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冗杂与公众的不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561
作品名称: 诗人的冗杂与公众的不屑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31
起始页: T00055_00.pdf
责任者: 白青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当今如果听说谁谁是诗人,得到的大多是面面相觑的尴尬。诗歌本来是尚美的,盛唐甚至成为科考取仕的一科,怎么会如此跌份几乎令人讨厌了呢?直言不讳的说不是公众不屑,而是诗人不争气,许多诗人游离了人群,梦呓般的喁喁私语。古代诗词起码有个平仄韵律的框框,现代诗更加接近口语,这样泛滥的诗人良莠不齐。竟然产生了像“梨花派”诗歌一样的“闹猫”作品。相声的讽刺未免过火了些,说梨花诗是“闹猫”,假如其滥不到春天遍地可闻的雌猫之叫声,令人烦躁不止,谁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诗人的品性不高,自然是了,捧诗人也胡吹乱侃,忽悠公众,这就更加可恶,他们是造成当今诗歌贬值,诗人遭到唾弃的首作恶者。 古体诗词几被瓶供盆栽,成为古董,因为形式上的局限;其次,流传千年,高峰叠现于前,今人难以企及。为之者大多堆砌辞藻,于现实生活油水两张皮,隔靴搔痒。写出真性情诚为难事。达到古为今用,用以表情达意,非得谙熟古韵律又掌握今韵改革者尚可为之。有的初学者如入五里雾中,其作品不外乎“远看城墙齿齿锯”其实并没有任何知识含量,可谓不懂诗就写诗。 仅就现代诗来说,读一读徐志摩、郭小川的诗,不但被诗人的情感所浸染。其遣词用句,诗歌技法之纯熟以及诗歌内涵之丰富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手不释卷。诗歌的属性决定她是凝炼的语言炼金术,是高层次的文学类型。文人无以为诉的时候才诉诸于诗词,抒发不可抑郁的情绪。是“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的“灯火阑珊处”,不是文字少,省事就是诗歌。 许多现代诗人起步就是“简单省事”,其实大错特错了。这样的诗不仅味同嚼蜡,写着写着,由于没有感情寄托和文学功底,就把自己的其中败絮交代给了公众。公众不胜其扰,谁还看这样的诗?联想平庸之作的成名获奖,不由令人感到沮丧。是“先锋”和“新锐”们忽悠了评委,还是评委不知所云,牺牲了诗坛的纯净度。于是,诗坛芜杂丛生,令公众讨厌。写诗是文学高手的事情,毋庸讳言,诗歌的语言较之其他文学形式要更具语言魅力。所谓如诗如画是耶。写诗要从写小品文,散文诗,书信文学等通俗性的文学开始,不要一上来就以诗人自命。殊不知真正诗人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朦胧诗诞生初期,其《今天》杂志,在街上兜售一空,甚至撕毁的单页也会卖钱。不单是她有对四人帮叛逆的背景,其诗歌语言的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给读者带来审视美感已成定评。当时的政治气候不朦胧就被抓,这就是催生朦胧诗歌的条件,了解了背景更加增加了朦胧诗歌的内涵和厚势。所以读食指《相信未来》北岛《走过广场》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根子《三月与末日》浓郁的诗歌美感总是挥之不去的。可惜的是现在的诗人不学其“诗美”而学“模糊”,模糊的越厉害就越高深,最后弄得自己都说不清表达什么,干脆扔进纸篓。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诗还不是杂草吗? 公众日益对诗歌和诗人的摒弃不是公众不好伺候,是诗人把自己摆在了形而上的地位,诗歌是美学的高层次,诗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书写生活和人生本身的美质。诗层次高,诗人却应该是最“落魄”的。如果本末倒置,上来把自己定位成“高于诗的诗人”就更加令人不屑了。 其实,诗歌从来就是繁荣的,因为人类在不停顿的活动,正是人类的运动美催生了诗歌美。写不出体现诗美的诗人是本身的问题,公众的不屑是可以理解的。生活本身的诗意是充盈的,好诗,会在公众的视野留存。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白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