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求真实的故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515
作品名称: 我追求真实的故事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31
起始页: T00011_00.pdf
责任者: 老六月雪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47
主题词: 小说-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二十几个乡村医生凑在一起,啃了半年精神病学,还差一周就该“作鸟兽散”了,凌教授—T市精神病院的院长在快下课的时候缓缓地说:“不知是否已经把该给你们的东西都给了你们。” “不知道。”我低声咕哝了一句,然后抬起头,望着凌教授:“我觉得若按照精神病学来衡量,这世界上恐没有几个人是正常的。” 凌教授望定我,深度近视镜片的折光使我没能看清他的眼睛在说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叹了口气说:“下课。” 下课?天哪!我忽然意识到:下周的今天将是最后一节课,确切地说是一次座谈会,虽然有一天的时间,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短暂的。我感到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潮在涌动,心沉沉地往下坠。坠落了,胸腔里空荡荡的,空得好酸好痛好无依无靠。 我下意识地走到校园的林荫路,在那张椅子上坐下。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不,不是这样的。单靠精神病学是解释不了人的行为的。” 我猛抬起头。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我想起了我们的那次争论。她说了上面的话后,我问她:“你当真不觉得人们的精神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吗?” “那得用精神病学家的眼光看。但是如果把某些定义修改一下,那么,精神不正常的人只是极个别人。”她那两颗黑“葡萄”一动不动地盯着我,我如芒刺在背。 “定义哪能随便修改?”我故作不屑一辩地说。 “为什么不能?”她理直气壮:“定义是人造的,而人的行为是大自然和社会共同创造的。如果一种理论想改变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行为,那么,这种理论是否有价值就值得研究了。” 我心里一动,默默地望着她,直到她红着脸慢慢地走去…… 不知什么时候,风轻轻地溜来了,树叶在低语,林荫路上不再是静悄悄的了。 “我应该找她谈谈。我必须和她坐坐。”忽然意识到这一点,便痛惜独自坐在这耽误的时间,我猛地站起,转身往教室跑。 我楞在那里,她就站在我的面前。 如果我们是学文学的,那我们的对话也许会这样: “你也到这里来找……东西?” “是的,那天我走时心里很乱。” 而我们是学精神病学的,这就注定我们的谈话不会高深,也只能“精密”到这个份儿上: “想出来了吗?”她问。 “什么?”我问。 “你的精神是否有毛病呀?”“有吧……我想。” 沉默。 两个人坐在椅子上的两端,沉默。 谁也不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即使她现在起身离去,我也会感觉到她还坐在那。 当我们分别压迫着椅子的两端时,我就开始醒悟了我对这次培训班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潮,大部分是为着她。 “下周……还有一天……我们就分手了。”她终于开口。 “是的。” “你以后……会去看我吗?” “我也许……会去的。”我说:“那你呢?” “我也许……不会去。”她说。 沉默,长久地沉默。 是各自的家庭阻碍了我们友谊的发展?也许是环境。 风刀霜剑,有杀人的嗜好。 “我很遗憾,没能吻你。”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我很高兴,分手后我们还有一个遗憾相伴,它会时时提醒我们回忆一点什么。”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我想,真正的爱是长久的思念。至于一时冲动带来的种种举动常常是靠不住的。”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我想,真正的爱是使对方或为对方保持或创造一种至美,而不能为外界伤害他(她)创造条件。”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分手吧。”我站起身,伸出手。 她也伸出手。 两只手握在一起,直到汗津津的有一种温热感。 “我想你是对的。我们的精神都有点毛病。”她说。 “是的。”我说。 从此天涯孤旅,但有“精神病学”伴随。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老六月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