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那运河的卖水人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231
颗粒名称: 杨柳青那运河的卖水人家
分类号: K928.921
页数: 1
页码: 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50年代,杨柳青镇有卖运河水的人,他们靠挑水入户,靠卖力气为生。运河水是那个年代的生活必需品,镇上居民每天吃喝用都靠它。到了20世纪60年代,镇上开始造水塔,自来水管线逐渐伸到胡同,到了各个院子,随后又引到各家各户的屋内。人们不再吃河水了,挑水这个行当便自然消失了。
关键词: 杨柳青镇 古镇 大运河

内容

20世纪50年代,杨柳青镇有句俗语“卖水的看运河——都是钱。”这里说的卖水,不是现在的纯净水、矿泉水,而是当年南运河的河水。新中国成立前,有一些人把运河水当成商品,挑水入户,靠卖力气为生。“一根扁担两木桶,装满河水肩上挑,送水到缸进民户,换回工钱买菜肴。”这就是那时卖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水是生命的必要品,那个年代卖运河水在杨柳青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那时流经镇中心的南运河,一直是“活流儿”,河水水色泛黄,是上游黄河水中的泥沙所染。因为河水味道甘甜,镇上居民每天吃喝用都靠它。河西岸农民用这甘甜的运河水,还种了闻名遐迩的沙窝萝卜、大白菜。
  家中有年轻劳力的,可以自己去挑水,但多数人家都要找挑水工买水。那时,每家都有一口特大的水缸,能盛水近十多挑水,全家人都关心缸内的存水量,看到缸中水不多,就拿着钱去找挑水工,告诉请给送水,说清胡同、门牌和姓名,将钱给他并换成竹水牌。每一担水(两桶)一角钱,一个竹牌约手指长或宽,上面烫印着主人特殊印记符号,只有他才识别得清,以防歹人作假。
  用户在挑水工把缸挑满后,按用水量付给竹水牌,剩下的水牌可以下次继续使用。然后,用户马上向缸中放入一块碎明矾,并用木棒使劲沿着缸边朝一个方向搅拌,几分钟盖上缸盖,让缸里的水沉淀大约半小时后,才掀开盖子。这时候的水,变得清澈可用了。发现缸底泥沙过多时,还得经常“淘缸”。
  当时,在镇内几处摆渡口上,每天过河人络绎不绝,从早到晚挑水抬水的人也是川流不息。挑水工桶内的水是不会让主家失望的,他们的水桶中漂一个浮标,几乎和桶沿一样平;他们不管走多远,桶内的水几乎一滴也不外溢,永远是规规矩矩地在浮标下轻微摇动,真是令人称奇。在本镇原东姜店胡同,就有一家父子二人同靠挑水为生,每天很早就能看见他们站在运河的水凳上,将挑在肩上的两只木桶先后摇晃一下,桶就扎入河里在“活流儿”中盛满水,然后沿着岸边石阶上岸,稳步如飞地一口气到用水人家。人们从没有见过挑水人将桶落地休息,但他们能在行走时不断换肩来调整体力。那时胡同窄小,土路上晴天疙瘩起伏,雨天泥泞粘脚,他们也没有屈服。他们从无休假日子,一年365天依然如故。挑水工每进入一户还得迈过老式的高门槛,进了屋来到水缸边,水桶也不会落地,用手一提桶放在距地面1、5米左右的水缸沿上,水桶斜一下,水就稳稳地倒入缸中。干净利落,堪称体力劳动中一个独门技艺。常常是当年大街胡同人群驻足欣赏观看的一道风景。
  到了20世纪60年代,镇上开始造水塔,自来水管线逐渐伸到胡同,到了各个院子,随后又引到各家各户的屋内。人们在政府“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号召下,不再吃河水了,挑水这个行当便自然消失了。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关金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