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西青道的今昔伴随着我的人生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753
作品名称:
西青道的今昔伴随着我的人生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36
起始页:
T00056_00.pdf
责任者:
孙玉香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我的家乡杨柳青,这个美丽的名子,它意味着大地复苏、春意盎然、百花争艳。自从被评为全国魅力名镇后,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使我这位杨柳青出生的人倍感自豪。我虽已在天津定居多年,但每次回家乡都有不同感受。如今家乡的路宽了,人们的穿衣漂亮了,当年低矮的平房,泥泞的胡同,现都已变成片片花园式的小区住宅。广场、街道、运河岸边到处是鲜花和绿地,男女老少脸上的笑容是那样和蔼可亲。但是,给我心灵感触最深刻的还是那条历经六十年苍桑巨变的西青道。 回忆起昔日的西青道,它曾是一条杨柳青通往天津不足三十华里的土道,是家乡的先辈们经几代人用脚板踩出来的一条路。就是这条路,在解放天津战役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由于我军的作战方针及主攻方向是,“东西对进,拦腰截断。”所以,西青道就成为我军西路主攻部队进攻天津的后勤保障补给线。在这条路线上曾运送无数回的伤员及死难的革命烈士,至今杨柳青镇还保存着天津平津战役指挥部及纪念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死难者的烈士陵园。 建国伊始,国家百废待兴,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加上自然灾害,国家正处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困难时期。那时在西青道上常看到逃荒的氓流和杵棍的乞丐,农民赶着大马车、小驴车颠簸着在坑洼不平的路上走过,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在稀稀嚷嚷的步行人中,有一位怀抱孩子的中年母亲身穿破烂的衣服与我擦肩而过,那呆滞的目光,麻木的神情,显得那样无助和稠怅。至今,还封存在我的记忆中。 一九五六年秋,我被保送到河北省体育学院。报到的那天我拎着背包坐在一辆敞蓬卡车上从西青道走出家门,离开了家乡。我清晰的记得车开到西横堤时杨庄子两边那零散的荒坟,狂奔的野狗,到处是芦苇丛生,杂草遍地,让人感到凄凉和恐惧。大堤上还插着一块:“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准超越”的中英文木牌。意思是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准出天津市,不准越过西横堤。 三年的大学生活很快结束了。毕业后,我放弃了去邯郸某大学当教师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去天津第二炼钢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正当国家经济建设趋势逐步走向高潮时,一九六三年夏,天津及河北地区遭遇了建国后第一次大洪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天津市政府决定:号召全市各行各业组成抗洪大军奔赴一线全力抗洪,确保天津市当时约四百万人口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我毫不犹豫参加了抗洪队伍,又是沿西青道来到家乡杨柳青,在天津钢厂防洪指挥部做后勤保障供应工作,在那段特殊紧张的日子里,我经常往返天津至杨柳青联系调动物资,曾几次临家门而不顾。西青道上抗洪队伍乘大卡车将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抗洪一线,子牙河大堤上人山人海在全力抗洪,西青道两边直升机投放了大量食物给予支援,可以说,西青道在那次抗洪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家里生活非常艰苦,为了帮着父母渡过难关,我时常给家里寄些钱补济生活,还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及弟妹。所以,在这条道路上来往了上百次,因为他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当年,我坐在车窗旁隔窗望去,西青道两边茂密的荒草一望无际,每当被微风拂过就像海面荡起片片涟漪,翻卷起伏……。 当时只有杨柳青发电厂刚建不久的一座蒸汽塔高高耸立。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扩大了发电机组又建了两座蒸汽塔,现已全被爆破拆除。因为它满足不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它被历史的车轮甩在后面,永远进入了历史的回收站,一座新的华能热电厂在西青道北侧拔地而起。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大潮势不可挡。西青道拓宽了,两边的小平房小窝棚不见了,人们骑自行车,农民用农机三轮车满载着自己承包土地辛勤收获的粮食、蔬菜、瓜果在西青道上来回奔波,将农副产品送进天津市区。农民的腰包富了,生活改善了,脸上有了笑容,心情舒畅快乐了。 八十年代初,天津小轿车工业刚刚起步,西青道上一种黄色“天津大发”小包车在奔驰。嘉陵牌、幸福牌摩托车在穿梭,西青道已勃发出新的生机。 一九八九年底,在天津钢厂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我退休了,终于有了更多时间去陪伴我那年已八旬的母亲,但在回家的路上西青道出现异常拥挤堵塞。 到九十年代初,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小轿车、长途货运车逐渐增多,政府决定再次拨款拓宽改造了西青道。 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再次重返故乡坐在车内隔窗瞭望,西横堤已建起了高架桥,高速路,杨庄子早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西青道已改为双向八车道。道北侧:昔日的荒草野滩,如今是绿草如茵的草坪,五十米宽的绿化带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片片绿色绒毯。南侧:已建起了一座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市场、饭店、医院,还规化建设了工业园区。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在这条坦坦荡荡的大道上畅通无阻,川流不息。家乡杨柳青镇也开通了旅游观光车,人们可以环绕杨柳青镇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成果和变化。外国游客可随处参观拍照留念,再不是“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准超越”的年代了。 悠悠岁月封尘着我儿时的记忆,深深怀念回家路上那难忘的时光。西青道啊,我从你这条路上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走向社会,走向成熟。从孩提到暮年不知走了多少回,多少遍,直至我走向衰老,而你却越来越年青,越来越漂亮,你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成果,是家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玉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