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童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328
颗粒名称: 写作与童年
分类号: G247
页数: 1
页码: 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青区记忆世界有其长度和宽度,逐渐形成了个人的记忆体系。这个记忆世界中装满了我们的过去经历。无论是诗人还是小说家,从事写作的人都应该是有往事的人。往事是童年经历的积累,它们是作家的“原始股”,时刻体现着“增值效应”。
关键词: 杨柳青 群众文化 文化活动

内容

创作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一个作家的写作始终为自己的童年经历所注定。美国作家福克纳说,“我的像邮票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
  无论出生在农村还是来自城市,只要看到“故乡”这两个字,你肯定首先想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场景。因为我们的记忆始于童年,童年无疑是作家的出发地。既然出发了,我们的记忆积累也开始了。
  我们始于童年的记忆积累,既具有长度也具有宽度,久而久成为个人的记忆世界。构成记忆世界的内容是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记忆世界里盛满了自己的往事。
  无论诗人还是小说家,只要从事写作就应当是个拥有往事的人。往事正是始自童年的人生经历的积累,它是你的“原始股”时时体现着“增值效应”。
  写作,正是作家对自身记忆世界的唤醒与发现。写作,使得你拥有的“往事”从隐性转化为显性,这也是写作的魅力所在。
  很多年前我在创作谈《井边心情》里讲到,“每每写出所谓我映当下现实生活的小说,我居然感觉它来源于自身往事的翻新。我的小说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走来走去,我却感觉自己乘坐“往事列车”驶进月台。我下车看了看手表,不知这是心理时间还是物理时间。我姑且将其命名为'现实主义心情”
  是的,我还将写作过程比喻为从井中汲水。那原本静静安卧于深井里的水,嗞嗞呀呀被你摇着辘轳打进木桶里,渐渐提升高出井台,一下成为阳光下的“桶装水”。
  水还是水。然而,这“桶装水”还是“井中水”吗?我不知道。我只猜测:那水井里盛满水的往事。这桶装水呢?它在离开水井的过程中,或许悄然变形为水井的“往事”吧。
  写作,就是从真实到虚假,再从虚假到真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作家精神化过程。所谓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抵达“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玄妙过程。我比喻的井中汲水,可能也是这个过程吧e我自己的往事在汲水出井过程中,也悄然实现了精神化过程,水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但是物理势能却从“井中水”变成“桶装水”了。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肖克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