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茶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330
颗粒名称: 四季茶座
分类号: F291.1
页数: 8
页码: 23-30
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张家窝镇从一个“枣乡”发展到拥有多个工业区和居住区的现代化城镇。同时,该镇还通过实施农业集约化、工业小区化、居住城镇化的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
关键词: 杨柳青 城镇化 城市化

内容

我过去的印象中,张家镇只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枣乡”。据说其“枣乡”的美誉可以追溯至清雍正三年,距今已近300年历史,这里有600亩连片枣林,树龄100多岁到300多岁之间不等,品种平达百余,称其为华北地区枣林之最亦不为过。我曾驱车经过铺满阳光的枣林大道,中途下车,左右环顾,大片大片的古枣树林铺天盖地尽收眼底。现在看来,仅仅把张家窝镇定位于“枣乡”,显然早已过时。
  君不见,近些年来,张家窝镇逐步实施了农业集约化、工业小区化、居住城镇化的小城镇建设,城镇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米,全镇已有80%以上的迁入镇区,并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同时还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这红红火火的景观也只是张家窝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冰山一角”。沿着枣林大道走下去,我们便可似看到张家窝镇又一幅实实在在的大手笔——南站科技商务区和农业园区,而仿佛天降一般的“社会山民国物语博物馆”就坐落在两“区”之间。
  四月的一个春日,当我走进这座充满民国记忆的博物馆时,不禁小有意外。最先扑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民国时期名女人的斑斓玉照,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诸如周璇、胡蝶、阮玲玉、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吕碧城、严仁美等等,每一个凄美故事都是一部起伏跌宕的戏剧人生,至今仍被无数后人津津乐道。我们在博物馆内参观、游走,会悄然产生正徜徉在民菌时光的幻觉。遥想1911年的那个武昌夜晚,由于起义计划的意外暴露,在群龙无首状态下的一声枪响剧性地使得清王朝土崩瓦解,由此拉开了民国时代的序幕。民国史只有38年,却是一道别样的难以重复的历史风景。歌德说,“历史是上帝的神秘作坊。这个作坊,通常只是冷漠地持之以恒地把一件件史实作为环节,连成一条数千年的链条。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个人类的群星闪烁时,时代会出现一批簇拥历史的闪光群体”。百年前,正是中国人从“臣民”向“国民”转变,社会从“帝国”向“民国”转向,一大批政治
  【编者按】:
  沏一壶清明茶,静听最美人间四月天,一群文人墨客游走美的西青美的感怀,用不一样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美,用轻盈的脚步丈量西青的姹紫嫣红。
  家、军事家、学问家、艺术家、作家诗人一起构成了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民国天空。中国现代教育和学术的基本框架从那时开始构建,更为可贵的是,民国时代知识分子虽个性鲜明,私生活也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都将学问作为其命的根本,所谓的“民国范儿”正是建立在真学识基础上的一种风韵。
  那是一个逝去的年代,也是一个白衣胜雪的年代。从晚清的名流,到民国的学者和雅士,有大人物,也有小女子,他(她)们穿越时空的阻隔而济济一堂,花开花落,人来人往。说到“民国风情”,主要与十里洋场的上海有关。或者说,上海的繁昌盛很大一部分奠定于民国时期。民国初年,上海开风气之先,是最早启动男女平等步伐的地区,其中的女性着装成了时尚的风向标。随之摩登新女性们所穿的衣服尺寸越来越窄小,同时也越来越美观,这从一些老照片可以领略其昔日风采。张爱玲曾用“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句子描述民国服饰,还提到“女人的衣服……在民国的当铺里不复受欢迎了,因为过时了就一文不值”,可见其一斑。
  《张家窝民国物语博物馆》为打开了一扇历史之窗,我们得以重温已经远去的“民国风情”。“风情”不是“爱情”,但民国年代的爱情也确实曾化作了独特“风情”。比如林徽因,她一生中遇到的男人皆非凡夫俗子,和徐志摩分享诗意,和金岳霖交流学术,和梁思成谈了一生的艺术,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时,林徽因俏皮作答:“我会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了吗?”说不清什么缘故,我曾一度不太喜欢梁思成(尽管他的身上光环熠熠,比如写出了在业内划时代的《中国建筑史》,设计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徐悲鸿先生一道力劝降傅作义将军使北平古都免于战火,直谏毛泽东放弃在北京发展重工业等等)。我知道我的偏见根由,是不满于林徽因和他的结合。林徽因活泼热情,珠圆玉润,梁
  思成沉稳持重,规矩古板,其性格之左反差之大,使我对其婚姻幸箱指数并不乐观。我更希望上苍能够成就一对才子佳人的浪漫姻缘,那个人选应该是诗人徐志摩。后来我的想法改变了。徐志摩固然风流倜傥,诗才过人,林徽因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与梁思成志同道合,风雨兼程,终成“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学界把梁思成称为“中国建筑之魂”,那样一种“魂”,难道没有叠印着林徽因的倩影吗?
  或许有人会问,张家窝这样一个仅从名称似乎就给人土得掉渣之感的北方乡村小镇,怎么会对那些已经显得遥远的“民国记忆”产生如此兴趣?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我们这几代人,对于过去的民国印象是暗淡的,模糊的,不堪回首的,似乎民不聊生、水深火热早已成了民国时代的标签,但历史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一元论产物,拉开一段岁月距离看历史,正如国学大师穆说的,“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终极理想,到底不值得崇拜,而且中国人在以往长时期的闲散生活中,是在亦有许多宝贵额可爱的经验,还常使我们会以与流连。那被雪藏了大半个世纪的“民国风情”,无疑是一种私人的充满岁月趣味的历史猜想,而在丰子恺看来,“趣味,在我是生活上一种重要的养料,其重要几近于面包”。因此,人们能够从民国的风骨、风韵和风情中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审美趣味,其岁月内涵在经济大潮汹涌而至的当下正迸发出耀眼光彩。张家窝人在经济提速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于是,“社会山民国物语博物馆”的新鲜出炉绽放异彩,张家窝镇与“民国范儿”看来没有必然联系,两者之间却构筑了一架恢弘的文化桥梁,也就不足为奇。
  走出“张家窝民国物语博物馆”,漫步在彷佛依然含有枣香气味的林荫道,竟给人一种今夕何夕的恍惚之感。这样的时空链接,也正是今日张家窝镇散发出的一种独特文化魅力一样。
  沙窝萝卜脆又甜
  文/狄青
  小时候在乡下住过几年时间,那时候常见有人骑着自行车,自行车的后衣架两侧则但着两筐沉甸甸的青萝卜走街串巷,嘴里喊的是“萝卜赛梨嘞!”声音高亢洪亮,在彼时只有低矮平房的乡下能一下子传出去老远。卖萝卜的人一来,最先围拢过去的便是我们一帮孩子,但见卖萝卜人手里明晃晃的小刀一打,萝卜立马裂成八瓣,问这能够发出脆响声音的萝卜来自哪里?卖萝卜的人回答透着骄傲,说这是正宗的西郊沙窝卫青萝卜。那时候的天津西青区还叫天津西郊区,沙窝村还叫沙窝大队。不过从那时候起,我就记住了咱天津的西边有个沙窝大队,那里的土质独特,出产口感和成色足以“赛鸭梨”的又脆又甜的青萝卜。
  后来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得以频繁地来往于天津市区与西青区的各个乡镇之间,这其中就包括了大小沙窝村所在的辛口镇。那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记得辛口镇当时叫得最响的是“当、水、第”三个村。“当”是当城,“水”是水高庄,“第”是第六埠,都是远近闻名的大村,也是在全西青区数得着的经济强村。那时候一个村想要脱颖而出,没有成规模的集体企业显然不行,而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主要是靠从土里刨食的小沙窝村甚至还相对贫困,需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结对帮扶。我记得曾经与小沙窝村的帮扶单位——西青区水务局的有关同志一起去小沙窝村调研采访,与村里种萝卜的几户农民一起去到地里,现场研究沙窝萝卜的种植和销售。种植户还现场拔出萝卜来,用拳头敲裂后给大家品尝,那种带着泥土气息同时又脆甜的感觉令我回味至今。当时我就在想,能够种出如此好品质卫青萝卜的地方一定不会落后的,假以时日,必将令人刮目相看。
  果不其然,之后时间不长,有关小沙窝村以及沙窝萝卜的各种好消息就不断传来:成立了沙窝萝卜营销合作社、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萝卜甜度检测设备、产品远销京沪及海外……而一年一度的“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更是成功举办了多届。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本着以沙窝萝卜为媒、以节会友的原则,使“萝卜节”由最初以推介沙窝萝卜为目的性的单一主题,逐渐演变成为今天集科技推广、集约化种植、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经贸洽谈、投资发展、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盛会。
  时光过得好快,当时间的指针一下子定格在2018年的时候,恰逢春天里的一个美好的日子,我随“西青作家看西青”文学采风团一行,再次来到美丽的西青,对西青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欣慰。尤其是当我来到了辛口镇,参观了辛口镇沙窝萝卜文览中心,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令我没想到的是,青人竟然会为一个小小的萝卜建了一座如此有模有样的展览馆。展览馆就坐落于小沙窝村萝卜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声中,紧邻104国道,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其结构形式为三层钢结构。展览馆以地产的沙窝萝卜为核心,以生生不息”为主题,分为“辛口镇新农业发展”、“沙窝萝卜的生长环境”、“沙窝萝卜历史文化”、“沙窝萝卜的价值及沙窝萝卜的未来发展”五大功能区。值得一提的是沙窝萝卜文化展览览中心不仅仅只有展览功能,其服务内容包括有展览大厅、会议大厅、绿色农产品集散、交易和结算、食品物流仓储、冷链保鲜、电子平台、展览、总部基地、科技研发、庄园农业以及大型商业、配套等功能的区域性散展示等。同时结合实物、科技、抽象等多种材质表现手法,向参观者展现丰富、厚重的沙窝萝卜的历史文化。
  说起这沙窝萝卜来,还真的是不一般。早在清末民初时期,每至秋冬,在天津的街头巷尾、旅店、澡塘、戏院、茶社等处到处都能听到青萝卜的叫卖声。天津人视青萝卜为美食,茶余饭后吃几瓣青萝卜,但觉五脏通气,胃开心爽,浑身舒畅。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属养生之道。但问题在于,青萝卜的品种有很多种,种植的区域也不少,为何单单沙窝的青萝卜这么好吃呢?主要原因是辛口镇一带的土壤肥沃、土质独特,适合青萝卜的生长。辛口镇位于西青区的西南部,因其优良的自然环境,素有“西青区后花园”之美誉。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子牙河横亘镇区南北两翼,杨柳青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社等享誉中外的旅游景区与辛口镇保留完好的东淀、莲花淀等纯自然环境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清丽、细腻、意境深邃的工笔画。而沙窝萝卜的主产地——小沙窝村的土质尤为适合青萝卜的生长,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明朝的嘉靖皇帝有一个爱妃,她特别喜欢吃荔枝,当时的宰相严嵩献计,把整棵荔枝树从广东挖出装船后运至天津,再摘下荔枝飞马送入宫中,可保荔枝的新鲜味美。久而久之,天津小刘庄海河岸边便堆积起了占地十余亩的荔枝树余土。后来,这些荔枝树的余土被移至于小沙窝村的运河岸边,从此这里种出的青萝卜又甜又脆,沙窝萝卜经数百年的嫁接、演变,遂成为驰名中外的蔬菜水果——沙窝卫青萝卜。
  据介绍,为了让沙窝萝卜迈上新的台阶,辛口镇政府已经专门磨出《辛口镇沙窝萝卜质量标准》《辛口镇沙窝萝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辛口镇沙窝萝卜植保技术》《沙窝萝卜包装箱及其他标识材料管理办法》等,对沙窝萝卜生产实行流动监测和定点监测,做到产品有认证、有品牌、有包装、有标识,严格按照无公害的销售规定进行生产和销售。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曾经在饭店里见过的“摔吃沙窝萝卜”。为了能够真正吃出沙窝萝卜的原汁原味,在咱们天津一带较高级的饭店里,流行“摔吃沙窝萝卜”,即用干净纱布把沙窝萝卜裹好。在案板上猛摔,由于沙窝萝卜的水分大、纤维细,猛摔后便会四分五裂。而萝卜摔碎后,可直接转入盘中上桌供食客享用。这样的吃法,大约也只有又脆又甜的沙窝萝卜才能“胜任”。
  关于沙窝萝卜的话题
  文/杨伯良
  由于静海和西青的地缘关系,我从十多岁的时候就知道沙窝萝卜了。
  那时候,从静海到天津市区往返的马车经常路过小沙窝,车把式经常买上一兜子,捎回来分给大家品尝。有时候我们几个野小子也会背着大人骑自行车,从静海跑几十里路专程买沙窝萝卜。那时候过年,总有人从小沙窝捎带买来萝卜,过年前几天都舍不得吃,留着除夕夜当水果吃,脆津津,甜滋滋,吃的有滋有味。我小的时候,没有几个家庭能在冬天吃上新鲜的水果,我就曾经感慨地说过一句话,萝卜是穷人过年的水果。在冬天,几乎家家都会隔三差五煮上一锅青萝卜汤,一家人边喝边说那些土得掉渣的家常,也算是一种天伦之乐。也曾吃过炒萝卜、萝卜、煨萝卜、腌萝卜、萝卜梗儿,在今天看来可以算做环保食品了。记得有一年春节,我母亲做了一个非常好吃的青萝卜炒肉,那可是很少吃过的美味,因此,就被我惦记了许多年。
  有句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远近闻名的沙窝萝卜就被人们称做是冬天的人参,生吃可以补热补气,熟吃可以清凉!有祛痰、止泻、利尿等功效。有“冬季小人参”之称,民间也有“沙窝萝卜就热茶,气死偏方”的谚语。
  过去,只知道沙窝萝卜脆里好吃,并不知道还有讲究,这次采风还真是有了收获,让我对沙窝萝卜有了非同寻常的认识,也有了很多的没想到。
  没想到现代沙窝萝卜的种植已经200多年的历史,可谓悠久。
  没想到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栽种了,只是当时没有沙窝这个地名称谓,不然的话,沙窝萝卜从1800年前就扬名四海了。
  没想到北宋年间,沙窝萝卜就通过改良施肥技术,增加了产量,酥、脆、甜的特殊品质就已经形成了。
  没想到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小沙窝村的种萝卜能手丁勇建就已经培育出了大花青萝卜新品种,使沙窝萝卜形成了大、小花两个优良品种,提高了沙窝萝卜的品质,增加了萝卜产量。
  没想到沙窝萝卜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出口海外,为国增光了。
  没想到这么普通的萝卜种植技术还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没想到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乾隆曾六下江南,其中乾隆五十年和五十九年都曾在北京登舟,沿京杭大运河游历江南。乾隆五十九年下江南时正值秋季,龙舟行至小沙窝村,乾隆口渴,命人到农家讨水。当时,离河岸不远正有一户农民在田间劳作,农夫出来仓促忘记带水,地里的萝卜即将收获,农夫随手拔了几个萝卜,用河水洗净,送给来人。吃过萝卜,乾隆感觉特别甜脆,不仅口渴顿消,而且周身通泰,神清气爽。一时大悦,命侍者找来农夫询问。农夫称本地都叫它青萝卜,村里人不人能起个好听的名字。这种萝卜不同于别的萝卜,特别脆,掉地摔八瓣,四邻八村的人来买萝卜就靠这种办法辨别。乾隆听后感到很惋惜,这么好的萝卜居然没名字,随口问道,你们这地方叫什么名字,农夫答道叫小沙窝,乾隆心里一动说,就叫沙窝萝卜吧。从此,受过皇封的沙窝萝卜的名字就不胫而走,并由此进入宫廷,达官显贵们品尝了沙窝萝卜后纷纷大加赞赏。后来就有了流传有乾隆皇帝御赐沙窝萝名称的传说,民间也有了“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沙窝萝卜皮”、“沙窝萝卜就热茶,气死偏方”的民俗谚语。
  然而,更令小沙窝人荣幸的是,1970年周恩来总理出访时,还曾带着沙窝的萝卜籽种作为国礼馈赠给朝鲜。沙窝萝卜还曾是北京奥运会餐桌上的绿色菜品,,也曾是天津达沃斯国赢坛上的专供蔬菜……这种荣耀怎能不让沙窝人感到自豪呢?
  我想,不单单是孤陋寡闻的我会有这么多的没想到,相信和我一样感觉的人应该很多很多。
  说起来,小沙窝还是沾了大运河的光,小沙窝村地处大运河故道,正是曾经流过此地的大运河滋润了这片土地,孕养出了驰名四方的沙窝萝卜。早年种植的沙窝萝卜,灌溉的是大运河水,施用的是老炕灰。加之多年种植的实践,小沙窝人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施肥、浇水、播种期、密度、贮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尤其是近年来,辛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不断进行品种技术革新,研究提纯复壮、对沙窝萝卜籽种进行了优中选优。利用保护地棚室延长生长周期,采取灌井水,长年施用农家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绿色种植方法,使沙窝萝卜具备了表皮光滑,从皮到肉,翡翠绿的特征,还以味甜、肉细、多汁、无渣,营养价值高,具有独特的祛痰、止咳、止泻、利尿等功效,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获得了国家地理商标的知名农产品称号。
  沙窝人知道,只有劳动才会使自己远离贫苦,毕竟劳动创造美好未来。于是他们就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宜萝卜生长的土壤、肥水、贮藏等关键技术。萝卜贮藏传统方法是窖藏,称为“坑埋法”。“坑埋法”非常讲究,不是简答的随便挖坑埋土,窖坑的走向、深浅、窖址的选择都要由有多年经验积累的老农确定,而且埋萝卜的时间、埋土的厚度、埋土的次数也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情况而定,只有这样窖藏的萝卜品质才更加优良。这些种植与窖藏技艺的形成,蕴含着小沙窝人的勤劳智慧,蕴含着小沙窝人的劳动价值和创造价值,正是他们善于发现和发挥自身优势,并把优势转换成经济效益,还把普普通通的萝卜种出了名声,种出了品牌,这不能不让人敬佩。
  走近小沙窝,就可见一座座大棚,纵横着这里独特的风情,悄悄叙说着一部关于萝卜的童话。
  沙窝萝卜绝天下
  文/朱春生
  沙窝萝卜的绝活是什么?我一直想着解构。
  仿佛那色翠绿味甘甜的身段和内涵,那一落地碎八块的气势和独特,已然召示沙窝萝卜与众不同的品质。这缕品质,由沙窝出发,沿着南运河的水流,缓缓西行,这一路的流经,不仅是一款萝卜的物语,更是人类特别是本区域里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生活的滋味显现。
  思绪寻觅,若干年前关于萝卜的记述详而又细。《尔雅》称萝卜为芦菔,晋郭璞注为“紫华,大根,俗呼雹突”。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有萝卜栽培方法的记载。唐代苏恭著《本草》中谈到“莱菔”有“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的如用价值。宋代苏颂著《本草图经》中提到莱菔“南北皆通有之……北土种之尤多”。清代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浚在《植物名实考》中,极其生动地描绘过萝卜的特点,说“冬飕撼壁,围炉永夜,煤焰烛窗,口鼻〓黑。忽闻门外有萝卜赛梨者,无论贫富髦雅,奔走购之,唯恐其越街过巷也”。他对萝卜的评价是:“琼瑶一片,嚼如冷雪,齿鸣未已,从热俱平”。家乡先贤明代李时珍极力推荐萝卜,主张每餐必食。认为萝卜属中性食物,于阳虚者,可扶阳,于阴虚者,可滋阴,实为菜蔬之王、养生佳品。
  在赶大营的起始处,在北方年画的发祥地,在南运河那一个有着西青味儿的折皱处,思绪不自觉就回到当年运河水流滔滔,商船来来往往、船运繁忙、帆旗交织的运河水域上,作为明清两代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在实现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沿途风物的演变和文化交流,也为西青这块风水宝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脉。勤劳的西青人,以萝卜为文化物语,解构人生大同、世界大同、自然大同,且都贴近沙窝土壤,信手捻来,引申知性和想象,不自觉口中念念有词。词语里,萝卜一个,天下独我。
  遐想前移,已有600多种植历史的沙窝萝卜经年而不衰,当是这里的土壤。这该是沙窝萝卜另一项绝活。有一个民间传说流传了许久,说是明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炮有一爱妃,喜食南国荔枝。因交通不便难于保鲜,宰相严嵩献计,把整棵荔枝树挖出装船运至天津,及岸取荔枝飞马送入宫中,而荔枝树的余土则倒于小沙窝村运河岸边。当地居民将多年堆积的沃土平整后种植青萝卜,没料到所产萝卜色味俱佳,一时间名声大振。
  那南运河畔的一个小小的折皱里,因蓄积了那样一坯泥土,属于中华民族黄天厚土的一部分,就使得其质地充满了个性,上沙下粘,意外地,不可遏制地适合萝卜的生长。这本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好比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样,这里的水土,惟独对萝卜情有独钟。使得沙窝萝卜心甘情愿,在这土壤的浸润下,以一副皮薄肉质翠绿的模样面世,继而呈现出口感细腻,甜辣可口,水分充足的独特味道,那是沙窝的味道,西青的味道,津城的味道。
  天造金土,着实大气。独特的土壤,造就独特的口味。这样的一缕口味,并非偶然。时光慢慢凝结,岁月在上头,没来由想着,这样的一方土壤,会与江南故乡的土壤那些不同。这些不同,与气候、雨水还有人的亲近土地的那份虔诚有无关联?无从化验,想来沙窝人已经做足了这份功夫。这是一份敬业,也是一份对口味负责的尊贵态度。看那一汪碧绿和生机,都会是有颜色的,生命的,希望的。
  显而易见,沙窝萝卜被赋予了一项绝活,那就是灵性。无灵不立学。意识里,南方的萝卜,多是作料的小咸菜,能端得上酒桌,是平常百姓家里的当家味道,且多以炖为主,羊肉、牛肉皆无禁忌。就说津城,全城的人都认定,沙窝萝卜是一种水果。萝卜并非细小,反倒属粗放型。这粗放,造就了一个城的性格。那澡堂、茶馆、棋牌室等多是凉菜,以求那份原味,那份清爽和透心的脆。这是津城人的感受,在一份劲爽中,生活的矗烈,以及热烈后面无尽正涌动的力量正徐徐升腾,覆盖着津沽大地。而南方人似乎含蓄,不愿意直接面对,怕那样的劲爽冲晕了头脑,也便委婉多了。
  我宁愿这样来想,留下这份味道,这份“沙窝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的话语,着实够气派,够胆气,泼辣极了的。这也恰好是这座城的习性。许多时候,我都会不自觉想着,这座城人的性格,定然是借助这份绝天下的气势来做代言。我愿意这样想,并且坚信!
  亲近土壤,厚植文化,传承正在路途上。而今,沙窝人以都市农业为龙头,走上都市农园、市民乐园、生态家园的科技发展的道路,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等科技手段,由线下走向线上,经营着沙窝萝卜的今生。这是当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沙窝萝卜绝天下的招法。扎扎实实的,在沙窝,在西青,在津城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延绵不绝!
  手里把摸着鲜活可爱的沙窝萝卜吉祥物津娃,不觉想着,这沙窝萝卜的绝活归结起来,其实就是平实,置于苍天厚土,呈现天下的是一片祥和。祥和里,沙窝萝卜绝天下。
  去沙窝,寻一个卫青萝卜
  文/李莹
  如果不是前往这个村庄,我从未深究过一个青萝卜在天津卫是怎样的存在?这是天津人餐桌上从小吃到大的食材,烧、炸、煮、氽,腌、酱、糟、泡,切丝和馅,无所不能。更随意者,直接切一段生嚼,或是洗干净萝卜缨子蘸酱。家家如此,习以为常。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是每个天津小孩都会背诵的食疗方。冬日里,这种萝卜食疗更是渗透了津城的茶馆汤池、酒肆饭庄。外地朋友来访,带去听相声,萝卜热茶一上来,自己都觉得倍有范;即便是自家人出去下个馆子,也总爱点一锅虾杆萝卜汤,明火沸着锅仔,直熬得汤鲜味浓,才肯作罢。
  天津人爱吃青萝卜,热情之高,六百多年坚持才懈地种植历史当可为证。这也许和天津人乐观豁达的性格有关,萝卜消食顺气、健胃轻身,气通了还有什么愁什么怨?于是,就更加喜爱这一食材。直把它吃成了天津传统四大名菜。
  这其中,沙窝萝卜最为知名。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起居录中有记载,沙窝萝卜曾为贡品。近代民国《静海县志》中的记载则更详尽:“水萝卜有红绿二种,红者春种夏收,绿者夏碧秋收。皆生食,如水果类,绿者以沙窝产良。”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那个传说——姜子牙下山时,元始天尊赠其黑红神种,令其播撒于渤海西边。于是他选定沙窝,播下种子,从此惠及天下苍生。北方的冬天,最缺少新鲜蔬果,青萝卜水分足耐久存,沙窝萝卜更是甘甜脆嫩赛鸭梨……生食有果香,熟食耐饱这不是神之所赐,又是哪来的天作之合?
  又有众人说:这是地利之功。小沙窝村,地处天津西南,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在此川不息,是九河下梢的冲击平原。几万年的泥沙堆积,终于孕育出最适合萝卜生长的“蒙金土”。上沙下粘的“沙窝地”,红胶泥锁水,砂土层透气,壤土层持续给养,大概闭着眼都能种出最优质的萝卜吧!
  然而,当我走入这个村庄,真正了解这里的人和事,才知道种出一个300年口碑不衰的卫青萝卜并不简单。水土流失、品种退化、自然灾害,未曾改变一代代村人守住一个最好的沙窝萝卜的决心。他们,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播下精挑细选的籽种,辛勤耕作直至霜降。然后,一定“天冷”的日子使萝卜够味,才去采收。而一个能够达到精品级别的萝卜,更是要经历70—80天的露地生长,再经过70—80天的大棚生长,使营养充分释放,甜度直达12-13度,真正用科学指标,实践了赛鸭梨的美誉。
  甘甜微辣,是沙窝萝卜最佳的赏味。一个最好的沙窝萝卜,定要形如圆筒,拳头粗细,一尺长短、重足一斤;它头顶绿樱,光溜溜穿一身碧绿,还拖着一根小白尾巴;它触刀即裂,倘若一不小心掉到地上,立刻会摔成几瓣;它最适合生食,去皮,切一指长,白盘码齐,不一会儿便会泛起翡翠波光,清香扑鼻。
  我小时候总嫌青萝卜辣口咧心,只有家里难得来了沙窝萝卜才愿意生吃几块。说到底,沙窝的好口碑,还是一代代天津人吃下来的。以前,最好的沙窝萝卜,都是出口换外汇。现在,有了科技的保驾护航,
  产量高、品质稳,最好的萝卜便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我曾以为,倘若没有萝卜,小沙窝村可能永远只是运河古道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离开村子时,我却崇拜起这里一代又一代的萝卜匠人,300年的执着与坚守,将中国最古老的蔬菜由充饥之物培育成上品,终于成就了一个最甜美的萝卜,一个驰名中外的卫青萝卜。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桂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