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白青的诗学坚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116
颗粒名称:
白青的诗学坚持
分类号:
I218.21
页数:
2
页码:
7-8
摘要:
本文介绍了资深诗人白青及其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特别是他与白洋淀诗群的关系。探讨了白青的诗歌早期风格与创作特点,以及他对家乡和年代特定背景的表达。
关键词:
杨柳青
文学
作品
内容
无论如何,白青都应该算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资深诗人。他的诗歌写作启蒙于年代已显遥远了的白洋淀诗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看上去不起眼的河北省白洋淀地区,竟成为新诗潮“潜流期”的卧虎藏龙之地,是由于这里孕育诞生了一支“朦胧诗”的先觉支队——“白洋淀诗群”,这支先觉支队是伴随着1968年底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而出现的一个“知青诗人”群,其代表诗人是新时期诗歌史无法回避的根子、芒克与多多。回乡知青白青见证并亲身参与了这个中国新诗史上令人无法忽视的诗群的诞生。
1969年白青回乡插队,曾与同村的北京知青芒克、根子、多多等交往密切成为好友,并开始学习诗歌创作,虽然这种写作路向的选择或许多少有些得益于地利之便的因素,但也与白青本人的诗歌悟性分不开。1972年12月底,随着白青入伍当兵,他的这一段诗歌经历戛然而止。我难以想象的是,假如白青没有离开白洋淀,继续与所谓的白洋淀诗群“三剑客”根子、多多、芒克,甚至一度还有北岛的介入其间,他的诗歌写作道路会怎样走下去。不过,也可以看出,以白青曾经历过的白洋淀诗群的经历,能如此从容淡定,拒绝光环,还是难能可贵的。
惊异的是,白青写诗起步很高,很早就有了对于诗歌形式的自觉意识,这在他那个特殊年代是很少见的。比如他曾写过与当时的诗歌语境完全不同的一些诗句:左右难/上下难/进退难/去留难/唯愿化凤平地起/悄然飘到九重天。他写诗几乎不曾经历一个幼稚的模仿阶段,那个时期我们常见的诗歌很少有不押韵的,但在他置身其间的白洋淀诗群基本上不受韵脚的束缚。于是可以发现,白青写诗以诗人本位的独立性入思,写作导向从不曾随时尚、风潮而起舞。他的诗歌语言典雅、华美,有岁月的底蕴和人生的况味,有生活实感和故乡气息,有历尽甘苦的沧凉意味,朴实,厚重,深邃,讲究诗歌的整体感,也散发出某种书卷气,却绝无时下一些以炫技、炫潮为能事的花拳绣腿、哗众取宠式的花哨毛病,拒绝轻飘飘的无病呻吟,所谓诗如其人。《草丛小路》是一首优秀的诗:“草地被轻柔的熏风一再梳理/翻转的叶片浮泛出一片雪意……哪怕绕道我也想在草丛间穿行/这一条孤零零的草丛小路/确实映照出我心底的孤独/它的周遭又是这样宁静/万钟市嚣也不能摇移/每每深处其间油然生出敬意/惊骇于绿野中的碧绿/惊骇草地与天空衔接得如此紧密”。《赶大营》一诗中,有这样两句令人印象深刻:“扬一把黄沙向风/总有一缕飞回故乡。”在《年轻》一诗中:“岁月可以在皮肤上划痕/灵魂却永远年轻”,同样有味道。他对杨柳青怀有浓浓的乡情,在《母亲河》里有相当深挚的表达:“世界没有再长的河流比她更长/也没有比她更忧伤的忧伤/也没有比她更彷徨的彷徨/也没有比她更阳光的阳光”,朴素却值得回味。有的句子颇具气魄,比如《曾经的日子》:“单棹摇,劈开大淀的胸脯/一顿老酒,喝翻世纪/葡萄园的葡萄心酸欲滴/黑屋顶,灶火掩映下/一个个灰色的影子/恶狼似的,围着一锅/贴饽饽熬鱼”,把当时特定年代知青生活的场景、细节、心态很形象地表现出来,只是不知为什么,这本诗集没有收入此诗。
读《白青诗选》,可以大致理出多年来白青诗学坚持的脉络,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这里我还有一个小建议,似乎没有必要收进第六章“散文十三章”,以一种纯粹、干净的诗集面貌出现更佳,但散文中记述的关于白洋淀诗群始末以及与根子、多多、芒克的交往等等,可以前言或后记的方式凸显保留,特别是“白青”笔名的由来带来的几位重要诗人各自笔名的由来,很有史料价值,这是给整部诗集增辉的地方。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桂元
责任者