创业作为我县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摆上重要的位置。
  其次,县级决策部门要顺应资本积累向资本集聚转变的经济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和论证,因势利导,组织实施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强管理水平”和实现股份化、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规模工程”,推动民营经济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要将实现民营经济的二次创业,列入我县实施“九五”超越战略的重要内容。要科学地预测并制定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近期和中远期目标,以便加强政策准备。同时,要结合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实际需要,不断修定和完善各项政策和规定。
  第三,在实施我县民营经济二次创业的过程中,要打破所有制形式的局限,不拘形式,不论性质,凡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就大力支持。市场经济不选择所有制性质,要加大改革力度,在实现我县经济大发展,民营经济二次创业过程中,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的合理的优化组合。建议县委、县政府,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一些产品销路好,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途,又具备搞规模经营的民营企业,与县办企业、乡镇企业通过不同性质的资本组合形式,实现劳力、资金、技术、场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在新型企业中,要大胆使用管理人才,不拘一格,不计身份,唯才是用,谁管理得好,就把企业交给谁管理,让国有资产以资本的形式参与经营,真正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二)以服务为中心,规范政府行为,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和条件。
  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是一个自然发展变化的过程,但适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可以加快这一发展的进程。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此。
  第一,各级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满腔热情地支持群众中的能人兴办企业。县委、县政府对“能人”在扩规模、上项目中所需的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职能部门应一路绿灯。他们能翻多大跟头,就搭多大台子,鼓励支持他们上大项目办大企业。促使一批“小业主”迅速发展为现代化企业的“大老板”。要尊重他们为发展宁河经济做出的贡献,赋予他们应有的社会和政治地位,靠这些企业家把千家万户带起来,为我县经济发展做贡献。
  第二,加强对民营企业老板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民营企业的“老板”大多来自农村,脱胎于农民,在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创新以及市场知识等都相对薄弱。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老板的教育与培训,以请专家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培训班,组织民营企业厂长、经理到外地参观考察等形式,加强教育与培训,借助外脑帮助民营企业老板开阔眼界,提高管理和经营能力。同时,建议县里成立专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帮助企业搜集市场信息,研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以提高民营企业的决策水平。
  第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和经济法人。政府部门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法规及客观规律的要求,加快自身职能的转变。建议在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建立同业公会或行业协会,政府通过同业公会或行业协会行使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职能。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开发多品种系列产品,并根据行业的不同性质,在民营企业中,建立松散型的董事会或集团,以防止企业因产品相同,而“自相残杀”。要落实好市县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法规,在法律咨询、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经营渠道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要加大力度,彻底清理向民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和乱集资的现象,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第四,要注意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用法律手段保护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按照“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违法我查处”的原则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管理。对民营企业,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热情鼓励,促其发展;同样,出现问题也要依法认真查处,以保护合法经营的自觉性。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
  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二要依据客观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对国家法律法规起弥补或配套完善的作用;三要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民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工商法规条例及经济管理知识,增强他们的守法自觉性,提高依法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能力。四要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流氓恶势力和不法之徒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破坏,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三)民营企业经营者也要转变观念,自强不息,继续艰苦创业。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固然需要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为其优化外部环境,创造发展条件,但没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创业的欲望,也难成气候。因此,实现民营经济的二次创业,就要求民营企业家树立以下四种观念。
  一要树立创办大企业,谋求大发展的观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大规模才能具备大优势、高效益。必须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狭隘观念,树立搞大投入、上大项目、求大发展思想,把发展作为企业生存的前提,居安思危,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新的高度去谋求更大的效益。
  二要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壮大,必须依靠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系统而科学的管理,合理组织生产力,降低企业运作成本,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操作,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要突破以家族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分配方式。在现代经营理念中,老板不一定就是经营管理者,企业要重视人才,尽可能地使用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企业决策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还要重视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一流设备,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联合协作,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要树立竞争观念。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优胜劣汰。民营企业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强烈的竞争观念,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目前,我县民营企业在行业和产品的选择上有盲目跟风和市场系统性风险防御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民营经济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勇于闯市场,靠自身的优势通过竞争不断适应市场、完善管理、提高应变能力。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求发展,还要注意在调整结构,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上下功夫,要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以提高企业和
  产品的技术含量。
  四要树立法制观念。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人们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各种关系都是靠契约联结在一起的,而各种契约的公正和有效遵守都是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实现的。因此,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一切经济行为,要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力和经济利益,要依法纳税,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各种经济交往中,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民营企业在实现数量上大发展以后,必须走向规模、档次、水平上的大发展,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通过积极引导,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私企,必要的初期发展阶段也是不可逾越的。因此,任何超越现实的拔苗助长式的参与都将事倍功半。这里最关键的是通过创造宽松的环境而激发出企业自身的创业冲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在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同时,搞好引导和服务,使我县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登上一个新台阶。
  县政协“民营经济发展”课题组
  1997年7月
  加大统筹力度把科教兴县战略落到实处
  ——关于我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若干问题的建议
  县政协《关于我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若干问题的建议》很好。对落实县委提出的“科教兴县”方针,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科教兴县”关键是领导重视,落实持之以恒,坚持规划、项目、人才、投入四到位,才能使“科教兴县”战略落到实处,拟将《建议》中有关意见,吸收到县委关于科教兴县的规划之中。
  张有会
  1999年1月22日
  县委:
  根据县委的要求,县政协就“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问题组成了调研课题
  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先后召开了若干次座谈会、论证会,并赴山东平度、诸城,浙江建德等地考察,形成了一份《关于我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若干问题的建议》,现呈上。这些建议力图针对我县实际,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一些思路,仅供各级领导决策时参考。
  政协宁河县委员会
  1998年10月6日
  随着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认识和理解正在不断深化。我县从最初提出“科技兴农”口号到目前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既是对这一理论在认识上的深化,也是在实践中更高层次的自觉行为。几年来,以科技兴农为突破口,大胆引进并消化多种高新技术,使大量最新科研成果在宁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宁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快了宁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部分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相关传统产业的改造,等等。由此可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从理论上讲,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深化和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实践上看,则是振兴宁河经济,保持宁河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宁河的具体体现。
  几年来的科教兴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如果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衡量,这些成绩还只能说是局部的、阶段性的。各级领导干部在认识、行动诸方面,特别是自觉程度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关职能部门仍在“各自为战”,缺乏战略高度的协调统一。也就是说,下好“科教兴县一盘棋”的观念尚未真正形成。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宁河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当务之急,是加大县委、县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以统领各项经济工作的地位,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具体环节上,建议首先解决好以下七个问题。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教兴县意识
  科教兴县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其终极目的是通过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而是一项内涵丰富而又环环相扣的实而又实的工作。当前,全县各条战线都在爬坡,工作千头万绪。而科教兴县作为一项周期长、涵盖面宽、既具体又抽象的艰巨复杂的战略性工作,列
  不上议程、摆不上位置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种局面与其战略性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为改善科教兴县战略在全县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基层工作中所处的环境与地位,我们建议:
  首先,建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科教兴县领导小组”,下设既有权威、又有协调全局能力的实体办事机构。从战略的高度,加大统筹力度。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统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决策;办事机构具体协调、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落实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现有的“科技兴农领导小组”,可作为农口的分支机构继续开展工作,履行其职能。各乡镇和涉及经济工作的委局,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
  其次,制定县、乡(委局)、村(厂)三级党政一把手“科教兴县战略”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量化指标,实行定期单项考核。考核的对象为党政两个一把手和分管副职;考核的内容由领导小组确定;考核形式要公开,考核结果要与“凭政绩用干部”的原则挂钩。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科教兴县意识。当前,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最大的思想障碍,不是群众不认识,而是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科技意识,成了群众的“尾巴”。因此,在宣传上除了继续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外,还可采取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树立先进典型、引入激励机制、对有功人员实行重奖等办法,营造浓厚的气氛,使“科教兴县战略”意识在宁河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
  二、根据宁河在天津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尽快制定出符合宁河实际的“科教兴县”战略规划
  宁河在天津经济格局中的正确定位,已经决定了各项产业的发展走向。因此,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必须紧紧抓住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扬长避短,确保在短期内把宁河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先进工业基地,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连接京津与东北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为京津大城市综合服务的卫星城”。
  为了解决前段各职能部门在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工作中缺乏统一协调、各自为战的弊病,建议县委、县政府组织和邀请市级以上的有关专家,针对宁河的实际,就宁河在天津经济格局的定位和宁河产业发展要求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我县科教兴县战略总体发展规划和近期、中期发展计划。对哪些工作是重点,一定阶段应达到什么目标,作出具体规定,以便领导小组统筹指挥、职能部门分兵把口、全县上下协调运作,共同为一个目标奋斗。
  各乡镇和涉及经济工作的委局,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全县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规划。
  规划一经制定,即应提请人大审定,将其管理和实施纳入法制化轨道。随着形势的发展确需修改的,要经人大讨论批准。
  三、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逐步提高,是振兴经济、实现宁河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基础,这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面对我县目前财政状况,单纯依靠财政大幅度增加投入是不现实的。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思路,没有钱,靠政策。解放思想不仅是县级决策层所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基层干部、特别是主持具体工作的人员所必须面对的大问题。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敢于突破旧观念,及时抓住机遇、调整思路、拿出办法、走出困境。在资金投入问题上,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放开手脚,加强政策引导,广辟渠道,变单一投资主体为多元化投资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份额,保证科技教育有充足的发展后劲。包括:
  (一)建立科技发展贷款保证基金,作为科研项目、新产品开发的贷款保证,以此促进科技投入的市场化。
  (二)大胆开发利用闲置资本,积极盘活资产存量。目前一些企业极度缺乏科研开发资金,但却拥有不少闲置的厂房、场地、机械设备等物质形态的资本。建议县里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再放开一些口子,允许企业以低于原值、甚至是“零价值”的优惠条件,吸引确有前途的高新技术项目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来投资,以期获得远期效益。
  (三)积极鼓励、扶持民营科研企业和各类民办学校的发展。县内民营科研企业和机构已有所启动,但民办校尚属空白。建议县政府在这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同时,还可考虑在“民办公助”上作些文章,借助社会资金,扩充我县科研、教育的实力。
  (四)调整县财政投入取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对科教方面的投入。在制定财政预算时,优先考虑科技三项经费的逐年增加,至少也应保证国家规定的百分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五)在税收等方面,给科研、教育部门以更大优惠,鼓励他们兴办“三产”,补贴经费不足。
  四、建立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稳固的经济利益机制,加快高新技术研
  究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科教兴县的关键,在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从我县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受人才、经费、实验手段等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很难有自己足够的成果,因此,着眼点还应放在引进和转化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科研成果的摇篮。以优惠的条件同他们建立共同的经济利益机制,吸引他们把成果带到宁河,宁可眼下吃点亏,以期获得远期效益,是一条发展壮大宁河经济的捷径。几年来我县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成效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机制还不够完善和顺畅。首先应调整我方的利益取向。我方现有的资本就是空闲场地和闲置厂房设备。如我方以低价值甚至零价值出让,吸引对方把高新技术项目投放在我县,我方把效益取向定位在税收和就业方面,既等于盘活了闲置资产,也为财政创造了长期、稳定的收入。也就是说,要让对方有较大的经济利益,愿意把好的项目拿来,而我方也没有吃亏。这也需要在思想上、政策上有较大的突破。其次是要建立一个信息灵敏、行动快捷的班子,专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保持联系,负责根据我县的实际需要,跟踪对方的科研动向,搜集他们的科研成果,借助外脑,充实自我。适合我县产业优势的高新技术成果,要力争拉到我县来转化,这也包括农业等方面的成果。其三是在已引进的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要舍得投入。重点项目的转化工作,除引导企业大胆投入外,县财政也应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或贴息贷款等扶持。
  五、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充实和稳定科教工作队伍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步伐,最需要的是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精干的科技和教师队伍。而我县的科技和教师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与需要相适应。特别是农口科技部门,由于工作条件等原因,在岗的思想不稳定,新的毕业生又补充不进来,队伍呈青黄不接状态;工口的也是如此,企业不景气,生活待遇低,队伍老化且不稳定;教育部门虽然情况较好,但人员配置上侧重普教,成教职教战线骨干教师相对匮乏。各级领导干部对科教队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务必提起高度的重视,并从“引进”与“培养”两个途径入手,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跨世纪人才队伍。建议:
  (一)改革分配制度,稳定现有队伍。稳定队伍除加大思想教育、倡导敬业爱岗精神外,很重要的一条是改革现有分配制度。一是实行技术入股。对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企业,把技术做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拥有重要技术、技术秘密,对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可通过加大持股比例等形式体现其价值;二是设立政府津贴,评定
  技术带头人,激励科技人员钻研技术,积极为企业、为社会效力;三是对技术项目实行招标或合同承包,以明析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攻关的积极性;四是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大张旗鼓地公开奖励,以期扩大社会影响。
  (二)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提高队伍素质。结合宁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引进急需人才,是解决人才匮乏的重要环节。但在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上,特别是兑现优惠条件上,要守信用、重落实。在引进方向上,建议结合宁河经济发展定位的需要,重点引进农业、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人才。在人才引进上,要坚持“筑巢引凤”的原则,先有项目,后引人才,防止人才引进后积压或流失。除了急需人才的引进,还应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与深造。现有人才队伍的构成虽然不尽理想,但我县“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还是他们在挑大梁。因此,培养、提高现有队伍的素质,乃是解决我县科技队伍问题的根本出路。建议利用现有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关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分期分批对现有科技人员和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同时,要大胆启用中青年科技人员和教师担负重要科技项目和重点学科教学任务,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尽早脱颖而出。
  (三)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鼓励优秀科技人员和教师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去建功立业。杜绝上边人才扎堆、下边人才奇缺的不合理分布现象。对乡镇农技部门,要严格落实“三定”原则,鼓励他们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六、加快信息产业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
  信息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知识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宁河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迎接现代化知识经济的挑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抓紧在信息产业化上大作文章,迅速解决当前存在的社会信息意识不强、传统信息产业落后、信息产业专门人才匮乏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建议:
  第一,全社会、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信息产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建议县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我县信息产业化建设作出长远发展规划,并尽快制定出宁河信息产业化建设的指导性政策。
  第二,从宁河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要以培育信息市场为目的、以“三网”(电讯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建设为载体,加强信息库的建设。要大力扶持发展信息服务公司、咨询公司等信息中介机构并使之尽快形成规模,以广泛收集、传输信息,促进我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第三,要加强对信息产业化建设的扶持与监督。鉴于我县信息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当前应适度予以扶持。除国有信息产业部门的建设要加强外,还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扶持民营信息产业的发展。但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所有信息传输部门工作上的监督,防止因信息部门的误导给经济建设造成损失。
  七、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经科教紧密结合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说到底,就是不断优化科技、教育同经济工作的组合关系,使科技和教育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还是那句老话:经济出题目、科技出项目、教育出人才,达到三者的有机结合。除了要尊重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外,加大统筹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在同一目标下,充分发挥三者各自具有的优势,从而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县在经、科、教三者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和必要的激励机制,科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结构上不尽合理。这些都障碍着经、科、教三者的有机结合。而排除这些障碍,必须由政府来协调。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赋予科教兴县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以协调职能。根据科教兴县长远规划和全县经济工作的客观需求,统一排定项目,做到科研项目的大、中、小和近、中、远相配套;统一使用人力物力,优化课题组合,使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统一检查验收,确保科研项目从立项、研究到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的落实;还要引入激励机制,重奖效益明显的有功人员。
  第二,建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统筹安排两种教育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教师配备、实习基地以及教学设备和经费的使用、毕业生就业等,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办学效益。
  第三,推广“双元制”办学模式,走校企结合之路,拓宽办学渠道,集教学、科研、服务、经营于一体,实现教育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政府统筹、教育主管、行业参与、部门分工、校企合作、一校多制”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新体制。
  第四,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低下。因而普及高中教育势在必行。建议县委、县政府在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及早研究并制定普及高中教育的规划和措施。在确保重点高中教育,保质保量地向高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同时,把普通高中改造成综合高中校,即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增设生产技能专业课,使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高中毕
  业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本县经济建设中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以上建议,仅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
  县政协科教兴县问题调研课题组
  1998年10月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积极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
  ——关于我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按: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滨海地区的天津郊县,宁河农业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既要研究如何发挥宁河农业的传统优势,使优势更优,又要分析研究各种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措施拿实,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县政协对调研工作历来非常重视,他们就我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专门组成调研课题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并赴河北元氏、陕西凤翔、山西祁县等地学习、考察,就我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县委书记张有会同志对政协的报告做出了重要批示,“这是一份很好的调查报告,发县领导参阅。”他指出:“县政协做了大量的调研考察,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报告中,对当前‘宁河农业的优势正面临着严重挑战,原有的优势正在弱化’的分析一针见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增强危机感。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观念、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也是很准确的,有的已形成瓶颈,重要的要研究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关于宁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建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县委、县政府要研究吸纳到正在制定的《宁河县关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规划》之中,同时,转发各乡镇委局,学习研究县政协提出的《调查报告》,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解决当前农业在转换阶段出现的一些突
  出问题。”张有会同志的批示非常重要,现连同政协调查报告一并下发,供各级领导干部参考。
  县委:
  根据县委的要求,县政协就我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组成调研课题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并赴河北元氏、陕西凤翔、山西祁县等地学习、考察,形成了一份《关于我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议》的调查报告。现呈上(附后)。谨供各级领导决策时参考。
  政协宁河县委员会
  1999年11月10日
  近年来,我县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改善。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较深层次的情况和问题,比较典型的是,尽管投入了更大的力量,但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幅都比前几年减缓或降低。如何适应这些新情况,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县农业面对的形势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政策,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力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生产一方面以较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原本隐含的一些较深层次的东西逐步浮出水面,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认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在宏观方面,主要包括:
  1.宁河农业的发展已由过去主要受资源因素的制约转变为受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制约。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市场约束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的经营方式遇到了强劲的挑战,致使某些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滑落,甚至出现了卖难。
  2.科技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
  加,科教兴农已经成为共识。广大农民把学科学、用科学作为增产增收的手段。而现有的科技服务从队伍到手段都与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不适应。
  3.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生产到流通,都出现了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趋势。这种现象,有的是政府引导的,如东棘坨乡潮白河乳业公司;有的则是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如天祥水产协会等。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进化,它既是农村生产方式的进步,也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进步和变革避免或减少了由于技术、信息或经营上的盲目而造成的损失,提高了参予市场竞争的自觉性和能力。
  4.农业与整个经济的内部关联度增强。随着农业融入市场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内部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农业的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而全县经济格局的调整,也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微观方面,主要包括:
  1.农业发展受资源制约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宁河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不足二亩,依靠扩大耕种面积提高总量的余地不大,而且今后人多地少的矛盾还会日益尖锐。宁河水资源严重紧缺,地上水源受制于上游;地下水源采补失衡、水位下降。资源制约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2.农业生产中粗放经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表现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生产中“碰大运”的现象普遍存在;产业化发展滞后,出卖的多为初级产品;农产品大路货居多,特色不突出,缺乏竞争能力;传统小农耕作方式普遍存在,机械化程度较之以往呈降低状态;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面窄量小,科技贡献率不高等等。
  3.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弱,尤其缺乏具有龙头作用的主导产业;加工水平低,资源优势形不成产品优势;农产品名牌效应低,缺乏足够的知名度;有的产业龙头企业管理粗放、后劲不足。
  4.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困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人多地少的现状和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大趋势都急需部分农民离土,而由于乡镇企业进入调整期、吸纳劳力的能力减弱,第三产业的发展又没有形成气候,大量剩余劳力窝在农村转移不出去,成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降低的直接原因。
  上述情况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
  情况,对我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因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决策,为我县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但囿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销脱节和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巨大惯性,仍然使相当一部分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乡镇领导干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发生的重大变革和我县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必要的研究和足够的认识,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有的面对市场的冲击束手无策,只知道抓“生产”;有的则过分强调宁河农业的传统优势,孰不知,宁河农业的优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有的优势正在弱化;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固守地头,不愿、不敢闯市场,靠侥幸过日子;更多的人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逐渐恶化,不是自觉地去奋争,而是怨天尤人,消极等待。这些都是思想观念陈旧的表现,严重地障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资金。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足量的资金投入。现实的投资态势十分不利:财政紧张,难以在城乡、工农之间做到两全;金融资金更多地受商业银行行为的导向,手续繁杂、条件苛刻,不愿向农业方面投入;集体经济普遍出现滑坡,难以有大的投入;农民手中的资金由于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也不会轻易在土地上投入。总之,资金的投入量难以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足够后劲。
  (三)科技。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我县农业科技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一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网络不齐、队伍不精、素质参差、手段落后;二是经费不足,“有钱养兵、没钱打仗”;三是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力,如“盘育摆插”技术的推广情况就是实例;四是捕捉和运用科技信息的意识不强、渠道不畅,等等。
  (四)人才。农业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一是缺乏文化程度高、科技意识强的一线生产人才;二是缺乏组织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的管理型人才;三是缺乏致力于顶尖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是缺乏介于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贩销人才。
  (五)基础设施。近年来,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与农业基础设施的陈旧老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田设施特别是排灌站点的机泵设备,有的带病工作,有的根本就已经失去了功能,形同虚设。
  上述几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的已经形成瓶颈,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必然制约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三、关于宁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一)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营观念,把顺应市场、提高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任务常抓不懈。按照市场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发展,实质上是农业经营思想和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因此,抓紧对各级干部,特别是直接从事农业领导工作的干部进行教育,促使他们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来一个根本转变,真正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市场农业、效益农业是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宁河发展的重要机遇。思想教育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与已经量化的具体指标的完成相联系,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转变政府职能,变指挥为服务,变直接参与为宏观调控。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负有领导、调控的责任。而农业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各种服务。通过有效的服务,扶持某些产业的形成;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要注重从宏观上把握而不介入具体环节的经营运作。
  (三)确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具有良性循环功能的农业强县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走贸工农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之路,紧紧扭住水稻、蔬菜、水产、畜牧等主导产业,构造市场大农业,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建议县委、县政府在以下三个环节上倾注力量。
  一是凸现本地特色,建设精品农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仍然可行。要靠专业出精品,靠规模占市场,在竞争中求主动。宁河的水稻、保护地逆时令蔬菜、水产品、畜牧产品都已拥有相当的规模和优势,应在“专”和“精”上下功夫,打名牌战略,以追求最大效益。
  二是大幅度增加投入,增强农业后劲。没有后劲不可能“持续”,而后劲则来自于现实的投入。投入是多方面的,现实最重要的是资金投入。鉴于县财政的实际情况,大幅度提高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是不可能的。经考察证实,小李、岳龙乃至苗庄万亩灌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制改革的试点经验是完全可行的。不但可以从社会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投向农业,解决燃眉之急,使农业得以发展,而且从资本运营机制等深层次方面考察,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而绝
  非解决局部问题的权宜之计,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除此,还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探讨,比如加大农业项目招商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引导民营企业资本向农业项目转移;县财政尽可能向农业有所倾斜等。总之,保持、发展农业的后劲,资金投入是必要的条件之一。
  三是亟待建立健全符合宁河实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农业的产业化建设还是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及时、完善、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延长产业链,使农民成为专业化、社会化大农业中的一个环节。从而减少农民投入的风险因素,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随着宁河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明晰,建立农业专业协会的做法可供借鉴。农业专业协会(以下简称农协)实质上就是农村介于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民间服务组织,以加入的农户为服务对象,在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开展生产计划、技术培训、农产品贩卖、工业品销售、资金融通、农产品加工、贮藏等方面的互助合作,既代表农民利益,又兼顾政府意图,在农民与政府之间、农户与市场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农协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但在初期,可由政府指导和扶持建立组织并逐步形成网络。今年4月,苗建春等养鱼户倡导组建的“天祥水产协会”,就是在这种思路下运行的。规模较大的农协,最终可以办成经济实体。对内,以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为宗旨;对外,则以追求最高效益为目标。会员通过农协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乃至资金援助,农产品通过农协组织外运外销,会员通常只负责生产环节。这种按产业、专业而组建的自我服务形式,非常适合宁河农业的发展现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四)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农业现代化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我县的实际出发,建议县委、县政府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借助外脑,加快最新农业科研成果的引进和转化。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大跑院校、跑信息的工作力度,严密注视国内外的科技动向,跟踪、收集他们的科研信息,把符合宁河实际的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来为我所用。
  二是稳定并充实县内农业科技队伍。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一批适用人才,壮大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同时还应有计划地选送原有科技人员进修深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以乡村农校为主的农民教育阵地建设,努力提高全体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科技素质;加快实施农民“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
  为增加收入奠定坚实有效的基础。
  四是县级财政应确保科技投入按国务院规定的比例足额到位,以促进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成果的转化。
  (五)加快农业信息的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适销、避免盲目是提高农业特别是城郊型农业效益的关键环节。加大农业信息产业化建设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快捷的指导,确保农民在各生产环节心明眼亮,已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议县委、县政府以县农业局(或建立的专业组织机构)为依托,集中一批具有业务素质较高和责任心较强的信息处理人才,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获取信息,经分析处理后,定期为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快报,并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予以公布,指导农民生产,防止生产环节坐着“无底轿”。
  (六)适度发展一批贩销机构,在流通环节上作文章。鉴于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发展状况的现实,中间环节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空档,即流通不畅。在信息尚未真正形成产业的时候,沟通生产与市场仍然要靠人工。引导社会力量从事贩销,对促进生产与市场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以上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论证提出的一些初步见解,它不是全面的论证,而是宏观上的看法,仅供领导决策参考。
  县政协农业问题调研课题组
  1999年11月10日
  加速小城镇建设
  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于我县小城镇建设的情况调查
  我县县域面积1031平方公里,辖8个镇14个乡,总人口35万,农村人口28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小城镇建设有了明显的起色。到1997年底,全县乡村建成各类交易市场32个,商贸街(区)6个,个别乡镇兴建了工业园区、住宅小区,部分乡镇投资搞起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丰台、潘庄两镇
  1995年被列入全市3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其建设规划分获市小城镇规划评比竞赛二三等奖。
  总的看,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的建设实际相比,也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一、我县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滞后于形势发展的步伐
  小城镇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作为联接城市与农村两个市场的纽带,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有效载体和调节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其作用越来越明显。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逐步向城市化过渡,根据中国国情,只有走发展小城镇的路子,即“离土不离乡、就地城市化”。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缺少一个“定位准确、等级分明、产业清晰、特色突出”的总体规划,从而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我县各乡、村的规划始于1985年。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起点低,手笔不大,而且实施不力。到目前,全县小城镇体系总体规划仍未出台,这与全国飞速发展的形势和本县经济建设的现状,都是极不协调的。由于缺少城镇体系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表现在:
  1.多数乡镇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本乡镇的建设规划,仍停留在“有想法”的阶段。即使是作为试点的丰台、潘庄两镇,其规划仍未脱离在旧集镇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的低级阶段,过于迁就现状,缺少勇于创新的大手笔。曾红火一时,但已被实践证明并不成功的沿公路一字拉开式的“马路经济”,在一部分乡镇领导思想上还占有一席之地。
  2.各乡镇之间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优势不优化,劣势难回避,在县域内的小范围自相竞争,弱化了全县经济优势的充分体现和对外竞争的实际能力。
  3.各乡镇在制定和实施本身的规划时不分轻重缓急,各自为战,造成小城镇建设“顺其自然”的局面,使重复建设、无效投资在所难免。
  (二)布局分散,等级结构不明确
  我县除县城芦台镇外,还有7镇14乡,均衡分布,“小、密、差”。“小”指建设规模小。21个乡镇平均面积为48.14平方公里,人口13300人;乡镇所在地平均占地0.76平方公里,人口2615人,板桥镇所在地占地0.23平方公里,人口608人。“密”指各乡镇空间距离小,密度大,仅河东片,就聚集了4镇2乡。
  “差”指乡镇所在地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吸引人口、辐射拉动发展、镇容镇貌等方面的质量和能力差,难以担当起集中人口、畅通物流、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任。这种“星罗棋布”式的布局,也造成我县小城镇体系在等级结构上的不明确。在县城与一般集镇之间,缺少一层具有明显集散作用的中心城镇,使“镇”的功能没有显现出来。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乡与镇的区别更多的是体现在名称上,而无多少实际区别。
  (三)低标准重复建设严重
  近年来,县和乡镇都在乡镇所在地的硬件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重点不明确,形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状况,因而建设标准低下,重复建设严重,使宝贵的建设资金撒了“芝麻盐”。
  (四)产业结构依托不足
  各乡镇都在围绕各自的利益搞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乡镇间产业特色不突出,主导产业不清晰。同时规模小、档次低,拳头产业难以形成,经济发展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产业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难以体现,后劲不足。因此,既无法吸引外来人口入镇经营,也无法吸纳本地农民进镇居住。
  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经济条件、国家政策、传统习惯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更重要的,还是主观上对小城镇建设在实现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缺乏战略高度的研究和认识,在现行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着诸多不完善,如行政区划、户籍管理、土地使用政策等等。
  二、小城镇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
  目前,郊县小城镇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只要抓住时机,加大工作力度,小城镇建设将有长足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宏观发展导向来看,小城镇建设已被提高到“小城镇、大战略”的高度,国家已经在政策和投入上有所体现,小城镇建设必将成为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新的经济支撑点。
  (二)从天津市的发展前景看,小城镇一定会成为市区缓解环境压力、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关键就在于谁能以较大优势去争取到项目。
  (三)“城市化”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的必然追求。我县农民中较有实力的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居民,对进城居住和谋生有较高的要求,但鉴于县城的容量和相关政策的限制,芦台镇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正好为满足这些人进城定居的要求提供了条件。
  (四)我县小城镇建设起步晚,这虽然失去了一些机会,但辩证地看,却又为
  这次大发展留下了可供选择的充分余地。
  我们面对的机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背景下的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以创新的精神和现代的理念发展我县小城镇建设、推进我县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关于加快我县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具体的系统工程,上涉及国家大政方针,下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其中的话题较多。为叙述方便,把我们的建议分为以下4个方面来谈。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小城镇建设做为当前各级的重点工作来抓
  小城镇建设是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它事关大局、事关发展、事关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据调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既包括各级干部,也包括基层群众)没有从发展的高度、大局的高度来看待这个“大战略”,而囿于比较陈旧的思想观念,动作不大、手笔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必须首先从根本上解决好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城市经济面临着规模、人口、投资、生态等各种环境的巨大压力,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农村经济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分化的趋势也很明显,一部分人离土从事非农业的问题亟待解决。可以认为,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而发展小城镇,则既可以较大的空间和环境优势吸引大城市的疏散与辐射,又可以较大的容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力,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的进“城”定居提供离土不离乡的条件,促进经济在全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新的支撑点。作为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基础。
  2.小城镇建设是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品位,加速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有效载体。城乡之间的差别,除物质条件方面,还体现在精神文明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大量农民进“城”定居,实现人口就地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不但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还可以迅速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随着物质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将得到改变;在充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上,人们的精神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随着人际间交流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信息、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增高,必然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3.发展小城镇,是在中国现有国情条件下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有九亿人口居住生活在农村,我县总人口35万,28万在农村,占80%。要实现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单靠大城市和县城的吸纳能力是绝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走发展小城镇,“离土不离乡,就地城市化”的路子。
  对于以上观点的认识是否深刻,直接关系到对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建议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进共识,树立信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二)加强调研论证,明确我县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化集约经营集中(简称“三个集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从现在起,就要有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体思路。根据本县实际,结合外地经验,我们概括了4句话32个字:
  1.规划先行,分步实施
  要有一个全县小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用以调控和指导全县小城镇建设的具体实施。这个总体规划要根据全县的区域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人口规模等要素,确定各镇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个规划要抓紧出台,使其他后续工作有所遵循。规划要尽可能高起点,一旦确定后,不能随意改动。由于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目前无法做到的,可以分步实施,待有条件时再按规划办。
  2.重点突破、政策聚焦
  所谓重点,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把全部乡镇分开层次,确立县城——中心城镇——一般集镇——乡村这样一个层次分明、职能各异的格局,其中的中心城镇即为重点;二是在已确定的中心城镇中间,再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保证在短期内见效,发挥其示范作用。所谓“政策聚焦”,就是对重点城镇的建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其发展,而对非重点,则给予适当的限制,防止其后劲不足,煮夹生饭。
  3.依托产业、发展特色
  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小城镇的发展方向要以当地的资源产业结构优势为依据,要有自己明显的不同于他人的特色。要学习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靠产业优势拉动小城镇建设有序发展的经验,防止重蹈某些地方为建而建、盲目上马而造成后劲不足的复辙。
  4.市场运作、政府引导
  小城镇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其发展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靠市场运作来进行。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巨大的资金压力。宝坻县城的建设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这里,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引导上,靠优惠政策吸引资金,靠土地使用权置换资金,靠职能和权力筹划资金,来保证重点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明确的总体思路,是小城镇建设的依据和指南。建议对此加以深入的调研论证,广泛吸取外地经验。总体思路要力求符合我县实际,以增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
  (三)调整乡镇布局,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步伐
  过小过密的乡镇布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格局就成了制约经济在新的基础上快速发展的瓶颈,必须加以调整。据权威机构测算,小城镇镇区临界人口规模在3万人时,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基础设施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管理成本最低,经济运行效益最佳。上海市已于今年7月份对郊区乡镇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整,将乡镇数减少了60%,以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优化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我们也应未雨绸缪,有所准备。调整现有乡镇布局,撤乡并镇是大势所趋,是实现“三个集中”的重要途径。这个问题不解决,规划建设都无从开展。在乡镇布局的调整中,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区划、计划、规划三者的紧密衔接。在小城镇建设中,特别是经撤并后建立的新型城镇,其行政区划、发展计划和建设规划,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不可分割。建议县委、县政府编制县域城镇体系总体规划时,综合考虑各乡镇的区划优势,确定重点扶持或控制发展计划,建设一批优势明显、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城镇,辐射、拉动我县的小城镇建设。
  2.要有利于区域资源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新型城镇要为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提供就业机会,否则就不能实现人口的集中。因而新型城镇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其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特点,遵循规律,有利发展。建议在乡镇布局调整中,把这一点作为设置新乡镇的重要参考依据。
  3.创新机制,改革和转换镇政府职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镇政府要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避免包揽具体经济事务。”这是对新型城镇政
  府职能的高度概括。要改变政府直接参予经济事务的传统作法,把镇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向管理和服务,扩大管理幅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用足用好现行政策,为小城镇建设创造宽松条件。调整乡镇布局,加强小城镇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些现行政策的制约。建议加强对这些政策的研究,用好用足有利方面,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宽松的环境。如在土地使用方面,可以试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居住用地有偿转换,鼓励部分农民离土;在户籍管理方面,应放宽限制,允许有稳定收入、在镇内有住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进镇居住,并为其办理城镇户口;在财政体制方面,可在一定的期限内实行差别税率制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口入镇经营。对具备条件的镇,可设立独立的一级财政机构和镇级金库,实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等等。
  (四)具体抓、抓具体,把小城镇建设落到实处
  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一项一项地去落实。就目前而言,要首先解决以下5点:
  1.关于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政府对城镇建设进行干预和指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用规划进行调控。目前我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出台,乡镇级规划也处于低级阶段。要借鉴外地经验,组织规划设计招标,高起点编制规划,并力争具有本地特色,科学地指导小城镇建设。对规划要加强管理。无论是宏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还是微观的城镇建设规划,既要强调编制中的科学性,又要保证执行中的严肃性,真正发挥其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
  2.关于基础设施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是小城镇建设的先行,直接关系到建设标准和使用功能。要严格按规划执行,不可中途改变或降低标准,财力暂时达不到的,可以分步实施。
  3.关于投融资优惠政策。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完全靠政府投入和群众集资难以解决。要把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小城镇建设,寻求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广辟融资渠道。在当前财政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建议把制定本县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利用国家现行的优惠政策作为吸引、聚集建设资金的重点,由政府人员专题研究。
  4.关于领导体制。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规划、建设、公安、民政、劳动等方方面面的部门和单位,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进行协调。建议对现有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一步实化,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实体机构,专门从事城镇建设的协调工作,以求在短期内打开局面。
  5.引入激励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建议将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各主管业务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范围,对思路新、动作大、成效明显的,给予重奖。
  由于小城镇建设题目大、涉及面宽,加之课题组成员水平有限,文中所提观点未必完全符合实际,仅供领导参考。
  县政协小城镇建设调研课题组
  2000年9月
  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的几点思考
  近些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0年底,列入统计的县乡工业总数达2448户,从业人员61189人,资产总额38.51亿元。2000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36亿元(县直工业与乡镇工业之和),县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08亿元。工业经济作为推动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全县经济结构、促进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工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去年全县50.82亿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只占3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全县列入统计的2448家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只有134家,其中超过亿元的只有6家。产业结构中,一般性加工企业、传统产业占绝对多数,且企业之间的生产关联度不高,形不成联合优势。而以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很小。二是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创新能力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据调查,全县60%以上的工业企业使用的是80年代或更早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足5%。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普遍低下,在全部700多种工业产品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不足40种,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也只有白酒、酒精、蛋白饲料、潜油泵、铁柜等少数几种。三是技术力量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科技水平不高。全县工交系统共
  有各级专业技术人员953人,占全县总数的10.8%,其中高级人才142人,仅占全县总数的5.7%。如果减去其中的非企业科技人员,直接从事工业科技的人员少之又少。同时,体现企业发展潜力和科技水平的科研开发能力弱,全县工业企业中,建有科技研发机构的只有14家,动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只有3—4家,更谈不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四是资产结构差,经济效益不高。全县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6%,造成资产收益率低,企业亏损严重。以县直工业(不包括三资企业)为例,今年前三个月亏损累计达174万元,除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外,其他企业面临困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政府对工业应如何发展缺乏明确的、系统的指导思想。工业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经济形式,需要通盘考虑,长远部署,才能使其在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但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在某些时期,我们对全县工业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指导思想不明确,定位不清晰,导致工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今年,县委提出了工业强县的战略构想,半年多过去了,仍停留在思想发动阶段,对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一定时期的预期目标及保证完成目标的政策和措施等具体的指导性的规划,还没有出台。这种状况及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的欠缺,极易导致我县工业发展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企业虽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产业覆盖面虽然很广,但对宁河经济起拉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几乎没有。二是一些领导和部门对发展工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未到位。因为工业经济的激烈竞争,税收的来源总不如发展第三产业来得快,工作出成绩不如农业来得稳妥,再加上小富即安的心理作怪。因此,第三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战线长、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业,在某些干部心理,被视为沼泽地。具体表现是上面推推,下面动动,风头一过,面貌依旧。在领导精力、政策、资金等的投入上明显不足。三是现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使改革进度滞后。以县直工业和乡镇企业为主的国有、集体企业在我县工业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由于这部分企业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机制使企业产权关系不清、利益关系不明,投入不足、机制不活、资产流失、效益低下,同时,由于企业尚未从政府附属物的状态下彻底解脱出来,一方面企业自身缺乏活力;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仍然在微观经济管理方面干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成了企业转变为市场主体的滞后因素,造成该放的权未放,该管的事又未管好。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在谈到如何搞好企业时,很少从自身经营管理上找原因,而是过多强调资金政策等客观因素。企
  业机制的僵化也反映在用人用工制度上,由于就业压力大,致使企业冗员过多,包袱沉重,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四是工业发展的客观环境不理想。许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反映,我县在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反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政策统的过死。由于规划不当,基本农田保护和经济发展用地的矛盾比较突出,许多乡镇和企业在上项目、扩规模时,批地、用地非常困难;二是税收政策不够宽松。尤其对一些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扶持力度不够,有些企业按政策享受的退税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兑现;三是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往往是引得进,却留不住。某单位费了很大周折引进的一位带着项目的人才,因住房户口等问题难以解决,最终又带着项目到别处落户;四是一些综合管理部门和执法单位服务意识淡薄,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存有多头收费、多头管理的现象,也对企业发展造成了损害。
  上述这些问题,对宁河工业发展影响很大,必须痛下决心加以解决,才能促进宁河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面对我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机遇,加快宁河工业的发展,我们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论证后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分析和思考:
  一、进一步加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转制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国有、集体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县企业改革转制工作已经推行了三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整体推进的速度不快、成效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和解决旧体制的深层次矛盾,也就是“产权”的问题。从我县情况看,404家改制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只有176家。就是在这些改制企业中,由于改制不彻底,很多企业仍在穿新鞋走老路。阻碍企业发展的难点,如人员安置、历史债务、资产处理等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改革的彻底性。国有、集体企业的体制改革,要把重点放在适应现代经济运行机制方面,要以改革的彻底性来评价其转换的成功与否。所谓彻底性,就是要在真动产权上下功夫,把产权清晰作为改革的一项主要目标。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求稳怕乱的思想,坚持能“出售的不出租,能竞价的不定向,能股份的不合作,能外资的不内资”的改革原则,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参与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实行多元化投资主体,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产尽快从企业中退出来。
  (二)进一步规范政府和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加快政府职能部门的转变,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特别是各经济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严格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减少对改制企业的行政干预。要加快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当前,要在大力推进企业改制的同时,对已改制企业全面进行“回头看”,认真处理好遗留问题,不断总结、推广经验。要把推进改革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尽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包括发展计划,投入决策、市场营销、内部分配、生产财务管理、技术质量管理、产品开发等等,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求。
  (三)稳步推进配套制度改革,保证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一是建立企业改革的支撑体系。政府应加大协调力度,帮助企业、银行处理好各自的关系,努力消化改制成本;二是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程序。建立并完善国有、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运营体系,确保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决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一系列切身利益问题,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二、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做大做强我县工业基础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常识。我们无论是推进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还是上新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从我县的实际出发,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我县工业经济的实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围绕工业强县目标,突出重点招商。要讲究招商引资的结构、效益和质量,减少盲目性。要针对我县工业发展的现状,正确引导外资的投向。要紧紧围绕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规划,重点开展“项目招商”,实现招商引资在工业发展上的重大突破。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和基层的调查研究,重点包装并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新项目,凸现招商引资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招商引资主体。建议政府借鉴外地经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实行企业业主责任制,切实兑现奖惩,充分发挥企业业主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要树立“求所在,不求所有”的观念,抓住我国加入WTO、申奥成功、天津工业东移等机遇,鼓励引导企业“找帅当兵”,敢于让产权、让利益、让市场,以多种形式向优势企业靠拢,吸引域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活化本地资本,调大调强我县工业基础。
  (三)坚持不懈地狠抓投资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积极
  规范职能部门的工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落实“一站式”服务举措。建议建立外资企业由一个窗口收费,外资企业对行政执法、管理部门的评议,外资企业的投诉以及外资企业定期报务等制度,依法保护外商(外来)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我们良好的服务,赢得他们对我县投资环境的肯定,促进以商招商,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成功率。
  三、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优化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十几年来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较为强劲,已经表现出很强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县的个体、私营经济仍存在着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形式粗放落后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在“大力提倡、积极扶持、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引导力度,使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发挥应有作用。
  (一)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力度。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大力发展符合我县产业政策的行业。建议由政府出面发布权威的投资指南,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把投资方向向工业倾斜。
  (二)采取放手发展、灵活多样的政策,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要采取倾斜政策,积极扶持、帮助和鼓励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的个体、私营企业走联合发展、规模经营的路子;要建立“孵化”体系,帮助具有一定规模、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的私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将其发展列入本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在资金信贷、项目审批、股份制改造等方面予以有力的支持;要积极鼓励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改造、联合经营,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当前,建议县政府集中力量,抓几个实力大,辐射力强的私营企业集团和有限责任公司,以带动整个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改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在管理上确立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真正为个体、私营企业排忧解难;在资金扶持上,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制,可由商会出面组织实行联保的方式,解决企业自身融资困难的问题;在收费上,应在综合研究评估的基础上,明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在保障上,一方面加快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进程,加强法制宣传,依法保障个体私营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确保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平等竞争上,要一视同仁,个体、私营经济
  应享有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平等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权利,如新上私企亦应享受减免税优惠、招商奖励等等,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各展所长的良好环境。同时,建议在产品类似的企业间成立同业协会,协调企业间的关系,防止因争抢市场而产生低水平竞争,强化企业的自律行为。
  四、政府要完善政策、搞好服务,营造工业强县的良好氛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工业,政府的作用就是办那些企业想办而又力不能及的事。用关注企业的发展动态,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税收、行政法规监督、行业协调、信息提供、人才培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手段,尽可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一)广泛宣传引导,提高认识,调动方方面面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当前,各级干部群众中对发展工业还有许多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因此,县委、县政府应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通过开展思想解放活动,充分利用会议、培训班、广播电视、大力宣传典型等形式,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分层次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把做好宣传同明确责任,加大监督考核机制联系起来,澄清模糊认识,使发展工业的意识在干部、群众中真正入心入脑,形成上下同心、干群共识的工业强县氛围。
  (二)明确定位、制定规划。建议县政府组织和邀请有关专家和职能部门,针对我县实际,结合宁河在天津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尽快确定我县工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宁河工业的“定位”。“定位”应着眼于建设天津强县的发展构想,确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形成符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要根据“定位”制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总体规划,用以调控和指导全县工业发展。这个规划要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并根据全县资源优势、产业特点等要素,提出某一阶段、某一时期工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配套的政策、措施。规划时间不宜太短;长远规划15—20年,中期规划10—15年,短期规划3—5年,分步实施,长期坚持。
  (三)完善有关政策,切实为工业发展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一是土地政策。建议是否可以对一些有规模、有效益、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实行地土的零出让,用企业发展上缴的税金,逐年返还土地出让金,达到以税养地,以地招商的目的。二是户籍政策。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给予的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人流向小城镇集中,达到以人流引物流、资金流的目的,为工业发展构建良好物质基础。二是税收政策。建议政府要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自身投入,通过对一些优势企业减轻税负,鼓励企业自我增大技
  改和科研投入,使企业成为扩大再生产的有力投资者。三是科技政策。政府应实施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政策,通过特殊优惠政策,如土地、机器、厂房、设备可以零出让,及时引导资金、项目向高技术创新领域倾斜;要创造条件,在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鼓励在支柱产业中建立科技研发中心,使其率先成为企业科技开发、科研投入和高技术产业化的主体。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对一些大的技改项目,县里应拿出一定的启动资金,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和重点行业上水平。四是人才政策。目前,我县在吸引人才方面不是政策不优惠,而是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致使引进的人才留不住,本地的人才用不上。因此,今后我县引进人才的重点是真正兑现承诺,使人才留得住。制定吸引人才、鼓励人才的政策,为人才创造得以发挥专长的工作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用得上。同时,积极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中,使教育与工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为我县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适用人才。
  (四)搞好服务。加快形成工业经济的政策服务、法律服务、经济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服务和对外经济联络服务等六大服务体系,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真正管起来,真正实现“政企分开”,通过创造良好环境,推进我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县政协工业强县问题调研课题组
  2001年11月

知识出处

宁河政协志

《宁河政协志》

本书收录了宁河县各界人民代表,政协宁河县委员会组织.,政协宁河县委员会工作,会议,提案工作,调查研究,视察工作,咨询服务,特邀监督员工作, 信息工作,文史资料工作等章节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