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十三中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950
作品名称: 忆十三中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43
起始页: T00038_00.pdf
责任者: 苟辛生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天津市十三中成立于1952年,2001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她的首届初中毕业生,我经历了学校整个草创阶段。如今,在回忆当年的情景倍感亲切。 结缘海河畔 我出生北京,家住西河沿,一抬头就望见前门楼子。出胡同西口就是和平门大街,街上就有所北师大附中。 1952年,我在培育小学毕业,报考了公立通县潞河中学,考试的前一天,命运和我开了个玩笑,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因为帮妈妈捞面条,锅翻了,烫伤了左腿,误了考期。后考上了私立中学,又因缴不起学费而犯愁。正在这时,在天津谋事由的老舅来信,说新成立了天津十三中,是公立的,可以报考。 坐火车到了天津,对我这个在北京长大的孩子来说,很多事很新鲜,过解放桥,走在那木板条钉成的人行道上,心里觉得胆战心惊。在郭庄子码头坐摆渡船,觉得是一种享受,老舅是东站附近恒源肠衣厂的职工,他见面后告诉我,十三中的校址在灰堆,校舍尚未完工,先借用市一中办公。 借读市一中 经过不少人的指点,我终于找到劝业场,法国教堂后面的市一中,又顺利地在十三中临时办公室报了名。手续很简单,仅需用小学毕业证而已。拿着准考证,问清考场所在,就回去备考了。 发榜的那天,录取名单榜张贴在市一中对面的墙上。我挤到跟前,找啊找,最后发现了自己的名字,真是惊喜万分,我有学上了! 第一届招了三个班,其中一个女生班。借市一中的教室上课,倒二部。语文老师姓王,40岁左右,很普通的一个人。有两次,上课迟到了,进教室说:“对不起,公安局找我问点事。”这简单的一句话,激起我的联想。王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啊?他好像与一些秘密有关系,他课讲得透彻,语言有磁力,但搬到新校舍后就没看到他,语文老师换成李富印先生。另一位留下印象的是市一中打钟的那位工友大爷。钟是挂在高处的铜钟,打钟时需拉动上面的绳索。钟响了,你别紧张,慢慢往教室走,准迟不了到。 住处是借市一中的礼堂。女生在舞台上,男生睡地板,拉上大幕正好当布帘。早晨起床后,要赶快打好铺盖卷,在礼堂后面码好。开学后不久,学生食堂正式开伙。记得第一顿饭是干饭、炖牛肉。盛饭、菜的新木筲全是新购置的,饭菜有一股强烈的木头味,让人难以下咽。 搬入新校舍 深秋时节,十三中正式搬往新校舍。记得行李是学校顾大车拉的,学生则是开步走。走过陈塘庄,再过复兴门,右面那一排排红砖瓦房都呈现在眼前,与她隔路相对的是天津县政府的办公楼。 学校还没有修建校门,也没有院墙,只是沿公路边上有一条不太宽的水沟。进口的右边有两间房子,算是传达室吧。正面第一排居中是一长趟单间平房,分别是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辅导组、卫生室等。后一排为图书馆、阅览室和教师办公室。左右是教室,再往右就是一排排的宿舍了。学生食堂在学校尽后边,那里还有大盥洗室和机井。用水沉淀后有细沙,还有闪着金属光泽的微小颗粒。 宿舍8个人一室,有上下铺的双人床,正规多了。每间都有带烟囱的炉子,在取暖期,每天值日生去领劈柴和煤。但宿舍前后间隔之处还有没平整好的坟坑。 学校没有礼堂,有重大活动时借用天津县政府的礼堂。 学校环境很僻静,有利于学习。有位同学叫王盛清,是天津人。他在课间,把捉鸟雀的夹子下到教室旁的水沟旁,有时候还真有收获呢。 人民助学金 上十三中,我不记得交过学费、住宿费,只记得每月伙食费8元5角。开始由老舅、二姨给我交。第一学期放假前,班主任金守信老师发给我一张表格,是申请助学金用的,让我寒假带回北京,由当地派出所填写。 妈妈带我去了派出所,一位阿姨接待了我们。他和蔼可亲,但认真地询问了几个问题,然后把表格逐项填好,盖上了公章。 开学后,我把申请表交给了金老师,过了几天,金老师通知我,经学校领导研究,批准我享受甲等助学金,每月9元。除去交伙食费外,每月还发我5角钱,这样买文具、肥皂、牙粉等生活用品全够了。那个时候,助学金主要看家庭经济收入,秉公发放。 1953年,天津县师范学校合并到了十三中,学校分成中学部、师范部。有一次全体学生会,总物刘主任讲话,催促中学部的学生不能拖欠伙食费,影响学校的正常开支。我听后心里很踏实,为有助学金而自豪。 而今,我已经76岁了,仍刻骨铭心牢记党的恩情。当时年轻的共和国成立不久,经济上困难很大,况且抗美援朝战争花费不小。尽管如此,我们的党仍关怀着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使我这样一个幼年丧父,生活无着的少年,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得了,事实证明,我们的党从掌握政权起,就践行着自己的宗旨,为人民谋福祉。 归国志愿军 1953年,十三中又增加了几位新成员——归国的志愿军战士。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到十三中的志愿军中,有几位当了教师,主要是教政治课,我们班的政治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还有一位女生,在部队是搞文艺宣传的,复员时年纪太小,就送到学校学习。当时,男女同学之间接触很少,更甭提有什么交流了。不久,就传来了一个关于她的故事。在朝鲜战场,一次去执行任务,归来时疲惫不堪,天色已晚,找了个山洞和衣而眠。第二天醒来一看,里面有不少死尸……故事是谁讲的,已经记不清了,但可见当时战争环境的惨烈。 和我接触较多的是赵济平老师,他教我们政治。他是西康人,个子不高,结结实实,见到他使人联想到铁块。他在志愿军里是翻译。说话乡音很重,听他讲课有点吃力。有一次上课铃响了,一位姓黎的学生学着赵老师的声调喊“别说话了,赵老二来了!”话音未落,赵老师推门进来。他没说什么,只是神情沮丧,草草讲了课就离开了。课后班委会决定,由小黎找赵老师当面道歉,不知为什么,派我作陪。我们来到赵老师的住处——学生宿舍中普通的一间。赵老师没有批评小黎,谈话中得之我喜爱文学,就答应可以辅导。后来我去过两次,“革命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这些词语,就是那时听说的。 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但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用热血保卫着人民,保卫社会主义。他们的功勋是永恒的。 志愿大西北 1955年,我们即将初中毕业,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号召同学们参加边疆建设,自愿报名到西北工作。那时,初中毕业就算是知识份子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的人才。我找到了班主任,问我能不能报名。班主任当即回答:“得满16周岁,你小了一点儿,不符合条件。”看到周围不少同学为办理支边的事忙活着,我心里像长了草。正在这时,天津师范学校搞招生活动,我参加了。活动中市师附小一年级学生表演的节目——《我们都有一个志愿》打动了我的心。我决心报考师范学校,做一名小学教师。 在师范一年级时,我突然收到一封来信,寄信人是十三中同学史其江。我们是同一宿舍的室友。那是一位敦厚朴实的小伙子,说话稳稳当当的,比我大一两岁,但显得很成熟。他在信中说,参加支边后,被分配到青海县粮食局,工作还可以,生活也不错,就是想念老同学们。在与同学联系中,得知我上了师范,就写了这封信。 我写了回信,但后来就断了联系,也无缘再见面。 十三中1955年支边的同学们,在国家极需人才的时候,你们毅然到边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我永远记住你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苟辛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