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村吹歌会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唯一号: 020631020230000734
机构名称: 边村吹歌会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T00335_00.pdf

机构描述

边村吹歌会 亦名边村音乐会,形成于清咸丰十年(1860)前,有确切记载的早期会头为张玉堂,其后为张禀信,王桂清和翟家庆。 边村音乐会以“河西”、“六碰点”、“倒桥”、“正桥”、“龙须洞”、“唐子”六个套子为主,吹奏时伴诵“混元皇灯经”。 1950年后,活动渐渐消沉。1966—1976年间、完全停止。1978年以后开始复苏,古老的民间吹歌由于老人相继去世而几近失传。张禀信的亲传弟子沈姓老人尚健在,能追忆,村里民乐爱好者经其指导,于1985年,又渐渐恢复。1993年达到高峰,会员中十六、七岁的青年人较多,活动也由参加礼事转向自娱自乐,笙歌鼓乐,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娱乐生活。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堂
相关
张禀信
相关
王桂清
相关
翟家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